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

蛟龙探海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和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由吐蕃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主持兴建,始建于公元7世纪,最初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而建。宫殿的建筑风格融合了藏、汉、尼泊尔等多种元素,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和生活起居之所,红宫则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和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供奉之地。布达拉宫占地总面积360,000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外观),内部实为九层。宫殿内收藏了大量文物和珍宝,包括近万幅唐卡、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法器和供器等。其中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赐金册金印、金汁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等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布达拉宫不仅是藏传佛教的中心,也是藏族文化的宝库,宫内收藏的文物和艺术品反映了藏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亲身体验西藏的神圣与神秘。</p><p class="ql-block"> 1959年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布达拉宫的维修和保护,常年会拨发维修经费。并于1988年、2001年进行了两期的维修。1961年,布达拉宫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