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长淮风雨慰忠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一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80周年活动纪实之四(泗洪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孟庆国</b></p><p class="ql-block"> 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80周年活动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半城。</p><p class="ql-block"> 半城,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下辖镇,古称徐城,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就是半城临淮头人。南北朝梁天监八年(509年)城被水淹,城墙的一半塌于湖中,故名半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改雪枫镇,1966年复名半城。半城镇东、南濒洪泽湖,水域面积达63平方公里,占辖域面积的一半以上,陆地也是水网密布,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湿地水乡。清代诗人刘风诰《咏大明湖》中“半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的诗句,用在这里倒是最贴切不过。</p><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蒋介石不顾抗战大局,悍然发动皖南事变。与此同时,日军集中5个多师团共7万余兵力,发起“豫南战役”,豫东、皖北大片国土沦于敌手。亲日派与国民党顽固派趁机对我根据地下手,与我军制造摩擦。刚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的彭雪枫部面临巨大压力。在极端困难局面下,彭雪枫坚决执行上级指示,率部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顽强战斗,有力策应了苏北、山东地区的抗日斗争,部队也遭受重大损失。4月,受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指示,除留少数兵力坚持游击作战外,彭雪枫率四师主力转移津浦路东,进入皖东北与洪泽湖淮宝地区,从此,位于洪泽湖西畔的半城成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淮北军区司令部、中共淮北区党委,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的驻地,成为淮北“小延安”。</p><p class="ql-block"> 1942年11月,彭雪枫兼任淮北军区司令员。同年冬,日军以近万人兵力对淮北地区,进行空前的“大扫荡”,企图一举歼灭第四师主力。彭雪枫指挥边区军民,运用游击战的战法,与强大的敌人展开激战,持续33天之久,最终打破了敌人的进攻,迫使敌人狼狈溃逃。在反“扫荡”作战中,彭雪枫和边区军民患难与共,白天隐蔽,夜晚行动,跋山涉水,运筹指挥,表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到1942年底,在彭雪枫、邓子恢的领导下,淮北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巩固,第四师在对敌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华中抗战的一支劲旅。</p><p class="ql-block"> 1943年春,国民党鲁苏战区副司令员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率3000余人,突袭我新四军淮北抗日根据地,欲在洪泽湖畔建立新的反共基地,同时接应安徽的王仲廉部东进。彭雪枫率第四师主力展开顽强反击,仅用了3个小时就击溃敌人,生俘韩德勤及其部下官兵近千人。这一胜利使已进入津浦路东的王仲廉部仓皇回窜,从而使蒋介石精心策划的“第二个皖南事变”阴谋彻底破产。</p><p class="ql-block"> 彭雪枫身在淮北,心却一刻没有放下沦入敌手的豫皖苏边区人民,打回路西去,救民于水火之中,成了他的一块心病。1944年夏,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在中国大陆泥足深陷。为挽回败局,抽重兵发动豫湘桂战役。为打击日军进攻,中央制定了八路军、新四军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战略部署,积压在彭雪枫与四师指战员心中3年之久的复仇怒火终于等来了爆发的机会。8月15日,四师在半城召开誓师大会。会后,彭雪枫率主力进军路西,一路连战连捷,打通了我军西进的道路,粉碎了日伪的跟踪扫荡。四师的节节胜利使顽固派大为震惊,他们乘西进部队立足未稳之际,调集优势兵力,于9月中旬向萧县、永城地区发动进攻。彭雪枫率领部队与敌人展开了顽强斗争。不幸的是,9月11日,彭雪枫在夏邑八里庄指挥部队围歼顽军李光明部战斗中,被流弹击中,光荣牺牲。</p><p class="ql-block"> 彭雪枫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毛泽东、朱德等领导都沉浸在极大悲痛中。但鉴于形势需要,也为了保护他身怀六甲的妻子林颖,中央和华中局指示四师严格保密,暂不对外公布。彭雪枫的灵柩由一个警卫排护送,辗转送达半城,安放在洪泽湖畔一条木船上。直到1945年1月,中共中央、华中局才公布了彭雪枫壮烈牺牲的消息。2月7日,中共中央、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为彭雪枫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少奇及中央各部门负责人率2000余人参加追悼会。追悼会由朱德主祭、彭德怀陪祭、陈毅致悼词。中央礼堂大门两侧,高悬着中共中央的挽联:</p><p class="ql-block"><b>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b></p><p class="ql-block"><b> 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b></p><p class="ql-block"> 台上彭雪枫将军遗像两侧,摆放着毛泽东、朱德写的挽词。毛泽东还满怀深情地撰写了一副长联,高度概括和评价了彭雪枫将军的革命人生,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共挽。联曰:</p><p class="ql-block"> <b>“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b></p><p class="ql-block"><b> 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熟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b></p><p class="ql-block"> 几乎同一时刻,在洪泽湖畔的半城大王庄,淮北各界1.6万余人参加了彭雪枫的追悼大会和安葬仪式。两公里长的路边上,群众自发摆了128处祭桌。每个祭桌上都放着一炉香、一碗水和一面镜子,颂扬彭师长为官清如水、明如镜。他亲手组建的骑兵团,一匹匹战马也佩戴黑纱,战马的一声声哀鸣令人肝肠寸断。</p><p class="ql-block"> 彭雪枫的妻子林颖是在追悼大会前不久才得知丈夫去世消息的。在此之前,为了使她不致生疑,顺利分娩,四师领导人不时以彭雪枫的名义和口气给她来电问候和报平安,并把她送到位于盱眙黄花塘的新四军军部医院待产。12月23日,林颖生下了彭雪枫的遗腹子,取名小枫。直到追悼会前,邓子恢政委才在从黄花塘去淮北的船上,将彭雪枫牺牲的消息告诉林颖。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令满怀与丈夫重逢喜悦的林颖如从云端跌入深渊。举行公祭大会时,林颖抱着孩子,被人搀扶着来到灵堂。向亲人致祭时,望着丈夫的遗容,她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放声痛哭。这令人心碎、震人心魄的哭喊声,强烈地感染了灵堂内外的所有人,痛悼彭师长的哭诉声在灵堂上空升腾,化作为彭故师长复仇的力量,化作射向敌人的支支利箭!</p><p class="ql-block"> 1945年5月,淮北区党委和行署决定,在彭雪枫墓地修建“淮北烈士陵园”,并建造“淮北解放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人民敬重彭雪枫,敌人则十分痛恨他。1946年7月,内战烽火又起,四师相继编为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开赴前线作战。敌人占领半城后,竟扒墓劈棺,焚亭毁碑,把彭雪枫遗骨抛撒于水塘和路旁荒野。为雪枫将军喂过马的哑巴许尔才,目睹了敌人暴行,强压住心头的怒火,黑夜里冒着生命危险爬进陵园,从齐腰的水塘和荒野中,把彭师长的遗骨一块一块收集起来,连夜奔向湖边,交给可靠的村民和游击队保管。后来,由于有人的告密,许尔才被敌人抓住,逼其交出将军遗骨。许尔才坚贞不屈,惨遭敌人杀害。1947年3月,华东我军打回淮北,破坏烈士陵园的凶手受到了人民的惩处。1949年1月,淮海战役刚刚结束,时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专程来到半城,看望久别的父老乡亲,凭吊牺牲的战友。当他目睹彭雪枫墓和烈士陵园遭受敌人疯狂破坏后的惨景时,无比愤怒,泪流满面,当即指示地方政府重新修建彭雪枫墓和淮北烈士陵园。如今的彭雪枫墓和淮北烈士陵园,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妥善保护。当年四师师部和淮北军区司令部、苏皖边区行政公署驻地大王庄,被改建成干部教育中心,成为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干部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半壁河山留战绩,长淮风雨慰忠魂。彭雪枫将军离开我们80年了,祖国人民没有忘记他,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四师的战友和后代更没有忘记他。为了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80周年,我和河南省抗战英烈(彭雪枫)研究会的几位同志陪同彭雪枫将军的儿子、原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彭小枫上将与夫人,以及几位四师将士的后代,在镇平、夏邑、涡阳等地参加纪念活动后,来到半城镇,参加相关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 9月13日上午,泗洪县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80周年敬献花篮仪式在淮北烈士陵园彭雪枫将军墓前举行。来自各地的四师后代及相关单位的同志、宿迁市、泗洪县相关部门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少年儿童3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苍松翠柏掩映,荷塘岸柳环绕的“彭故师长雪枫之墓”被整修一新,墓前摆放着彭小枫及夫人李维莉和有关人士与单位敬献的花篮。敬献花篮仪式由泗洪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刚主持。当献花曲响起,彭小枫将军与夫人缓步上前,向父亲鞠躬致敬时,站在墓前方队中的我心头一酸,忍不住热泪盈眶。眼前这位彭雪枫将军的后人,未出生就与父亲阴阳两隔,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伴随着他近80年的成长历程。在党的培养下,他继承父亲的遗志,一步步成长为共和国的上将,一个兵种的主要领导人。父子两人,一个在战争年代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一个在和平年代为兴军强军殚精竭虑,都是值得我尊敬的人。望着在父亲墓前整理花篮缎带的小枫将军,我想起了两天前在夏邑县召开的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80周年座谈会上,他说的那句令我热血贲张的话:</p><p class="ql-block"> <b>“我的父亲彭雪枫,以一个革命战士最为荣耀的姿态,将他37岁的年轻生命定格在夏邑、商丘这块他深深热爱的土地上,这是他的荣光,也是夏邑、商丘的荣光!”</b></p><p class="ql-block"> 是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个军人,当他的生命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军队的强大,祖国的强盛融为一体时,他的人生就是伟大的、不朽的、令人敬仰的。英雄远去,精神永恒!此刻,我站在彭雪枫墓前,缅怀长眠地下的英灵,感到眼前的墓冢是那样高大,那是雪枫将军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一座丰碑,他镌刻着将军的英名和伟绩,承载着革命先烈绵延赓续的民族魂、英雄气,矗立在长淮大地上,也矗立在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彭故师长雪枫之墓”被整修一新,墓前摆放着彭小枫与夫人李维莉、四师主要将领后代及有关方面送的花篮。</p> <p class="ql-block">9.13日上午九时许,泗洪县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80周年敬献花篮仪式,在半城镇淮北烈士陵园彭雪枫墓前广场举行。图为仪式现场。</p> <p class="ql-block">敬献花篮仪式由泗洪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刚主持。</p> <p class="ql-block">彭雪枫将军之子、原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彭小枫上将与夫人李维莉向父亲敬献花篮并在墓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张震将军之子、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小阳少将向彭雪枫将军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原第二炮兵副政委邓天生中将向彭雪枫将军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邓子恢政委之女、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会长邓小燕向彭雪枫将军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张爱萍将军之孙、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理事长张又亮向彭雪枫将军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抗战英烈(彭雪枫)研究会会长梁小冰向彭雪枫将军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宿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东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彭雪枫将军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宿迁军分区副司令员易顺崇代表军分区向彭雪枫将军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泗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武联,县政协主席刘加利,县委副书记石俊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浩分别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彭雪枫将军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左起:吴芝圃之女吴晓红、邓子恢之女邓小燕、彭小枫夫人李维莉、彭雪枫之子彭小枫、张震之子张小阳、刘瑞龙之女刘延淮、原二炮副政委邓天生、张爱萍之孙张友亮。</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活动的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陈金陵向彭雪枫将军致敬</p> <p class="ql-block">彭小枫将军夫妇与参加敬献花篮仪式的孩子们亲切交流并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父子穿越80年时空的深情凝视</span></p><p class="ql-block">彭小枫将军走进淮北烈士陵园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大厅,迎面是彭雪枫的半身像,小枫在父亲塑像静静伫立,跟在身后的我,抓拍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宿迁市、泗洪县有关领导陪同彭小枫将军等参观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我与梁小冰陪同彭小枫将军在纪念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我与张小松(左一)邓小燕(左二)邓天生(左三)在纪念馆交流</p> <p class="ql-block">我与张又亮在纪念馆交流</p> <p class="ql-block">吴晓红大姐在纪念馆父亲像前</p> <p class="ql-block">刘延淮大姐在纪念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1946年7月,内战烽火又起,第四师改编后开赴前线作战。敌人占领半城,竟扒墓劈棺抛骨。原镶嵌在墓碑上的这尊彭雪枫遗像被群众拣回保存,后捐献给烈士陵园。现遗像被四师纪念馆作为镇馆之宝保存。</p> <p class="ql-block">当地领导去彭小枫将军等在纪念馆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彭小枫将军与我们彭雪枫研究会的几位同志合影。右起:白红磊、孟庆国、彭小枫、李维莉、王全成、梁小冰、张红(涡阳县新四军四师纪念馆馆长)</p> <p class="ql-block">五位四师将领的后代在纪念碑前合影。左起:刘瑞龙之女刘延淮、彭雪枫之子彭小枫、邓子恢之女邓小燕、张震之子张小阳、吴芝圃之女吴晓红</p> <p class="ql-block">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80周年活动结束,我们四个从镇平一路随行彭小枫将军到泗洪的同志合影留念。左起:白红磊、王全成、梁小冰、孟庆国</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活动的摄影师们</p> <p class="ql-block">在大王庄新四军四师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将士名录墙上,原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孟秀玲大校找到了母亲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在四师将士名录墙上,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副会长马晓峰找到了父亲的名字,高兴地约我和梁小冰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大王庄干部教育基地雪枫军政大学旧址门前</p> <p class="ql-block">在大王庄干部教育基地刘瑞龙旧居前,有一匹战马雕像,我跨上战马,留此存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