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月,骄阳似火,哪儿也去不了。我跟老伴两人每天晚上守着央视九频道(记录片频道)观看“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随着记录片出镜学者的脚步,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的出镜学者包括黄晓丹、韩松落、杨雨、蔡天新、西川、鲁大东,郦波。我们沉浸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中,随着唐朝诗人的脚步,漫行在中国版图的西北大漠,边关古驿,从中粗略地知道了唐朝边关诗文作者的雄才大略,以及他们期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边关诗人很多,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王维、李商隐、王昌龄、白居易……</p><p class="ql-block">我们也再一次跟随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李商隐、白居易、岑参、王维、王昌龄等唐代著名诗人的步伐,与西川、蔡天新、韩松落、杨雨、鲁大东和黄晓丹同行,寻找唐诗诞生的现场,感受华夏大地之上,依然蓬勃的诗情。 </p><p class="ql-block"> 《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共分石鼓歌、寒江雪、出塞曲、 琵琶行、双星会、相见难六个主题, 聚焦影响诗人人生和诗歌创作的关键阶段,拓展唐诗的地图。 王昌龄、王之涣、王维、岑参、高适…….一千年前,他们渡过黄河的激流骇浪,走向更远的远方。《跟着唐诗去旅行》 (第二季)的《出塞曲》 中,作家韩松落在甘肃的长河、大漠、黄沙、落日中重新“遇见”边塞诗。</p><p class="ql-block"> 在张家川老爷岭,关陇古道,青草长满七月的山坡,野花星星点点,绿树在微风中缓缓摇摆,然后就是无尽的、碧蓝的长空,在这样壮阔又恬静的蓝与绿之中,心事全无。在临洮,彩陶技艺传承人阎建林,打开他的工作室给我们参观,在一盘子大大小小的彩陶里,一个随意捏出的少年,微微张着嘴,表情酷似甘肃省博物馆的仰韶文化彩陶双系瓶的人头部分。在静宁,当地人朱彦军,带我们去他出生长大的地方,深山里的小村,正是雪后,盘山的公路,一圈又一圈,路边是苍黑的白杨、榆树,雪簌簌地掉下来。在民乐,有西部最美的白杨林荫道,林荫道两边,是无边的绿里凉州城附近的小村,非遗传承人冯兰芳母子为我们表演“凉州贤孝”,苍凉悠扬的旋律在小院里回荡。在敦煌和瓜州之间的无人戈壁,在落日的红光中,李金硕吹响筚篥。这个筚篥的声音我很喜欢,在雄浑的边关大漠,吹起来苍凉而悠远,仿佛看到古代屯垦戍边的将士的满身疲惫。扁都口,一片祥和,山上山下,种植着大片的燕麦,金黄色的油菜花也正在盛开。看不见马,绿地没有马,如同碧海无舟,但内心的某一块,却已经飞渡。 在瓜州的锁阳城,在白墩子,玄奘曾经路过的地方,酒泉市博物馆的黄晓虎,讲述这条交通要道上的无尽往事。每到一个地方, 片子都帮我们努力设想,当年那些从中原、从南方来到西域的人, 都有什么感受, 都在想什么。这些高山雪原, 草原大漠,夜里的风声,烽燧里的一碗面汤,) 边塞小镇的饭馆里的半块胡饼,都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呢? 他们在当时,是不是知道, 这趟旅行,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旅行?是不是知道,走向世界之外的世界,是在物理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拓展?</p><p class="ql-block"> 这些诗人跋山涉水描绘壮丽的边塞风光,他们笔下有浩瀚的沙漠、雄伟的山脉、广袤的草原等,展现出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反映战争的残酷与艰辛;描写战争的场面、战士的生死、思乡的愁苦等,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塑造英勇的将士形象,赞美将士们的忠诚、勇敢、坚毅和牺牲精神;抒发思乡之情。他们往往将这些远离家乡的将士们对亲人、故土的思念选为创作的主题。 表达出边关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诗人对国家安危、边疆局势的关注和忧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朝边关诗人如李白.高适等人不但诗文出众同样也武艺高强,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在边疆战争中建立功勋,名垂青史,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他们想保卫国家和民族,抱以强烈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联想起我2016年青海甘肃游的几个诗中常出玩的城市西安、西宁、凉州、敦煌、武威、嘉裕关,玉门关,张掖丹霞,感触特别深;我和向荣玲一边看一边议论,感觉收获不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朝这些诗人写边关诗,同时也在内地游走于名山大川,小桥流水之间,留下诗作无数,浩如烟海;至今仍令我们传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和向荣玲看完了《随着唐诗去旅行》,紧接着又看了四集纪录片《从敦煌到绍兴》,从地理地貌上看是两地相距甚远,一南江南水乡,一北荒凉大漠,完全不搭的地方,千年之前竟然有这么多的联系,太出乎我们的意料了。</p><p class="ql-block"> 敦煌石窟出现以后,随着绍兴就出现了石宕石雕,敦煌石窟是洞窟,绍兴是石宕石雕,即是在采用完建筑石料后在山的宕口雕上石雕,填补了人们的视觉上残缺,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对于宗教(佛教)的崇拜,有了精神的寄托。两个地方从古至今,留下了多少丰富的遗产。两地的千年之前的交往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通过展示敦煌石窟和绍兴石宕石雕,让更多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地方,打破地域限制,增进不同地区人们对彼此文化的认知和欣赏。记录片不遗余力挖掘和呈现了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影响和交融。</p><p class="ql-block">激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两地文化的交流展示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是千年之前的文人匠人交往,通过这种跨越千山万水的交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让人们看到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窟里藏有从古印度带回来的制糖技艺经典籍,是绍兴籍的张某(名字我已忘记)整理从章带回到了绍兴,现代敦煌莫高窟研究院院长常书鸿,樊锦诗都是浙江杭州人,古越之地的人远离家乡,一辈子在那个荒芜大漠从事研究,保护工作,令人肃然起敬钦佩不己。绍兴人鲁迅喜欢吃糖,他用笔写出了最辣的文章,犀利坡戳破了旧中国的封建礼教,他也收藏了许多敦煌的文物古籍。</p><p class="ql-block"> 两地千年前的交往带来了今天的促文化旅游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敦煌和绍兴,今天去绍兴,就不只会想到花雕酒,五香豆,咸亨酒家;我们会想去欣赏石宕石雕,看看古代匠人们的造像技艺,欣赏绍兴古代留下的六千多座石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俩人从记录片里知道了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以精美的佛教造像和壁画闻名;都承载了丰富的宗教内涵和文化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风格:云冈石窟早期风格雄浑粗犷,后期逐渐细腻;龙门石窟风格相对秀骨清像、典雅端庄;敦煌石窟则融合了多种艺术风格,色彩绚丽,富有异域风情。地理位置:分别位于不同的地区,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敦煌石窟在甘肃敦煌。 造像题材: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顺带一提(这个记录片没有提示和交待),是我们一边看一边交流所得,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与重庆大足石刻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区域发展形成,各自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丰富宝库,展现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多元发展和演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整个夏天,除了买菜足不出户,随着两部记录片漫游了天下,也甚觉快哉。看到这里,台风也来了,酷暑总算是熬出了头。台风不来就不来,一来就两个,又担心起菜价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