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洞的紫竹观音与华严三圣——安岳古迹(续)

为之60

<p class="ql-block">  以石刻造像为主的安岳古迹相当分散,毗卢洞算比较集中的,有人管理收门票,但停车不大方便。</p><p class="ql-block"> 毗卢洞最有名的是“紫竹观音”石刻造像。</p> <p class="ql-block">  紫竹观音又称水月观音,因背倚浮雕紫竹而得名,是北宋时期的石刻艺术瑰宝。</p><p class="ql-block"> 这尊观音菩萨石雕高达三米,面相静穆悲悯<span style="font-size:18px;">,侧身而坐、右脚抬起的独特姿态与结跏趺坐完全不同,尽显潇洒自在,少了些</span>神圣多了些世俗。当年这可是彩绘石雕,现在还保持鲜艳的就是那飘带上残存的湖蓝色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石雕工匠们竟有如此高雅的审美水准,如此高超的雕刻技艺!</p> <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大英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北宋水月观音木雕像,也是一样的坐姿。摄于2018年。</p><p class="ql-block"> 木雕难度当然不及石雕。特别是石雕观音菩萨那悬空的手臂和飘带,稍有不慎造成失误就无法挽回。此木雕观音像无论体量和精美程度都远不及毗卢洞的紫竹观音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看观音菩萨慈悲面容俯视众生。头上的镂空化佛冠真是精雕细刻,看得出当年曾是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紫竹观音衣裙飘逸,雕刻细腻。给人的印象不是石雕,而是有一种吴带当风之感。</p> <p class="ql-block">  紫竹观音旁就是华严洞,也开凿于北宋年代。进洞面对华严三圣雕像。</p><p class="ql-block"> 正中莲座上是结跏趺坐的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释迦牟尼的法身像。左右两侧分别是一脚下垂、半结跏趺坐的文殊菩萨像和普贤菩萨像,他们安坐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狮、白象背上。这点常识最早来自《西游记》。</span></p> <p class="ql-block">  毗卢遮那佛双手并于胸前作智拳印,或称毗卢大智印,意为以智慧消除烦恼。佛似在讲经说法,却面露凡人般的微笑。这是当年石刻艺人的非凡创意了。</p> <p class="ql-block">  三圣雕像背后都有圆环状火焰纹背光。</p> <p class="ql-block">  普贤雕像面部是白色石灰还是白漆?特殊年代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  华严洞两侧还有十大弟子雕像,也非常精美。整体的感觉有点像大足石刻的圆觉洞。</p> <p class="ql-block">  两侧壁顶部还有“善财童子求法经变图”浮雕,显示祥云之上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和各种人物。这就不及细看了。</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规模宏大的“</span>柳本尊十炼窟”,众多石刻雕像保存非常完好。</p><p class="ql-block"> 这柳本尊大名是第一次听说,但历史上实有其人,是唐代四川嘉州人氏,名柳居直,<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教密宗第五代祖师。这里展示的就是柳本尊十炼成佛的故事。按说明牌上的文字,这柳本尊的法身像也是毗卢佛(毗卢遮那),那他就取代了释迦牟尼的位置?或者是释迦牟尼的继承者?他比释迦牟尼晚了差不多一千四百年。又“悟”了一下,这是汉传佛教,总要有个中国的“本尊”。</span></p> <p class="ql-block">  正中毗卢佛身后有十座较大的雕像,都是柳本尊苦修的形象。这幅图片里有其中六座,上四(右角那座不完整)下二。</p> <p class="ql-block">  从侧面看,毗卢佛面部形像与大足石刻巨大的华严三圣非常相像,大概都是同一批或师徒传承的艺人的杰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