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木生宗亲:认真阅读了你的看法。对你对伍家山黄氏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表示感谢,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2012年你主持修编《黄氏宗谱》,为我族做了一件好事,我听说你还是抱病中做的,实在让人佩服、感动。在修谱中,你掌握了大量的族内资料和掌故,并有着厚实的族内事务的操持功底。这些,都是我以难望你项背的。</p><p class="ql-block"> 我族从什么地方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从《康熙谱》到现在,一共有六次修谱(含《康熙谱》),但均未触及这个问题。溯源问题,是我族历史上的一个硬伤。本人数十年来想做这个工作,但只是单打独斗,进展甚微。如今和你们各位宗亲一起来做这件事,使我倍感荣幸和责任。消除这个历史硬伤,我辈责无旁贷。为此,此次我们启动溯源工作,只是为了为我族找到根源,使我族不管在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都师出有名,都理直气壮,让我族无憾,也让我辈无憾。我想我族的人们不会不想找到自己的源头吧。一个"一夜黄"的乡俚传说,就使我们倍感无奈,搞得焦头烂额的。如果再加上一个无祖无宗,会让世人作何感想?如果那样,不更会有人说我姓是什么改来的吗,难道说我们还不应该起来认真做这件事情?难道我们就不去寻找源头。在找到源头后,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宣传、鼓动、传播,让"一夜黄“的谎诞传言不攻自破,还我族一个一清白。由此,我们想找到我族的根源,给族人、也给自己一个交代。于是,就展开了溯源工作。但这个工作不是谁交给一个任务,而是一些有心人,自觉自愿的一种公益行为,它不受某种约束,也不以个人意志转移。但一定会尊崇族内宗亲的利益和有益见解,接受大家的正确意见,为完圆满完成溯源工作,作不懈努力!</p><p class="ql-block"> 在溯源工作中,由于时间短,资料有限,使之存在不少问题和缺点。人无完人,我这个执笔撰写人也不例外。在这过程中,更使人倍感力不从心。本着学无止境的精神,真心诚意地向你和全体宗亲们学习,请你们不吝赐教。</p><p class="ql-block"> 认真仔细地阅读了你的看法。在认真体会你的观点后,有的地方不敢苟同。以下,谈谈对你的看法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事实和真相都被掩盖、湮灭。因而,人类在历史面前,显得那么的渺小和无助。于是,我们只能,也只能从历史的微末之处,只言片语之中寻觅、求索,清理、发掘。其中,从历史的尘埃中发现、搜集有用或可能有用的东西,服务于我们的目的。因为,针对过往的一切,我们别无他法。除此之外,还有什现有的办法可取呢?溯源,也有种象考古一样,层层剝离,层层深入,才能揭开谜底;也象在实验室做实验一样,层层递进,抽丝剥茧般地获取成果。如果对只言片语视而不见,视若无物,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你的看法,我也提点我的看法并与你商榷。以下看法,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其一,你说:“黄庭坚七世孙有二,宗和胜二人,如果还有一个同家移民孙,名字应该是单字,故名不合"。我按你的思路进行,则认为这一家子,宗、胜是字派后缀的字,字派与后缀字组合,就成了名字。所以,宗、胜二字不是字派,而可能字派是秘,秘泰公的秘。这样的话,那他们三兄弟就分别叫秘宗、秘胜、秘泰了,这样有何不可,还怪好听的嘛。如你叫业某,塆里的同辈人都会按照各自的意愿,在业字后面缀上一个字,组成他的大名。《民国谱》上称:"故从秘字开始耳"。那在我族的宗谱上,秘泰公的名字,就是秘字派后缀上了一个"泰"字,并组成了我祖的名字:"秘泰”。如果字派后面不缀上一个字,那一个族的同辈的人不全部都叫"黄秘"呀。就是黄波给你的那本《中华黄氏世系探源》一书的P29页,黄香公的第四世孙黄琬共有12个儿子,其中,寿松等5人名字为双字,而侃等7人都是一个单字。那按你的道理,那7个名字是单字的就是寿松的儿子,另外5个名字是双字的就不是他的儿子了。又如P59页黄庭坚的孙子炁共有8个儿子,其中,老大、老二的名字是单字,其余6个的名字是双字,这又怎么解释?都是黄庭坚的后人,为什么炁公家的8个儿子名字单双混合就行,而钦公家的3个儿子混合就不行了呢?还又如P80页鸿荐的6个儿子中,仅1人的名字是一个字,另5人为两个字,你说怎么办?如此情况,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二,"三丁抽一",《中国移民史》上有记载。贝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三,时间对不上问题</p><p class="ql-block"> 粗看是好像有问题,代际之间相距年数太长,是个客观事实。但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代际间隔44年也不是不可以发生的。不论古今,都有老来得子的,连续几代老来得子,也无可厚非。多代老来得子、多代单传,便不是什么奇闻异事。一针对一线太绝对了,这不是机械零件,机械零件也有允许误差,人类社会,就不能有误差了吗。比如你在2012年宗谱中,对"乌兔“二字的解释,就有误差。乌兔到底是什么?真的是太阳(金乌)和月亮(玉兔)吗?读音除了乌鸦的乌,兔真的是读小白兔的兔吗?它典出哪里?不是什么事都能做到严丝合缝的。我们都要学习,都要活到老学到老。</p><p class="ql-block"> 还有你可能认为我们是中孚公的后代,我原来也象你一样这么认为,我还具体到是菰塘祖一支。但他们的钦都只有一子或后代空白。当看到"三丁抽一"政令后,我就否定了,进而认定中理后裔钦公。你说的代际差别太大,我当时也觉得太大,认为不合常理,但想到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世间的事不可以常理度之。另外中孚裔几位钦公,按世代推算有比较合适代际差别,一般为玘公的第十七、十八世孙。平均每代相差时间为二十八、九年,但问题就发生在他们均只一子或后代空白。我开始也从代际时间上也倾向于中孚裔,但不论怎么样也找不到一位多子的钦。只有转而才向中理一支求索。在当时强迫移民情况下,只有一个儿子的人家,谁愿离开熟悉的家乡,离开生养自己的父母而被迫移民啊。再则,中孚这个人作为庐陵祖,是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还有待考证。据介绍,他在唐肃宗至德年间(约公元757年)为兵马副使。年纪应该到了中年,而且是中唐时代的人,他是仵旨被贬到庐陵的(庐陵黄氏是分宁黄氏的一个分支)。而分宁黄氏一世祖黄玘公(公元882一一960年)是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人,他却比自己的第五世孙黄中孚还要晚出生一百六、七十年。中孚裔的钦公,是中孚公的儿子文公的后代,据记载,文是随父避难而迁庐陵的。这样的黄中孚,是不是有一点牵强附会?所以,一件事你一钻牛角尖,就不论是哪里,都出不来了。我搜集了一些资料,准备写一篇关于黄中孚是不是玘公的第五世孙,在五代十国时期,是不是真有这个人的商榷文章。</p> <p class="ql-block"> 四,关于你说的:"钦"是名,不是字派,你还说:"我本人还是认为应尊重历史"。</p><p class="ql-block"> 《民国谱》宗派篇上明确说明:"秘字前尚有钦字一派"。那我们是相信离1370年之后654年的今天你的臆测呢,还是相信329年前,离1370年时间最近的1695年《康熙谱》上的表述呢?你列举了黄庭坚的六世孙镛、钦、铄,说"钦是名不是派"。那我说他们如果是钦字派,分别叫黄钦镛,黄钦钦,黄钦铄呢?在成书时,省去了一个钦字,都只写了钦字后缀的一个字呢?不就成镛,钦,铄了吗。我们在根据某书写相关文章时,都应该基本上忠于原著,离开了原著,就会成为水上的浮萍,无根无底。《民国谱》上白纸黑字地写着:"古派,按旧谱秘字前尚有钦字一派,有派无名”。清注意:"按旧谱”,这说明是按前一部《黄氏宗谱》接续下来的。你说这是不是历史,是不是伍家山黄氏的历史。能用否定"钦"字派来尊重历史吗。还有的是有些事情要客观地看,就如你列举的《分宁黄氏世系》上,记载的黄庭坚兄弟6人,看上去就显示不出字派来。我族《民国谱》中的世系中第四世和第九世,基本与此相同。古人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现在要忠于原著。祖先都言之凿凿地说"钦“秘"是字派,我们过了650多年,却要去推翻它,你说这个官司要去哪里打?从已知的康熙乙亥年、乾隆丙子年、嘉庆十四年、咸丰九年、民国九年历次宗谱,还有你自己主持2012谱,都已约定俗成地认定"钦""秘"为字派,这就是历史!那怎么六次修谱都认可、都行,那怎么今天就又不行了呢?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你是不是由于这次的发现,要把2012年谱的电子版给改了,按你的意愿,给他们俩人另立一个新的字派?但成书的纸质版宗谱你收不回去了。我们不要自己干釜底抽薪,自己否定自己的事,你以为是个数学题,负负得正啊;是哲学,否定之否定。不承认"钦"字是字派,按你的这种臆测,那"秘"字也不是字派了?不信你查一查,不论是中理的后裔,还是中孚的后裔里,都没有名为秘字的人。这些事情是做不到严丝合缝的,哪怕是现代,最最精密仪器、零部件,都允许有一定的误差。本是同根生,不要意气用事,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同心协力,把溯源工作做成功。</p><p class="ql-block"> 五,户籍问题</p><p class="ql-block"> 就是秘泰公与故乡的关系问题,我见到的文字记录和传说。他们公开谈论家乡和回乡省亲祭祖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都是被强迫来的。我们这里的人也把上厕所叫"解溲(手)"吧,不是强迫来的,何来"解溲(手)"一说,能让被强迫来的人回去吗?从人类形成族群、群居以后,统治者对自己范围内的人口都是严密控制的。特别是历史上人口数量偏少时。因为只要有了人,一切东西就都会有了,重要的如财富、兵源。不要以为那时像现在,拿个身份证,带上钱就可以云游四方。可以负责任的说,历史上任何时候一般的老百姓,都还没有过能像今天这样自由的。至于说谈论故乡,当时是严厉禁止的。你谈论,隔墙有耳,马上就有人告密而受到惩罚。按你这个年纪,应该经历过不许乱说乱动的年代,那时言语上稍有不慎,就会被批斗。</p><p class="ql-block"> 关于你说"人们的心中户籍永存‘’。故乡在哪里,传个兩、三代可能知道,代数再一多,就只知大概了。拿我自己来说,推测天祖(上溯第五代)金镒公是个富豪,有子二:长子开桢公是个从九品。次子开桂公即我高祖,拥有良田近百石,三合街上有一个榨坊,内有两筒木榨,骡马十来匹。他有子一:国賓公,即我曾祖。其父除让他读了私塾外,还让他到县城上洋学堂,取得自治研究所、警察教练所两校毕业;一九三O年左右曾任民国政府三合乡乡长。为保护家族山场苗木和族人一起,将肇事者告到县衙;为仁和垸(三合这一片)乙亥年港二口溃堤后修堤的捐款,被张堤防贪墨,他出头上告,追回上捐款。离职后教书为生,1953年去世。祖父承溢公三十多岁因病去世,只知道他结婚了还在读书。按曾祖父对他们四兄弟的分工,管理家中的田产,没事四弟兄一起,在村前的横大路上骑马奔跑玩耍。自己的父亲、叔父就记得更清楚了。</p><p class="ql-block"> 以上说明,离自己年代越近的事,就知道得越多。可以说自己基本上清楚父辈的事,略知祖父的事,大概知晓曾祖父全村人都知道的事;高祖的只晓得片言只语,天祖那里的事,是从宗谱记载上推测来的。因为只有他有一定的财力,才能培养出一个从九品小官员的大儿子,又支撑出了一个良田近百石,榨坊一处的小儿子。</p><p class="ql-block"> 我也算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一个有心人,但就是这样,也是借助宗谱中只言片语记载所知。正如第十四世金声公所言:"亦但知溯高祖而止",意即上溯四代就不知道了。我连猜测带估计地也只能上溯到第五代,不到200年的事。我不知你能上溯你家几代人、几百年的事。你说"一定会给自己的儿孙说起人们心中永存的户籍"。你说说,如果你家也上溯五代,近200年时的祖宗给他的儿子、孙子、曾孙说了些什么,你的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又下传了你祖上的一些什么话给了你?你能说来听听吗?什么事都不能想当然。过着过着,说不定你的后人就把你这个人、你这个人名字都会记不住了。当然,我们大家都会落得这一下场。而《康熙谱》的编纂是于1695年,离秘泰公来伍家山的1370年有325年,你能全求责备地要求他们记得300多年前的事吗?金声公在清咸丰壬子年《黄氏宗谱》序中的言:"世人但以能养为孝,不知以追远为孝,即有永言孝思者,亦但知溯高祖而止“。说能记得住我族一世祖从什么地方来,家乡是什么县、乡、村,故乡亲人的详情,真是天方夜谭。一个想当然的"一定会给自己的子孙说起”的想像,让这些人想破脑壳也想不出来啊。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 class="ql-block"> 我族现存的文字资料大家都知道,在清康熙乙亥年之前,不知道有没有编谱,反正是没有看到只言片语。至于在这之前有没有编谱呢?我想应该是编修了的,不可能从1370年到1695年的325年间没有修谱。特别是六世祖黄兰芳中过举人、进士并官至兵部侍郎,应该是修了谱、立了碑坊的。《扇帷堂》这一堂号是怎么来的?就是历史上曾经修过谱,建过祠堂才有了这个堂号。但史历是无情的,它可让一切兴旺,也可以让一切湮灭。被湮灭的东西让你查无可查。</p><p class="ql-block"> 关于一个氏族修谱傍大款的事,历史上屡见不鲜,特别是刘、李等出过皇帝的姓氏。但我们溯源不是傍大款,硬说我们是靠上黄庭坚这支,前面我作了一定的解释。再次声明一下,认定黄庭坚这一支,是我们作了反复比较而确定的: 江西南昌筷子巷移民集散点所覆盖的范围内,只有黄玘后裔的分宁双井黄氏,和从分宁迁出的庐陵黄氏的后裔中有名"钦"的人。而这些人中,结合《中国移民史》中的记载和其他资料,只有黄玘的第十一世孙瑜的儿子一一钦的后代,才符合明初"三丁抽一"的移民政策规定,进而确定的。是有当时的政令为依据的,不是想当然地把脑一拍,为傍大款而为。是很认真,很严肃地认定的。</p><p class="ql-block"> 重申:</p><p class="ql-block"> 一,《民国谱》第一页印有"江夏世家",翻印的旧序中曰"吾祖肇自江夏”,"余族隶籍江夏,香公其祖也‘’,还有堂号《扇帷堂》,图片《黄香扇帷图》。</p><p class="ql-block"> 二,钦是"未来者","系未蒞兹伍家山者",他在原居地。</p><p class="ql-block"> 三,除夕敬祖供品猪首上插筷子的风俗传承寓意,和我族口头文化传承同步,不忘祖地,不忘我们来自筷子巷。这个风俗文化传承和口头传说文化传承,如你所说,应尊重历史,不可视若无物,这是我们反驳"一夜黄"的根本。想为另起炉灶张本,绝不可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自己独立一支"意即自立门户。语出惊人。我们有"未来者"钦公,有"故从秘字开始耳"的秘泰公,怎么要否定他们,自己独立一支呢?除夕供品猪首上插筷子,寓意我们来自筷子巷,还有口头文化传承作佐证。不承认从筷子巷而来,自立门户,别人会不会真以为我们是从他姓改为姓黄的?因为你无出处嘛。这种行为,是会被黄氏族人所唾弃的。我想只要懂得一点伍家山黄氏历史文化的人,都不会同意,都不会背叛自己的历史。我自己也决不会去做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好好的祖宗,有名有姓:"未来者"钦,和"故从秘字派开始"的黄秘泰;有迁来的祖地:筷子巷,有迁来的时间:"大明洪武在位,越年庚戌"。为什么我们要装聋作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否定自己另立门户呢?是我们做错了什么亏对祖宗的事,不敢面对祖宗,还是祖宗有什么事让我们羞于见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祖为什么不寻呢?还想着"独立一支"不跟先祖对接上,我们的世系怎么连接?对接上对我有什么损失吗?格局放大些,眼界放开阔些,对我族有益的都应该接受。其实说真的,我们这支的规模还真不大,估计人口只有大几千,不足一万。就人口集中的四、六、后份,我想人口充其量也不足五千吧。所以,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体量不大。不要关在门内,沾沾自喜,可知道大冶双井黄氏那支,人口多达15万。在世系对接上了后,比如我们再修谱,就在世系上知道我们到底是黄帝的第多代,是大廉或陆终的第多少代?自称是江夏世家、黄香后裔,扇帷堂子孙,那又是黄香的第多少代?现有的《民国谱》,2012年谱上都是空白。这个空白,不觉得这是一个缺憾吗?难道还要让它继续保持下去?这真的得引起我们的重视、把它去填补上。好好地想想,讨论来,讨论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何日是个头啊,都相互理解理解,一起付诸行动吧!</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是有人另立门户。从书上看到一些犯了十恶不赦之罪的,或大奸大恶叛出家门的、或大逆不道叛出家族的。他们逃亡出去后,掩姓埋名,待到出头之日,才改名换姓自己另立门户。另立门户时就得傍大款了,不然的话在当地也难以立足。但一般的人,都会以坦然的姿态,面对自己的祖宗。说到隔蒲黄金村,今年元月份旺发宗长、炳清,黄波宗亲和我去过,他们村的人没有说他们是不是伍家山黄氏的,村中仅有的几个黄姓人家是在黄门族中,让我们去相邻的铁塔村去找。在铁塔村的付黄塆我们到了他们。听说是伍家山来人,他们喜出望外。说知道他们塆黄氏家族事务的人,在外打工,春节才回来。除骑自行车找可能知道族中事务的人外,黄小腊的母亲立即打电话联系在外打工的儿子。春节前,黄小腊给了最清楚家族情况黄双华的电话号码,后因电话号码不对,春节期间未能联系上。据我所知,他们没有另立门户 </p><p class="ql-block"> 好比说一个国家独立了,但她还是要认可这个国家原本的历史、文化,要继承前一个国家政权所遗留下来的国土、财富、历史、文化、人民。因为她是脱胎于前一个政权,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华姓氏,都在开展各自氏族的活动,我们黄氏是其中比较活跃的一支。各种形式的聚会、恳亲活动连绵不断,碰到一起打个招呼,都会问你是江夏世家的哪一支,是黄香公的第多少世孙。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自己,也应该厘清我族的世系源流。如金生公所言:"世人...不知以追远为孝”。我们追根溯源,是继承江夏世家大始祖黄香孝文化的精义,是一种孝、一种大孝的具体体现。让我们充满自信地在黄氏家人面前,大声地告诉宗亲们,我们是江夏世家扇帷堂伍家山黄氏,是黄香公的第某某世孙。</p><p class="ql-block"> 木生宗亲,不好意思啊。有点激动,语言有点过激,再加之性格直,心中所想,一吐为快了。以上所说显得有粗糙、语无伦次,有些唐突,莫见怪,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因为在2012年宗谱的几篇短文中,你也是说想找到我族源头,并"望有志之士能考证核查之"筷子街。我想你肯定不忘初心,让我们携手共进,不折腾。你的疑虑和提问,促进了这个工作的深入进行。不当之处,多多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 映 雪</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7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