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巍巍金铙山,滔滔濉溪水。建宁这块红色土地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中央苏区红军取得五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创建革命根据地,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p><p class="ql-block">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围剿”。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消灭之”,连续取得龙冈、东韶大捷,活捉敌师长张辉瓒,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红军首次进入建宁西北地区,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扩大红军队伍,组建了桂阳、宁源两支游击队,建立了10多个乡村红色革命政权,开辟了建宁红军游击区。</p><p class="ql-block"> 1931年3月,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总司令,调集20万兵力发动第二次“围剿”。红一方面军由西向东横扫700余里,在富田,白沙,中村,广昌,建宁等地连打5个胜扙,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军“围剿”。毛泽东朱德率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总司令部进驻建宁北溪口天主教堂。毛泽东满怀豪情写下雄伟瑰丽的光辉诗篇《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朱德在此多次召开总前委会议,领导红军创建扩大闽赣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作出了“千里回师赣南”的战略决策。并在此期间创建了红军第一个无线电总队,组建了中国军史上最早的山炮连。</p><p class="ql-block"> 1931年6月,蒋介石亲任“围剿”总司令,调集30万兵力,发动第三次大规模“围剿”。红军3万多人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由建宁出发绕道“千里回师赣南”突破敌军重围,胜利粉碎第三次“围剿”。闽西、赣南苏区连成一片。</p><p class="ql-block"> 1932年5月,第四次大“围剿”。7万红军在朱德周恩来指挥下,首创红军大兵团战法,取得黄陂、草台冈战役胜利,打破第四次“围剿”,巩固中央苏区,开辟了以建宁为中心的闽赣苏区。</p><p class="ql-block"> 1933年9月,国民党又调集50万大兵,100架飞机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为保卫中央苏区,保卫建宁,红军由林彪聂荣臻指挥在建宁组织了邱家隘、将军殿、雪山岽、武镇岭、驻马寨五大阻击战,建宁人民组织了担架队、运输队、洗衣队、看护队、慰劳队等上前线支援红军作战,中央红军各主力军团都参加了建宁保卫战取得完全胜利。</p><p class="ql-block"> 建宁的五次反“围剿”胜利,是革命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用鲜血,汗水,勇气,智慧和力量铸就的辉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及8位开国元帅和6位开国大将25位上将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建宁战斗和生活过,度过了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建宁这块红土地上的先辈们以生命为代价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仅7万的人口就有7000多英雄儿女参加红军浴血奋战血洒战埸,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永驻辉煌,英名长存!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载中国革命史册!</p> <p class="ql-block">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原为建宁溪口天主教堂,1931年5月毛泽东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攻下建宁城,粉碎国民党第二次“围剿”,率总前委总司令部进驻。毛泽东满怀豪情写下雄伟瑰丽的光辉诗篇《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并在此多次召开总前委会议,领导红军扩大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为粉碎第三次“围剿”部暑反围剿的战略方针,制定“千里回师赣南”的英明决策。</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卧室</p> <p class="ql-block">朱德卧室</p> <p class="ql-block">总前委会议礼堂</p> <p class="ql-block">作战室</p> <p class="ql-block">大型群雕《红军颂》,再现了反“围剿”时期红军浴血奋战,百姓踊跃支前等埸景,栩栩如生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少共国际师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少共国际师是第四次反“围剿”后成立的由共青团员和青年组成的一支红军部队,授予“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共有10000多人,平均年龄不到18岁,建宁有1000多人参加。“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续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在建宁参加五大阻击战,为红军主力赢得了宝贵的战略部署和战略转移时间。</p> <p class="ql-block">反“围剿”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小白楼,1931年周恩来率领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中革军委进驻。在此,周恩来朱德签发中革军委密令,训令等文电,指挥红军进行反“围剿”作战,领导苏区根据地建设</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周恩来及8位开国元帅6位开国大将。</p> <p class="ql-block">“九人合影”雕像,1933年12月,周恩来在“小白楼”召开政治工作会议,召集与会人员在莲塘小山包拍下这张珍贵的照片,因是九人故称“九人合影”,更是老一辈革命家在建宁的历史见证:叶剑英,杨尚昆,彭德怀,刘伯坚,张纯清,李克农,周恩来,滕代远,袁国平。</p> <p class="ql-block">西门红军莲塘,1931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军进驻建宁,看到被国民党毁坏的莲塘非常痛心,“荷花仙子不可辱”,亲率红军战士清理莲塘砂石,“百日莲塘叶清香”,后人称颂“红军莲塘”,“红军莲”。</p> <p class="ql-block">桂阳村群山环抱,流水潺潺。1931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进入建宁桂阳第一村,发动村民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扩大红军队伍,组建建宁第一支桂阳,宁源游击队和10多个乡村红色政权。</p> <p class="ql-block">船顶隘古道,超然亭,始建于明代,是红一方面军粉碎敌军第一次“围剿”进入建宁的第一关隘。</p> <p class="ql-block">夏氏家庙,始建于清代,桂阳中心区苏维埃政府驻地。</p> <p class="ql-block">忠义庙,始建于明朝初年,殿内供奉唐朝名将张巡,香火长盛。红军驻扎桂阳,村民纷纷上香祈祷,祝福红军遇战必胜!</p> <p class="ql-block">红军戏台,苏维埃政府进行革命宣传,粉碎敌军“围剿”发挥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张氏祠堂,始建于清代,是建宁第一支桂阳游击队和第一批乡农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驻地旧址,建于清代,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朱德率部翻越船顶隘关道进入桂阳村在此驻足歇马。</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住房</p> <p class="ql-block">朱德住房</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反“围剿”建宁五大阻击战遗址。</p> <p class="ql-block">客坊水尾村(红军小镇):四面山势如牛背,林木葱郁,地势险要。村中地势却平坦,素有“高山小平原”之称,是谢氏千年古村,这里不仅保留有太平军山寨,也是红军中央苏区的重要据点,曾两度建立乡级红色政权。1931年创建有“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红军被服厂”,“中央苏区银行”,还是县苏维埃政府和闽赣游击队司令部驻地,广大村民都参加游击队,担架队,协助兵工厂制作炸药等,故有“小井岗山”,“红军小后方”之誉。</p> <p class="ql-block">谢氏茂遷公祠</p> <p class="ql-block">苏区兵工厂旧址,1934年6月创建,修造枪械,翻造子弹,制造手榴弹地雷和枪械配件。村民积极参与到兵工厂的建设与生产,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就地取材,摸索配方与制造工艺,生产大批兵工武器。</p><p class="ql-block">用土法熬硝制作炸药,即用人人家中茅厕粪坑,猪牛栏屋,老砖墙脚上那层粪垢碱泥刮下来,溶解于水放入锅中搅动熬煮,再混入木炭粉和硫磺粉,放在太阳下晒干碾细过筛便成为土硝。水尾村民人人自发熬硝送到兵工厂制造手榴弹土雷供给前线打击敌人。</p> <p class="ql-block">红军医院,创建于1932年,虽很简陋,但救治很多红军伤病员重返战埸。</p><p class="ql-block">医院前有棵女贞子树至今已有两百多年树龄,其树叶和果子是救治枪伤等伤病良药。当年时任红三军团长彭德怀患疟疾内热外冷,上吐下泻非常严重,村民土郎中谢辅生就是用女贞子树叶果子等草药配制熬药治好彭德怀的疟疾。</p> <p class="ql-block">红军被服厂,创建于1934年,生产制作被服草鞋等。</p> <p class="ql-block">中央苏区银行,1934年开设,开展苏区货币发行,回笼,币值承兑等业务,为闽赣红军武装及坚持游击斗争筹集经费维持供给作出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建宁县苏维埃政府旧址,1934年中共建宁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迁驻水尾村。</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手书:苏维埃是工农劳苦群众自已管理自已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p> <p class="ql-block">主席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主席宿舍</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手书</p> <p class="ql-block">千年红豆杉</p> <p class="ql-block">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旧址,该址从1932年至1936年,曾先后为红一军团驻地,红军工作团驻地,闽赣第二作战分区司令部驻地,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驻地。</p> <p class="ql-block">红军井,1934年6月,红军进驻水尾村开挖这口水井,解决了村民和驻军的饮水。时至今日仍为村民饮用。</p> <p class="ql-block">千林杏林,千年古银杏树原为单株,早年主干曾被雷击枯死,基部形成一张八仙桌大的树洞,后在根部外侧又孽生出呈圆形分布的纵树,至今仍在生长。</p><p class="ql-block">反“围剿”时期曾有红军战士躲在银杏树洞中逃过敌军追捕。</p> <p class="ql-block">太平军古寨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