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童年(三)

糊涂老师

<p class="ql-block">  年三十,街上零零星星传来一个一个的鞭炮声,村子里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喝罢玉米面混合玉米芯磨成的面糊糊,娘期待地问姥姥:“晌午吃莜面吗?”姥姥轻描淡写地说:“ 咱不讲究习俗,还喝熬黑豆糊糊哇。”娘听了,没有难过,只觉得有时间给左邻右舍去做饭了,因为一冬天,她已经在这家那家学会了推莜面栲栳栳了,她的手艺能派上用场了。约莫人家做起了饭,她先到丕孩家,娴熟地和起了莜面,娴熟地推完了半篦子栲栳栳,在一家人啧啧的称赞中,她走出那个令她羡慕的院子。时间还早,她转身去白英家看看。白英娘正在磨摩擦擦,和起的莜面用篦子盖着。白英娘笑眯眯地:“我等你呢,还怕你不来呢。”一冬天,白英家的莜面都是她边学边推的,白英娘习惯了,她也习惯了。她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很快就推完了多半篦子。白英的两个哥哥打扫院子,穿上新衣服的白英给贴春联的父亲递春联,她也加入进来,她爱这种气氛。留下最后一副对联的时候,白英爹笑说:“咱不贴了,给肉女子贴了哇。”她小时胖,现在不胖了,可绰号还伴随着她。娘愣一下,连连摆手:“不,不,不”人家知道她不敢要,是怕姥爷骂,严肃地说,告你姥爷:“多出来一副,不能留给下一年了。”原来这样啊,她开心接过来,捡了一片破瓦,把锅子里,刷子上剩余的浆糊挑上,连蹦带跳回去了。姥爷没凶她,也许沾了过年的光,甚至还和她一起贴到门框上。她又拿出那天得的两窗花,小心翼翼地贴到炕头的窗户上。家里也像过年了。这一年,娘十二岁。</p> <p class="ql-block">  过罢年,姥姥和娘整日圈在家里。因为姥姥说:“咱没有准备下招待人的糖,花姜(面花),你去别人家吃了人家的,咱们没有回礼的。”这她懂,可她闷坏了,姥姥最后妥协:“只准去街上玩,不能到别人家。”整个正月,她没去任何一家,也没领一个孩子回来。尽管碰到的大娘,大婶见面就说:“肉女子咋不来家玩呢。”娘只笑笑。</p> <p class="ql-block">  她不明白姥爷为何将自己的大清房让给别人居住,而自己却住在别人那破旧的房子里。如今夏天已至,雨水渐多,夏日的连阴雨一连下了五六天,仿佛忘记了停。<span style="font-size:18px;">屋顶的瓦片在狂风的肆虐下不时发出令人心惊的声响,好似在痛苦地呻吟,</span>墙壁上的裂缝在雨水的浸泡下愈发明显,那脆弱的房梁也在雨水的侵蚀和狂风的冲击下微微颤抖,让人担心它随时会不堪重负而断裂。整座房子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暴风雨中艰难地支撑着,随时都可能被大自然的力量无情地摧毁。二老在雨中叹息,房子怕是要塌了。小脚姥姥走路不便,姥爷年拖着孱弱的病体。娘头顶一块塑料布,趿拉着一双烂鞋,无数次在风雨里穿梭,将家里的盆盆罐罐,碗碗筷筷,一应有用的东西,一趟又一趟搬到院子里。她全身湿透了,衣服贴在身上,鞋里灌满了水,脸上布满了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还是泪水。姥姥心疼地哭:“俺孩被雨劈坏了。”娘索性扔掉塑料布,不顾一切地把能用的东西都抢救出来。她知道,房子一塌,没有了这些,往后便无法生存。据娘说,这场雨下了七日八夜九后晌,老房子果然在风雨飘渺中塌陷。全靠姥爷人缘好,一家子只得又寻一处废旧的屋子,安顿下来。</p> <p class="ql-block">  房子事件没平息几天,已经随继父去太原生活的她的娘写来了信,娘又生产了,又让她伺候月子。姥爷没有儿子,娘是姥爷的心头肉,姥爷带着她即刻启程。没有车马,全靠步行,爷俩马不停蹄,饿了啃块干粮,渴了喝口凉水,一路走一路歇,但晚上非得住店。住处是八人一间大通铺,和店家好说歹说,才让爷俩一块住。有了歇脚处,脱鞋一看,脚底磨起很多泡,怪不得脚疼不时传来呢。娘睡靠着墙的最里侧,身旁是姥爷,依次是一溜壮汉。一晚上,蚊虫叮咬,起了无数大泡,抓都抓不过来。姥爷开了灯,只见墙上的虫子排了队,姥爷抿死一个又一个。再加上壮汉们的呼噜声屁声,一夜未眠。第二天,天一亮就起程了。一来到娘家,就走马上任。她的娘好像得了口渴病,不停地灌米汤,她不停地熬米汤。继父上夜班,锅灶在院里。不论哪个点,只要她的娘有要求,她就得起来熬米汤。黑漆漆的夜,星星在天空忽闪,她战胜了疲劳与恐惧,独自一个人在诺大的院子里折腾。娘是聪明的,开水能灌暖壶,米汤也行吧?可是她娘说米汤馊了。那只能夜夜起来熬米汤了。</p> <p class="ql-block">  秋天,姥姥看她褂子快露出肚脐了,打发她到亲戚家求一件衣服。姥爷把她带到亲戚家门外,只让她进去。她恍恍惚惚一进门,亲戚一家看到她一愣,主人随手将一个盆放到柜顶。她看到了,那是一盆煮毛豆,她的心一下冷了。她不敢说,又碍于姥爷的淫威,不知怎么嗫嚅地说出了她的请求,立即遭到亲戚家的婆娘女子的反对。说错话的她站在炕沿,眼睁睁地看着,再也张不开嘴。仗义的亲戚,力排众议,给她找了一件女儿的半旧衣服,饭都没留,打发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娘十五岁,五一机器厂来招工了。领头的给了她一张报纸,她流利地读下来了,事就成了。来到厂里,她不怕受苦,庆幸终于有吃的了,还有钱挣。她把稀罕的蛋糕票换成了玉米窝窝票,她吃饱肚子,还能给她娘送点,娘天生就是疼别人的。这年春节,姥姥姥爷吃上了农村人没见过的草纸糕,姥姥戴上了爱了一辈子的圆楞帽子。老俩口嘴里来来回回一句话:得上肉女子的济了。</p> <p class="ql-block">  再过十天,就是娘的三周年忌日了。昨晚,娘又入梦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