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光为序,筑梦起航。为更好地助推工作坊青年教师成长,2024年9月19日上午,吴锦霞工作坊在子洲县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开展了数学课例展示及“落实核心素养,有效培养数感、量感”的教学研讨活动。</p> 课例展示(一) <p class="ql-block"> 高燕岗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有多少名观众》一课。本节课是运用乘法知识和估算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孩子们的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这一课所面临的是估计体育场能容纳多少观众的问题,这是一个估计较大数量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化整为零”,即把体育场的观众(或座位)分成数目大体相同的几个部分,想办法估计出其中一个部分的数量,就可以用乘法估算整个体育场观众的数量。而怎样把观众分成大体相同的几个部分,办法也很多。如按排分,把每一排观众看成整场观众的一部分;也可以按看台分,把每一个看台的观众看成是整场观众的一部分。估计一个看台的观众人数,还可以继续用“化整为零”的策略,把问题转化为对更小的一个数量的估计。其实,对较大数量估计的数学思想,就是度量的思想。要确定一个度量单位(一排的观众人数,或者一个看台的人数),并估算出这个单位量,再数出单位数,就可以用乘法算出总量。通过解决“有多少名观众”的估计数量的问题,可以体会乘法的现实意义,乘法就是已知单位量与单位数求总量的运算。所以这节课也体现了乘法的实际应用。</p> 课例展示(二) <p class="ql-block"> 刘博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一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设计与课程标准理念相契合。刘老师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数学概念具象化,学生思维可视化,从而建构起分数的知识体系。</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在三年级时所学的关于分数的基础知识,以此唤醒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随后,他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基于对分数的理解,你们认为3/4可以表示什么呢?”,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完善想法以及全班分享,学生对分数有更深入的理解。接着,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如果用两个方格表示1/4,那你们能画出这个图形原来的样子吗?”激发了学生对分数的进一步思考和理解。最后,刘老师设计“拿笔游戏”后,让学生尝试利用1/2这个分数来编一个小故事,学生在锻炼创造力的同时,还能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理解。</p> 主题研讨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详细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分享了他在教学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策略。与会教师们积极研讨,就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概念、如何围绕“把数学画出来,让思维可视化”主题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p> <p class="ql-block"> 教学中,刘老师主要以“再认识”为抓手,先通过前置学习任务了解学情,使学生能抽象出一个整体,概括分数的意义。接着通过三个活动丰富学生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在整节课中,通过丰富的体验,严谨的推理,充分的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观念,还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倾听等品质。</p> <p class="ql-block"> 马丹老师点评:分数中带有计量单位的“量”和表示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率”一直是学生的“噩梦”,教师的“痛”。我们一直以为“量”和“率”是不可兼容的,是非黑即白的存在,实际上有时候可能是同时存在的。因此,我不妨把所有的分数都理解为表示关系的“率”,将带计量单位的“量”视为其中的一个特例。</p> <p class="ql-block"> 导师吴老师对课例进行点评、提炼。吴老师提到,在分数执教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时应关注学生的模型意识,在对“量”的表述上要规范完整,而在此基础上,到分数的意义与再认识时,要关注落实整体的概念,对分数的本质进行梳理,在充分感知分数是由分数单位数出来的基础上体现分数度量的含义。最后,吴老师强调,一线教师要守住常态课堂,基于课标、聚焦素养,要以大观念统领教材,思考“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让常态课简单、高效。</p> <p class="ql-block"> 高燕岗老师分享本节备课</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这个体育场有多少人?”,引导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归纳“以小估大”的乘法策略,让孩子们明白“体育场有多个看台,每个看台的人数看作大致相等,用一个看台的人数乘台数,就可以估算出总人数”。</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问题明确了“以小估大”的策略后,再探索一个看台的人数,引导分一分、画一画、数一数,组内分享,交流方法,鼓励多种方法解决,启发孩子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因有乘法计算的经验,孩子们自然能感受到乘法计算的方法比较方便。顺势引导孩子们梳理思路,进行小结:把看台分成若干等份,用“每份数乘份数就能估算出总数量”。</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问题是根据以上估算出的一个看台的结果,组织孩子们探究“这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要明晰估算的过程,引发思考,得出:</p><p class="ql-block"> 180×28≈180×30=5400人</p><p class="ql-block"> 180×28≈5400人</p><p class="ql-block"> 180×28≈200×30=6000人</p><p class="ql-block"> 关于“估算”教学,有时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给孩子们多留一点时间,也就是要重视孩子们独立探索与交流,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p> <p class="ql-block"> 李艳老师就如何培养量感有了深入的思考。她觉得可以让学生在亲历度量过程中逐步形成量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度量技能;在想象、推理等活动中发展量感;在估测与对比中增强量感。通过跨学科整合,拓宽知识视野;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量感;尊重学生的差异,立足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分层教学。总的来说,教师应打破常规,顺应“互联网+教育”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优势,扩展学生数学体验途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感性认识和学科的的理性理解,高效完成量感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从“量感是什么?为什么培养量感?怎样培养量感?”三个方面分享心得;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思考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量感。提出借助信息技术设计数学实验,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验,形成对“量”的感性认识的信息化;从实物感知、替代物感知、多媒体视频三个角度直观观察物体的长短的可视化;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游戏化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参与,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游戏化;在课堂内外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进行数学实验操作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这让我们不禁思考:量感需要从可视化的路径得来,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可触、可视、可估的“量”中进行体验,以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数学学科素养。</p> 总结提升 <p class="ql-block"> 最后,吴老师为本次活动做小结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希望老师们深入学习新课标,精研教材,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策略、方法的指导,相信在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教学质量一定会不断提升,迈上新台阶! </p> <p class="ql-block">文字:高燕岗/刘博</p><p class="ql-block">图片:梁秀秀</p><p class="ql-block">审核:吴锦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