“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重温吴奔星诗翁的几件手迹

万龙生

<b>“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br>——重温吴奔星诗翁的几件手迹<br></b><br>翻检箱箧,得吴奔星先生手迹4件,喜出望外。吴先生是中国新诗史上的大家,而他已于2004年仙逝,这些手迹自然是弥足珍贵的。谨按时间先后录之于下,并做简短说明。<br><br> 一 2000·7·12凾<div><br>龙生同志:承赠<br>大著,业已拜收,十分感谢!我因老年白内障,读写困难,由孩子朗读一些,觉得格律新颖,具有创新精神,难能可贵。<br>一九四二年我曾带孩子小住衡阳江滨一尼姑庵——集贤林。日寇投掷炸弹,离我只差两三米远。满身灰土,如同土葬。江中鱼群翻白,不计其数。即日去桂林,转贵阳、重庆。我在重庆教过几家大学兼中学。一九四六年复员南京,四九年参加开国大典。五二年又调南京工作,已四十多年。匆匆祝<br>好!<br> 吴奔星七·十二<br>【附白】列入当代重庆作家作品选的《万龙生卷·现代格律诗选》2001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除了赠送诗友,也不揣冒昧寄赠若干知名诗人。此信是奔星先生收到赠书后的复信。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注重格式,用词遣句十分讲究;二是通过对他自己简历的叙述,使我这个衡阳人感到亲切;三是对我的作品做了简要的评价,使我倍受鼓舞。尤其是当年先生已经87岁,又患眼疾,还通过听孩子(想系孙辈)朗读来了解一个不相识者的诗作,更令我深受感动!<br><br>还有个有意识的安排:此信是写在一份复印件的背面,复印的内容正是先生晚年力作《虚实美学新探》的简评(作者绪源,载3月18日《读书周报》)。而且很快就收到吴老回赠的此书,并在扉页以毛笔亲题:“万龙生方家评正 吴奔星寄赠 2000年于南京”。这当然使我大喜过望,乃于7月31日得《赠吴奔星吟长》四句回报吴老:“抛砖引玉获《新探》,洗耳恭听‘虚实’谈。金陵诗丈拨云雾,眼前顿时见青天。”<br><br>再则,“日寇投掷炸弹,离我只差两三米远。满身灰土,如同土葬。江中鱼群翻白,不计其数。” 信中这寥寥几句正是当年日寇轰炸衡阳罪证的实录,具有史料价值呢。<br><br></div> 二 下面是吴老两月后写于9月30日的来信:<br><br>龙生乡友:<br>拜收阁下的诗选,已有些日子了。因患白内障,医嘱不要看书,以免过早失明。但我在东奔西跑,出席大小会议时,仍然在案头翻阅大作,深感阁下认真书写格律诗,而且分为多种体式,是前人未仍(疑为“能”之笔误——万按)为此的。这是不同与人之处。不同与人,即属自己,便可以说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你的乐山大佛(原信未加书名号——万按),既尊重了文物,又写出了一个无神论者的特色,可以作为代表作之一看。视力太差,不多谈,且把我新近出的一本诗选(恐系笔误,实则《虚实美学新探》——万按)寄请指正。祝<br>好!<br> 吴奔星 2000·9·30<br>【附白】此信系以毛笔书写在南京师范大学的信笺上,称我“乡友”,倍感亲切。虽然简短,但是内容充实。而且再次重申目疾严重,但是仍然将拙著带在身边,利用会间余暇翻阅,并且写出了并非敷衍的印象,不能不东向而拱手也。先生看出了此书的特点:系按当时现代格律诗分类体系编排的,并且作了很高的评价。<br>对这种编排方式的肯定,而且是从诗史的角度,使我有知音之感。对《乐山大佛》的肯定,证实了先生确实是仔细看了作品的。因为此诗在目录里根本没有显示,是归入十四行体的《游踪》(八题)的。此前,我自己当时对此诗还并不怎么看重呢。不妨将其抄录于后,为先生的论断做个注脚吧:<br><div><b><br>乐山大佛</b><br><br>我不讳言,来看你是因为好奇<br>还认为把你凿造是迷信之举<br>可是当我从你的脚下仰视<br>我只能自惭无知,谴责自己<br><br>你那样伟岸崇高,与山为一体<br>向世界展示中华艺术的奇迹<br>穷九十年之功,你才端坐江边<br>历雨打雷劈,已经十余世纪<br><br>虽然你不曾拯救过覆船一只<br>也未能保佑一个遇难的舟子<br>然而,你却在默默向世人提出<br>发人深省的问题:我顶天立地<br><br>也是靠人的劳绩,可以为什么<br>人往往迷信神佛,不依靠自己<br><br>重读此信,不能不佩服先生如炬的眼光。<br></div> 三、先生的第三封信是对我2001年元旦贺信的答复。虽然简短,却豪情万丈:<br><br>龙生同志:<br>您的贺词就是一首简练的诗,我也以此同样祝您永远年轻,诗也永远流传!<br>让我们一同<br>与日月争辉!<br> 吴奔星<div> 2001·2·4<br><br>而第四件手迹则是2002年元旦先生击我的贺年片。查南京的邮戳,已难辨认;是1月11日寄达重庆的。左边的空白处写了这样的字样:<br><br>新年快乐<br>春节吉祥<br>万事如意<br>国富民强</div><div><br>下排为:南京匡庐路15号吴奔星贺<br>最后落在“国富民强”上,先生的胸怀是何等宽阔啊!</div> 四<br><br>2005年4月,在吴奔星先生逝世一周年后,由其公子吴心海主编的《别——纪念诗人学者吴奔星》一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洋洋50余万字,收悼念文章达百余篇之多,回顾了先生动人的事迹,颂扬了先生优秀的品质,反映了先生诸多方面的成就,充分表达了在世者的敬佩与哀意。我有幸以《敬悼吴奔星诗翁》一文入集,“以一瓣心香供奉于吴老的灵前”,算是略报先生的关怀。<br><br>此书不但以诗人的名作《别》作为书名,而且封面设计也很具匠心,在诗人遗像之后,以此诗全文作为背景。此诗已成新诗难得之名篇,广为流传。全诗如下:<br><br><b>你走了<br>没有留下地址<br>只留下一串笑容<br>在夕阳里<br><br>你走了<br>没有和谁说起<br>只留下一双眼睛<br>在露珠里</b><div><b><br>你走了<br>没有说去哪里<br>只留下一排影子<br>在小河里<br><br>你走了<br>笑容融化在夕阳里<br>双眼动荡在露珠里<br>影子摇晃在河水里<br><br>哪里都有夕阳<br>哪里都有露珠<br>哪里都有河水</b></div><div><b>你走了<br>留下了整个的你.</b><br><br>以此诗悼念吴奔星诗翁,再好不过了。<br><br>《别》的前勒口《吴奔星生平简历》的末二段对于先生诗作与诗论成就的概括,我以为非常准确。特录之于下,作为本文的结尾吧:<br><br><b>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其新诗创作兼容东西方诗歌艺术,以自由诗传达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形成了独特的诗风。诗作《瞭望》《都市是死海》《小鸟辞》《门里关着一个春天》,尤其是晚年的代表作《别》,都有广泛影响。<br>1954年出版《茅盾小说讲话》一书,为新中国第一部研究茅盾的专著;1980年发表于《文学评论》第2期的论文《试论新月诗派》,则开新中国文学流派研究之先河。晚年致力于诗歌美学的探索,创立“虚实美学”的概念,提出“诗学是情学”的命题,具有独特的理论建树。</b></div><div><br>抄录至此,言犹未尽,我还想补充一句:<b>吴奔星先生的上述成就,不但已经为许多名家望尘莫及,而且1957-1979这22年,他是处于人生的逆境之中。</b><div> 万龙生2020·6·7渝州悠见斋</div></div> <p class="ql-block">《虚实美学新探》系臧克家先生题写书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吴奔星先生亲笔题赠</p> <p class="ql-block">我得书后题了一诗,表达欣喜感谢之情:</p><p class="ql-block">抛砖引玉获《新探》,</p><p class="ql-block">洗耳恭听“虚实”谈。</p><p class="ql-block">金陵诗丈拨云雾,</p><p class="ql-block">眼前顿时见青天。</p><p class="ql-block">2000.7./31重庆日报报社大门口得此</p> <p class="ql-block">《纪念诗人学者吴奔星》一书系先生哲嗣心海所编。我的纪念短文《敬悼吴奔星诗翁》载于该书242页,十分荣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