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行记(下)阿里大北线、G216、青甘补遗

阳光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9日在那曲三谊大酒店吃了早餐,8.40出发,在G109上行驶36公里转G317,一路上车不多,昨晚下了一场大雪,路上天地一色,白茫茫一片。</p> 阿里大北线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行驶在这条路上,以往都是蓝天白云,牛羊牧歌的景象,人的心情倍爽;第一次遇见这样的天气,感觉让人好压抑。</p> <p class="ql-block">  远远的看到一群像是藏野驴,成群结队的、看不清楚是什么动物?老羊早上起床就不太舒服,昨晚可能高反没有睡好,加上一直是一人长途开车很累,他不想拿相机出来,就用手机拍了。</p> <p class="ql-block">  色林错是西藏第一大咸水湖,位于冈底斯山北面,与申扎、班戈和双湖三县相连,湖水面积达2391平方公里,比纳木错多出369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530米,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约22.8公里,东部最宽处达40公里,湖水最深133米。传闻色林错的面积曾为1万平方公里,后因气候原因,湖泊退缩,申扎县境内的查仓错、越恰错、格仁错、恰规错、吴如错、孜桂错、木纠错、错愕姆湖等20多个湖汇入色林错。</p><p class="ql-block"> 主要入湖河流有扎加藏布、扎根藏布、阿里藏布等20多条河流。这些湖泊、河流、草场连成一片,形成藏北大地独一无二的草原湖滨风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牧民的经幡阵已被昨夜的白雪覆盖,失去了往日艳丽的色彩,让阿里大北线黯然失色。</p> <p class="ql-block">  色林错于1993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89.3630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1.03279万公项、缓冲区面积82.1299.4万公顷、实验区面积36.20027万公顷。</p><p class="ql-block"> 2018年色林错保护区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色林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高原高寒湿地类自然保护区,在研究自然生态发展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色林错周围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许多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黑颈鹤、雪豹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斑头雁、14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40余种,如:高原裸鲤鱼、胡秃鹫、赤麻鸭等。另外色林错周边藏羚羊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藏羚羊,属于不迁徙种群,一年四季都在湖周围看到藏羚羊,目前申扎县境内不迁徙的种群数量有近万只。</p> <p class="ql-block"> 色林措在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湛蓝的湖水,运气好的季节,可以看到牛羊成群,一片高原牧场的景象。我们这次的运气略差些。</p> <p class="ql-block">  色林错若隐若现,几头牦牛为这旷野增加了一点颜色。</p> <p class="ql-block">  2020年我和妹妹还把车开到色林错湖边上拍照;而今色林错已修建起了观景台、很长一段都修起了围栏。</p><p class="ql-block"> 老羊在车上休息,我下车在栈道上欣赏色林错,遇见一个车队的下来游览,热心的一对夫妻主动帮我拍照。她(他)们第一次到这里非常兴奋,一会儿她(他)们就感觉不适啦,赶紧到车上休息。(初上高海拔是不能激动、更不能跑上跑下的)</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远眺色林错观景台,似乎为色林错系上了一条裙带。</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常年行驶在进藏途中的军车上的解放军,都具有超强的体魄、并练就了一身在雪域高原驾驶的超强本领。</p><p class="ql-block"> 当看到他们带着高原红的坚毅面孔,让我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  阿里,有浩瀚的天空、苍茫的大地。每一个画面,都在感叹生命的渺小、自然的博大。</p> <p class="ql-block">  行驶阿里大北线最大的看点是“一错再错”,这些高原湖泊随着天空的云层变化,而色泽多变,加之土地壤的盐碱含量不同,湖泊的色泽也多变。</p> <p class="ql-block">  因为天气的原因,尽管错鄂错的水没有前几次的绿,但它给人一种朦胧的美。</p> <p class="ql-block">  行驶在阿里大北线深切体会为什么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可以说是步步皆景。</p> <p class="ql-block">  行驶在这个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的屋脊,遥远之后的遥远,可以看见雪峰直插云霄,为穹穹画上边际,湖水晕开荒漠,为四野描绘生机,奇诡壮阔地质,感受到最极致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阿里有着辽阔广袤的草原,湛蓝的天纯净透亮,洁白的云飘荡着空中,一幕幕景象苍茫又壮美。</p> <p class="ql-block">  阿里的各种“错”,恬静,圣洁,摄人心魄,它的气度足以消解世间一切的躁戾。</p> <p class="ql-block">  老羊坐在车上拍的,雪地远方翠绿色的错,已开始融雪的公路,下车就感觉如开冰箱~顿时一股冷气袭来。</p> <p class="ql-block">  在阿里这片辽阔的土地之上,有着许许多多鲜活灵动的生命。它们的存在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色林措在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湛蓝的湖水,牛羊成群,一片高原牧场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阿里,是西藏的西藏~它在遥远的的天边,也在灵魂的近处。</p> <p class="ql-block">  春天万物生长,这个季节行驶在阿里大北线上,看到许多藏羚羊幼崽,给我们带来一派春意盎然、生生不息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羌塘无人区还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有着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包括羚羊、藏野驴、角鹿、蓝羊、雪豹、野狍子等野生动物。羌塘无人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羚羊栖息地之一――羌塘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远远的雪山、一群藏羚羊幼崽在山坡上撒欢,高原上的小精灵,看见车停下来飞快的奔跑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黄黄的草坡、远远的一只藏野驴,看似有些孤独寂寞,但不失神秘优雅。</p> <p class="ql-block">  藏野驴优雅慢步在高原上</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头牦牛是放养的?野生的?不得而知,在这黄色的旷野也是美丽的点缀!</p> <p class="ql-block">  阿里,是天堂的天堂,是西藏的西藏。</p><p class="ql-block">它低调,坐拥西藏最极致绝美的风光,却一直以来都是勇者的乐园;它惊艳,挥手间便收割了世间最斑斓的色彩和最震撼的神山圣湖;它神秘,接受了时光的雕刻,深藏了岁月的沧桑,是旅行者心中最至高无上的圣经。</p><p class="ql-block"> 真是无阿里,不西藏!</p> <p class="ql-block">  尼玛县海拔5000米</p><p class="ql-block"> 老羊从班戈加油出来后高反较严重,开一段歇一会,喝了红牛、吃了西红柿、苹果,后来还含了速效救心丸、吸氧等效果都不咋地(以往行驶阿里从来没有这样严重过)。因此到尼玛,在尼玛大酒店办完入住,就打听县医院在哪里?(因为有军事演习,在离尼玛县约半小时手机信号全无),立即驱车到县医院,在急诊科一测氧饱和66,医生叫立即去吸氧,等我办完挂号、缴费手续回来,他的氧饱和已到99,医生说他的体质还是不错的;我给医生介绍说路上老羊含了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医生说这些都没用,应该含丹参滴丸(因此,在此给去阿里的朋友提个醒,可带些丹参滴丸哦);同时医生又说:阿里大北线平均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空气本来就稀薄,加上这两天阿里地区下大雪,仅有的植被都被大雪覆盖啦,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就更低啦!</p><p class="ql-block"> 因此对老羊这次的高反也就释然啦!</p><p class="ql-block"> 我一看在急诊科吸氧的好几个都是游客。</p><p class="ql-block"> </p> 穿越G216 <p class="ql-block">  G216八百六十公里无人区,这可能是我们自驾之旅中最孤独的公路,沿途只有高原风光与发动机的轰鸣声,海拔五千多米,仿佛伸手就能够到云彩,在这里见到野生动物随处可见。为了这八百多公里的无人区,我们提前规划路线、做好长途旅行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并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p><p class="ql-block"> 在改则出发前备好油桶,提前一天抵达改则县,先到改则县政务中心,找到一楼倒数第二个综合窗口,办理通行证签署告知书及散装油加油证明。</p><p class="ql-block"> (为方便广大游客,来阿里改则旅游办理散装油及穿越216国道的手续统一简化办理啦!改则县文旅局、林草局、改则镇人民政府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办公,带上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即可过来办理手续。</p><p class="ql-block">办公时间:上午10:00-13:00;下午:16:00-18:30;法定节假日办公时间:17:00-19:00)</p><p class="ql-block"> 并把车上所需汽油加足;第二天穿越全程,提前把把相关规定牢记于心,过了先遣乡检查站手机就没有信号了,早晚温差很大,一路很直都是柏油路,因为有5200公里都是行驶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因此天空和云彩近在咫尺、雪山蓝天高原湖泊相映成辉,风景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沿路大大小小的湖泊很多。</p><p class="ql-block"> 过了520公里处的黑石北湖,在这片湖泊周围遍布着黑色的火山岩,不仅如此,你还能在这里远远的眺望到昆仑山脉(车辆在海拔5000左右的路上要行驶520公里)。但走过这里之后一路下降到海拔1300多米的新疆民丰。 </p><p class="ql-block"> 一般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野生动物会出没,藏羚羊、野驴都有可能遇到,一路前行景色也会发生改变,等周边慢慢出现沙漠时,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疆境内,而这一百多公里的路途,海拔会足足下降四千多米,整个人驾驶车辆会感觉很轻松。</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在穿越过程中虽说是羌塘无人区,但是偶尔也会看见个把放牧的牧民,特别是在新疆境内。</p><p class="ql-block"> 2024.5.11从西藏改则县直达新疆民丰县,顺利完成了穿越G216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5月10日早上9点才退房的。10点出发,尼玛到改则约400公里,我们下午3点就到了改则县,入住雪域大酒店(原名改则大酒店,2017年从阿里大北线走G219至新疆,曾在此入住)。</p><p class="ql-block"> 到酒店老板非常热情介绍,办证大厅要下午4点才上班,离我们酒店很近、可走路去,你们可以找到房间休息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今天老羊的精神状态不错,房间是有氧房,舒适度非常高(我们特地要求入住一楼的房间,酒店正好有接待,为了给接待团队统一标准房间,就把一间较大的套房调给我们~捡漏!)</p> <p class="ql-block">  在改则大酒店的住宿条件非常不错,房间每一个位置都有氧气可吸。</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我们从酒店晃晃悠悠地逛到政务中心,已有两拨游客在办理穿越G216的手续其中有一拨是贵阳的~世界真小啊!</p> <p class="ql-block">  找到一楼倒数第二个综合窗口,办理通行证签署告知书,注意这里上午不上班,一定要提前一天下午(4点~晚上9点)来办理。在综合窗口填写了三张表,领了穿越G216通行证和加散油证明。</p><p class="ql-block"> 以前办理这些手续,需要分别在当地派出所、 文旅局办理,现在变民服务、一站式服务开启,给游客带来“极大”的便利(之所以称之为“极大”,因为在4800米的高海拔地方,这样能省下多跑路)。</p> <p class="ql-block">  我们2019年为穿越阿里中线,曾经买了一个20升油桶,这次穿越G216为安全起见,在贵阳出发前有我们又买了一个10升油桶。</p><p class="ql-block"> 吃了晚饭,晚上7.50分去加油站把车上油加满,另外又加了30升油在油桶里(在尼玛92#汽油是9.06/升、改则是9.46/升)。</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早上5.30起床、6.40正式出发,开启一场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 导航到G216上手机就没有了信号,出发没有多远就看见远远的地平线上微微泛红,一轮红日冉冉升起。</p><p class="ql-block"> 羌塘无人区位于青藏高原,气候极为恶劣,极富挑战。这里的气温甚至可以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由于地势高,日晒和夜间倍感强烈,风力也大。在这样的环境下,给人的感觉是恍若天堂和地狱的极端变化。同时,这里的风光绝美,因为这里每天都会出现不同形态的云和日出日落,羌塘无人区也是拍照的极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感觉车外极度的寒冷,也要照张日出的照片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改则到先遣乡公安检查站实际路程132公里,需提供身份证、驾驶证、车辆行驶证及通行证。</p> <p class="ql-block">  G216穿过寂静神秘的火山群、昆仑山腹地、羌塘无人区,丰富的地理地貌,一天经历四季的体验,第三极之上的野生动物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盛宴,成为众多公路旅行爱好者的追逐梦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  1950年5月,为完成解放西藏阿里地区的任务,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以一团一连为基础,组成由汉、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7个民族、共139人的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出发,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徒步跋涉千里,横跨昆仑山、冈底斯山,胜利进军藏北高原,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和解放西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挺进和驻守藏北的短短一年间,全连共有63名官兵光荣牺牲。为表彰先遣连的功绩,西北军区于1951年1月30 日电令授于该连以“进藏先遣英雄连”荣誉称号,并给全连每个官兵分别荣记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  1951年,为完成解放西藏阿里地区的任务,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出发,以惊人的革命毅力跋涉千里,胜利进军藏西北高原,为保卫祖国神圣国土、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七十多年后的今天,2019.9月进藏先遣连纪念馆建立在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阿里地区改则县先遣乡,继续向世人诉说那支英雄队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先遣乡我的电信卡手机有微弱的信号,出先遣乡就再无信号📶,一看老羊的移动卡手机也无信号。</p> <p class="ql-block">  G216是目前唯一合法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线路。</p> <p class="ql-block">  “万里晴空瞬时雨,昆仑八月暑偏寒”,这就是对G216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在西藏特有的蓝天白云下,沿着柏油铺装平整的G216,向着遥远未知的路前进。</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一个看似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荒芜之地,却藏着无数的极致风光。</p> <p class="ql-block">  G216是一条连接西藏和新疆、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青藏高原的景观大道。它被称为“进藏第十线”,与“世界天路”G219新藏线平行。</p> <p class="ql-block">  一路行驶天空时晴时阴,乌云密布时会洒点小雨。</p> <p class="ql-block">  G216改则-民丰段,可以让我们在公路上舒适地体会昆仑雪山和高原湖泊。</p><p class="ql-block"> 这条路最牛之处在于纵穿羌塘无人区,全程大约820多公里,穿过大片野生动物的乐园,藏于深闺的一错再错,寂静神秘的火山群和昆仑山腹地,见证羌塘海洋板块与沙漠大陆板块相撞的地形转换地带。</p> <p class="ql-block">  按照国内公路的命名规则,2字开头的国道是为南北走向,G216也秉承了这一传统,G216北起新疆阿勒泰,南到西藏日喀则的吉隆口岸。其中最有看点、最精华的当属新疆民丰至改则一段。</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路2023年春天就已经投入使用,后来因为劳资纠纷,在六七月关停了一段时间,所以本该早就迎来的高光时刻,只能往后顺延一年了。</p> <p class="ql-block">  羌塘~这里是荒芜的代名词,也是最纯朴自然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羌塘无人区的蓝天白云、圣湖草甸如同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清新脱俗,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一路风光无限,海拔毕竟太高,考虑开车的老羊,我自己也怕高反,也不敢多让停车、下车拍照。</p> <p class="ql-block">  湖水蓝得令人心醉,湖边的草黄、远山的雪白,色彩斑斓,偌大的湖区见不到一人一畜,空旷得像是站在了宇宙边缘。</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如同一幅无边无际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无限与宏伟。</p> <p class="ql-block">  羌塘高原上小精灵~藏羚羊,是那样的神采奕奕 、神态自若 、修长挺拔、体态轻盈。</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了藏羚羊的天然庇护所,羌塘草原成了雪域精灵生生不息的热土。</p> <p class="ql-block">  羌塘~怒吼的风,湛蓝的天,绵延不绝的山脉,碧波荡漾的湖水,苍茫荒凉的草地,翱翔的雄鹰和奔跑的羚羊……</p> <p class="ql-block">  羌塘无人区、这是藏羚羊的繁殖地。</p> <p class="ql-block">  小心礼让我们的小精灵</p><p class="ql-block"> 这一路见得最多的是藏羚羊幼崽,少的时候它们见车就飞快的逃向远方;多的时候它们就成群结队的站在张望。</p> <p class="ql-block">  好一派:草碧湖清漠似烟,高原雪域藏羚欢。</p> <p class="ql-block">  位于羌塘无人区核心地带、海拔4920米的美玛错,是G216上最美的错~巍峨壮美的雪山、湛蓝如玉的湖水与尚未融化的冰层相交融、蓝天下的白云唾手可得,巍峨茫茫的近在迟尺伫立在金黄色的草地上,让人心旷神怡,是如此的梦幻,恍若隔世。</p> <p class="ql-block">  G216同样是“一错再错”:从月牙湖到先遣乡,至少有10个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高原湖泊。月牙湖、野鸭湖、阿如措、美玛措、鲁热措、夏卓措……</p> <p class="ql-block">  翻开地图,藏北很大一片空白,没有标注村庄,只有一条孤独的国道G216横跨,这正是羌塘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虽说是无人区,用在接近新疆的区域,偶尔也会看到放牧的牧民与羊群,</p> <p class="ql-block">  这群骆驼在抱团取暖吗?</p> <p class="ql-block">  国道 G216从新疆东部纵贯至西藏的羌塘藏北高原腹地。与中国最长的国道G219线并行,因此G219新藏线被称为“新藏西线”,而G216被称为“新藏东线”。</p> <p class="ql-block">  车行驶约500公里,老羊突然把车停在了路边,说是很不舒服,于是红牛、头痛粉浓缩葡萄糖、氧气都用上了,小歇了一会;给我家“小吉”加了20升油(实际准备30升,但20升已绰绰有余)。老羊说:每次进藏带氧气,从来没有感觉氧气有多大的作用,今天这个氧气吸了,感觉人舒服多了!</p> <p class="ql-block">  到了新疆界,海拔开始下降,开始慢慢呈现戈壁风光、黄沙漫天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路遇军车(军车一般都是保持固定车距、匀速行驶),在进藏途中路遇军车是常态,一般情况下老百姓网车正常行驶不受影响,特别情况需让道。</p><p class="ql-block"> 在G216上遇见几百辆军车,老羊一声“老兵”,执勤的兵哥哥就让我们过去了!这是当过兵的“暗号”吗?这里面蕴含着多少当兵的情结在里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G216的开通不仅把羌塘无人区展示给了世人,也让西藏阿里与新疆和田联系更加紧密,穿越新藏变得更为便捷。</p> <p class="ql-block">  路过民丰、我们第三次如住民丰帝皇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  G216改则县到民丰县段,导航全程实际817公里,此线路号称无人区穿越,在此说一下,改则到民丰只是经过了无人区的边缘,充其量只能算是无人区观光大道,穿越此线路只要身体能承受,可徒步、自行车、摩托车、四轮车均可为之。</p> 新疆途中遇到沙尘暴 <p class="ql-block">  入住民丰帝皇大酒店,当天我们洗完澡,6.30到马路对面的川味酒店去吃晚餐,发现风特别大,饭店老板说沙尘暴要来了!</p> <p class="ql-block">  2017.9从喀什走G315时住在民丰帝皇大酒店,也是遇见沙尘暴,但是我们第二赶快“逃离”,到若羌县基本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感觉沙尘暴比上次大,也顺便在此休整一下、把脏衣服洗了,于是在民丰住了三晚。</p> <p class="ql-block">  出酒店到马路对面吃个饭回来~头上、耳朵里都是沙</p> <p class="ql-block">  沙尘暴看来没有停止的迹象,我们决定出发往回走了,本来计划再走一次沙漠公路只有放弃啦!</p> <p class="ql-block">  在G315走了一段,且末到瓦石峡修路,只好上高速,上了高速后才发现风沙大得让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交警在路上警示、铲沙车在路上铲沙,这样留出一条窄窄的路让车辆慢行。</p> <p class="ql-block">  来不急清沙的路面,车辆只能慢慢行驶。</p> <p class="ql-block">  到了瓦石峡所有的车辆都要求下高速,这时才发现对向车只排起了十几公里的长队。(风沙太大,为安全起见,高速路全封闭)</p> <p class="ql-block">  一路区间测速,下午四点才到若羌县。</p> <p class="ql-block">  </p> 茫崖艾肯泉 <p class="ql-block">  2017年过茫崖检查站,车辆排队如长龙,再次过茫崖检查站是如此通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在花土沟入住;这次想住老茫崖,结果在翡翠湖游玩时,摆渡车驾驶员告诉我,老茫崖无法入住,只能住新茫崖。我问新茫崖在哪里?他说:就是原来的花土沟。</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花土沟是一个石油重镇,而今是茫崖市政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重走G315是想拾遗补漏,把过去没有玩的景点走一走(我们出游一直秉承的理念一直是:先远后近、先难后易、先高“海拔”后低“海拔”)。</p> <p class="ql-block">  从茫崖市政府所在地花土沟镇驱车出发,进入尕斯湖畔的阿拉尔草原、湿地。</p> <p class="ql-block">  艾肯泉,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从上空往下看,像一只眼睛,因此也被称为“恶魔之眼”。它的直径有10多米,泉眼如同沸腾的开水,不断翻滚上涌,泉眼周围硫磺矿物质长期沉淀,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  进景区乘坐在景区摆渡车上,感觉风的穿透力太强啦,真后悔没有带件衣服进来。</p> <p class="ql-block">  最早确切记载艾肯泉的为俄国探险家、旅行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她撰写的《走向罗布泊》中提到了艾肯泉。</p><p class="ql-block"> 它的形成可能与深大断裂、含水层发生倾斜有关,其泉水无法饮用,也不能用来浸泡,所以泉眼周边十分荒芜,没有任何生物愿意光顾这片危险的地方。[除了旅游价值,艾肯泉泉水还带来了丰富的矿物资源和科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  艾肯泉是茫崖额头下的“大眼睛”,明眸善睐,眼睑、虹膜、瞳孔泾渭分明,称形神兼备的“大地之眼”、“恶魔之眼”、“天使之眼”、“地球之眼”。艾肯泉冬季不结冰,带红色的泉水流经形成了“龙眼凤羽”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艾肯泉久流之处寸草不生,蚊虫绝少,成为家牛羊和野生动物消毒避暑胜地。溪流蜿蜒穿过阿拉尔草原,最终注入天边的尕斯库勒湖。如果把尕斯比作美丽的姑娘,那么艾肯泉水是她的眼线美妆。含硫多的溪水流出一层层硬壳蟹黄,水中有管状体、甲壳虫等生物,形成了生物链。游客们称这为“茫崖的小黄龙”,加之周边众多的尕斯盐泉,以艾肯泉为中心,为申报“中国的黄石公园”有丰富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p>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艾肯泉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在蒙古语里,艾肯泉就是“可怕”的意思,艾肯泉就是当地人心里最可怕的泉。</p> 茫崖翡翠湖 <p class="ql-block">  去翡翠湖景区外面景色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  在青海总认为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都已去过,翡翠湖同为盐湖,不过大同小异,所以一直没有来过翡翠湖。</p><p class="ql-block"> 而今翡翠湖俨然成为一个旅游热点,本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也来凑个热闹。</p> <p class="ql-block">  茫崖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尕斯湖东部边缘,花土沟镇西南侧,距镇政府所在地约23公里,南依昆仑山,北靠阿尔金山,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人工盐湖,已经成为自驾游打卡的热门景点。茫崖翡翠湖面积约26平方公里,平均深度0.5米,属于硫酸镁亚型盐湖,这里出产品质较好的钾、镁、锂等多种元素。</p> <p class="ql-block">  茫崖翡翠湖磅礴大气,其翡翠湖是呈现田字状,湖水如翡翠─般,白色的盐、绿色的水、不仅对应了翡翠的碧绿色,连翡翠的纹理也逐一展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翡翠湖,如同镶嵌在高原上的巨大翡翠,美丽得令人惊叹。湖水清澈,碧绿如玉,远看像一块无暇的翡翠,近看则像一面镜子,闪着迷人的光泽。湖面宛如翡翠般碧绿,清澈见底。</p><p class="ql-block"> 由于受沙尘暴天气的影响,未能看到周边的雪山与蓝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  从格尔木走老G109线,开始只觉得雾大灰大、哪知车开出100多公里,到海拔3100米时,开始下雪、且越下越大,能见度极低,双向车都看不清楚,有点车已停在路边;到低海拔的地方开始下雨,雨又很大,车需开双闪行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了安全起见,一直在注意高速入口,到下午4点终于发现上高速的地方,这时离湟源还有200多公里。</p> 塔尔寺 <p class="ql-block">  到了湟源连问几家酒店都没有取暖的,实在无法居住;一商量又驾车42公里到西宁,在维也纳万达酒店住下。</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城鲁沙尔镇,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它与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寺庙之一。</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是1961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塔尔寺成功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p><p class="ql-block"> 寺院广场上从东向西依次分布着的8座白塔,叫做八宝如意塔,是塔尔寺著名标志,以赞颂佛祖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p><p class="ql-block"> 多次路过西宁都没有来塔尔寺,总是感觉这个地方是分分钟想来就来的地方。这次到来看见严重的商业氛围和大量的游客,开始后悔,还是应该早来。</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小金瓦殿又名为护法神殿,建于公元1631年(明朝崇祯四年)。让没有准备的人心惊的是,寺中的回廊内陈设野牛、羊、熊、猴等标本。据说,这些走兽象征一切恶魔鬼怪已被神征服,这是喇嘛们的美好愿望。而世间无休无止的心魔,何时才能被彻底征服。</p><p class="ql-block"> 这是小金瓦殿的外墙。</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初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最初被称为“札什伦布寺”,寺庙庞大,占地45万平方米。塔尔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经历了多次扩建和修缮,成为西藏宗教和文化的重要中心。壁画、堆绣和酥油花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p><p class="ql-block"> 虔诚的在白塔前祈祷我们一路平安!</p> <p class="ql-block">  转山转水转佛塔。</p> <p class="ql-block">  祈寿殿,因祈祷1717年当时住锡在塔尔寺的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长寿而建。建成后在竣工开光火坛法会上开光洒花处长出不同寻常的旃檀树,盛夏花繁枝茂、香气袭人,又称“花寺尔”,建筑面积472平方米,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宫殿式建筑,飞檐斗拱,彩绘精美,琉璃瓦屋顶,围墙、门楼饰以“河州”砖雕花饰,殿内木雕是塔尔寺木雕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殿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及迦叶和阿难两大弟子,青狮坐骑的弥勒菩萨、白象坐骑的普贤菩萨、以及十六尊者、四大天王等像,前面三尊小佛像是“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左右两边是无量寿佛和白度母塑像。殿外右侧小殿堂里供奉一位身着汉服、头戴乌纱帽、腰束官带的当地山神刘琦塑像。院中供奉竖立的奇石为宗喀巴大师贤母香萨阿切背水时靠着休憩的圣石,有曲嘉护法附石之说。</p> <p class="ql-block">  大金瓦寺,它是塔尔寺的中心和主要建筑之一。大金瓦寺高耸挺拔,屋顶覆盖着金色琉璃瓦,成为塔尔寺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尽管腿痛也要虔诚的磕个长头。</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壁画是藏传佛教艺术品之一,塔尔寺内最常见的、最富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该寺“艺术三绝”中的一绝。</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的壁画是各个殿宇墙壁上绘画,它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其绘画风格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壁画多采用天然石质矿物颜料,色泽绚丽,经久不褪色。塔尔寺壁画或直接绘于墙上、栋梁上,或绘于布幔上,悬挂或钉在墙壁上。</p><p class="ql-block"> 据说每年六月的观经会上,便会将绘大佛像的30~40米长的布幔高高地挂在山坡上,谓之“晒大佛”。</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的石壁,藏着大师级别的石雕</p><p class="ql-block">拿着法器的活佛拈花一笑不惹红尘。</p> <p class="ql-block">  从西山门进入寺院,首先看到的是左右两边各有一排很长的转经筒,筒的侧面雕有文字,均是梵文发音的“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即观世音菩萨的6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  文殊殿始建于1592年,后继续扩建,由九个开间组成,亦称为九间殿,殿前廊矗立有十根朱红八楞柱。大殿中三间塑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像;左三间塑狮子吼、大白伞盖佛母,妙音天女等佛像,吉祥天母和毗沙门天王。右三间塑宗喀巴师徒三尊和二胜六庄严、第三、四世达赖喇嘛等像,两侧塑有曲嘉法王和六臂玛哈嘎啦像。</p><p class="ql-block"> 九间殿前还有一个规模颇大的院子,被称为“社火院”,这个院子除了平时被寺中喇嘛用作讲经、“辩经”场所之外,每逢塔尔寺的几个重要宗教节日,就在这里举办跳大型宗教舞蹈,意为消灾免祸,保佑平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油花馆建于1988年,2013年国家拨款重建,一进二院格局,主殿为藏式平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七间,高三层,雕梁画栋,鎏金饰银,造型精致,庄严华丽。</p><p class="ql-block"> 该馆以供展“塔尔寺藏艺三绝之冠”酥油花而著称,供奉地藏王菩萨,陪衬壁画、堆绣。酥油花以至尊宗喀巴大师在拉萨祈愿大法会时的梦境示记一“佛前供养花卉饰品、重现神圣庄严场景”演化传承至今,公元1612年正月神变法会开始塔尔寺供养酥油花,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供展酥油花成为塔尔寺正月法会佛事活动的主要仪轨之一,盛况空前。酥油花题材取自佛经传记、民间故事,传承藏传佛教“精、繁、巧”的工艺特色,捏塑的佛像人物神态自然,花卉乌木栩栩如生,亭台楼阁惟妙惟肖,故事情节委婉动人,善行成就教化有情。</p><p class="ql-block"> 2006年塔尔寺酥油花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0年、1994年分别在北京、深圳举办了展览,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藏艺三绝展览,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酥油花是用酥油塑造艺术形象的特殊技艺,属于雕塑艺术,是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p><p class="ql-block"> 酥油花是世界上最好看、最震撼人的花”、“酥油花不是真花,但是绝对比真花还要好看”….….看过了酥油花的人,无不被酥油花精美的工艺、艳丽的颜色、巧妙的构思、宏大的题材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  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1409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组织制作了大型立体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p><p class="ql-block"> 此后,酥油花传入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在此相沿席成习。清代的时候,塔尔寺有专门的酥油花塑作机构,酥油花远近闻名,民国时候也有文人对塔尔寺酥油花灯进行记述。1958年后酥油花制作停止,20世纪80年代恢复酥油花制作。20世纪90年代塔尔寺修建了酥油花展馆,塔尔寺酥油花并在多地展出。2017年塔尔寺挑选青年艺僧,培养酥油花的后继人才。</p> <p class="ql-block">  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其制作过程非常的辛苦(被称为“冰与严寒中绽放的美丽”,为了不让酥油融化,制作过程中不时将手放进刺骨的冰水里给手降温,这一件件摄人魂魄的酥油花就在冻僵的手指间慢慢诞生)</p><p class="ql-block"> 酥油花”其题材内容既赋有预示众生,人身难得、深信因果、生命无常、断除执念,鼓励人们弃恶从善之含意。</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正月十五,塔尔寺将举办一年一度的酥油花展,我们是否可以安排这个时间来一睹它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堆绣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寺院文化艺术。从广义上讲,堆绣属于唐卡的一种。唐卡有卷轴(绘画)唐卡、刺绣唐卡、提花唐卡、贴花唐卡(又称剪堆、即堆绣)和宝石唐卡几种。其中堆绣为塔尔寺“三绝”艺术之一。</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的堆锈以佛经故事为主要题材,将各种绸缎建成所需的形状,塞以羊毛或棉花之类的填充物使其鼓起,宛若浮雕,立体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  主要建筑包括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等,其中大金瓦寺是塔尔寺的主要建筑之一,高耸挺拔,顶部覆盖着金色琉璃瓦,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塔尔寺的建筑群共有9300余间(座),占地面积达45万平方米,构成了庞大而壮观的寺庙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其中藏经楼,是一座高五层的木结构藏式金顶建筑,鞭麻墙镶嵌铜镜。始建于公元2003年,其中香港李嘉诚先生捐资500万元,时任塔尔寺管委会主任第廿七世西纳活佛和宗康活佛的主持下于2009年修葺竣工。规模宏大,造型精美,雕梁画栋、巍峨壮观,殿内主供高11米铜质文殊菩萨镏金像,两旁为3米高的八大菩萨像,周围高1尺的千尊镏金文殊菩萨像,二层和三层内珍藏着以《甘珠尔》和《丹珠尔》为主藏区各大寺院的各种版本经书和印藏两地众多学者文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正好遇见喇嘛们做早课,他们整齐排队而入,团座在蒲团上,闭着眼睛用同一种声调念着经,这一刹那间虽然没有听懂,但那庄严的场景、感觉到心灵都被净化了。</p> <p class="ql-block">  活佛正在做法事。</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里的建筑多采用藏式建筑风格,以木石结构为主,装饰精美,充满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  度母殿是塔尔寺的一处殿堂,由塔尔寺第四世扎西活佛出资兴建,2003年6月开光落成,主供本尊绿度母,故得名“度母殿”。该殿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藏式建筑,殿内右侧供奉白度母,左面供奉尊胜佛母塑像,左右两边佛龛中供奉有千尊白度母像。</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先有塔,后有寺,走进塔尔寺深深感到信仰的力量,离佛最近的地方,缺氧但不缺信仰;红墙黛瓦,远离世俗红尘,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所求皆所愿,多喜乐,长安宁!</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多年来一直是心中向往的地方,那一排让人心动的白色八宝如意塔,那些身着红色衣服的喇嘛,那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那转动不息的经筒,随风而舞的五彩经幡,和那鼎鼎有名的塔尔寺三绝,无不在我们心底烙下深深的印迹</p> 拉卜楞寺 <p class="ql-block">  行走甘肃夏河的路上再遇雨雪天气。沿途修路有100多公里的烂路。</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是一座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寺庙,是甘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国家AAAA级景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也被称为扎西奇寺。</p><p class="ql-block"> 寺院坐北朝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被誉为“世界藏学府”。</p><p class="ql-block"> 1709年建立并于1980年才对外开放。这是中心广场,广场主要用来举办每年的重大法会或其他大型活动。</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宏伟的建筑群依山而建,由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组成,布局严谨,建筑巍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壮观;殿堂鳞次栉比,金顶流光溢彩;布局错落有致,民族特色鲜明,宗教气氛浓郁,俨然一幅佛国景致。</p><p class="ql-block"> 其建筑结构分为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两类,外木内石,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依其形制,建筑风格以藏式平顶式为主体,辅以汉式宫殿屋面。</p><p class="ql-block"> 建筑结构总体特点为:传统工艺,就地取材,自然朴实,坚固耐用;整个建筑群的墙体有红、白、黄三色,层次感强,从上而下均为青色石英石砌成,色调素洁,质朴大方。</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曾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有闻思学院、时轮学院、释迦牟尼殿等景点,其建筑风格和特征大部分模仿西藏四大寺院。</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一直以来都保留着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是一个备受尊崇的学习中心。拉卜楞寺自1709建立以来整体规模变动不大,1946年第五世嘉木祥对其进行扩修,1958年被捣毁炼铁,在1980年重新开放后开始逐渐修复,直至2020大体修复完成。如今寺内仍保留活佛特色,收集有大量藏文文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院最外围是转经筒长廊,周长为3.5公里还多,由大大小小2000多个转经筒组成,是现今世界上最长的转经筒长廊。</p><p class="ql-block">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不负如来不负卿。拉卜楞寺曾是电影《天下无贼》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出名的原因在于拥有世界最长的转经走廊,转经长廊环绕着寺院。一千七百多个转经筒围绕寺院绵延3.5公里长。</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朝圣者终年不断,最盛时寺内僧侣达4000人。</p> <p class="ql-block">  在准备出寺时、暮色下,一个虔诚的信徒老阿妈,对着转经筒一步不叩拜,不惧寒冷、不惧风霜、不惧雨雪;我试图用手机镜头捕捉她的瞬间,努力去窥视‬深藏在眼神背后的灵魂‬,深入地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  走进拉卜楞寺,便走进了民族宗教的艺术殿堂;走进拉卜楞寺,便走进了心灵归宿的梵天净土。</p> <p class="ql-block">  叩拜着匍匐于佛像前、殿堂前,磕着一个又一个的长头。</p><p class="ql-block"> 穿行于庙宇间的喇嘛,不停伏地起身的老人,他们的心是最纯净的,信仰是崇高的,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佛本无言,我亦无语。</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在建筑方面对色彩的使用要求严苛,主要建筑使用红、黄、深棕三种色彩,其他建筑根据各活佛等级高低使用特定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其中黄色用于嘉木祥和各色赤囊欠楼房的墙,红色用于堪布以及和堪布地位相当的活佛的楼房。</p><p class="ql-block"> 在大片区的使用下使得色彩分明、对比强烈,每年的10月25日前刷新一次,保证色彩常年保持新鲜、艳丽。主建筑群的木柱上细下粗,柱身用红色,木柱顶部的四周用彩色的贴木雕饰,大轮木前后两面也用彩色雕饰。梁的表面通常用石绿、黄色、大红等鲜明色彩装饰,用色方式和唐卡、壁画相同。</p> <p class="ql-block">  在拉卜楞寺时不时能碰到放学的穿着红色的衣服的成群的学僧们。</p><p class="ql-block"> 作为藏学的最高学府,一个普通的学僧需要在这里学习十五年才能毕业。</p> <p class="ql-block">  走进拉卜楞寺,古老的殿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恢弘庄严,红色僧袍和游人们各色衣饰组成的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鼻尖萦绕着煨桑的气息……让你不觉恍惚:这是在俗世,还是在佛国、画间?</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拥有数量多达万余尊的佛像,高者近10米,小的仅几厘米,质地包括金、银、铜、铝、象牙、檀木、玉石、水晶和泥塑等,冠及身上嵌以珍珠、翡翠、玛瑙、金刚石等珍宝。</p><p class="ql-block"> 这些佛像形态各异,制作精美,令人沉醉。除部分是本地区能工巧匠就地塑造的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北京、西藏、蒙古等地,甚至有的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国家。</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位于背山面水的地方,形状宛如海螺。寺院的整体地势西北部较高,东南部较低。</p><p class="ql-block"> 根据宗教性能力的强弱,不同功能区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地方。地势较低的地方代表着宗教性较弱的“现世”世界,而地势较高的地方代表着宗教性较强的“彼岸”神圣世界。高处供奉神佛、诵经学习的殿堂建筑以及寺主嘉木样活佛的寝宫,而低处则是普通僧侣的日常生活区域。这种功能布局特点以佛教曼陀罗为参考,结合地形地势,充分表达了其宗教内涵。</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寺庙建筑大多以石、木、土和鞭麻为建筑材料,四面用青色石英石砌成厚墙。院落内部全呈木结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木柱上还悬有精美的绣佛和幢幡宝盖,顶幕缀以蟒龙缎袍。整体建筑近似梯形,高宽亦复如是,风格厚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  虔诚的信徒不停地行走,不止的转动,触摸着每一个经筒的沧桑,感受每一座殿宇里佛的召唤。</p><p class="ql-block"> 这片虔诚谁能懂?这内心的宁静与信仰的力量让我感动!</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游人不多,没有想像中像塔尔寺那样的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只有寥寥几个藏民摇着经筒进进出出——他们总是赶场似的,弓着腰,脚步匆匆。整个拉卜楞寺安静地在一片庄严肃穆中沉默。</p> 归     途 <p class="ql-block">  再次与桑科草原匆匆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  好一派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雨后的桑科草原,空气清新,烟雾缭绕,别有一番情趣,好一幅美丽、和谐、充满生机的原生态画卷。</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气始终阴沉着,于是我们放弃了洛克公路之行,从夏河出来、顺着绿曲、玛曲、郎木寺、到若尔盖,四川境内又遇见一场大雪,雪后又下起了大雨,这条旅游线上旅游大巴实在太多,好不容易在绵竹上了高速;在简阳住了一夜,第二天(5月18号)走成筑高速直驱贵阳,完成了18天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回来已四个月了,各种应酬及本人的懒惰,直至今日才把此次西行游记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9.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