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选在巴南樵坪避暑,有几分无奈。这里海拔700米左右,气温只比市中心低二三度,其实不够条件。这是我女儿主张的。说,家婆年岁大(97岁)了,不能走远了,万一有情况近点(到重医附一院一小时车程)好送医。听孩子的话,成了我们行事的“准心”之一。</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里树多、人稀、安静,早晚还算凉快,也有喜人之处。</p><p class="ql-block"> 而且对家庭主妇来说,不做饭,不受苦夏天厨房的炙热,休休假,就是避暑了。王明智高兴,受益的我们当然也高兴。</p><p class="ql-block"> 最后,也许最重要的原因是,樵坪这个“怡家人森林酒店”是重庆日报办的,住的好些人都是王明智她们家属院里的人。对我岳母来说,都是熟人,有聊天的对象,是一个比较熟悉的环境,有日常在家感觉。也是我们选择这里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破纪录的连晴高温,把避暑的人留在了避暑地。平常年景八月底人们就告别连续两个月的避暑生活,最晚的也就九月上旬的几天。今年秋老虎发起威来,重庆市中小学开课的日程表一推再推。现在的天气预报说,40℃还要延续到“十一”前。所以只得在樵坪重报“怡家人”森林酒店过中秋了。</p><p class="ql-block"> 中秋那天餐厅的午饭有月饼、番茄鱼、粉蒸排骨、卤兔、豆花、醋溜土豆片……大家说,希望以后的伙食都这个样子。也有人打破锣,说,不可能,光是月饼就不会天天有。</p><p class="ql-block"> 席间酒店赵总就拎了一袋水果,说今天晚上中秋聚会,准备了些水果,边赏月边嚼咕,大家高兴。</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钟时分,酒店工作人员就开始张罗搬桌子、椅子,到二楼圆形屋顶摆放,准备晚上聚会的围坐桌椅。</p><p class="ql-block"> 晚饭吃抄手时,就有人说留点肚子哟,免得到晚上聚会时吃零食就吃不下了——岂非亏了嘛?</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傍晚散步时分,有些人放弃了平常习惯,提前聚集到了晚上赏月的二楼圆形屋顶。</p><p class="ql-block"> 酒店拿出来的水果有香蕉、石榴、葡萄,还有一点萨其马。张善谋、谢大姐贡献的是月饼,张丹凌、张浩俩姐弟贡献的是“美汁源”果粒橙……摆了一大桌子,琳琅满目。看着就流口水。即使已经告别短缺,丰盛的馔食还是能给节日的仪式感增色不少。</p><p class="ql-block"> 晚上参与赏月的有十七人,加上酒店服务员,差不多二十人。</p><p class="ql-block"> 人们边吃东西,边看着天空,伸着颈子呆望的人就在埋怨老是没看到月亮的影子。大概七点四十分钟的样子,有站在边上一点的人就说,起来了,起来了,树丛缝隙里透出亮来了……过来这边一些就看得见了。有人就拿出手机来拍照。</p><p class="ql-block"> 有人建议唱歌,专唱中秋的,月亮的。一时找不出来,就有人着急地说,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有人反对不要唱无关的来“败兴”。终于还是找到一连串合适的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十五的月亮照在边关”“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康定情歌》)“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升起在天空”(《敖包相会》)“半个月亮爬上来”……</p><p class="ql-block"> 酒店服务员小谭用她的手机选歌,有流动字幕显示,大家就凑在一起,跟着唱。唱完一首又一首……张善谋、白夫人、程珌琳、我、小谭,扯着嗓子唱,不管入不入调,反正身心、情意全投进去了,物我两忘,唱得很“嗨”,都很尽兴。年龄的界限在这里归零。</p><p class="ql-block"> 这种过中秋的方式确乎有些久违了,人们还像四十年前大院里那样:大家聚在一起,贡献各自的吃食,随便地吃月饼,水果,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唱歌……欢快,没心没肺地随意而放松。</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方式,主要是原子化个人。即使住在同一栋楼,甚至就是隔壁邻居,不通声气,彼此间都是陌生的。原来大院没有独立的厕所、厨房,做饭都在同一个灶房,端着碗就可以左邻右舍串过来串过去。人之间没有距离,是一种可怕的生活。但现在乍一这么过过,恍忽也觉得挺好?</p><p class="ql-block"> 这种在一起的感觉,不只是空间的身体距离,也是心理认同的共情。它可以是彼此默契的融通、支持,也可以是镜中影、水中月的幻觉,看你期待什么它就呈现什么给你。</p><p class="ql-block"> 在事中、在局外,不仅是不同的情景,也是不同的情感倾向、不同的心理期待、不同的理智认知。</p><p class="ql-block"> 19日隔壁(209)上午突然下山,事先没有打招呼。有人就埋怨,该说一声,麻将搭子才晓得怎么凑。到下午四时许他们又回来了,说山下热死人,只得再上来避一避。</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今天的生活状态里,疏离是常态,和乐是偶然。常态有常态的好,偶然有偶然的好,两者并存才能长久,才能映照出彼此的不足,和互补来。</p><p class="ql-block">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此之谓耶?</p> <p class="ql-block"> (部分照片是由张浩、谢慧敏提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