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4)——铁托与走远了的南斯拉夫

慧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去铁托墓之前,先去了1999年北约轰炸的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巴将我们送到多瑙河畔樱花路3号——大使馆旧址前,这里已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起了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大厦,门前竖着孔子像,楼体外墙装饰成一幅朦胧的中国古代山水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楼前一侧是1999年5月7日大使馆被美国导弹袭击事件中牺牲的烈士纪念碑。关于这一事件,中国方面认为是蓄意轰炸;北约则解释因使用了过时的地图误炸;国际特赦组织支持北约的解释,同时谴责北约没有采取适当措施来保证无辜民众的生命;英国《观察家报》和丹麦《政治家报》则认为北约是专门轰炸中国大使馆的,因为南联盟方面用此处作为雷达信号接力站。2005年,北约的一位高级将领说当时北约认为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正在中国大使馆,这次轰炸是一次“斩首行动”,也有揭秘:被击落的美国隐形战机F-117的精密电子战设备在中国大使馆内……数方所言,各执一词,但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参观过原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旧址,大巴便向东越过萨瓦河,回到贝尔格莱德老区。车在一座绿荫婆娑的小山坡前停下。这里是贝尔格莱德乌日策大街15号,铁托旧日官邸的一部分,又叫花房,如今是铁托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坡道向上走去,花草丛中不时有一尊尊人物塑像,残破斑驳,显然已日久失修。看上去应是“花房”时期的,与墓地气氛不甚协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后来看到了铁托的一尊塑像,很是深沉,像在漫步中思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花房里比较冷清,与我们一起参观的只有几个外国人。自从前南斯拉夫分裂后,铁托的影响力逐渐消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花房有大面积的玻璃房顶,采光极好。玻璃顶下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长方形陵墓,墓上两行镏金大字:“约西普·布罗兹·铁托,1892-1980”,再无任何装饰、任何头衔及评价,据说是根据铁托的遗愿,葬于这里。如此简单,是否也是根据他的意愿?希望也是。旁边还埋葬着他的第三任妻子约婉卡·布罗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2年,60岁的铁托与28岁的约婉卡结婚。约婉卡曾经是游击队员,二战期间,一个德国秘密警察的枪口已对准了铁托,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扣动板机射倒了德国兵。从此,铁托记住了她的名字——约婉卡·布罗兹。再后来她被调去总统府做了铁托的保镖、秘书、第一夫人。铁托去世后,她被软禁23年,2013年她也去世了,遵遗嘱葬于铁托墓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墓碑的两侧是“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5月25日”博物馆,因为铁托的生日是5月25日。在铁托生前事迹介绍中我们看到:1892年他生于克罗地亚,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做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1974年被确定为终身主席。1980年去世,结束了37年南斯拉夫总统职务,长眠于贝尔格莱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铁托在战后创建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制定了“积极共处”、“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并发起召开不结盟国家会议,呕心沥血地推动这一运动。 在冷战中他既不站苏联,也不站美国,同时反对苏联的干涉,不让南斯拉夫成为它的附庸,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稳定。在社会主义建设上采取不同于苏联的做法,于20世纪世界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成为一代风云人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45年铁托上任之后,采用铁腕手段,大力发展国防和经济建设,南斯拉夫的军事实力一直位于欧洲前列,经济建设也飞速发展。70年代,人均GDP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名列前茅。当时全国1/3家庭有汽车,1/2家庭有冰箱、彩电,老百姓公费医疗,老有所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由此说来铁托对南斯拉夫可谓功莫大焉!但他的铁腕治理,也使这个国家内部矛盾不断发酵、激化。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的民族政策。铁托是克罗地亚人,他对南斯拉夫的最大民族塞尔维亚人不断打压。对“大塞尔维亚主义”的打击更是严厉,有4万塞族干部被整肃。这为南斯拉夫的解体,埋下隐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斯拉夫是二战后由几个民族、信仰都不同的独立国家组成的,仅语言就有六、七种,如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马其顿语、匈牙利语等等,有些民族之间还有仇恨。这几个强悍的民族,个个崇尚独立,一个比一个敢于斗争,而且从来谁也不服谁,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大一统的国度实在不同。尽管铁托制定了各种政策,平衡各种关系,暂时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但是作为统一国家的根基依然很薄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80年铁托去世后,联邦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对铁托功过是非的评价也日益公开和尖锐,最终南斯拉夫解体成六个国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斯拉夫的解体有极为复杂的历史和民族原因,还有战争造成的对立与仇恨以及国内外各种势力与矛盾。这次旅行增加了一些见闻,但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复杂,不敢妄言,只是陈述一下所见所闻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尽头是一套非常漂亮的雕花桌椅和书橱,都是铁托生前用过的。据《TIME》介绍,铁托后来对享受的追求,不亚于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他钟爱豪车、金表,游艇、别墅;布里俄尼群岛上有夏宫,各个共和国还有他的行宫;元帅服的扣子、皮带扣的饰件都用纯金打造,因此被讥为“铁托金服”。但当他去世后,价值数千万美元的遗产被收进国库,有的拍卖易主,只有著作版权归了家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里名为博物馆实则更像一座陈列室,里面展示的大都是与铁托有关的一些图片及各国领导人和本国人送的部分礼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几个橱柜摆放着许多火炬,这是南联邦各共和国的青年为了表达对领袖的爱戴,每当铁托生日那天都会用奥林匹克接力的方式传递火炬,并把革命的决心书装在火炬接力棒内送到贝尔格莱德,作为给铁托的礼物。这个节目成了那个时代的传统,一直持续到铁托去世后的第6年,这时亲西方思潮已经压倒了革命传统的浪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各国领导人的礼物中,有一件是1955年毛泽东主席送给铁托总统的象牙雕花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80年,铁托去世了。在他的葬礼上,发生了北约、华约冷战双方唯一的也是最盛大的一次会面。有128个国家的209个代表团,包括100多个共产党、工人党的代表团,31位总统、4位国王……参加了他的葬礼,他的离世得到了史上数量最多的国家代表团的悼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时为了抗议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全体西方国家连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都抵制不去参加了,但此时东西方各国领导人都来到了贝尔格莱德;中苏边境双方正陈兵百万,剑拔弓张,两边的共产党书记<span style="font-size:18px;">华国锋与勃列日涅夫</span>坐在了一起;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副总统<span style="font-size:18px;">蒙代尔</span>和朝鲜<span style="font-size:18px;">领袖金日成</span>也聚于一处;还有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等,人们说这是铁托的魅力,能把这么多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国家的领袖人物聚于一堂,的确体现了铁托在世界上的赫赫声望,当然这更是政治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出花房,再次看到由六个圆柱形拼合而成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念碑</span>,当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寓意</span>南斯拉夫由六个联邦国组合而成,今天四分五裂,难道天下真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铁托的去世,无疑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历史看惯了这些,照旧迈着它的步伐向前走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了山坡,又回到现实中的贝尔格莱德。当初说飞机落地贝尔格莱德时,我想这个历史上经过100余场战争,40多次被占领,前南斯拉夫分裂后战火仍频的老城,迎接我们的应是一派衰微、凋敝的图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圈走下来斑驳陆离的古建筑,依稀可见其曾经的贵族之气;大街小巷里到处是一桌桌慢条斯理喝着咖啡的人们;LP杂志首推的咖啡馆里,精美的图书排满一墙书架,让你为他们精神的奢侈惊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布满涂鸦的大街上,姑娘们甩着长腿匆匆地走着;老式铁皮电车却不紧不慢地从眼前驶过……这一切,如一幅幅油画,渲染着华美与平和,这时你很难发现贝尔格莱德人英雄气概的一面。1999年,为了阻止北约炸毁市区的布兰科夫大桥,贝城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贴有导弹命中靶心图标的T恤,聚集桥上,誓以血肉之躯保卫大桥,竟真的令北约放弃了轰炸。这就是前面说到的斯拉夫人的斗争精神,何其威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记不起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贝尔格莱德犹如昔日战后的柏林。细细品味一下,不尽然!但贝尔格莱德的确在战争留下的断壁残垣中不时散发出自由与失落混合的美……他们经历过太多的战争与黑暗,他们对和平与光明的渴望最为强烈,对自由与享受自由生活的理解有独到的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