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马泰拉(Matera),位于意大利南部巴西利卡塔(Basilicata)地区(靠近意大利地图的靴子高跟处),山高水险,交通不便,因而经济发展缓慢。这里地貌丰富多样,有一条350~400米深的石灰岩地带,有高原区、山谷地带和两处天然地陷,还有称做“Sassi”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一条蜿蜒的深谷</p> <p class="ql-block">远处山上可见窑洞</p> 萨西是意大利语“岩壁”的复数形式,也就是洞穴民居的意思。 萨西民居以当地的石灰岩地貌为基础,形成于旧石器时代,大约前7000年开始就有早期人类居住在天然岩洞里。在8~13世纪期间,成为逃难的修道士居住的地方。15~16世纪,许多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逃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来到这里,马泰拉的“Sassi”成了这些难民的庇护所。 <p class="ql-block">洞穴图片来自网络</p> 公元前3世纪马泰拉经历了罗马征服和其后的一系列征服,先后被拜占庭人、伦巴底人、诺曼人、阿拉伯人、斯拉夫人和阿拉贡人所征服,直到18世纪还一直保持着原貌。 我们首先到达了古城半腰的一个观景平台,迎面而来的是古老和现代奇妙交融的马泰拉,它就这么无遮无挡地铺展在眼前。相信无论是谁,只要看一眼都会为其发出惊叹!我不由地想起新疆喀什的高台民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是萨西民居更加密集、层次分明,让人震憾。<br> 请横屏观看: 早期的民居拥挤简陋,卫生条件很差,在二战后逐渐被废弃。随着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萨西民居的价值,尤其是1993年因其独特的建筑学意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在政府的支持下,人们逐渐回迁到民居中,并将它们改建成旅馆和餐厅,吸引外来的游客。 一家街头餐厅 改造过的民居 在马泰拉会觉得脚步或许应该停下来。因为一路走来,马泰拉的街头、年头久远的建筑都非常有特点,每个建筑后面都有故事。 与岩石相邻的教堂 <p class="ql-block">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民居和教堂。</p> 当你高一脚低一脚地行走在错综徘徊、曲折蜿蜒的石头路上,左顾右盼地饱览着依山而建的萨西民居,感觉真的有点不真实。当你走入一家人的花园时,脚下踩的很可能是另一家人的房顶。当你路过一座12世纪的古老洞穴时,一旁的却可能是19世纪才建起的新居。成百上千、密如蜂巢的民居层层铺陈开来,直至占满全部山头,犹如静谧的迷宫,令人回味。 在街道两旁、小小的拐角、民居庭院里,不时会看到绿色植物、盛开的鲜花和精心布置的一桌一椅,这里的人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情趣可见一斑。 马泰拉所处的区域比较干旱,人们又居住在远离水源的山上,因此在过去水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而智慧的马泰拉人开创性的水源系统让这里变得生机勃勃。若你细心观察,便能发现古城中的屋檐、窗台下遍布水槽,当雨水落下,便从水槽流入各家的“地下”储水池中。(与皖南徽派建筑很相似) 马泰拉的新城中有一些建筑与雕塑将历史的痕迹加以引申,细细品味,意境深远。 马泰拉与前面走过的城市相比,无论知名度还是风景都逊色太多,可以说鲜为人知,称作“失落的秘境”亦不过分。但萨西民居为世人提供了一处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它呈现出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元素,这些元素随着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而不断变化着: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直至近代。它们彼此相依、镶嵌在一起,构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神奇而永恒的地方,让人过目不忘。 <p class="ql-block">夜晚的马泰拉,图片均来自网络。</p> 这或许就是马泰拉独有的魅力之所在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