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进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歷史韵味,与藝術术氣息的世界,这里不仅有珍贵的文物更有丰富的故事等你来探寻。 </p><p class="ql-block"> 博古思幽 十二美人行樂圖 清康熙48年至雍正10年(1709-1732 ) 故宮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記载(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原名(胤禛妃行樂圖) 此套圖屏是胤禛命畫家為其御苑圓明園定做的,原貼於圓明園「深柳讀書堂」內的圍屏上 ,雍正十年(1732年) 八月才傳旨將它們從屏風上拆下來入藏至紫禁城,清宫廷画師所绘,每一幅的尺寸为長184厘米,横98厘米,共十二幅,這是其中一幅,圖中女子佩戴的頭飾、手鐲等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 ,是當時宮中最為流行的款式,並具有皇家用品製作工藝精湛,用料精美色彩鮮艷的特徵。</p> <p class="ql-block"> 白釉塑贴红釉蒜头瓶 , 高30厘米 径2.6厘米 足径10厘米(1522一1566) 清 景德镇 故宮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瓶口呈蒜头形细长颈,溜肩,鼓 腹高圈足外撇,瓶體施白釉,釉质洁白细腻,口部刻细线蒜瓣纹,腹部有粘接痕一周, 瓶颈塑贴一条红色螭龍呈曲體向上仰,口中衔一株仙草,瓶上鲜红釉色泽鲜艳。</p> <p class="ql-block"> 白釉達摩渡江立像 福建德化窑(1368一1644)這尊达摩的造像 ,通體施象牙白釉,釉質肥厚滋潤,所雕刻的達摩形象相貌奇古,前額寬大,髮捲曲眉心一點「吉祥痣」雙手合抱於袖中架娑,衣服明暗起伏,線條流暢飘逸,赤足立於洶湧的波濤之上,激起浪花,达摩明眸深邃,凝视远方,此作品是白釉作品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 白釉孩儿枕 河北定窑 高18.3厘米 长30厘米、宽18.3厘米 </p><p class="ql-block"> 枕上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 绣球,两足交叉上翘,身穿长袍外罩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为长圆形 ,四面开光 正面开光内印蠕龙纹,背面开光内光素, 定窑匠师独具匠心,将瓷枕塑造成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男孩儿形象 ,孩童眉清目秀,神情悠闲得意,谁能想到这个憨态可掬的瓷娃娃 ,便是古人的玉枕。</p><p class="ql-block"> 此件作品在香港故宮只展出三个月,就交还北京故宮可見国宝地位。</p> <p class="ql-block"> 琉璃龍吻 明 (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 陶 故宫博物院 高64 厘米,长76 厘米</p><p class="ql-block"> 它是置放在宫殿屋顶正脊之上、封固正脊前后两坡,及山面一坡交汇点的建筑构件,此琉璃构件以蓝,黄,绿三色为主,龍头前伸,似在张望,龙尾翘起,身躯婉曲,四足踩踏在波涛之上。</p> <p class="ql-block"> 夔龍花卉纹瓜式蓋罐 <span style="font-size:18px;">掐丝琺瑯 清晚期 約(一八五一至ー九一ー年)故宮博物馆</span> </p><p class="ql-block"> 此罐中空打開後可盛物,罐上鎏金的瓜蒂為蓋紐,表面填满奇花異草組成的圖案,加出三條夔龍構成豐盈瑰麗的畫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枝葉桃式杯 明1368至1644年青玉 故宮博物院 </p><p class="ql-block"> 此杯杯身作半月形,枝叶围绕桃身既可平衡杯身,又可作杯柄用做工精致。</p> <p class="ql-block"> 異獸形觥式壺 靖乾隆ー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 白玉故宮搏物院</p><p class="ql-block">高16.7厘米,口径4.5×5厘米,足径5.5×6.8厘米</p><p class="ql-block"> 玉器琢成圆壶形,上部雕双翼的卧兽,兽口通膛器腹部凸雕三条姿态各异的蟠龙,造型奇特,技艺精湛。虽无铭款,但可做茶具,也可做酒具或珍贵陈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瑞獸形硯滴 (一七三八年 至一七五五年 )青玉 故宮博物院 </p><p class="ql-block"> 玉卧兽形砚滴,明,长12.7厘米,宽6.5厘米,高5.1厘米</p><p class="ql-block"> 清宫旧藏,砚滴玉色青白,卧兽形,略仿汉代辟邪样式,有兽头有双角。</p> <p class="ql-block"> 蘭亭修楔圖山子 清乾隆十二年 (1747年) 或之後 青玉 座:紫檀木 故宮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青玉兰亭修禊山子,清乾隆,高11.6厘米 宽31.5厘米 厚7.8厘米。</p><p class="ql-block"> 青玉带黄褐色沁,整体作背山临水的一片狭长山间台地,三松居中挺立,松下小亭中一老者凭栏而坐,左侧岩壁上镌刻楷书“兰亭”二字,書童各自形态不同,場景錯落有致,情趣各具,相對有獨立,又渾然一體构图颇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乾隆款桐蔭仕女圖山子 清乾隆三十八年前 (1736–1773年)白玉 故宮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山子文房常見的陳設品,此山子底部鐫有乾隆的款識及題詩各一,可知原玉本為和闐所貢,中間的部分被挖出以製碗,但經過一位蘇州玉工把本應棄置的玉材重新設計,將挖去的圓洞化為桐蔭蔽天的月門,未經打磨的玉皮點綴為梧桐、蕉葉,中间门有雕空圆扣和门有间隙縫,仕女在门外是等人还是偷窺就不知道啦,<span style="font-size:18px;">製成此巧奪天工的工藝品令人讚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