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东社村

亮堂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识东社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尚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庆祝红军东征胜利88周年,传承红军东征精神,弘扬东社红色文化,全力打造经典红色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动东社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带动全村红色旅游发展,2024年9月11日,交城县东社村隆重举行“东社村第二届红色文化旅游节”群众展演活动。受东社村张茂堂书记之邀,我第二次赴东社村。不过,我没参加群众展演活动,而是整整一上午徜徉于古村落的大街小巷,切身感受东社村浓浓的红色文化、厚重的历史传统文化和文明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社村位于交城县西社镇截岔盆地,地处吕梁山东麓,文峪河水库上游。古代为祀水神坛,又因居文峪河之东而得名。现有人口527户,1502人,总面积3.25平方公里,是交城山区第二大村。村庄整体坐北朝南,布局集中,林木资源丰富,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文明淳朴。东社村曾经为清代、民国时期的商业重镇,称东社镇,建国初期也是乡镇、公社所在地,直到1984年驻地迁移西社村更名为西社镇。东社村是晋绥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十分宝贵的红色资源,红色遗迹星罗棋布。2020年被吕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命名为市美丽示范村,2022年被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命名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23年列入吕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span></p> <p class="ql-block">(文峪河水从东社村前流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临近村,过文峪河是一处“红色教育基地”。迎面为传统造型“一”字村名影壁,淡蓝底金字“东社村”、三枚金色五角星下是红军东征取得胜利的场景,骏马奔腾、军号嘹亮、举枪欢呼,下有文字“红军东征在交城”。路旁是一个坐东面西的小广场,同是红军取得胜利之场景,下有红色文字“东征精神,永放光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红色教育基地”不远是一座简易钢结构村牌楼:“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产业兴旺绘出振兴新图景,百年梦想今朝圆梦脱贫摘帽激起奋斗新起点”“赓续红色血脉 推进乡村振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群山耸立,翠绿环绕;岚霭飘浮,如梦似幻。雨后的东社村似静躺群山怀抱中的婴儿,恬淡静谧安然闲适;又似镶嵌于翡翠碧玉中的明珠,璀璨耀眼气质不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村口路西是“红军东征广场”,长廊灯杆,文化浓郁;草坪畦花,争奇斗艳。入口处有一文化景观石,正面书“东征津要”四个红字,侧面雕有红军开仓放粮图案,下书红字“东征红军在东社开仓放粮,救济贫民”。正西平台上,鲜红的旗帜背景下,有大型“红军东征”场景雕塑,圆形党徽旁为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基座上有金字“红军东征在交城”。其对面是有关红军东征的大型卷轴展示牌。广场内有几组演出队正在彩排,彩条飘舞,腰鼓咚咚,载歌载舞,氛围浓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社村有多处红色遗址,具有十分宝贵的红色资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位于古村落老街的古街广场,其实就是老街戏场。场东为坐东朝西供奉各路神仙的庑殿,面阔小三间,进深四椽,双坡硬山顶,插飞锦瓦,一马三箭板棂窗。庑殿正对面是娱神乐神坐西面东的乐楼即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卷棚硬山顶,插飞锦瓦,额枋彩绘,额与明柱衔接处兽头饰之,两雀替龙首含珠装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红军战士就是在此戏台上宣传革命。1936年3月21日至24日,东征红军第十五军团七十八师来到东社镇,部队纪律严明,待人和气。红军将士每天在此戏台上宣传革命,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并在大街上张贴标语,宣传抗日,要求停止内战。红军进行的革命宣传,使截岔群众第一次听到了革命的声音,唤醒了群众的革命觉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是在这座戏台上,把人证物证俱在企图游说瓦解甚至密谋拉走我新军队伍的李日林和席恒昌俩旧军顽固分子,历数罪状后处决于村东荒草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是在这座戏台上,工卫旅宣传队宣讲抗日道理,使东社人抗日情绪高涨,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特别是优秀歌唱演员王宝姝教唱感人至深的《松花江上》,把人们感动得直掉眼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是在这座戏台上,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顾永田、阎军师长彭毓斌宣讲革命道理,要民众起来一致抗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戏场北有一段小路,紧靠南的这座一进二院为当年工卫旅宣传队驻地。院门朝西有匾额“节崇第”,一院有三间一房西房,三间一房南房,均为单坡硬山顶。坐北朝南的二院位于一院正北,院门在一院之东北角。这是一座三合院,属清代遗构,院门有匾“松竹秀”,进院门有仪门已毁;东西厢房各四间,其中上三间各两房,下一间东为厨房西为茅房,均为单坡硬山顶,西房南间绘有古代民间故事栩栩如生的墙围画;正房五间一明两暗,双坡硬山顶,明装修,插飞锦瓦,柁头裸露,均有装饰。全院门窗除正房西间为一马三箭原貌外,均已改装。看得出,这是大户人家的宅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3月,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进驻交城县截岔一带,时宣传队十余名同志驻该院。他们白天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政策、讨论宣传方式、排演节目,傍晚出去活动,有时还到平川开展宣传,号召人民组织起来抗击日寇,实现民族解放。每次宣传活动结束返回驻地都在后半夜甚至凌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街北的这座院子是华国锋旧居。1946年2月26日至3月1日,交城县在东社镇召开县议员、晋绥边区参议员选举大会。会议期间,时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的华国锋曾在此院居住和办公,组织和领导了参议会的召开。华国锋被参会代表选举为县议员,被县议员推选为晋绥边区候补参议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街南,面阔五间,院门开在中间,已断垣残壁栋折榱崩的倒座建筑,当年为解先祠,1939年交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二民族革命小学便住设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11月13日日军占据交城县城后,全县各村小学被迫停办。1938年上半年,旧的县区行政机构相继建立,有些较为稳定的区小学陆续复学。秋后,有人提议县上批准,在屯兰川的马兰村建立起交城县第一民族革命小学,褚治隆为校长,张增乐、吕凤图为教师,学生近40人,课本为抗战前的旧教材。1939年,也有人提出要建立第二民族革命小学,经县上批准在此建立,校长为吕晖山,教师为张国梁、吕秀山、褚崇钦,学生30余人,课本仍是旧教材。同年底,打垮旧的县政府取得反顽斗争胜利后,交城县抗日游击政府决定第一、第二民族革命小学合并,在西冶川王文村办学。鉴于严酷的斗争形势,民族革命小学于1943年被迫停办。1941年冬,日军在东社镇建立城城据点后,这解先祠成为了伪警察所驻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街南的天主堂坐南朝北,由东西两院组成,东院为空场,西院为教堂。倒坐北房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属清代遗构,三间一房,单坡二铺头硬山顶,垛口花栏,西一间为门道,东一间有阁楼,一层砖碹门,二层卷棚硬山顶,已毁。正南房主堂为民国初期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双坡硬山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冬,战动总会游击队挺进交城山,其游击第一支队以及后来改编为山西保安第二区游击一支队一直驻扎于此。1946年2月26日至3月1日,交城县在这里召开县议员、晋绥边区参议员选举大会。大会选举出正式县议员82名、候补县议员2名及8名边区参议员、3名边区候补参议员。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促进了全县民主政权的建设,对团结各阶层人士,孤立反动势力,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帝庙位于村北山梁脚下,坐北朝南,东西殿各三间一房,单坡硬山顶;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双坡悬山顶,前出廊,脊翎处砖雕花卉图案装饰。全院插飞锦瓦,额枋彩绘,斗拱叠加,一马三箭门窗,古色古香,庄重肃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曾是交城县抗日游击政府驻地。1937年12月,交城县抗日游击政府在东社镇成立,就驻扎于关帝庙。中共党员常芝青任县长,司正卿任秘书长,下设民政、财政、教育、司法四科。根据斗争需要,随后的几个月里,从东社转移到水峪贯、麻会、营立等地。1938年7月,战动总会从“联阎抗日”大局出发,撤销了交城县抗日游击政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军在东社镇建立城城据点后,不知有多少抗日志士在这里被历数所谓“罪状”后,带到村东或河边被捅死或枪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帝庙山门东首为“登山步道”入口处。登山步道主要为登堡子梁,当年日军在堡子梁筑有炮台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3月,市县住建部门鼎力支持东社村美丽乡村建设,堡子梁登山台阶开工建设,历时五月竣工。台阶高128米,长340米,筑石阶788级。盘旋上行如苍龙翔舞,缓则坡陡则阶,护栏拱之,路灯随行。踏步石阶,梵音袅袅,群山逶迤,绿意盎然,清风徐来,心旷神怡。当年日军在堡子梁筑有炮台、炮楼、碉堡以对应村中的城城据点。如今,堡子梁的炮台、炮楼、碉堡已无存,惟剩瓦砾遍地遗址一片。虽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但历史的记忆并没有消散殆尽,他不会忘记鬼子在炮楼里残酷拷打无辜百姓,不会忘记在里边长期霸占残害妇女,不会忘记逼迫周边村庄的百姓给他们挑担送水,也不会忘记我六支队一个班长带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爬上山顶,炸毁炮楼消灭了敌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是东社古镇东西半村大致交界处。1941年11月,日军侵占交山重镇东社,把东半村的村民强行赶往西半村,将东半村划为军事禁区,逼迫群众修建堡墙,建立据点,称“城城”据点。而村民居住的西半村仅留东门一道,由日军把守,群众出入须向日军点头鞠躬,稍有不慎便遭日军拳打脚踢枪踹,西半村西边的人们就是去一步之隔的地里劳动,也得经东门出入。日军还强占村民解德增的院落设立指挥部,并在村东北堡子梁、村北山梁及村西建立碉堡,企图遏制交山根据地与平川的联系,致使原来的根据地变成敌占区,西冶川、中西川会立以下及三道川成了游击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4年3月,晋绥八分区6支队3连、9连袭击东社据点,伤亡日军20余人,俘虏伪军40余人,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50余支,炸毁了碉堡两座。同年9月30日(农历八月十四)夜,晋绥八分区6支队3连、9连利用据点“内线”带路,很隐蔽地越过围墙,活捉敌哨兵,强占屋顶,居高临下向敌猛烈射击,经一个小时战斗,伪军全部投降,日军全被击毙。至此,东社据点土崩瓦解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街南这座院落当年为“公聚成”粮店,院门朝北,倒座北房东两间一房、西三间一明两暗与院门一体连建,东为粮店铺面,西为住房,正南房为仓库。1936年3月21日至24日,东征红军第十五军团七十八师来到东社镇。红军打开“公聚成”粮店,为穷苦百姓放粮,开仓济贫。战士们还为老弱病残群众送粮到家。百姓们真正感受到了红军是咱们自己的队伍,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时任红军十五军团长徐海东将军曾在该院正房居住和办公,领导和指挥东征红军十五军团“宣传抗日,开仓济贫,扩红筹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街北村民解登金家的老宅院曾是“东社事件”的发生地,时赵霖的团部就驻扎于此。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11月初,日军逼近太原。按阎锡山命令本应守太原城的 35军 73师 424团团长赵霖率团临阵脱逃,于 11月 2日退入交城山区东社镇驻扎于此。他妄图扩充实力要把自己的这个团扩充为一个师,自当师长。遂将转移至东社及附近的交城县抗日游击大队、成成中学师生游击队及牺盟会太原中心区人员等,以抗日为名强行武力缴械收编。后牺盟会及游击大队干部设法脱离赵霖团部控制前赴离石,找到战动总会武装部长,中共党团书记程子华汇报情况,得以重新分配工作。得知此事的阎锡山,为巩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大好局面,速派骑兵第一师师长彭毓斌(绥远抗战五个民族英雄之一)率一、二、三团赴东社处理事件。彭师长历数赵霖罪状,赵一一承认,遂被判处死刑。赵霖请求留全尸并给他一副棺材。上午十二点将赵霖枪决于解家大院,埋葬于村东打谷场东山根底。这便是震惊山西的“东社事件”。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社镇曾长眠过两位我军优秀干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平(1916—1938),江西永新县人,1932 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曾任抗日大学射击教员。入晋参加第二战区战动总会,历任战动总会第一总队队长、山西保安二区第一支队长,率部长期在东社镇天主教堂驻扎、战斗。1938年9月13日,他带领一支队赴太谷北洸村打伏击,仅几分钟就全歼日军1个小队。打扫战场时,被1名仅存日军冷枪击中右臂。时敌人已从平、汾间两处增援上来,周平虽负重伤,仍沉着指挥撤退。但终因失血过多,光荣牺牲,时年仅22岁。16日,一支队3000多官兵全副武装,悲壮肃穆,集合在东社镇沙滩上为周平举行追悼会,将其遗体安葬于东社村西北,立碑永志。碑正面刻写他的生平事迹,背面为战动总会主任委员、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主任续范亭为之题词:“欲遂生平志,不顾命与家。但愿血和泪,浇灌自由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其战绩卓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传令嘉奖。</span></p> <p class="ql-block">(周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吕怀忠(1917—1945),山西省崞县(今原平)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战区随营学校一队队长、决死二纵队第五团团长、晋绥军区第八分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直接指挥攻打草庄头战役。1945年9月1日,在解放文水县城战斗中不幸腹部中弹,壮烈殉国,时年28岁。八分区党政军民在武元城举行隆重追悼大会,其忠骨安葬于东社镇西北周平墓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8年,二位烈士迁葬至石家庄华北革命烈士陵园,流芳千古。</span></p> <p class="ql-block">(吕怀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社村具有厚重的历史传统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社镇曾有关帝庙、天主堂、东观音堂、西观音堂、孝文庙、狐神庙、河神庙、城隍庙、药王庙、庑殿等大小十余座庙宇与天主堂。在这里,中外文化相融,孝文帝的“孝”文化和狐突的“忠”文化交融,儒释道、天主教多元共存、和谐相处。</span></p> <p class="ql-block">(东观音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社古镇的商业文化熠熠生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丰富的水力资源,历史上东社曾作为截岔地区乃至交城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业、教育、医疗和宗教的中心。因置身于晋中平川和吕梁山的衔接口,中西川、西冶川和中西河、西冶河的交汇处,东社从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一直是区域要道(官道)必经之地、驿站和交通枢纽。再加上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水磨坊林立,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成为粮食加工产业基地、货物中转站和交易基地,奠定了其商业重镇的地位。只水磨坊就有“和盛磨”“大兴磨”“永丰磨”“三义磨”“丰盛磨”“双和义”“晋源磨”“解士魁磨”“郝海珍磨”“上磨房”“下磨房”等十几家,它们像一颗颗宝珠,用一条“天河”(引水渠)串联起来。其时,古镇逢双日赶集,东西大街两旁分布商号、作坊60余家,其中有名的百货庄有“长盛成”“西盛永”“春和茂”“天和源”“四合源”等,远近闻名的粮店有“富兴恒”“集义恒”“裕泰义”“复聚源”等,还有众多的盐店、酒店、骆驼店、骡马店、旅店等。驼铃声声,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市场繁荣,成为交城四大集镇之一,故有“小北京”之美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人对东社的商业文化做过总结,说东社人把晋商文化的精髓“诚信、进取、敬业、群体和儒家思想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发挥,因而我们也不难理解,东社商业将做人的道理应用于生意中,把“诚实守信”观念融入商业活动中,强调诚信为本,取信于人,可以说把“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在他们的经营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社村不止保存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存,还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堆绫”无疑是飘散着历史文化芳香的一朵奇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堆绫是用各种颜色的绫子(像缎子而比缎子薄的丝织品)剪成花样,堆积粘贴,制成图案,图案边缘用绣线钉牢,亦有的绣有一圈花边。交城堆绫是吕梁交城地域性传统美术,它以表现花卉静物见长,色彩艳丽,惟妙惟肖,既能美化环境,又有观赏品位,更具收藏价值。它是结合绘画、刺绣等工艺,按设计图案,包嵌堆贴,纯手工制成软体具有浮雕效果的工艺品。交城堆绫取材于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艺术形象,对主题物品、花卉、翎毛等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它既是古老技艺的延续与再生,又是传承与发展,因为它蕴涵着历史的记录,文化的演练,艺术的传承,更具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憧憬向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交城堆绫历史悠久,传承千余年。如今能有据可考的已传承了六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社村民解爱英为第五代传承人。她热爱堆绫艺术,独立创新又刻苦自学,把丝绸变成浮雕已发展到了一个高度,也就是说把堆锦艺术从一项手工艺发展为一项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已入选山西省非遗保护行列。她的作品出类拔萃,享誉三晋。她本人已成为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交城堆绫刺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7年,她成立了交城县旺英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专职传承、保护、发展交城堆绫。同年,旺英刺绣堆锦工作室创作的《平安如意》获2010年全国旅游博览会金奖,并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目前,她们公司开发的作品有花鸟鱼虫、仿古神话等八个系列,其产品已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荣获70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奖项,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如今,解爱英已将堆绫传统制作工艺传承给了她的女儿张娇丽,因而张娇丽成为第六代传承人。今天,在东社村辟有介绍堆绫文化艺术的专题馆——非遗堆绫文化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社古村落的整个街区因地制宜,依山脚而建,随形就势,错落有致,别有风格。从现存古民居看,各个历史时期采用传统技艺建造的房屋包括砖石结构、砖木结构、坡屋顶、窑洞、三合院、四合院等,青砖黛瓦、蔚为壮观,不仅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颇具地方特色。置身其中,你不能不感叹这是人与自然山水、田园风貌和生态环境的相宜与协调,也不能不惊叹这是先民留给我们的自然馈赠、人文景观和文化瑰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坐落于北山梁脚下的关帝庙最具代表性,背靠山梁面朝街区,正殿与山门石阶底落差有五米,山门石阶底与前边不远处的街心落差有十米之多,短短的五十米间落差竟达十五米,可以想象坡陡、建筑巍峨程度。临近街区有一株570多年的老槐树,虽躯干断裂沧桑老态龙钟,但旁逸斜出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不用问,他饱受过岁月沧桑腥风血雨,享受过顶礼膜拜阳光灿烂,耳闻目睹过粉墙黛瓦商铺林立,欢庆过翻身解放繁荣市场。我想,他不正是东社人民顽强斗争、坚强不屈、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象征吗?想想他静伫于此几百年,不知见证了多少风起云涌惊涛骇浪的政权更迭,见证了多少东社人民不畏强暴为争取独立自由解放而积极投身到波浪壮阔的革命斗争之中,见证了多少这方水土的人们为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努力奋战的日日夜夜,也不知见证了多少善男信女在嘤嘤嗡嗡梵音中祈求关圣人对虔诚人们的辅佐庇佑。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举人张淑源的一座很典型的四合院,属明清遗构。张淑源,清咸丰己未年(1859)中举,亚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宅院坐北面南,院门朝东开在东南部。砖雕垂花门楼上“稼穑维宝”四字取自先秦《诗经•大雅•桑柔》 :稼是种植、穑是收割,泛指农业收获物,维宝表示非常珍贵;稼穑维宝就是说农业收获物非常珍贵,就好像食物一样重要,体现了农业的重要性,即农业是立国之本,耕耘是百姓之宝。匾额“咸恒泰”:美好、好运都要持久长久,表达了主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倒座南房四间两房与靠西一间茅房一体连建,双坡硬山顶;东西厢房均为五间两房,单坡硬山顶;正房五间一明两暗,双坡硬山顶。全院柁头裸露,额枋彩绘,明装修,一马三箭门窗。正房与倒座南房插飞锦瓦,脊翎处砖雕花卉图案装饰,墀头磨砖与砖雕装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除正房外均进行了重修改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面街三间一房一门两窗倒座南房应该是当年的店铺,从裸露的柁头和金柱看,其主人的经济实力不会错的。进院门,迎面为砖碹拱形一门一窗,里边是房屋还是另一处院落已不得而知,不过透过门窗就能看到碧绿的山体和湛蓝的天空,而门窗前的野蔷薇花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争奇斗艳。西房三间一房,单坡硬山顶,虽沧桑不已,屋顶作了漏水处理,但从檐角处仍依稀可辨当年风貌,插飞锦瓦,柁头裸露装饰,额枋彩绘,明装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见我不停拍照,一位大妈从屋子里出来让我进屋喝口水,问我哪里人干嘛的,我一一作答。大妈又返身进屋拿出深红深红脆生生的骏枣让我吃,说这是自己家早上刚摘的,酸甜酸甜的,很好吃。大妈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心底与品行,让我很受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宅院原来的痕迹也只有这座座山影壁了。从壁顶砖雕兽脊、插飞锦瓦、斗拱装饰,可以想象其壁身、壁座的精美程度。主人新建的三间一房正房应该说是沿袭了原先正房前出廊明装修的特色,古今交融,传统与时尚相融,居住于此不正是“喜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街北的这处小憩之所富含文化元素。墙角的石碾、碌碡瞬间把我们带入到战天斗地的农耕年代。不大、整齐、幽雅的小憩之地会让你穿越昨今,唤醒记忆,寄情山水,钟情神怡,流连忘返。瓷罐、瓦片、钟表、收音机、磨盘装饰的矮墙,辘轳汲水,石磨点缀,花草矮树,灰色墙壁,鹅卵石甬道,绿草萋萋,小树摇曳,冬青整畦,花朵绽放,处处是景,步步为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着窄窄的甬道进去是个不大的院子,正房是两眼窑洞,显然多年不住人了,枣树蒙窗,椿树从屋子里窜了出来,院子里栽种着一畦白菜。沿东北角十几级石阶上去,迎面是寄予了人们多少美好愿望的土地爷神龛。这是又一座院落,应该说是二层院落吧,正房已无存,筑以新式二层楼,东西厢房均为三间两房,单坡硬山顶。西房紧南有一间面南但开门朝东的小屋,是绣楼还是什么的,我不清楚,从下面看肯定是小楼了。院心杂草丛生,中间一个大洞,不知是不是下边的两眼窑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样的布陈结构是不是依山脚而建的独特风格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路北面街的“张氏福寿堂”深深吸引了我,门顶“双龙戏珠”,插飞锦瓦,一对抱鼓石颇具特色。驻足观赏之余想一探究竟。紧靠西的院门虚掩着,我轻轻推门进去。这是狭窄不大的一处二进院落,“福寿堂”为一院两间一房之东房,西房也是两间一房;内院有三间两房之东房,已无西房置煤池,正房也无存,堆放杂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房里住着87岁高龄的张大伯两口子,他俩跟孙女正在包饺子。说明来意后,张大伯让我坐下要给我倒水喝,我婉言谢绝。他说那是他们张家的户房(小型祠堂),现在里边还没进行装饰,也没什么内容,只是春节期间族人们聚到这里挂起神则祭拜先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我说话的口音不像交城人,老人问我哪里人,我说是文水西城人。“噢,1971年成立吕梁地区时,把我们划到文水,给你们三南一西(南庄、南安、南白、西城公社)划到交城。1983年底我们回到了交城,你们也回到了文水,是吧。”老人侃侃而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伯,你们一辈子在这里,出入方便吗?感觉孤单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噢,我俩结婚也六十多年,习惯了。你看,现在一出门就是水泥路,不像以前一下雨就泥零搓糊的。早几年又安了路灯,晚上跟白天一样。”他停止了包饺子,深思了片刻说,“我们东社历史上很繁华,但从我记事起,日本人就占领了我们村,还在东边建了个什么城城据点,在北面的堡子梁上还有炮台、炮楼、碉堡,那些年把人们可害惨了。听我父亲说,早以前东西大街上店铺一家挨一家,粮店、绸缎庄、金店、饭店、理发店啥都有,村东村西还有骡马店、骆驼店。咱们农历的双日子赶集,山南海北,人山人海,非常热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说过红军吗?在咱们村住了三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怎么没听说过呢,我父亲说当时他30来岁,起初红军来了人们都害怕,阎锡山的人怎么说来着,一下子想不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共产党杀人如割草,无论贫富都难逃,富人要觉悟、穷人要知道,共产党来了一切都糟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对对!就是这。可人家红军没房子住就在屋檐下过夜,他们大多是20岁上下的小青年,说的南方话,还给老人们担水扫地做活计。用了老百姓的米面油菜都给钱,还在老戏台上讲话什么的,一整天大街上写标语。后来人们就不怕了,小孩们还围着红军战士们玩儿。”老人只顾给我讲,忘记了包饺子,老伴儿催促他边包边讲,说孩子们快到了。孙女边擀饺子皮边笑着说:“让爷爷讲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人接着说:“战士们把公聚成粮店仓库打开,放粮给穷苦百姓们。老百姓彻底相信也非常感谢红军。”他还向我吐露了一个秘密,“红军走了以后,公聚成粮店到县衙起诉,说村里有两个赖小子引上红军到我家抢粮。当时他们家院门紧关着,院墙又很高,进不去,这两个人就给红军扛梯子让进了院子,打开院门和仓库。粮店是把这两人捆绑上去的县衙。县官这回是掏了步良心。审判时他说,共产党让庶民百姓扛梯子,他们敢不做?叫我扛我也得扛,让你扛,你扛不扛?最后此事不了了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人最后说:“我们村子大人口也多,一点儿也不感到孤单。再说,现在交通方便多了,孙子外孙们说回就回来了。”大娘插话说:“这不给包饺子吗?你也在我们家吃吧,在一块儿红活热闹。”我心里暖暖的,说还有事今天不能在你家吃,我常来东社,会有机会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问他孙女:“你觉得外面好还是东社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莞尔一笑,捋了捋额头的长发,笑着说:“东社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我在外面上大学,多年不在东社,但这里有我的爷爷奶奶,有我的爸爸妈妈,有我的叔叔姨姨,这里有我的童年,有我的根……”刹那间,姑娘窈窕婀娜多姿抑或廋削的身材几乎是瞬间高大了。我的心头掠过一丝的感动,继而鼻子有种酸酸的感觉。这不就是萦绕他们心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情愫和丝丝心绪吗?这不就是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身在异乡也魂牵梦萦的那浓浓乡愁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赞赏并附和她“对,这里有你,你们的根”的同时,我再一次谢绝了张家人的挽留,起身告辞:“确实还有事,我出去看看就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狭窄的小院里应有尽有:储藏小室、鸡鸭窝、东屋檐下的煤火柴火、那些年的水泥粮食储柜、废弃了的煤池上面种植了茄子西红柿,虽简易的院墙,简易的屋子,但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无存的正房背后就是巍巍群山漫漫碧海,回首院子里的一切,如同这两位老人,纯朴而又简约;又似起伏的大山,厚重而又绵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村落里随处可见能唤起记忆的老物件:辘轳水井,石碾,碌碡,磨盘等。不仅如此,东社村还建起了“乡村记忆馆”,让人们唤起记忆,记住乡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你看,这些小炕桌、纺车、扣箱、穿衣镜、织布机,多么熟悉,多么亲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社村 “乡村记忆馆”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红军东征和农耕时代的老物件。墙壁上以多幅绘画的方式详细介绍了红军东征的意义与过程,分“红十五军团转战晋西北路线示意图”“红军在交城山战斗历程”“红军东征在交城的意义与影响”三个部分。老物件主要有日常生活用品、农耕用具、证件图书、奖状奖品等四部分。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锣鼓咚咚,秧歌声声;纵情歌唱,舞蹈翩翩。东社人以自己的方式尽情地讴歌新时代新面貌新生活,热切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憧憬与向往。“近年来,我们村两委坚持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两手抓,力求将红色东社延续下去,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目前东社村已被列入吕梁市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行列,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红色为主线,把东社村建成一个集红色旅游教育、康养度假、乡村体验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村……”张茂堂书记如是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东社村的明天会更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09</span></p> <p class="ql-block">(张茂堂书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