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天聪通宝正面↓</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木箧里,有一个裹满锈渍的铜钱。主要是褐色锈和奶油白锈,间杂着少少许的红锈,及少少许的绿锈。</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枚狭穿方孔圆钱,内、外廓非常规整,钱体稍厚,铸造工艺非常精湛。</p><p class="ql-block"> 由于铜锈极厚重的缘故,故而字迹模糊不清,一直搞不懂它是什么朝代的铜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光线强的地方拍摄的图片,可以清楚的看出天聪通宝四字↓</span></p>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打开木箧,一眼就看到了这枚铜钱,由然生出想要弄清此钱身世的念头。于是用除锈剂进行了初步的袪锈,不久,铜钱上出现了四个字,只是最下面的一个字一时辨认不出,于是拿到光线较强的地方辨认,终于看清楚了是个聪字,并用手机拍照下来。</p><p class="ql-block"> 此钱材质为红铜,正面上的四个字为天聪通宝,楷书对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天通宝直径约25毫米↓</span></p> <p class="ql-block"> 此枚天聪通宝钱径约25毫米左右,穿径及厚度的尺寸恕不公开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天聪通宝背面,还粘有半枚别的铜钱↓</span></p> <p class="ql-block"> 天聪通宝背面为光背,同样裹满了褐色锈,以及奶油白锈,间杂有微少的红锈和黄锈。</p><p class="ql-block"> 此钱背面原来锈黏有半枚铜钱,看起来跟天聪通宝大小一致,估计是另一枚天聪通宝。费了一番工夫,总算撬下来了半枚中的一半,无字无纹,不知啥钱?至于这枚完品天聪通宝,如果把锈渍弄干净的话,应该是非常不错的美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撬掉了半枚铜钱粘连的部分,还是有部分没撬掉↓</span></p> <p class="ql-block"> 查了一些有关中国古币的钱谱,不少都介绍有满文的和汉文的天聪钱。但奇怪的是,钱谱里的天聪钱照片(或拓图)只收有满文的,找不到汉文的。说明天聪钱汉文的比满文的铸造量少,至于少多少呢?估计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也许连二、三十分之一都不到,不然钱谱怎么连真品图片都收录不到呢?</p><p class="ql-block"> 天聪钱铸造于后金皇太极天聪元年,此时正是明天启七年,据《清朝文献通考.钱币》:“太宗文皇帝御极,改元天聪,亦铸钱二品:一为满文,一汉字,曰天聪通宝,大小各如旧制。”满文的天聪钱分老满文和新满文两种,释读为“天聪汗之钱”,背释读为左十右一两、以及上十右一两两种,钱径约44毫米,是仿明天启折十大钱制式铸造的。满文天聪汗之钱另有一种折二型的,钱径约28毫米。汉文钱读天聪通宝,只有平钱一种。</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天聪满、汉文钱,只铸造了200余枚左右,应该是中国历史上铸造量最少,生产时间最短的钱币,200余枚的生产量,钱监的工人们的工作用时,估计也不过一、二小时就生产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如此量少的古币,今天能见到的当属凤毛麟角,都是个位数的存在,而且所报道出来的真品天聪钱,皆是满文钱,我这枚天聪通宝汉文钱,就我所知的范围,是唯一的孤品。</p><p class="ql-block"> 作为古币爱好者,能够拥有一枚孤品,当是何其荣幸的事。但我仍然希望世上能出现第二枚真品(不是网上那些臆造出的赝品),好让它有个伙伴,不再孤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