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凉山~文昌帝君故里越西县

无为童人

<p class="ql-block">越西古县城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因宗亲情而行,因自觉而走进,因直着而深入。5年前,以艺为友,我们而相聚在成都温江,交流得知此友系陈氏宗亲,(原凉山州越西县文联主席、书法家、作家~陈霖书稿《张亚子》长篇小说脱稿之际,并将其书稿征求意见。)得知张亚子其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文昌帝君张亚子画像</p> <p class="ql-block">文昌帝君</p><p class="ql-block">中国民间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p><p class="ql-block"> 文昌即文昌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p><p class="ql-block">在周朝为张仲,在汉朝为张良,在晋朝为凉王吕光,在五代为蜀王孟昶,在后秦之世为张亚子。其为人天性刚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爱民如子,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尊崇。</p> <p class="ql-block">文昌帝君的信仰源于古代对文昌星的崇拜,随着时间推移,他与梓潼神‌张亚子合二为一,成为现今所尊奉的文昌帝君。</p> <p class="ql-block">文昌帝君张亚子出生于越西中所金马山下观音泉边的芦林沟。隽永的山,茂密的林,浓艳的花,潺潺的泉孕育着张亚子,塑造了文昌帝君。</p><p class="ql-block">“北孔子、南文昌”之说,究其原因,亚子倡义举、劝进学,重礼仪、守德行,行善事、尽忠孝;孔子倡勤学、导仁政,薄赋敛、重教化,举贤才、慎刑罚;亚子庇佑学子,魁星点斗;孔子博学好礼、诚信为怀;亚子悲天悯人,孔子为政以德;一个是天上的文曲星,一个是人间的圣贤人。因此读书人都顶礼膜拜,这是人们尊尚善举的心里流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维共性的使然;是追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追求“文明进步”、反对“蒙昧荒愚”的表现,故二者都是读书人的精神领袖,读书人的精神加油站。</p><p class="ql-block">文昌文化起源于西晋,鼎盛于盛唐,在宋元明清发扬光大。“扶植斯文、化淑民心”的教义贯穿于文昌文化所有内容中。他善思善行的善举观念、忠君孝亲的忠孝观念、仁慈宽容的慈忍观念、学以致用的勤学观念一直教化着芸芸众生。</p><p class="ql-block">著述上有《文昌大洞仙经》、《文昌警世宝诰》、《文昌帝君阴骘文》、《文昌帝君蕉窗圣训》、《文昌劝学文》、《文昌帝君功过格》等。医药上有《文昌千金方》、《医方辨难大成》、《文昌大洞治瘟宝录》等。《文昌千方金》,记录了山林热瘴瘟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地人家中的必备书籍。</p><p class="ql-block">科举教育是文昌帝君的神职之一。就越西来讲,旧时读书人在拜谒完孔圣人后,均要到城里的文昌宫或魁星楼再次叩拜文昌帝君,以求高中皇榜。越西民间有一说法“不怕文章高北斗,只怕朱笔不点头。”说的就是魁星楼里的文昌朱笔不批阅,你天读书方面,文昌帝君著有《劝学文》,规劝学生要明伦、明理、知礼、知耻、有涵养、有知识、有创见。要求学子读书不要好高骛远,要为用而学,不要为学而学。读劝学文有醍醐灌顶,心智顿开之感。从文昌帝君勉学诗中还可见帝君的良苦用心。“文章莫道竟无灵,造物能司秉鉴人,不信试从榜里看,有谁苦志不成名。”他不仅劝世人读书,而且还规劝学子敬字惜纸。如今,越西城的当地人都还保留着这一习俗。</p><p class="ql-block">毋庸置疑,文昌文化早已植根于蜀人,教义千百年来已深入人心,教化着一代代斯民,并传播到了日本、美国、朝鲜、东南亚等国。</p> <p class="ql-block">“北孔子、南文昌”之说,究其原因,亚子倡义举、劝进学,重礼仪、守德行,行善事、尽忠孝;孔子倡勤学、导仁政,薄赋敛、重教化,举贤才、慎刑罚;亚子庇佑学子,魁星点斗;孔子博学好礼、诚信为怀;亚子悲天悯人,孔子为政以德;一个是天上的文曲星,一个是人间的圣贤人。因此读书人都顶礼膜拜,这是人们尊尚善举的心里流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维共性的使然;是追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追求“文明进步”、反对“蒙昧荒愚”的表现,故二者都是读书人莫拜精神领袖,读书人的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文昌文化起源于西晋,鼎盛于盛唐,在宋元明清发扬光大。“扶植斯文、化淑民心”的教义贯穿于文昌文化所有内容中。他善思善行的善举观念、忠君孝亲的忠孝观念、仁慈宽容的慈忍观念、学以致用的勤学观念一直教化着芸芸众生。</p> <p class="ql-block">这个景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历史气息,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昌故里依托金马山文昌文化、‌观音河和古南方丝绸之路而建,主要旅游资源种类齐全,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科举教育是文昌帝君的神职之一。就越西来讲,旧时读书人在拜谒完孔圣人后,均要到城里的文昌宫或魁星楼再次叩拜文昌帝君,以求高中皇榜。越西民间有一说法“不怕文章高北斗,只怕朱笔不点头。”说的就是魁星楼里的文昌朱笔不批阅,你天大的本事也只有望洋兴叹。</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许多与文昌帝君张亚子相关的古迹,如金马山、‌紫府飞霞洞、‌上马石、‌鼠石、‌观音碧潭、‌拜仙桥、‌文昌大庙等。</p> <p class="ql-block">此外,文昌故里还举办各种传统活动,如‌文昌庙会、文昌祭祀、文昌出巡和文昌灯会等,特别是在每年的高考和中考前,许多学生都会前往文昌大庙膜拜,祈求好运。这个景区不仅是文昌文化的圣地,也是一个绝佳的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文昌帝君张亚子出生于越西中所金马山下观音泉边的芦林沟。隽永的山,茂密的林,浓艳的花,潺潺的泉孕育着张亚子,塑造了文昌帝君。</p> <p class="ql-block">我攀登在文昌星大庙路上</p> <p class="ql-block">走进文昌故里~越西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