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庄园一日游(一)

老杨树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好长时间没有出游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24年9月7日,我们随开封康辉旅行社“康百万庄园一日游”团,游览了“康百万庄园”、“巩县石窟”、“杜甫故居”等著名景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康百万庄园,别名“河洛康家”,被誉为“豫商家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240余亩,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是中国三大庄园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晚清时期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于次年逃离北京前往西安,后又返京,路过巩义康店镇时,被称为“豫商第一人”的康家掌柜“康鸿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资一百万银两,慈禧太后一句“没成想,这山沟里还有百万之家。”被广为流传,并赐其为“康百万”的封号,于是“康百万”就成了这个庄园的主人“康氏家族”的统称,因此康家的庄园便成了康百万庄园。当然,康百万对于康氏家族来说,也是实至名归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康氏家族繁荣兴盛了13代400余年,起源于明洪武年间,其始祖‌康守信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河南巩县康店镇定居。经过数代人的辛勤耕读和经商传家,家族逐渐兴旺发达,成为中原巨富。到了乾隆时期,家族进入全盛,形成了“富甲三省,船行六河”的财富格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康百万庄园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是一座集“古、大、雅、美”于一体的恢弘建筑群,被称为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该庄园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清之初已初具规模。在建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寺沟、张沟等明代楼院,龙窝沟、寨上主宅区、南大院、栈房区、店铺、饲养区、祠堂、木材厂、造船厂、金谷寨等不同功能的清代建筑,辅以碑楼、牌坊、花园等辅助建筑,从而形成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功能齐全的大庄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现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住宅区、栈房区、作坊区等10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孔窑洞,共571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9月7日上午10点钟,我们到达康百万庄园,大门前有一座雕刻精美的石牌坊,是康家十五代康道兴之妻王氏的贞节牌坊。康道兴自小喜好武术,后因在开封参加考试落第,回家之后气急而死 ,其妻王氏年仅23岁,为此守寡31年 。因王氏无子,同族康道平将长子康无晏过继给王氏为养子,康无晏在王氏的精心教养下成为康家一位出色人物。第十七代庄园主康建壁为纪念祖母王氏特向朝廷申立牌坊,一直保留至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进入康百万庄园大门,正前方有一块写着“留余”的牌匾。据记载 “留余”匾可以追溯到同治年间,由进士‌牛瑄题写,旨在训示康百万家族的子弟。 ‌这块匾额不仅体现了‌儒家 “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的中庸思想,还承载了深厚的家族文化和处世哲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匾上的铭文:“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强调了做事要留有余地,反对贪得无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康百万家族以此为家训,世代相传,体现了中国智慧和道德上的留余。 这块“留余”匾作为康家的家训匾,不仅是对家族成员的训诫,也是康家庄园文化的象征和镇馆之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康百万庄园庞大的建筑群仅有一个入口。没有知情认路人带领,陌生人极难找到出口,庄园中的路弯弯曲曲宛如迷宫,建筑风格别具风采,大门入口可以与古代的城门媲美,入口两侧均有主墙相依。门里还有一个仿照北京长城的了望台而建的居高临下的观景台。进入门里,拾级而上便来到观景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讲解下,先后游览了康百万庄园的主宅区、中心区、栈房院、南大院、展室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康百万庄园的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以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庄园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向寨下其他区域以扇面形式展开,建成功能不同、形式各异的群体院落。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垂花门楼、间或以假山、曲廊的“障景”法作点缀,达到移步换景的艺术效果,一派庭院深深的幽雅与宁静。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其建筑有十九种不同风格形式,既有明代的建筑楼院,又有清代的建筑群,是中原民居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住宅、商栈、作坊、学馆、祠堂、寨堡、花园、亭台以及关押犯人和豢养兵丁等建筑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功能实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康百万庄园还是一座雕刻艺术的宝库,砖雕、石雕、木雕都有极高的水准。建筑物上自房顶屋瓦,下至门窗廊柱,都有雕刻饰件。艺术表现上则采用了透雕、浮雕、圆雕等不同工艺手法,设计新颖,工艺精湛,风格各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走过不同的大小门时,会看到门枕石和柱础上的石刻浮雕,咫尺之间,人物、动物活灵活现,生动传神;碑楼上精美的砖雕图案栩栩如生;屋檐下龙飞凤舞的木雕图案,格调雅秀。显示古代工匠非凡才智和精湛技艺的当属保存完好的一具华丽檀木三进式顶子床,它雕刻细致人微,纹饰繁缛,据说工匠们花费了1700多个工作日才雕刻完工。此外,庄园里还保存有碑刻、牌匾、家具、古玩、书画、器皿、衣帽等历史文物三千余件,对于研究明清文化、民间风俗、古代建筑等都具有极高的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们走到主宅区的三院门口时,看到一组门枕石,讲解员说:这是康百万庄园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这对门枕石选用整块青石上下分三层雕刻而成,构图新颖,雕工精湛,人物、动物形象生动逼真、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它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且还是中国一级石刻的定级标准,堪称国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门枕石的第一层图案雕刻了一对雌雄卧狮。狮子的形象在宫廷、庙宇、陵园都非常多见,或蹲或站,怒目圆睁,威风凛凛,神圣不可侵犯,令人望而生畏。这对石狮子却俯卧下来,憨态可掬,显得十分温顺可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二层是这对门枕石的精华部分。它采用剔地突起的雕刻手法,刻出一组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人物故事。这组图案与垂花门楼两侧楹联互为照应,相映生辉。对联出自清代监察御史刘毓楠之手,上联“处世无他莫若为善”,康家主人深知“百善孝为先,孝以善为本”的道理,因此门枕石上正面相应雕刻就是一幅“尊老爱幼”图,内侧雕刻的则是“妯娌和睦”图,隐喻“家和万事兴”。下联 “传家有道还是读书”,康家主人深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古训,所以相对应的就雕刻了“拜师求读”图。年轻的后生低头弯腰,双手打拱,毕恭毕敬,夜读时遇到难题去求助老师,慈祥的老师一手提灯笼、一手捋着胡须,眼睛里流露出赞赏的目光。内侧雕刻“宾客宴饮”图,教育后人以礼待人。一幅幅传统礼仪画面跃然石上,父子爱、妯娌亲、师生情、朋友谊在这里被工匠刻画得淋漓尽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三层雕刻的是一组传统的图案,正面雕刻“凤凰牡丹”,寓意“荣华富贵”;内侧雕刻“麒麟送子”和“金鸡报晓”图,寓意“吉祥如意,官上加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还有一张精美的顶子床。它是用金丝楠木雕刻,由十个能工巧匠,耗工1700多个工时,做了将近5年时间才做成的。它采用透雕、镂空雕的雕刻手法,床柱的雕刻,都是竹节型的,象征竹报平安,节节高。中间雕刻的有福禄寿三星,象征“三星高照,福寿安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最上面一层有一官员骑高头大马,两边有整齐的依仗队,象征青云直上。第二层雕刻春、夏、秋、冬,象征四季平安。第三层雕刻有礼让、课读、对奕等人物故事,下面雕刻有小孩戏金鸡、麒麟送子图,有“吉祥如意”之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这张床的另外一个精妙之处,是可以自由拆卸。它由37个部分组成,通体没有用一颗钉子,完全是铆上去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组合家具。其艺术手法充分运用透雕、圆雕、浮雕等艺术雕刻手法,展现了明清民间工匠们高超的技术和智慧,是雕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游走在康百万庄园之中,让人惊叹不已,这里不仅是大家族的浮华,又有地方达人的大气和睿智,更有几千年中国厚重文化的积淀,庄园里的“留余匾”、“门枕石”、“顶子床”三件至宝,果然名不虚传,“国之瑰宝”,当之无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这里,我们还听到一个传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据说:明末的某一天,一艘小船自洛阳顺河而下,行至巩县康店渡口,日晚泊岸。一老者站立船头,西望之下,不禁暗叹。但见夕阳红云,烟霞氤氲处,邙山起伏如五龙朝天,中间一峰,正是金龟探海之势,真乃风水宝地。于是,老者携带家小,弃舟登岸,访问村人,得知刚才所见之峰,名曰五圣顶,其下住一康姓人家。老者欣然投奔而去,并将女儿嫁与康家。此后,康家日渐发达,家族兴旺,终成一方富豪。更有附衍者传出,那老者原是洛阳朱姓大户,因乱出奔,无意间发现此处宝地,不惜以女相嫁,卜居之地乃独占鳌头之相,且康朱相配,有糠(康),猪(朱)得以茁壮,有猪(朱),糠(康)得以尽其用,正是天合佳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而历史的真实情况却是:明末李自成攻占洛阳,诛杀福王,李妃落难,被康家收留。其后,十一代传人康惠与李妃之女结婚,康家第十二代子孙皆出其门下。康朱联姻无异为康家的兴盛发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三个小时瞬间即过,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康百万庄园,深深的感受到康百万家园不愧为“中国第一庄园”,它是历史留下的瑰宝,是时代的缩影,是康氏家族沧桑历史的见证……,它将多种魅力之感集于一体,呈现在游人面前,让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