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苏南有一个名不经传的地方,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沉积厚实。战国时期,属楚国云阳邑,秦时,更名为曲阿。之后又称风美县、云阳县。到唐朝天宝元年,因此地有很多赤杨树,赤为丹,杨与阳谐音,便改为丹杨县,现在已是镇江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它就是现在的丹阳市。</p><p class="ql-block"> 此地虽无崇山峻岭,但钟灵毓秀,有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景观中包含:绿水渔舟、石潭秋月、北山樵笛、简桥暮烟、经山晋杏、延陵孔碑、黄堂丹井、白鹤瓜畦。灵秀之气又孕育出了杰出人物。十九世纪末,在丹阳的云阳镇新桥西路北、城河北路东的一栋四进古民居里,相继诞生了吕凤子、吕澂、吕叔湘。吕凤子与吕澂是同胞兄弟,而吕叔湘是吕凤子和吕澂的堂弟。</p><p class="ql-block"> 近日,收到江苏省吕氏宗亲会会长吕俊岭宗长寄给我的一套《江苏吕氏志》,查阅后,方知丹阳吕氏这个家族始祖为世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南宋理学大家、东南三贤之一,被后世学者尊为东莱先生的吕伯恭讳祖谦。明朝成化年间,其后裔吕瓒公迁丹阳城内新桥。曲阿大地涌现众多人才,丹阳吕氏三杰中的吕凤子宗贤,便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 吕凤子,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艺术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发轫者,被誉为“江苏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的缔造者之一。吕凤子的父亲早年在上海开办德本堂钱庄,家道可算殷实。一八八六年七月七日他出生在丹阳县云阳镇吕家老宅。</p><p class="ql-block"> 吕凤子在家中排行老大,他自幼聪慧。三岁时便开始练习书法,四岁就进入私塾读书,七岁学习唐诗。转眼到了十一岁,已经将《孝经》《论语》《尚书》《毛诗》《周礼》学了个通透,而且解释得很到位,娓娓讲来,头头是道。少年时代的他,在丹阳已是小有名气了。他十虚岁时开始学习画画,他对景物写生,也对诗词的意境作画,小小年纪,崭露头角,真的了不起呀!一九OO年,他在十五虚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炮而红,中了秀才,被誉为江南才子。</p><p class="ql-block"> 他师从中国近现代教育重要奠基者、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李瑞青。经过不断勤奋好学,克苦用功钻研绘画与书法,最终,吕风子宗贤成为现代史上卓有成就的美术教育家和著名画家,一生概括起来,他就是办了三件好事,即:绘画、教书、办学。</p><p class="ql-block"> 一九一0年在上海创办神州美术学校,成为中国最早现代美术学校之一。一九一二年,吕凤子变卖家产,在丹阳开办私立正则女子学校,设小学和妇女补习。校名“正则”这个词,在汉语中的含义是:正其礼仪法则、正规、正宗。这个校名之词出自《楚辞.离骚》。一九一八年,他任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国画专修科主任。一九二一年,任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一九二二年,回到江苏,担任江苏省立第六中学校长兼高中美术科主任。一九二五年,创办丹阳县立初级中学。一九二七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兼私立金陵大学教授。</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五年,吕凤子宗贤创办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担任校长。两年后的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烽火连天,哀鸿遍野,河山受毁,生灵涂炭,丹阳陷倭寇魔爪。大敌当前,他毅然携妻带子、率部分师生内迁四川。在重庆壁山创办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赓续担当教书育人职责。后来,受当时教育部敦聘,为壁山青木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一九四二年,又创办正则艺术专科学校,坚持不懈将自己的艺术知识与道德操行,传输给年轻一代。</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吕凤子一家曾住在重庆江津,刚好陈独秀也住在那里,两家相隔不远。早年在北京教书时,吕凤子就认识了陈独秀,抗日战争之初,在重庆相逢,也与陈独秀有过几回交往。到了江津,难免人之常情,经常往来。陈独秀很是赞赏他的观点,夸他“国难当头,凤先生能够一直坚持教育阵地,传播文化艺术,让愚昧的同胞看到光明,实属难得。”</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0年春,艺术大师张大千特意到壁山看望吕凤子,力劝他在资金难筹,没有财力的条件下,不要自找苦吃,暂别办学校念头,先卖画养家,待以后有条件时再图办学事宜,可吕凤子斩钉截铁地说:“矢志办学,吾意已决!”张大千为之感动,陪伴吕凤子到成都办了画展。吕凤子将所得五千多钱,一分不留,全部花在办学的经费上。此事,让张大千十分感概,激动地说:“吕凤子人品高尚,淡薄名利,与世无争,一心办教育,为人师表!”</p><p class="ql-block"> 王若飞的舅舅黄齐生因参加革命活动,受到迫害。一九四0年从贵州老家逃到重庆,吕凤子不怕受牵连,安排黄齐生在学校担任文史教授。黄齐生经常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与董必武、周恩来、王若飞、郭沫若、黄炎培、陶行知等接触,了解到许多南北抗日形势和民主团结运动的新闻消息,转告了吕凤子。每当知道这些消息后,吕凤子非常高兴,坚信抗日战争我们必胜。有一次黄齐生告诉吕凤子,延安是共产党抗战的总司令部,咱们应有所慰问。吕凤子很有同感,立即发动师生,作书画百余幅,自己也作了几幅,由黄齐生带到八路军办事处,由王若飞带回延安赠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颠沛流离了大半辈子,饱受战乱风霜,深感培养美术人才所受的艰难困苦,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新曙光。一九五一年,受西南行政公署文教处之聘,吕凤子来到无锡市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术系担任教授,不久又成为江苏师范学院图画制图系主任、兼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二年秋,吕凤子随校迁到苏州,在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任教。他看到解放后的国家清明和进步,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和愿景,能够实现他的夙愿,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将自己一手创办的“正则艺专“毫无保留地全部捐献给国家。</p><p class="ql-block"> 吕凤子宗贤绘画技巧精湛,艺术表现具有独特个性和深刻内涵。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应北方友人邀请,为毛主席、周总理、刘主席、朱总司令、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画。他提笔挥毫,画马克思像、孙中山像、鲁迅像等等,表达对这些伟大人物的尊崇之情。他的人物画尤为突出,仕女画、诗意画及入蜀后的罗汉画,展现他在人物画方面的卓越成就。张大千、傅抱石、陈之佛、钱松岩等对他的品德与才艺都有较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我国现代美术界卓有声望的艺术大师刘海粟、徐悲鸿、吴冠中、李可染等都曾随其受学。深受到吕凤子的美术教育和艺术熏陶。</p><p class="ql-block"> 他曾授艺教徐悲鸿学素描。被徐悲鸿尊称为老师。推荐徐悲鸿到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他曾被前苏联政府称为“人民艺术家”,其作品在巴拿马荣获金奖。</p> <p class="ql-block"> 吕凤子宗贤的一生,充满辉煌的艺术成就,成绩斐然,他深受领袖人物的褒扬赞美。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时评说他:“吕凤子先生矢志办学,精神可嘉。他把眼光已投向了抗战胜利之后。是的,整个民族的素质提高,需要教育。”毛主席将一床毛毯委托黄齐生从延安带到重庆,赠送给吕凤子,以示感谢。孙中山先生也这样评价吕凤子:“吕先生笃志办学,精神可嘉。救国之道,也离不开教育,这乃长远之计。”</p><p class="ql-block"> 因长期奔波劳碌,吕凤子积劳成疾,于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在苏州病逝,享年七十四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本文有关图片系选自网络来源,如有异议,请留言斟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