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前言:<br>本篇游记部分写于刚结束秘鲁行,返回宁波工作期间。后由于各种忙放下了,当巡游完阿拉斯加后,写游记的压力就大了,从美国回到北京和宁波之前发誓要把秘鲁和阿拉斯加这2篇游记写完:阿拉斯加终于在明尼苏达的罗杰斯特算及时完成,当我再捡起继续写秘鲁时,已是在回国的机场了。<br>首先在芝加哥机场及飞往香港的飞机上,而写到盐田时,照片已经满250张了,后面的重点彩虹山还没开始,所以又返回来,一张张的仔细回忆,删掉一些不是非得放上的照片。<br>总是喜欢写整篇大游记,不喜欢把完整的旅行分开记录,所以删除一些非常舍不得的照片也是无奈之举。<br>但是飞机上的网于晚上11点后就断了,写好的内容和照片到了香港机场转机时方得以上传。<br><br>以后坚决不能拖延成这样写,记忆力不行啊,写起来非常吃力。<br>其实写游记第一目的是为了我们自己以后回忆,看客们如果还愿意看,那是增值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定于2024年5月21号开始的秘鲁之行是在年初的时候就规划的。当时手掌跟我说要去秘鲁时,我就很激动,一直以来马丘比丘--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探寻神秘的印加文化及其衰败过程,都在我的人生计划中,更何况每次南美行都给我留下美好印象!网上一查,中国护照如果有美国和加拿大签证去秘鲁是免签的,毫不犹豫决定跟着手掌再进南美,这次是继2016 年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及2022 年南极后我们第三次进南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6天秘鲁行程总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本次秘鲁执行的重头大戏当然是马丘比丘,我们几乎放在了最后,主要原因是想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逐渐过渡,所以,本游记的好看部分可能在后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美洲的原生文明有三个为人所熟知的“帝国”,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其中只有印加人的国家是最接近于“帝国”这个词本义的政治实体。和印加差不多同时存在北方邻居阿兹特克,其实是建立在武力征服基础上的一个政治联盟,而以擅长预言世界末日而出名的玛雅,根本就是一群松散的城邦国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没有到过秘鲁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安第斯高原上,会诞生如此辉煌的一个文明,而这个文明没有文字,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可直接研究的资料,我们带着疑问,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造就了这个星球上最长的山脉:南北延伸近9000公里的安第斯山脉,屹立在南美大陆西部,使得美洲大陆的西海岸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海岸沙漠,而朝向大西洋的东坡则拦截了东面吹来的水汽,大量的降水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而安第斯山脉的秘鲁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平均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加上低纬度的独特组合,让这里和闷热多雨的亚马逊平原气候大相径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对于生产力不发达的人类祖先来说,多蚊虫多瘟疫的热带雨林,和凉爽干燥的高原地区相比,无疑后者是个更好的选择,从而也解释了在此旅程中我看到:到处是庄稼的景象,秘鲁是农业大国!据导游讲,秘鲁有1000多种不同的藜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5月21日这个启程的日子也是有来历的:秘鲁首都利马有家米其林餐厅叫Central,在世界米其林TOP50中排名第一,但是比起其他国家的米其林餐厅算最便宜的,这家餐厅需要提前至少半年才能预定到,手掌最早能订到5月22号的,所以,我们的启程时间是5月21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5月18号北京出发直飞华盛顿DC手掌家,终于有直飞了!疫情后国内飞美国都是需要转机的,这次直飞就舒服多了。抵达杜勒斯机场后等待儿子来接我,很感慨,我自己都数不清第几次落地杜勒斯机场了,非常熟悉的机场,后来看手掌的旅行记录显示,11年来,我和手掌已经一起旅行了14次,足迹踏遍中国新疆和西藏、美国、加拿大、埃及、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厄瓜多尔、乌拉圭、柬埔寨、南极洲、挪威、冰岛等,这次是秘鲁,坚如磐石的友谊、一起旅行的快乐都使我们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恰逢这次手掌乔迁之喜,看到她漂亮的新居和方便的周边环境,感慨美国对55岁以上人群的社区设计,居家养老才是硬道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有3天时间进行倒时差,期间儿子也从明尼苏达飞过来,在手掌家小团聚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此次秘鲁之行计划是手掌跟当地的一个叫Jurisan的人联系,她帮我们做的整个旅行计划,Jurisan是手掌的嫂子介绍的,非常靠谱,结果也表明,她非常靠谱,我们整个行程16天非常完美,现在就从第一天开始记录下来这段美好的回忆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5月21号</b>,第一天,出发。</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华盛顿到秘鲁首都利马,中间在Charlotte 45分钟转机,在迈阿密6小时转机,Charlotte的转机时间太紧,心里压力非常大,但幸运的是,航空公司自动把我们的下一个航班向后延期2个多小时换了另一个班次,所以2 次转机都很从容。</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br></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5月22号</b>,第二天,抵达利马。</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抵达利马是早上6点,Jurisan派司机来接,7点就到酒店了,由于时间太早不能checkin,只能寄存行李,然后自己出门解决早饭,大多数饭馆都不开门,吃了一家24小时开门的SUBWAY。</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上午9点,一个叫Moises的导游来酒店接,开始利马的City tour,Moises是个矮胖小伙子,有美国人血统(母亲是美国人),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他的任务是带我们游览利马城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我们这个Tour里6个人,我们3人得用英文介绍,另外3个人西班牙语,导游就在两语之间无缝切换,刚开始我还得适应一下。从此以后,我们在秘鲁的十几天众多导游都是这个状态,两语之间无缝切换,后面都适应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利马↓,秘鲁现在的首都,是个海边城市,所以海拔是0米,这对于我们过两天就进入高原的人是个不利因素,但这也是手掌的设计,我们先进入海拔不高的地区开始,逐渐往海拔高的地区挺近,当然,高反我们也是不怕的,手掌最爱的药箱里有抗高反药,而且是处方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个tour几乎是走马观花似的游览,当然对于了解利马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利马建城于1535年1月18日,是西班牙殖民者、牛X的Francisco Pizarro建立的,并冠名“国王之城”,以表达他对西班牙国王Carlos一世和西班牙女王胡安娜一世的忠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利马几乎每天都是雾霾霾的,因为整个城市受大西洋的薄雾笼罩,几乎没有太阳,又几乎不下雨,所以又被称之为忧郁之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但是我们确赶上了小雨,过程中我们问Moises,利马不是不下雨吗?现在不是在下?他说,你认为这是雨?根本不是,这是薄雾凝结成的小水滴!!!原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利马海边有个LOVE PARK↓非常有名,因为其中有一座KISS雕像,是为了庆祝恋人们能在此观看日落美景、由维克多·德尔芬受托制作,据说当地人在次雕塑下比赛看谁能吻的时间最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难以得见的太阳,傍晚去吃米其林CENTRAL的路上与日落巧遇了,这是下午的后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海边溜达完,Moises带着看土坯金字塔(huaca Pucllana),是个古迹遗址↓,建于公元500年,壮观而磅礴,由土坯建城,每个土坯都像书本竖立着那样叠加起来,是一种抗震的结构形式,秘鲁是地震比较频繁的地区。据说里面有木乃伊,我们没有进去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随后的一千多年间一直陆续有人在这里活动,最早它是一座神庙,被废弃之后变成了公墓,到了印加时期,又被改建成了居住地。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进行考古挖掘的同时也进行了重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接下来带往武器广场开车的途中看到这样的情景↓,询问导游才知道,这是领救济金的队伍,每个月可以领80SOLOS,相当于20 美元左右。具体什么水平领,是每个人80 还是一个家庭80 没有具体打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站在一个过街天桥上看里面城市是这样的↓,我见过很多南美的城市面貌都是这样的。利马永远都是雾蒙蒙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里面最值得一看的是San Francisco Monastery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人骨教堂↓,这个图片貌似是后来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人骨大教堂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入口处是当地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参观这个教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据说这个教堂埋葬了7万多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排列的这么整齐,也阴森可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一路看下去,开始的那种可怖感觉都没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我很好奇发生了什么这里埋葬7万多人,问导游才知道,这里的人信奉:埋葬在这里就会升入天堂。我以为发生了什么大屠杀事件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人骨教堂里的《最后的晚餐》↓,是在手掌的要求下导游带我们去看的,其中右上方那个用手指着自己的人是犹大。值得提一句的是这幅最后的晚餐具有秘鲁特色,餐桌上有美味豚鼠,哎我怎么也想不通豚鼠如何下的了嘴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City tour很快就结束了,时间尚早,因为手掌的嫂子说秘鲁的饭好吃,先找了的当地的餐馆吃了一顿,确实美味量大!有中国餐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秘鲁,同样看到了跟西藏装扮一样的当地人了↓,虽然利马的海拔是0.</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回酒店的路上路过肯尼迪街边公园,公园有名是因为猫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下午3点多回到酒店休整,这个接待巧克力↓让我们心情美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接下来是那顿提前半年才能订上、决定我们秘鲁启程日期的米其林餐厅--CENTRAL,非常期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从酒店步行道米其林餐厅CENTRAL需要40分钟,为了看看利马的海滨,稍微绕了一点路,偶遇了难得一见的落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利马我估计见到这样的日落已经非常不易,因为365天都是雾气蒙蒙↓</p> <p class="ql-block">雾气蒙蒙的海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CENTRAL7点开门,我们提前了10分钟到,大门紧闭,有一个人站在门外,以为也是客人,开门后才知道是保安。从外面看,CENTRAL非常低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大门开启进入后庭院深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庭院里有一隅展示了这种小勺子↓,应该是利用天然材质一次成型并且手工制作的,当时没明白展示这种餐具的意思,用餐时才知道我们的餐具都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引导员↓,用餐之前介绍一下CENTRAL的食材,都是秘鲁的特色食材---土豆、玉米、藜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餐桌前坐定后,给了一份这样的菜单,无需点菜↓,菜单中菜品全部品尝,共14轮,每轮2-3道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每轮菜前,先上餐具↓,然后是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今天用过的餐具的集合↓,不完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每道菜上来后,服务员还要讲述这道菜的食材及做法,啊呀,吃的我挺累😇😛,菜的味道用手掌的话讲:不能用好吃不好吃来形容,我的感觉是谈不上美味,吃的是一个流水:菜一轮轮、一道道上,服务生在我们左右来回走动并介绍,用餐过程好像被带到了秘鲁食材博物馆,没有味蕾方面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吃到中间的时候,想想后面还有那么多道菜,我感觉会不会一会儿根本吃不下,结果直到用餐结束,感觉没吃饱😵💫🙄,并且由于长途飞行转机2次,有一个夜晚是飞机上度过,用餐时我感觉非常困,真是难忘的一次大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难忘是整个用餐过程被蒙蒙的带着听介绍,也品尝不出什么特别的味道,大餐是指真的贵,每人400美元。</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br></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5月23日</b>,第三天,Ballestas群岛、Oasis de la huacachina(沙漠绿洲)</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早上4:30让在酒店大堂等接,直到4:45才来接,6:30才把所有人接齐出发,这种接人骚操作我也是服了,更气人的是晚上,又是等不相干的人近1个小时才回返,导致半夜才到酒店,还面临第二天起大早赶飞机,这是此次旅行中唯一令我们不满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经过2个小时的等待利马城市里接齐人,再开车4个小时抵达Paracas ,改乘船前往Ballestas Islands,看海鸟和洪堡企鹅!途中又见海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途经一个不知来路的刻在山壁上的烛台式样的痕迹---Paracas Candelabra↓,是秘鲁神秘的古代印记,至今不知道它的来源和用途。因为酷似3个烛台而得名,其图案刻入地面2英尺,高度达595英尺,从20公里之遥可以看到。</p> <p class="ql-block">这种画面很熟悉↓,与厄瓜多尔Galapagos岛一样,但这种看海鸟的方式其实真的跟厄瓜多尔差太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不虚此行的就是看到了洪堡企鹅↓,在我们的企鹅护照上又多了一种。</p> <p class="ql-block">今天途中难得的可以放上来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秘鲁的每个导游都要拍一张集体照。集体照是我比较喜欢放到游记里的照片,那些有缘在一起共度过一段旅程的面孔非常值得纪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种海鸟真是漂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午又乘BUS抵达Ica,午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看着很漂亮,其实就是土豆,味道也还可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午餐后该餐馆推销他们的酒,非常难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下午抵达Oasis de la huacachina,一个小村庄,这里只居住了99人,这个沙漠绿洲↓有点像国内的月牙泉,但是没有月牙泉拍出来好看,也正赶上我们拍的时候没有光线。不过沙漠越野车玩的非常嗨!像新疆的沙漠越野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落日余晖中玩的挺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我只是拿着滑板拍了一张照片↓,没有滑,那个沙坡非常陡,跃跃欲试了一下,还是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h1 style="text-align:justify;"><b>5月24日</b>,第四天,抵达Arequipa(阿雷基帕),印加时期的古城。海拔2380米,开始进入高原!</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城市建筑明显的南美高原风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相传这个名字是印加帝国第四代皇帝初见该城时所起的名字。2000年,阿雷基帕古城和其中的500处史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阿雷基帕历史中心”之名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该城有众多的博物馆可参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城市内所有车道和人行道都是这种罗马式风格的石头铺就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午抵达酒店checkin后,在附近找了一家饭馆,来秘鲁首次品尝到了LAMA羊驼肉。点餐时服务员虽然也不会英文,但是有个年轻人会用手机翻译软件,感觉方便多了,但是还是产生了一下小误会,不影响吃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下午是city tour,由导游带着游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阿雷基帕城市内可以看到3座壮美的雪山,也是火山,其中这座Misti,形状非常像富士山,号称秘鲁的富士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座叫pichu pichu,pichu↓,是印加语,山的意思,所以这座山叫山山,导游介绍说是因为山上面还有山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座叫Chachan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City tour在城市里转了一圈,我也没什么太深刻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古迹斑斑,印证着印加帝国时期的辉煌!于1532年被西班牙人Francisco 灭绝的印加帝国没有文字,留下的所有古迹都引来考古人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那天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导游把我们带进Monastery of Santa Catalina 圣卡塔琳娜修女院,由修道院的导游接管我们之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恰逢落日余晖之际,修道院内到处美丽!据说修道院内现在还有活着的修女,不让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该修道院已成为摄影师新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修道院内各处的美丽,还因为遇到了性格柔软娓娓道来的导游,讲述了这个被誉为阿雷基帕城中城里修女们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被称为城中城,是因为修道院内有自己的街道、回廊、房屋,还有一个内设水池的广场、洗衣房甚至墓地等,在阿雷基帕旧城区,占地约为2公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每踏足一个新的领域就是美丽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一旦作为修女,就与世隔绝了。与家人的见面也是在这样栅格的窗户的里外进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种可以转的窗口是家人给修女带来的东西的传送窗户!也有的时候,是老百姓弃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修女们的灶台↓,据说圣卡塔莉娜修道院建成后的高峰时期,有450人在里面居住 (1/3是修女, 其他的是仆人)。而修女进了修道院后,都会选择留在修道院里与世隔绝。因而修道院也与世隔绝了四个世纪之久,直到1970年才对外开放参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修道院的洗衣房↓,洗衣水来自雪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导游演示修女们如何将水引入洗衣盆↓!洗衣盆下水孔用一个土豆塞住,真是就地取材的好主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修道院建筑本身带有强烈的西班牙殖民色彩。和阿雷基帕的多数其他建筑一样,使用白色火山岩所建造,再漆上不同的颜色,以非常抢眼的石榴红、希腊蓝、原色白为主,融合了当时巴洛克的建筑风格,热烈,优美而神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女孩们在12岁以前被送到这里学习,满12岁后,只有2种选择,要不结婚,要不做修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富裕修女的居住套房,误以为修女可以自谋生路的我问她们是如何富裕的,答案是家里供给的。</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br></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5月25日-26日</b>,第五-六天,今明两天乘bus 穿梭于Colca Canyon,Colca大峡谷。</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天实际上就是在3座大山的另一面乘BUS穿行平原上,第二天从高处俯瞰Colca大峡谷,领略古梯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巍峨连绵的安第斯山脉之间,一道深深的裂缝横穿其中,峡谷深度为4,160米,比著名的科罗拉州大峡谷还要深2倍,是地球上第二深的峡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南美有3种羊驼,这种叫 vicuna↓,纯野生的。一路上也挺常见,南美的生态好啊,感觉羊驼在这里没有天敌,生猛野兽都不适应高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Chachani山的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MISTI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上午第一站在这里停歇↓,喝可卡因茶。海拔4300,DJ还活蹦乱跳呢😀,我和手掌也没啥感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种羊驼叫 Alpaca↓,家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南美高原地区同西藏一样,喜欢搭玛雅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Colca大峡谷保留了很多本地Collagua民族古代居民的考古遗址,包括神秘的洞穴绘画和带储粮容器的洞穴。 一些洞穴的岩画证明大约6000年前就有最早的人类居住在峡谷内,此后千年,印加帝国和西班牙殖民者的时代也为峡谷留下了无数梯田和教堂,Colca峡谷是串联起人类历史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us停在这里时海拔已经4830了,我稍微上个小坡就很喘!DJ都跑回车里坐着去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跟它合影时我非常小心,担心羊驼吐我一脸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中午在这个房子里吃饭,房子很破,自助餐非常丰盛,好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午餐后入住酒店后泡了个温泉!由于地震活动,科尔卡峡谷成为了秘鲁最好的天然温泉浴场之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入住的酒店电力不足,配置的电暖气根本用不上!导致晚上非常冷!几乎就是从这天开始,以后的晚上都非常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晚餐有当地表演,女孩的装扮跟西藏一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冻了一夜,26号早上离开酒店没多远就到了Maca麦加镇中心,非常小的一个广场,孩子们在跳民族舞,广场上就2波游客,但是孩子们这么一大早跳的认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个小镇广场上的唯一重点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火山喷发,常年这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往看鸠(要我看就是白头鹰)的中途的一个卡,秘鲁本国人需要收集身份证由导游拿到那个小房子里验证,原因好像是秘鲁经常发生暴动或抗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从高处看峡谷和梯田,秘鲁自印加时期就是农业大国,土豆就是从南美传入世界各地的!从今天开始一路梯田,并且是古梯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Colca大峡谷有非常多的鸠,英文是Condor ,在南美非常多,当地人称其为「安第斯文明之魂」,也叫安第斯神鸠,南美非常引以为傲的动物!有一首排笛曲目--山鹰之歌著名而好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里的Condor 特点是翅膀上有一道宽的白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从看Condor的地方开始走了一个1公里多的trail,只要是上坡,我就喘的厉害!其实海拔才379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图片上这2位驴友是娘俩,美国科罗拉多人,跟他们非常有缘,好几个tour都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一次知道仙人掌上的这个小球能吃!导游让我们品尝了一下,酸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26号下午抵达Puno入住酒店。酒店前台很愿意的帮我们换了100美元的SOLOS,而且是专门回家去取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5月27-28号</b>,第七-八天,Lake Titicaca,的的喀喀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普诺是位于秘鲁东南部的一座城市↓,座落于的的喀喀湖岸边,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承载航运的湖泊,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泊,海拔3,860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秘鲁,我见到过的城市大体在我的评判标准来看,比起中国来讲都算是落后的,房屋低矮破旧,经济上比中国落后很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两天的旅程是,第一天上午先去当地土著人工用芦苇堆积起来的漂浮岛上参观,下午去一个实地岛上入住土著家!挺期待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早上把行李寄存在酒店,带着必须品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的的喀喀湖的港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这里导游指给我们看活着的豚鼠,我往桥下水边岸上看,看到了黑色的豚鼠,像兔子一样大小,导游说黑色的可以吃,白色的不能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看着它,如果导游说那是兔子,我应该没啥反应,但是导游说是豚鼠,我就恶心,吃老鼠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湖中有51个岛屿,大部分有人居住,最大的岛屿的的喀喀岛上有印加时代的神庙遗址,也是印第安人的圣湖。的的喀喀湖的名称来源也许与当地的印地安语言有关,可能是“美洲豹的山崖”,所以我们这个tour导游称我们为puma group😀</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下图是漂浮的人造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数十座浮岛位于的的喀喀湖,是由芦苇铺成的人工岛屿。相传1000年前,住在当地的原住民乌鲁族为躲避印加人的侵略,而建造浮岛使之与外界隔离。浮岛约1.5公尺厚,面积多在60-100平方米不等,过去浮岛随水漂流,现今已改用锚使其固定于湖床。较大的浮岛甚至可以盖教堂、学校、商店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登上了这个漂浮的小岛。一会儿要搭乘这两艘小船湖里围着这个浮岛转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带花帽子这个人是这个浮岛的主人↓,正在给我们介绍浮岛的搭建过程及他们的土特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做饭的地方。后面那个跟国内鄂伦春人的撮罗子完全一样。再一次印了的世界人都是亚洲蒙古后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主人的卧室↓,会讲几句简单的英文,他想卖给我们手工织的毯子等物件,可是要价太贵了,看着也不好看,没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登上小船后,浮岛上的女人唱歌欢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静静的湖面非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刚欢送我们的人有跑这里来坐着了😃↓,怎么都感觉是在为旅游而摆姿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体验了浮岛后乘3个小时的船抵达Amantani Island↓。在这个岛,首次体验了此次秘鲁行程中高海拔爬山,非常辛苦,而且我的一个大包还被接待我们的家庭的男主人--大大背着,中途他又要把我的背包也代劳了,我实在不好意思就没给他,看我在爬坡过程中那么辛苦,同被分到一个家庭的德国人教我如何呼吸!当我好不容易爬到大大家时,气喘吁吁狼狈不堪,美国朋友鼓励我说,you did it !确实辛苦啊,高原上爬高真不是一般二般的高难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个标志是我要去的主人家,连韩文都有,没有中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与男女主人合个影↓,今天的午饭晚饭明天的早饭都是女主人做给我们吃!而且女主人不上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女主人有故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天晚上由于岛上几乎没有路灯,那璀璨的星空就那么低矮的横在我眼前,我打算用相机试拍一下银河,但是大大家门口有个大灯泡,我们找了半天开关才把灯关了,正准备拍,女主人出来走进厨房,开着厨房门看我们,哎,这厨房的灯光影响我,我们决定到外面的院子里拍,躲开厨房门。我在外面院子里摆弄半天相机后按下快门,由于曝光时间长,我没事回了一下头,额滴神啊!我身后是厨房的窗户,窗帘被她拉开一半,露处她带着头上披巾的剪影,除了厨房窗户通过她的剪影透出的光,周围漆黑一片,差点没吓死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大大家的第一顿饭↓,今天的午餐,终于吃上秘鲁玉米了,颗粒大但是很嫩,这顿饭有至少3种土豆,非常好吃!稀饭也好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晚饭,还是土豆↓,这里以吃土豆为主!太盛产土豆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大家的院子↓,二楼是我们的客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入住大大家还有个小插曲,少给了我们一个房间,我们跟大大还语言不同!德国朋友给翻译的!这个德国朋友叫Stefang,是个牛人,会德语,西班牙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曾经是英语和法语老师!幸亏有Stefang,否则我们跟大大交流不了,大大说西班牙语!最后给我在其他人家找了一间房,看我犹犹豫豫的不愿去,Stefang主动自己过去了,把大大家的房间让给我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里白天烈日炎炎,夜间非常冷,零下4度,我把大大家提供的4个毯子都盖上了还冷,另一件几十年都没有遇到的事是,客房里提供尿盆😝,也派上用场了,要不然要黑灯瞎火的下楼再往外面院子里去如厕!只是第二天倒尿盆让我大费周章,需要躲开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后面那个高个子就是Stefang↓,照片是第二天离别时大家一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从二层客房远眺湖面↓,这种景色让我想起在乌斯怀亚在那个B&B酒店远眺海面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远眺极处是玻利维亚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等着下午登山看日落之前,躺在村委会这里休息↓,能看出我们有多累吧,高原上的太阳非常烈,我躺在那里连手都不想露出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有了刚登岛时极度困难的爬坡经历,登顶看日落我做足了心里准备的,打算再慢再累也要登上去看高原上美丽的日落,这种心里准备被可以乘摩托上山给作废了。20SOLOS乘摩托上去了,就最后这一小截是爬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日落看了个寂寞,刚刚还闪亮无法拍的太阳,2分钟后就落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二天早饭后,大大送我们去码头离开,路上Stefang看到白天月亮↓也欣喜一下,他的性格非常open,跟谁都聊得来,见啥都开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告别大大后,乘船1小时来到Taquile island↓,又是一个Trail,我又是打狼爬上去的,这是马上到达终点the town square of Taquile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最重要的地方最好的建筑都是教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沿途左侧是的的喀喀湖风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教堂这个钟楼顶有一堆仙人掌↓。仙人掌秘鲁到处都是,这是与我认识的西藏不同之处,西藏没有仙人掌类植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小岛上人员稀少,偶尔才能看到一个当地人↓,妥妥的高原打扮,这个岛上的人以“最会编织的秘鲁人”著称,包括男性也会编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看这个男人编织的很熟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为我们这些游客表演时才会看到几个当地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午餐的地方↓,室外只要把太阳遮住,还是非常惬意的。的的喀喀湖边午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那天的午餐有2种选择,99%的人选这款鱼套餐↓。秘鲁人的套餐里没有青菜,秘鲁人不吃青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傍晚回到酒店,和手掌我俩去超市买菜,路过这个小店↓,看看多艺术,废旧的花盆和破书包也能组合成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应该是Puno的中心广场↓,当地人一般把中心广场都称为武器广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h1 style="text-align:justify;"><b>5月29号</b>,Puno-Cusco,第九天,从普诺乘bus到库斯科,印加文明的首都</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来秘鲁就是为了看神秘的印加文明留下的痕迹,接下来,就离那个文明的鼎盛和灭亡越来越近了。今晚就抵达古印加文明首都Cusco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从普诺到库斯科乘bus需要一天时间,秘鲁是个旅游成熟的国家,有一个bus公司承运往返于这两个城市之间的tour,中途有3个点经停由导游带着看并讲述历史,中午提供一顿自助餐。这是bus票,票上展示了停车参观的历史点,早上到达bus站时,又遇到了美国娘俩!老朋友了,聊天得知她俩要走Inca Trail!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一个经停点是PUKARA城,说心里话我都没看到城,就是被导游带进了the Mythical Museum of the Pukara Culture博物馆↓,这里有1600年前的印加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还有一幅人吃人的画面,我想起了去年在厄瓜多尔导游介绍亚马逊丛林里的食人族,南美这边的祖先看来都吃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出土的木乃伊↓,印加人的木乃伊都是这样卷曲状的,不像埃及木乃伊都是笔直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前文提到过秘鲁有上千种藜麦,这里展示了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各种土豆的展示,秘鲁的土豆非常好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回到车上继续向库斯科挺进!车窗外开始呈现农业大国的丰收景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一撮撮的是收割后晾晒的藜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应该是LLAMA↓,草泥马,我感觉像中国的家羊,只是非常圆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农田,山脊,农舍,和谐的田园景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各种藜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非常喜欢这种田园景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越往库斯科近,农业越发达,难怪印加帝国首都会选在库斯科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中午的自助餐餐厅↓</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停车点是RAQCHI小镇,这里有重大考古遗址--Wiracocha Temple 维拉科查神庙遗址↓,断壁残垣揭示着印加文明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雄伟的安第斯山脉在这里趋于平缓,加上气候宜人,印加把帝国及粮食中心放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悬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遗址的这部分应该是粮仓↓,其中有一个现在恢复了一个屋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从这里开始发现当地人的房顶都有一对陶瓷牛,名字叫Torito de Pukara↓,普拉卡公牛,显然是西班牙人带进来的,加上印加人的陶瓷文化混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最后一个停靠点Andahuaylillas小镇,目标是一个教堂↓。教堂前身是印加的神庙,印加人信奉太阳神。西班牙人入侵后将这里改成了教堂,据说这是西班牙人在秘鲁将印加神庙改建的第一个教堂,试试印加土著的反应,还啥反应啊,都被统治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教堂前的鹅卵石路面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教堂里《最后的晚餐》,同样,餐桌上有豚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傍晚抵达库斯科,在市场上第一次真正见到了豚鼠↓!好像是炸过的,挺大一只,大概像烤鸭那么长,宽不是很宽,跟Puno港口见到的活物比例大小一样。多看一眼我都想吐🤮,怎么入口啊,坚决不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库斯科所有街道都是这种石头铺就的,包括汽车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5月30号</b>,第十天,Cusco City tour ,库斯科古城游,海拔3410米</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非常期待的古印加首都,印加文明的消失,都是我非常想探寻一下的,我来了,Cusco !</p> <p class="ql-block">Cusco在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南段群山环抱的库斯科盆地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秘鲁人称她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库斯科古城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之前,这里曾是印加帝国的统治中心。而Cusco当地语的意思是肚脐眼,就是中心的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印加”,意为“太阳之子”,从15世纪开始,印加国开始了它的征服之旅,到16世纪时,它的版图已经包括了现在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力、阿根廷等地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入印加帝国,次年诱杀了阿塔瓦尔帕,印加帝国遂告灭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么强大的古印加帝国,居然没有文字,被西班牙侵略者消灭后,就变得非常神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为了更好的了解探索古印加文明,参加当地的Tour是必须的,这个tour是下午开始,上午按照这次旅行的总设计师Turisan买好的城市通票,先把离着近的几个博物馆逛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遗憾的是不知道赶上秘鲁什么节日了,想逛5个博物馆,只开门2个,悻悻的回到酒店等待下午安排好的city tour. 下午按时来了一个女孩,像实习生,带我们去太阳神庙集合,开始对这座印加古都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有一个博物馆这样展出了土豆↓,在秘鲁现实中土豆品种比这样多很多,土豆文化也确实值得纪念,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土豆被带到了全世界,产量高、美味、可以各种做法、可菜可主食等诸多优点,曾一度解决了地球上饥饿问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我从小也是吃土豆和玉米长大的,但小时候真的不知道土豆有这么多品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下午1点,那个女孩来酒店接我们,一路步行至太阳神庙,印加人崇拜太阳,当然就得从太阳神庙(Temple of the Sun or Qoricancha)了解神秘的印加文化。<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就是这个建筑↓,现在大部分已经是教堂,一部分还保留着太阳神庙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神庙里这个庭院很壮观↓,像个四合院。导游还没开始介绍,赶紧拍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光影流转,吸引着我的镜头,这可能就是印加人敬佩太阳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古老建筑、生存在当下的鲜花以及那折射出的光影,我好像也被太阳吸引了所有注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导游终于开始了,他是硕士毕业专业学习历史知识的导游↓,知识渊博,感觉抄上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个建筑是太阳神庙的核心↓,每年的6月21日会有阳光从这个窗口照射进来,那一天也是秘鲁的新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太阳神庙的西南部有一座献给太阳神的“黄金花园”,↓从这个角度,不仅花园全貌,山坡上的密集的住宅建筑也一览无余,半个城市全貌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神庙里陈设的物品不知为什么导游没有带我们看,可能是时间有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从神庙离开乘车前往Sacsayhuaman,又一个存在很多疑点神秘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库斯科城中,已经不存在任何完整的古建筑,Sacsayhuaman在Cusco城西北郊3千米、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Sacsayhuaman”的含义是“山鹰”。它依山而筑,占地4平方千米。从上到下共有3道平行的、用巨石砌成的围墙守卫着Cusco,这些围墙用30多万块深褐色巨石构筑而成,↓他们原高在18米左右,最里层的石墙周长360米,最外层的石墙长540米,城墙上遍布坚固的堡垒、瞭望台。1950年,Cusco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许多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颓然倒塌,而山鹰城堡却依旧雄视四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些巨大的石块引起人们的惊叹和困惑——当初的建造者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巨石轻易地切割、运输并准确地放置到它们各自的位置上的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西班牙史学家维加在其《印加皇朝述记》一书中记载,曾有一位印加国王试图效法修建萨克塞华曼的先人,从数千米之外运来一块巨石,想要树立在城堡中以显示其功业。结果,“两万名印第安工人牵引着这块大圆石,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小心翼翼地艰难行进,概述图中巨石忽然坠落悬崖,压死3000多名工人”。这段记载可以说明古印加人确实不具备建筑山鹰的能力。那么,它到底是谁,用什么办法建造的呢?难道真与神话中安第斯山脉的造物主有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来自当地印加人的解释则源于古印加传说,他们说,这些巨石建筑在印加时代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它们都是由一位叫做维拉卡查的神和信徒们建造的,而印加人只是这些巨石建筑的使用者和守护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神秘啊,不知道哪个说法是对的。这世界,就是带给我们很多神秘,探索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这些大石头前的草坪上,我们坐下来,听导游讲秘鲁十字架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实际上叫印加十字架↓,或者叫安第斯十字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印加十字架真正的诞生时间,约在印加鼎盛时代之前4000年。它由一个十字架、正方形和一个中心圆组成,比一般的图腾更加抽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对于没有文字的印加人来说却是意义重大。它来源于南十字星,3级阶梯代表“上层、中间和地下世界”,4个象限代表精神发展的阶段,12个端点代表12个月份。其中第一四分之一代表能量层或世界:下层世界(Uqhu Pacha)代表阴间和死亡;中间世界(Kay Pacha)代表人类生活的世界;上层世界(Hanan Pacha)包括星星、天体和神灵。第二四分之一代表他们所崇敬的动物,对应于这些世界:蛇,生活在地下,代表下层世界;美洲狮,一种强大的陆地动物,代表了中世界;秃鹰代表天空中的上层世界。第三四分之一象征着印加人的三条戒律:不偷、不要说谎、不要偷懒。第四四分之一代表人文原则:爱和做好事、知识、工作。可以说Chakana的符号学极为复杂,包容了安第斯文明中的宇宙学和世界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明天在马丘比丘中可以看到有四分之一的Chakana石块,与夏至期间太阳投下的阴影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完整的Chakana。</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神秘的印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给了1个小时时间可以登上Sacsayhuaman,远处望去很壮观的耶稣雕像↓,1935年由当地的天主教堂捐赠修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典型南美城市容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往下一个景点走时,看到这光影交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终于买到秘鲁煮玉米↓,个头不大,米粒非常大,还不老,嚼起来很嫩,好吃!5元当地币一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下一站Tambomachay↓, 包括了一系列的水渠,目前这个地方的作用还不能确定,有可能是守卫库斯科的一个军事哨所,也可能是印加帝国政治精英的温泉度假胜地,或两者兼而有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导游说,这里是INCA trail上的一个入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还记得上文提到的美国科罗拉多的那对母女吗?好几个tour我们都在一起,但是自Puno就分开了,他们从Puno走INCA trail,4天后才能到达这里,而我们是乘坐bus一天就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INCA trail,世界著名trail,需提前一年左右才能订上4天走这个trail时每天的旅馆,订不上旅馆没法走,我们一是没订上,二是时间不合适,三是可能也走不下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到达下一个遗址Puca Pucara↓时,已是黄昏。又说这个遗址是要塞,也有说是城堡,神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结束今天的tour往酒店走的路上,看到Cusco公交车,好像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入住的酒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与这个酒店真是有缘,本来订的就是这2天,明天去马丘比丘住一天,后天还是返回Cusco这里,住隔壁的酒店,手掌嫂子之前就住的是隔壁的,但是当我们在马丘比丘时,酒店给手掌发邮件,说接受政府检查,把我们的预定给取消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赶紧联系Turisan又在今天的酒店加订了3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5月31号</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十一天,大件行李寄存在酒店,带着简单的行李,跟着tour乘汽车从库斯科一路向欧砚台(Ollantaytambo)小镇进发,为了下午在Ollantaytambo搭乘去往热水镇(Aguas Calientes)的火车,实现明天的 Machu Picchu马丘比丘,此次来秘鲁的主要目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当然途中的印加遗址都不能错过!这个图片后面的导游,↓我忘记跟她拍个照片了,刚上车时没说话前感觉脸好丑,身材好棒,后来一路导游下来,非常风趣有意思,真应了那句好看的皮囊千千万,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最后分别时的:一会儿在那个山顶集合!玩笑中套着玩笑,我们还真上当了,在大门口等她,结果她早没影了!不过导的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一站,Sacred Valley圣谷↓,有一条河流(图片上看不到),两面是山,河流二边是肥沃的农田,灌溉又方便,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当然就带来了山谷地带的富饶,适合落后时代的人类居住,当时崇拜神的印加人,认为这是神所赐的,所以称这条山谷为圣山谷,这样的盆地非常利于农作物,所以这里是古印加人集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二站,扎店🙄,↓幸亏对秘鲁的传统文化不反感,还愿意逛,但是啥也不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三站,Pisaq遗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Pisaq建于公元 15 世纪印加鼎盛时期,是重要的皇家庄园和城市,是宗教和农业中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里是第九位印加皇帝Pachacuti为纪念自己对其它土著部族的征服,建立的第一个皇家城堡兼军事要塞。他还有两处著名的城池,分别是欧砚台和马丘比丘的遗址。Pachacuti对印加帝国的转变极大,“当他登位时,印加人还只是简朴的村社群落;及致他去世时,印加人已管理著一个扩张的帝国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其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农业古梯田↓,它们被用来种植玉米、土豆和藜麦(印加人饮食的主食)等农作物,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这些梯田拥有真正复杂的灌溉渠系统,证明了印加文明令人印象深刻的水利工程技术、建造它们的建筑专业水平!使它们在几个世纪后几乎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个也许是印加宫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四站,午餐,自助餐时有民族音乐陪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五站,Ollantaytambo雁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下图是从最低端向上拍,像一只羊驼,由于我在的位置不是太合适,所以不是很像,现场看有个角度很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张是否更像点?↓在高海拔的情况下,登上去了。</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Pinkuylluna↓山上有一天然头像,当地人称之为“印加脸”。据说帕查库泰克就是看中了这张印加脸(我记得拍了这张脸了,可现在就是找不到,以后决不能游记拖延这么久),认定这是天选之地,于是大兴土石,建行宫,造祭坛。加之此地气候宜人,河谷土肥沃,更是印加帝国的大粮仓。在印加脸旁侧,悬雕在半山的格子间,就是当年的印加粮库。不接地潮,又有经年的穿山风,真是储粮的天堂。印加人的智慧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欧雁台山脚下是Urubamba小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非常像中国的丽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个咖啡馆是导游让我们登欧雁台前存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欧雁台上下来,离火车等车时间还早,逛逛这个小镇。织布的妇女↓</p> <p class="ql-block">这2个孩子↓可能就是那个女人的?我和手掌走到那里,他们没注意到他们,猛一动还吓我一跳。</p> <p class="ql-block">从小镇中心走到火车站↓,还挺远,背着行囊,高原,上坡,好累好喘。</p><p class="ql-block">乘火车的人非常多,都是奔着马丘比丘去的。</p> 晚上21点多抵达热水镇Aguas Calientes,酒店的人来车站举着手掌名字来接的。步行十几分钟就到酒店,早点休息,明天起大早,探寻印加最后的城--马丘比丘 Machu Picchu。 <h1><b><br></b></h1><h1><b>6月1号</b>,第十二天</h1><h3>马丘比丘 Machu Picchu、 Huayna Picchu (下午挑战华纳山)</h3><h3><br>Machu Picchu是被联合国认定的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所以非常期待,也好运的遇到一个好导游,非常详细的讲解马丘比丘的建设、印加灭亡、被丛林埋没、由一个小男孩带着美国教授重新发现!<br>被丛林埋没,又重新被发现,很像柬埔寨的吴哥窟。</h3> 马丘比丘古城的建造要追溯到印加王帕查库蒂。他是印加帝国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带领印加人打败侵略者,四处征战,一手缔造了美洲有史以来第一大帝国,被历史学家称为“安第斯山脉的 亚历山大 大帝”,也正是他下令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脊上,建造马丘比丘。在不少资料中,人们认为马丘比丘是一座贵族的行宫,或是印加人在殖民时期的避难所。但更多历史学家认为,帕查库蒂建造它是为了更接近印加人的信仰——太阳神Inti,并通过一些仪式,与神对话的场所。<div>马丘比丘的海拔只有2400米多,考古学家已经找到证据,表明建造马丘比丘的地区的农业发展可追溯到公元前760年。根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说法,估计在15世纪这里的人口约在300到1000人之间。而这些被称为“llactas”的人,是当时社会最高社会阶层的印加人。</div> <p class="ql-block">早上6点就到这里排队,乘坐这个绿色的bus上马丘比丘。↓</p> <p class="ql-block">先来重述一下导游的印加最后城的故事吧。</p><p class="ql-block">十六世纪,印加帝国最后的王图阿塔瓦尔帕,与他的弟弟争夺王位,并杀死弟弟。↓</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讲阿塔瓦尔帕还有1个非常年幼的弟弟,对他2个哥哥的不顾亲情非常不满意,但是他还小。</p><p class="ql-block">取得王位的哥哥在西班牙人入侵后被西班牙人毒死。下图中的年幼的弟弟则带领印加人反抗西班牙人。但是没有任何武器的印加人不是西班牙人的对手。</p><p class="ql-block">最后被西班牙人杀死。↓</p> <p class="ql-block">1911年7月24日,美国历史学家海勒姆·宾厄姆三世↓让西方世界注意到了马丘比丘。在一片丛林中,他在当地的一个小男孩的带领下来到这座城市遗址的一个入口,并完成了对该地区的考古学调查。↓</p> 知道马丘比丘入口的小男孩↓ 马丘比丘开发前后对比照片↓ <p class="ql-block">回到现实:验票后第一眼看到这样,更激动了,今天看来老天还作美!↓</p> <p class="ql-block">初见↓</p><p class="ql-block">由于是大早上,云还在马丘比丘的腰间。导游太好也麻烦,加上早上还蒙着呢,整个被他带着并且全神贯注听他讲,忘了拍景,这张还是cut掉人物而得。</p> <p class="ql-block">为了抢这个景点,导游还与其他导游发生了点口角。↓</p> <p class="ql-block">晨蒙已经清醒 ,这个角度应该是马丘比丘俯瞰全貌了↓,接下来,导游带着进入这个印加最后的城详解。</p> <p class="ql-block">我无意中拍的这张照片冥冥中揭示了太阳的神奇!↓</p> 导游介绍说,马丘比丘古城是有后面的马丘比丘山上的石头建造的,等于就地取材。数量巨大、体积巨大的石头天衣无缝的堆积建造起来,没有任何粘合胶,历经数百年仍然牢固的屹立着,特别还经历了丛林的埋没。 <p class="ql-block">三窗廟(Temple ofthe Three Windows)↓:一座位于主广场旁边的建筑,有三个巨大的窗户面向东方。这些窗户可能象征着印加人的三个原则:爱,智慧和行动。这座建筑也被认为是印加人起源神话中的重要场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唯美↓</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头是指南针↓,可以在太阳的照射下指出4个方向</p> <p class="ql-block">Intihuatana拴日石↓,据说是时钟,类似中国的日晷。</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城中的太阳神庙↓。</p><p class="ql-block">太阳神庙充分体现了印加人对太阳的崇拜,正门面向东方,可以迎接第一缕阳光。在神庙中心,有一个巨大的石头祭坛,据说是用来供奉太阳的。每年夏至和冬至,当太阳升起或落下时,祭司们在祭坛上祭司,以保证太阳继续带来光明好温暖。</p> <p class="ql-block">鹰石↓,印加人包括南美人对鹰非常看重。下午艰辛万苦的爬上华纳山后,俯瞰马丘比丘及周边的古梯田,也是鹰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好看的照片就放上来↓</p> <p class="ql-block">导游热衷给我们拍照↓</p> <p class="ql-block">他还热衷拍视频↓</p> 在马丘比丘的最深处结束,与导游告别,导游说,你们必须返回大门口,因为只有那里有厕所,下午攀登华纳山非常辛苦,上下山需要4个多小时,厕所还是必须要上一个的,所以呢?本来上午的马丘比丘城就爬啊爬,为了如厕又上上下下的爬了个来回,还没攀登华纳呢,其实已经疲惫了。 很多地方都是这么陡峭↓,这座山定义为challenge,具有挑战性的登山难度。我一路经常这样四肢并用的爬,↓ <p class="ql-block">登顶了,望远发呆↓</p> <p class="ql-block">望向对面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在最高点,望向马丘比丘以及周边的梯田,是一只鹰的形状,是印加人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把镜头发到最大,华纳山峰俯瞰的马丘比丘古城↓</p> 从华纳山下山对于我来说非常辛苦,当终于走在平道上时,不会迈步了。 <p class="ql-block">回酒店取存放的行李时路过一个快餐court,DJ回去取行李,我和手掌如果不吃东西一步都走不动了,想起去年我俩挪威恶魔之舌下山也是这样,打狼下山的,</p><p class="ql-block">我点了这个羊驼炒面↓,秘鲁的食物有点像中国人的味道,全部干完!</p> 今晚要返回Cusco,等火车↓很多人都像我们一样,累的没精打采。 晚上回到前天的酒店,还是原来的房间给我们留着呢,累惨的一天,终于盼到了床! <h1><b>6月2号,第十三天</b></h1><h1><br></h1><p class="ql-block">由于昨天太辛苦,今天手掌设计的比较放松,但是景色却壮观。早上10点才开始,这在手掌来说史无前例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是被导游带到这个村子里的一个小院,妇女们先演示一下用羊驼毛从纺线开始、染色、编织一系列程序,全过程都是纯天然,燃料都是当地植物↓。然后就是等着我们买了,真心也没什么可买的,图案都是当地特色,款式老土,最后我买了一顶baby alpaca的帽子,彩虹山戴😀</p> 下一站Moray梯田,非常震撼,一圈一圈的自动灌溉系统让人惊叹印加人的智慧。 <p class="ql-block">实景↓</p> <p class="ql-block">被古印加人的智慧感动↓</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更是壮观,是古制盐梯田↓</p> <p class="ql-block">真是世界仅有啊↓</p> <p class="ql-block">制盐人正在工作。如果哪片盐田发生了龟裂,那么今年就得把盐水都放掉,露出底层泥土,像图片这样用力的夯实,才能再晰出盐。至今为止仍然采用手工方式夯实,没有机械。↓</p> <p class="ql-block">那么为什么只有这个地方有盐田?浓度非常高的盐水是哪里来的呢?</p><p class="ql-block">原来经过地壳变化,形成了一条地下海水暗河,含盐浓度非常高,源源不断的盐水流入盐田。↓</p> <p class="ql-block">下午比较早就回到酒店,手掌饿的不行,我俩吃了个酒店旁边的中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傍晚,我和手掌为了买鞋蔬菜西红柿,逛了农贸市场,非常大的一个市场,一根蔬菜丝都买不到,这里的人只吃土豆和肉,不吃菜。↓</p> <h1><div><br></div><b>6月3号,彩虹山</b><div><br></div></h1><h3>本次来秘鲁的第二大重点。几天抵达的最高海拔5020米。<br>接近尾声来彩虹山,就是为了逐渐适应高海拔,以免造成健康危险,那我也一大早吃了手掌给的处方高反药Diamox,虽然会烧心恶心,那也得吃。</h3> <p class="ql-block">这是彩虹山的最漂亮的地方,也是我们今天达到的最高点。↓</p><p class="ql-block">到这里之前有2中方式,</p><p class="ql-block">一、爬上来,想想海拔5020,再想想前天的华纳山的惨状,这个方式不能选。</p><p class="ql-block">二、骑马上山,那当然省立气啊,我们决定骑马!</p><p class="ql-block">但是在的的喀喀湖时Stefang说,现在有多一种到彩虹山的方式。</p><p class="ql-block">三、骑摩托上山!非常快!</p><p class="ql-block">为了上彩虹山,凌晨3:30起床,4点导游来接。</p> <p class="ql-block">和摩托骑手的留念↓。我身上道具分别是:帽子,昨天买的baby alpaca的毛线帽子,胳膊上的硕大披肩,是早上即使穿了那么多那么厚,还是冻得不可言状,就在吃早餐的地方买了大披肩,当太阳出来时,又一件一件的往下脱😵💫</p> 简直太美了,还没有去过甘南,我想应该跟这里的景色差不多,不过这里海拔太高了!<br>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图中的玛尼堆!西藏有、百内有、加拿大有、挪威有、阿拉斯加有,这里有!还有很多地方有! ↓这个妇女从山顶牵着马向山下奔跑,自己都不舍得骑,刚把一个骑马上山的客人送上山,赶快下山接下一单!长期生活中这里的人不惧高原。 下山是走下来 <h1><b>6月4号,Humantay Lagoon,海拔4200米。</b><div><br></div><div><h3>这个湖在模棱两可的计划里,因为头一天彩虹山太累,计划如果实在累的动不了就不去了,但是,我们哪是放弃的人啊?<br>又是凌晨3:30起床!又是冻得缩成一团的早上,但美丽的Humantay Lagoon在召唤!</h3></div></h1> <p class="ql-block">已经在这么高的海拔一点也没有往上爬的勇气了!我和手掌骑马↓!DJ自己爬。但是走到骑马点也真心累的上气不接下气!高原爬山太消耗了!</p> <p class="ql-block">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 下山往bus走着实累的够呛! <p class="ql-block">到此,秘鲁行圆满结束!回酒店取行李,今晚飞机飞回手掌家!</p><p class="ql-block">到酒店时Turisan↓已在等我们,并把我们送到机场,非常专业又可靠的秘鲁旅行代理,有需要的人跟我说,我把她推荐给你。</p> 后续:<br>一起飞回手掌家,享受手掌新购置的大HOUSE。 <p class="ql-block">看看这环境↓</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鹅(大雁)栖息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愿景:怎么有种感觉,我还有第四次机会进南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