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历史悠久的名校总会让人生出一种敬畏感,哪怕只是匆匆而过。置身期间能让人感受到经由时光沉淀下来的文明摇篮带给你的种种震撼,自然而然地深深感激一代代人所作的努力,造就了今天的文明和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b> 麻省理工大学</b></p> <p class="ql-block"> 麻省理工在美国大学中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尤其一些专业。建于1861年的麻省理工致力于培养高级科研人员和管理人才,在这里诞生过101位诺奖获得者,17名图灵奖获得者以及各种奖章获得者、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院士……钱学森、贝聿铭等都是麻省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麻省理工的建筑都以编号表示,最著名的十号圆顶建筑是学校的标志。在波士顿逗留时间很短,给麻省和哈佛两所学校的时间不到半天,为寻找这个地标,问了好多人,给出的路线均略有不同,几个人的地图显示也略不同,浪费了大把时间,待气喘吁吁找到这里,已经没有时间再看看校园了,所以,麻省留给我的印象基本就只是十号楼。</p> <p class="ql-block"> 穿过这里就是大草坪。</p> <p class="ql-block"> 倒是路上遇到了惊喜,麻省理工32号楼,饱受争议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语言学系、哲学系教学楼都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b> 哈佛大学</b></p> <p class="ql-block"> 建于1636年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早期目标为培养神职人员,现在早就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这里培养出160多位诺奖获得者,数百位科学院、医学院、文理学院院士,8位美国总统……</p> <p class="ql-block"> 约翰-哈佛不是校长,是捐款人,因此学校由开始的“剑桥学院”更名为“哈佛学院”,到1780年升格为哈佛大学。哈佛雕像后面建筑是哈佛大学厅,在周围一片“哈佛红”建筑中这是唯一的白色建筑(当时正在建筑整修,四周是脚手架,所以哈佛雕像拍不全,也摸不到他铮亮的脚)。</p> <p class="ql-block"> 哈佛大学早期建筑模仿欧洲大学庭院布局,建筑风格以古典主义及英乔治亚风格为主。这是建于1932年的纪念教堂。</p> <p class="ql-block"> 哈佛现存最古老建筑——建于1720年的马萨诸塞厅。</p> <p class="ql-block"> 建于1872年的马修斯大楼。</p> <p class="ql-block"> 塞弗楼。</p> <p class="ql-block"> 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最古老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藏书1500万卷(包括哈佛捐出的全部藏书),分布在不同的国家,仅哈佛校区就有49个分馆,其中怀德纳图书馆是本部最大一个。</p> <p class="ql-block"> 哈佛毕业,逝于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怀德纳,家人根据遗愿将所有藏书捐给哈佛,1915年建起了这座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哈佛艺术博物馆(有三座),太晚了,都已关门。</p> <p class="ql-block"><b> 耶鲁大学</b></p> <p class="ql-block"> 美国最美大学花落谁家,见仁见智,我只见过六所学校,无法比较,但相信耶鲁大学一定是最美之一。</p><p class="ql-block"> 耶鲁大学前身是1701年由公理会教友创立的教会学校,1716年迁址到现在这里。18世纪30–80年代,逐渐由学院发展到大学。这里出过65位诺奖获得者,及菲尔茨奖、图灵奖获得者,19位最高法院大法官,5位总统。</p><p class="ql-block"> 学校最初侧重于古典学科,正统宗教学习,二十世纪初开始引进专业训练课程。以人文社科、法律、艺术、基础学科等为长,理工科稍弱。学校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为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而工作。这是一所教授治校的学校,董事会不得参与校务管理,宁可放弃政府基金、放弃有要求的捐赠人捐款,坚持独立精神。</p><p class="ql-block"> 耶鲁第一任校长Abraham Pierson 。</p> <p class="ql-block"> 时任1856–1871年耶鲁大学校长西奥多-德怀特-伍尔西。</p> <p class="ql-block"> 耶鲁大学建筑主要以哥特式为主,各个年代风格都有所体现。为了表现中世纪风格,将外墙做旧,将玻璃打碎再用中世纪方法补合……</p><p class="ql-block"> 耶鲁德怀特礼堂。</p> <p class="ql-block"> 怀德礼堂。</p> <p class="ql-block"> 1773级学生、民族英雄内森-黑尔,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被捕牺牲。其名言“我唯一遗憾的事就是只能为祖国奉献一次生命”。</p> <p class="ql-block"> 66米高的哈克尼斯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全石质结构建筑,1964年进行加固,在内部安装耶鲁纪念组钟(54口钟),每天中午12:30、下午5:30由专门学生团体演奏,我们正好遇上了12:30这场。这座塔由1883年耶鲁毕业的安娜-哈克尼斯捐赠,以纪念她的小儿子。</p> <p class="ql-block"> 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艺术馆外雕塑。</p> <p class="ql-block"> 斯特林纪念图书馆,藏书四百多万册。</p> <p class="ql-block"> 建于1931年的图书馆,哥特式。</p> <p class="ql-block"> 珍稀书籍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苏世明中心,包括公共大厅和边上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纪念在历次战争中献身的耶鲁人。</p> <p class="ql-block"> 耶鲁法学院——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和总统摇篮。</p> <p class="ql-block"> 骷髅会—-美国最神秘最有权势的同学会,有神秘严格的入会规则。耶鲁三位总统、2位最高法院大法官、无数美议员、内阁高管都是这个社团成员。</p> <p class="ql-block"> 小剧场</p> <p class="ql-block"> 耶鲁吉祥物Handsome Dan斗牛犬。</p> <p class="ql-block"> 耶鲁游客中心,一个小型校史陈列馆,在著名校友中看到了熟悉的面孔。</p> <p class="ql-block"> 建校至今大事记。</p> <p class="ql-block"> 校园里有14个餐厅,像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餐厅,可惜暑期都关门了,找了半天也没能看上一眼。只有一些咖啡厅和小餐厅营业,到那也晚了点,一眨眼面包都没了,还剩一点点菜和米饭,无论如何都不肯收钱,就这么白吃了一顿。</p> <p class="ql-block"><b> 哥伦比亚大学</b></p> <p class="ql-block"> 哥伦比亚大学,1754年创办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纽约州最古老大学。</p> <p class="ql-block"> 校园早期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基调,雅典广场式布局。两所图书馆分列于广场两端,是校园里最大的单体建筑。这座圆顶洛氏纪念图书馆(1895年)是哥大象征,现为行政中心。</p> <p class="ql-block">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巴特勒图书馆(1934年),共23座分馆,总藏量870万册书籍。</p> <p class="ql-block"> 建校250周年的纪念狮子。</p> <p class="ql-block"> 校园内的圣保罗礼拜堂(1904年),除了平时的宗教活动,还是音乐艺术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 哥大法学院(1858年),全美最著名法学院之一,这里的毕业生包括2位美国总统,9位大法官,众多政府内阁成员。是全美最难入学的法学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 商学院,全美最好商学院之一,著名校友巴菲特。</p> <p class="ql-block"> 哥大新闻学院,世界排名第一,约瑟夫-普利策于1912年创立。学员获各新闻奖项的无数。</p> <p class="ql-block"> 见到了这幅著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除了主校区,有些学院分布在围墙之外。</p> <p class="ql-block"> 哥大教育学院(1887年),世界顶尖的教育研究生院,教育学院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教育类学术图书馆。学院所创立的教育流派、倡导的教育理念至今影响着美国、世界各国的教育界。创始至今大批著名相关学术领袖、知名人士在此执教、学习,比如胡适、陶行知、蒋梦麟、马寅初、张伯苓等都是这里的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 哥大给我很舒服的感觉,轻松自由又充满了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