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1],全名威廉·理查德·瓦格纳[2],出生于萨克森王国莱比锡,毕业于莱比锡大学,德国男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831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并同时成为诗人、剧作家、导演和指挥[2]。1833年,创作歌剧《仙女》,正式开启音乐家生涯。1843年,其创作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在德国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演,并因此声名鹊起。1845年,其创作的3幕歌剧《汤豪塞》首演[4]。1849年,开始长达十余年的流亡生涯。1868年,其创作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在慕尼黑首演,确立了其在德国音乐中的主导地位[5]。1874年,创作完成四联剧《尼伯龙根指环》[2]。1876年,创办拜罗伊特音乐节[6]。1882年7月,其封笔之作《帕西法尔》在拜罗伊特庆典剧院首演[7]。此外,其创作的作品还有《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883年2月13日,理查德·瓦格纳因心肌梗塞在威尼斯的温德拉敏宫逝世,享年70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主要成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①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24]。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Musikdrama)。</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②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③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俱乐部90年 理查德·瓦格纳学会</p><p class="ql-block">格拉茨 奥地利</p><p class="ql-block">oicha 1883</p><p class="ql-block">瓦格纳·理查德</p><p class="ql-block">1825年格拉茨剧院</p><p class="ql-block">1854年,理查德·瓦格纳的《Tannhäuser》在奥地利首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幼年的李斯特就受到了乐圣贝多芬的垂青。那是1823年,年仅十二岁的李斯特在维也纳举行演奏会,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贝多芬走上舞台,抱起小李斯特,在他的额头上亲吻⋯…此后,李斯特一面学习作曲,一面举行音乐会,并且不断探索钢琴演奏的新的技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848年,李斯特定居魏玛,任宫廷乐长,并从事指挥、教学、作曲、演奏等音乐活动。这一时期,李斯特在创作上有大的突破。他除写了《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等杰出的管弦乐作品外,首创了具有鲜明标题性的交响诗形式。李斯特共写了13部交响诗,其中最著名的是《前奏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859年,李斯特离开魏玛到达罗马。因婚姻不顺利,而笃信宗教,当了修士。这期间,他写出了一批宗教音乐。同时,他也到各地演出。1869年,他又返回魏玛定居。1875年,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学院成立,李斯特就任院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奥地利 1962年剧作家 约翰·内斯特·鲁伊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Jr,1825—1899年),奥地利作曲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他是老施特劳斯之子。父子同是音乐家。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施特劳斯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比老施特劳斯要大得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小施特劳斯从小在父亲指挥的乐队中耳濡目染,不到七岁就写下了第一首圆舞曲。考虑到从事音乐活动很辛苦,父亲让他学商业。但小施特劳斯依然酷爱音乐,并在母亲的帮助下学会了小提琴与作曲。在他十八岁时,父亲为阻止儿子从艺而上诉法院。最终小施特劳斯胜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844年,小施特劳斯组建了一个乐队,并亲自登台指挥自己创作的圆舞曲,大获成功。在喝彩声中,他的《寓意短诗圆舞曲》竟连续演了十九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小施特劳斯加入革命队伍,用琴弓指挥演唱《马赛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同时从事十分繁忙的创作与演出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870年以后,小施特劳斯又着手创作轻歌剧和大型舞曲。代表作品有《蝙蝠》、《吉、赛男爵》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小施特劳斯一生共写作圆舞曲168首,波尔卡舞曲117首,进行曲43首,还有轻歌剧16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科斯查特(1845—1914),奥地利歌唱家,作曲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科斯查特拥有宽厚的低音嗓音及英俊的外表,自1867年直到1912年退休,他一直是圣歌剧院的成员。科斯查特写作了150多首歌曲,在克兰根弗建有纪念他的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奥地利1980年邮票 诗人 罗伯特.哈默林格诞生150周年 </span></p> <p class="ql-block">F•施米特 Schmidt, Franz</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施米特(1874—1939),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大提琴家。施米特曾就学于维也纳音乐院。施米特曾于1896—1911年间任维也纳爱乐乐团大提琴师,同期在维也纳音乐院教授大提琴和钢琴。1925—27年任该院院长。后任音乐高等学校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施米特主要作品有:歌剧,《圣母院》、《弗雷迪贡迪斯》;管弦乐,交响曲四部、间奏曲、《巴黎圣母院》、《轻骑兵变奏曲》等。</span></p> <p class="ql-block">A. 布鲁克纳 Bruckner, Anto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布鲁克纳(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布鲁克纳少年时就在修道院当歌童。十岁时,他已经担任了管风琴手。1856年,在林茨举行的管风琴演奏比赛中,布鲁克纳的即兴演奏取得了成功,并获得林茨大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即使如此,他还到维也纳音乐学院继续学习管风琴演奏及其他音乐课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1868年,他移居维也纳,并担任了维也纳音乐学院和维也纳大学的教职。1896年,布鲁克纳因病去世。逝世前,他手头还正在写作《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布鲁克纳终身奋斗,其作品却始终没有引起同代人的共鸣。直到他死后20年,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的音乐才得到举世公认,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span></p> <p class="ql-block">A• 伯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Schoenberg, Arnold 勋伯格(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勋伯格自幼就学习小提琴与大提琴,立志当一名音乐家。由于家境贫寒,无法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在一位作曲家的指导下,他掌握了作曲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但或许由于他没有受到正规的音乐训练的缘故,所以,传统并没有束缚住他的思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1901年他去柏林,担任指挥并执教于斯顿音乐学院。1903年,勋伯格回到维也纳,在舒瓦兹瓦尔德学院教授和声与对位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1906年,他的《室内交响曲》上演,因完全越出和声常规而备受责难。但他仍写了更怪异的《升F大调弦乐四重奏曲》、《三首钢琴曲》。在此基础上,勋伯格形成了无调性的十二音体系,并撰写了全新的和声学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晚年,勋伯格创作了更多的具有创新价值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等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Beethoven, Ludwig Vo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贝多芬(1770 -1827),德国作曲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他诞生在波恩的一个宫廷乐师之家。少年时期,父亲期望他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他因而被剥夺了休息和游戏的时间。贝多芬是含着眼泪开始音乐生涯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1790年,贝多芬与海顿结识。海顿非常赏识贝多芬的才能,劝他到维也纳去,并答应教他作曲。从1792年起,贝多芬定居维也纳,并以创作、教学和演出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贝多芬生活的年代正是资产阶级革命从兴起走向衰落的时期。贝多芬深受影响,并终生尊崇“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贝多芬一生不断地与命运抗争搏斗。当他耳疾加重之时,作为一个音乐家,这严酷的打击曾一度使他痛苦绝望。在维也纳郊外的海利根施塔特,他曾想自杀。但是,贝多芬倔强的性格和坚定的事业心在推动着他,使他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处于动荡社会之中的贝多芬,加上他个人的种种苦难经历,使他的作品深刻、宏伟,富于英雄气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九部交响曲,其中以《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晌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最为著名。他还写了歌剧《费德里奥》、配乐《埃格蒙特》以及32首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等。</span></p> <p class="ql-block">G•马勒 Mahler, Gustav</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马勒(1860—1911),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他出生于小康家庭,自幼又不乏音乐天份。在维也纳音乐学院,他的钢琴演奏获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1880年,他由于歌剧创作失败而专注于指挥活动,曾先后在德奥许多城市担任指挥,获得了很高的声望。1897年,马勒任维也纳乐团乐队长兼任宫廷歌剧院指挥。此后,他以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并于1907年任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他一生写过十余部交响曲和许多歌曲,其中《第八交响曲》结构宏伟、编制庞大,被称为“千人交响曲”。他在1908年写出《大地之歌》,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等人的诗作在作曲家的笔下汇成一阕瑰丽的交响曲。他的歌曲集《流浪少年之歌》、《男童的魔号》以及《丧儿悼歌》带有自传色彩,象独特的“音乐日记”。</span></p> <p class="ql-block">R.瓦格纳 Wagner, Richard</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 25, 25);">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