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图是《红楼梦》画册中的一幅彩页——贾宝玉。</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父亲买的1962年版的《红楼梦》全集,很遗憾,由于保管不善,被老鼠嚼碎了两本,现在,只剩下了第三集和第四集两本。</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程乙本校注版《红楼梦》三卷本。</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珍藏版绣像本《红楼梦》。</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我家的“红楼梦家族”。</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周汝昌的《红楼新境》和王国维的《点评红楼梦》。</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吉光片羽的《红楼梦中的珠玉之美》。</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白先勇的《细说红楼梦》。</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蒋勋说红楼梦.微尘众》。</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红楼梦诗词鉴赏》。</p> <p class="ql-block"> 我家的《红楼梦》家族</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红楼梦》家族”,指的不是曹雪芹的曹家,也不是《红楼梦》里贾宝玉所在的荣国府,他是我家书柜里的几十本有关《红楼梦》原著和围绕《红楼梦》那些红学家们的各种研究成果和书籍。</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看《红楼梦》。</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看《红楼梦》,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那时,还正在上小学,由于课外书极少,想找本小说看,十分困难。</p><p class="ql-block">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家里的一个小木箱里发现了一套四卷本的《红楼梦》,那是我父亲的书,我如获至宝。但听说《红楼梦》是谈情说爱的书,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能看吗?我拿不准。但因为父亲在外地工作,经常不在家,家里其他人也不管,我就经常拿出来偷偷地看。其实也没看出来什么名堂,懵懵懂懂,只记住了贾宝玉、林黛玉、晴雯、袭人而已。常言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我当时最多也就算是后者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参军以后,在部队又看过两遍,应该说是比较认真的。当时还有一个认真而又滑稽的想法,《红楼梦》里有很多的诗词,我连其中的很多字都不认识,有好多词、典故我都没听说过,是胡诌的吧?于是,我拿出入伍时父亲送给我的《四角号码词典》,一个字一个字的查,一个词一个词的查,我越查越觉得曹雪芹真不愧为一个文学大家 ,诗词中无一字多余,无一词无来历,无一典故无出处。</p><p class="ql-block"> 我爱上了《红楼梦》里的诗词。于是,我用小本子把《红楼梦》的诗词都抄了下来,并把有关的注释都记得明明白白,整整抄了一大本子。</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新华书店出版了《红楼梦诗词鉴赏》,既全面 ,又细致,我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 早知如今,何必当初!</p><p class="ql-block"> 但我不后悔,假如没有当年的认真,我可能就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而这个习惯,可能就是那时形成的,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的一套《红楼梦》,是我开始喜欢读书的启蒙老师。遗憾的是,在我父亲去世后整理他的东西时,那一套《红楼梦》其中的两本已被老鼠啃得稀碎,只剩下了两本!遗憾!</p><p class="ql-block"> 凡爱看书者 估计都会看《红楼梦》,毕竟她是中国的四大名著吗!</p><p class="ql-block"> 我女儿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那天,她整理书柜,把有关《红楼梦》的书,摆满了一桌子,摞起来有将近50厘米高。</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她不但爱读《红楼梦》,同时她也爱买,她只要遇到和红楼梦有关的书籍,他都要买回来 ,没想到竟存了这么多!我看她的书中有老红学家周汝昌的《红楼新境》、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王国维的《点评红楼梦》、白先勇的《细说红楼梦》,还有专门解读《红楼梦》中小人物的蒋勋的《微尘众》,许丽虹、梁慧的《红楼梦中的珠玉之美》等。1987版本《红楼梦》演员大聚会的大型纪念画册,《红楼梦》贾宝玉的饰演者欧阳奋强写的《我们的红楼梦》,记述了《红楼梦》拍摄的幕后故事,也成了“我家红楼梦家族”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这些,都为我们了解这本书提供了文字资料。</p><p class="ql-block"> 说来惭愧,《红楼梦》的故事梗概,看了几遍,大体了解,但其中的人物关系,特别是书中那些小人物却一塌糊涂,不甚了了。而我女儿,对这些却能如数家珍,我曾戏谑的说我女儿,你是我家的“红学专家”!</p><p class="ql-block"> 1973年,读过《红楼梦》后,曾写过两首小诗,算作是体会吧,请读到此处的朋友指正。</p><p class="ql-block"> 读《红楼梦》有感 </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洋洋万言红楼梦,名曰红楼非红情。</p><p class="ql-block">名士风流充宝黛,才子佳人效颦卿。</p><p class="ql-block">不知此书精妙处,正在恋爱悲剧中。</p><p class="ql-block">今读红楼寻规律,不负雪芹十年功。</p><p class="ql-block"> ( 二 ) </p><p class="ql-block">洋洋万言红楼梦,名曰红楼非红情。</p><p class="ql-block">焦大不爱林妹妹,宝黛从不恤老农。</p><p class="ql-block">上下千年阶级史,盛衰从来人民定。</p><p class="ql-block">旧为新替非偶然,劝君不必叹乾隆。 </p><p class="ql-block"> 1973年 </p><p class="ql-block"> 叹黛玉</p><p class="ql-block">冷香美人施手腕,潇湘妃子理应惭。</p><p class="ql-block">既然发誓作逆子,何必深闺叙婵娟。 </p><p class="ql-block"> 1974年</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