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敦煌空心墩燧 原创:任可《走长城》第二百二十三站 2023年9月12日

任可

从破城子出发导航悬泉置遗址,在戈壁滩约11公里处,偶遇一个俯卧酣睡的婴儿雕塑,从公路上看,在广袤的大戈壁上,正午炙热的阳光下,不远处的土台上躺着一个似乎被弃之的小男孩。他爬伏在地上,恬然入睡中,大脑袋斜着、撅着的小嘴似流着口水、两小手自然垂置于脑袋两侧、两后腿赤脚半跪式撅起光腚,憨态可掬的睡姿,安稳而柔和,稚嫩的婴儿与粗粝的戈壁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背景是万里无云的湛蓝色天空。无论怎么拍照,都美得像一幅油画。 这座非常逼真雕塑,名为“大地之子”,长度有15米,宽9米,高4.8米。它的名气之高,似乎超过瓜州其它名胜古迹。只要是从瓜州旅游回来的人见到的朋友不会问你去了那个名胜古迹,而是都会问,见了“大地之子”没?在这里打卡的人也多,游客络绎不绝,想拍个干净的画面实属不易。 从“大地之子”之后,仿佛进入了一段荒漠的艺术长廊之路,不长之时就有一个雕塑立在大道两旁。“大地之子”“无界”“风语者”“汉武雄风”“戈壁方舟”在丝路戈壁上出现,来此旅游的汽车一辆一辆的停在这些“荒野艺术”面前打卡。这些雕塑作品以精美的工艺和深刻的意义,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也创造出了属于今日丝路的新艺术形式。 在314国道转向悬泉置遗址的高速路桥下,因前方修路无法探访悬泉置遗址。该遗址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汉代设立在丝绸之路上接通中原与西域诸国的重要驿站遗址,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是我此次瓜州之行一个主要的探访古迹,现就离几公里的路程却不能瞻仰,遗憾之情难以言表,但长城之路的魅力就是这样,无法预知的线路,无法预知的地点,无法预知的困难是常常出现的。现在只能沿314国道向敦煌驶去。 在敦煌以东约五十公里,在柳格高速的北侧,省道的在南侧,两条公路的中间发现一个高高耸立的烽燧,这在荒漠之地极醒目。这个偶遇使我郁闷的心情一下子兴奋了起来,急忙停车开始的探访。 烽燧远看像一个土塔,近看是一个六边形的烽燧,这个形状特征在汉、明烽火台是很少见的。只有清朝的烽燧有六边形和八边形的烽燧。基础用不规则澄泥块修筑,上部用土坯砌筑,每面抹草泥白灰,大约2米一层有夯筑时平铺的木橼,现在是一排排像鸟洞围绕在烽燧腰间,有的还露出木橼头。北侧有登顶脚窝,现在已经被修复平整,顶部有土坯砌筑的女墙,女墙高0。8米,宽0.7米。女墙在北侧登顶处有豁口,应该是为登顶而留。女墙下有伸出用土坯砌筑的菱角一圈,十分精美。烽燧底部直径9.6米,顶部直径7.8米,通高10.8米。 升无人机顶部观看,在女墙内还有一圈土墙,应该是橹房,战士在烽燧在防晒、遮风挡雨的地方,现在已坍塌。不趣的是在上面还留有三个啤酒瓶,这不应该是古物吧,是以前不小伙子登顶聚餐而留?还是游客扔上去的?我猜想是是维修工人遗留的可能性大些。这种烽燧上下一般用绳索和软梯,普通人是没办法攀登到顶的。 烽燧亦称烟墩和烽火台,是警戒和传递军情的筑垒设施。众所周知,“烽火戏诸侯”的烽火是后世烽燧的前身。它经过汉、隋、唐、明等二千多年的发展,到了清代,它的形式不但多样化,而且功能更是完善。烽燧为什么要建这么高呢,它职责就是居高窥伺塞外敌情动静。如发现敌情,则是“夜则举火”,点燃柴草以冲天火光报警;“昼则举烟”,用直升的狼烟报敌犯边。到了明、清两代,在烽燧报警的同时,还需以炮声配合,在能见度不良、观察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实施顺利的报警。 在居延甲渠候官治所坞内,曾出土一册东汉《塞上烽火品约》简牍,这是燧长燧卒们必读的规章。它规定了各种具体情况下,应使用的示警信号的不同形式。据载,一共有5种烽火信号:烽、表、烟、苣火、积薪,分别承担了不同功能。烽是草编或木框架蒙覆布帛的笼状物;表是布帛旗帜;烟是烟灶高囱升起来的烟柱;这三种在白天使用。苣火用于夜晚,举燃苇束火把。积薪是巨大的草垛,昼夜兼用,白天燃烧视其浓烟,夜晚则是熊熊大火。现在,在烽燧南侧15米处发现有残积薪5座,东西向排列,用黄土夯筑,现全部垮塌为园堆形。说明一下,积薪体积比较大,需要保养,上面要盖上沙土或其它材料,还要定期更换。点燃积薪的条件是敌人已经攻到了眼前最危险的时候,不管白天黑夜,点燃它白天可以用它冒出的浓烟,夜晚则用它发出的强光来传递信息。 烽燧东侧31米处有房屋建筑,坞院南北长31.9米,东西宽24.4米,残高2.8米,墙厚1.2米,门东开,宽3.2米。坞院内现存房屋6间,房屋坐西面东,用黄土夯筑。有房就应该有驻军。据道光《敦煌县志》记载,空心墩烽燧修建于清代,空心墩烽燧遗址为沙州营属东路汛卡之一。 据记载, 雍正元年(公元 1723 年),清政府在敦煌设立军事机构——沙州所,三年后升格为沙州卫,隶属安西协镇,其中沙州分驻一营。清朝军队分旗营和绿营两个序列,旗营即八旗营,由朝廷直接指挥,驻扎京畿和重要省份;绿营则为地方部队,以标、协、营、汛为基本编制单位,驻扎在省、府、厅、县和乡,主要职责为“慎巡守,备征调”。营一般有五百人左右,驻扎在城邑关隘,人数相对集中,汛则驻扎在道路边境哨卡,几人、十几人不等,人数更为分散。 那么什么是“绿营兵”呢:“绿营兵”即清入关后,改编和新招募的汉人部队,即由汉人组成的常备军队。因它是参照明朝体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而组建的,并以绿旗为标志故称“绿营兵”,也称“绿旗兵”。这支部队的兵员以汉人为主,驻扎在全国各地。起初它隶于八旗军之下,并受到严密的监视,故它的地位并不高。即所谓的“旋募旋散,初非经制之师”(见《清史稿·兵志》四)。清初它系八旗兵的辅助部队,相当于地方部队,属各地的总督、巡抚﹑提督管辖、调动。 为什么要在这边疆荒漠地带设汛卡呢?这是因为在清代,为了边疆的安全和地方治理,绿营兵被部署在各地,这些驻扎之地被称为“汛地”或“汛卡”。我们前面探访的桥湾古城是汛地,现在这个空心墩是汛卡。这些地方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要节点,也是行政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过这些部署,清政府能够更好地控制边疆地区的安全,确保政令畅通,同时也促进了边疆地区与中央的信息交流。 此外,这些汛卡还承担着查验过往行人和货物的任务,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汛卡”守军还负责用于查验滩票及其他相关凭证,确保商贩合法运营和税收的征收。这些站点在汛期等特殊时期尤为重要,以保障税收和防止非法活动。据记载,“凡伏路之兵,即以各枝分札地方所向之方为信地。毎日辰时后赴中军领令箭赴彼交替,日则辨验往来真伪,盘诘奸细,照前更换。遇有各衙门营寨公差人役欲赴本营者,夜则于内令一人陪送到营二十歩外止住,先许陪来兵高说差人来历,守门人即与禀赴中军,听令进退。”其目的却在保障军事联系的基础上,更多地着眼于保障交通的安全与通畅,维护地方的稳定。 绿营兵的汛防职责除了战时的攻防战守,燃烟报警外,在和平时期还有缉捕汛区内“盗贼”,维持地方社会及交通稳定的任务。相当于现在公安系统的派出所。为有效捕盗,朝廷还要求各汛地绿营兵相互联动配合,如果不认真履行捕盗职责,则要受到降级惩处。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康熙帝针对“近来地方失事,盗贼遁逸,不能即获,皆各地方防汛官兵不急追捕之故”,谕令兵部制定了《失盗处分条例》,规定:今后如地方官“以非其汛地,不行追捕”,“至盗贼经过汛地,该管官止赶出本汛界外,不行穷追捕获者,降一级;不亲领官兵,差委末弁追赶者,降二级。”清政府还规定,“汛卡”驻军不得擅离汛地,并将设汛区域与汛区彼此界连,营汛与塘哨上下维系,以缉凶捕盗、保证交通为主要功能。 从现在敦煌市公布的的汛卡遗存来看,敦煌汛卡分布于酒泉市敦煌市莫高镇、阳关镇、七里镇及北山境内。现存有空心墩烽火台、疙瘩井墩、呵呵沙石墩、旱峡沟墩、沙枣墩、山阙峰烽燧、山水沟大墩、甜水井墩、土窑墩、新店子墩等11处遗址。遗址多为土坯砌筑,平面呈正多边形或圆形。而空心墩是保存最好,比较典型的一个汛卡遗址。“汛卡”作为绿营兵基层单位协、营之下的更小建制,履行了绿营兵的基本功能,对清王朝控制地方和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这些散落在敦煌各地的的“汛卡”遗址,虽然光华不再,但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清代中央王朝经营统治、管辖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明证,是阐明国家主权的实证。岑参诗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敦煌的烽燧就像是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和阳关、玉门关等彼此辉映。日升月落,同样目睹了烽烟战火,聆听过商队驼铃的荒原与古老烽燧彼此相依构成了辉煌璀璨的历史风景线,是敦煌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2024年9月20日<br>  何继荣,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吴忠市作家协会理事,自驾万里长城(嘉峪关至山海关),撰写长城游记二百余篇、一百多万字,拍摄长城题材照片一万余张。被誉为“行走记录长城宁夏第一人”。著有《宁夏长城访古》、《山西长城访古》等系列专著,被业界誉为“长城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