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犹太摩西会堂旧址,始建于1927年,位于长阳路62号(原华德路62号),1907年建造之时是一幢私宅。由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将原来在其他地方租屋建造的摩西会堂迁入,成为一所供俄罗斯犹太人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p><p class="ql-block">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入选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热搜纪念馆及革命类博物馆前50强。</p><p class="ql-block">文字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修缮后的摩西会堂旧址仅作为“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供游客参观,不再用于举行宗教活动。纪念馆新落成的展示厅在会堂的花园内。展厅运用了包括影片、照片、实物复制品、模型、艺术品等在内的多种展示方式和包括多幕多媒体播放系统等在内的高科技展示手段,设计师通过整体艺术设计将历史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生动地再现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p><p class="ql-block">文字来自百度。</p><p class="ql-block">因为忙于进馆参观,大门口照片忘拍了,只能在百度上下载。以上二张照片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展厅,具有延伸感的楼梯上记载了展馆的大事记。</p> <p class="ql-block">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前言:</p><p class="ql-block">作为全球唯一以犹太大屠杀为背景、以拯救为主题的纪念馆,我们无比自豪,有幸能够记忆人类那段友善包容,独特难忘的珍贵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逃亡路线</p> <p class="ql-block">国际义人何凤山博士。</p> <p class="ql-block">1938-1940年,何凤山任中国驻奥地利总领事,他很同情犹太人,他和同事利用发放签证,帮助2000名犹太人得以逃生,辗转到上海或其他地方。</p> <p class="ql-block">犹太人到上海后,从外滩下船乘坐卡车经过外白渡桥到达虹口难民救济所。</p> <p class="ql-block">当年运送难民的雪弗兰卡车。</p> <p class="ql-block">救济组织。</p> <p class="ql-block">到上海的犹太人住进临时租用和搭建的难民收容所。</p> <p class="ql-block">窘迫的开始:欧洲犹太人刚到上海,大多数住在临时租用和搭建的难民收容所,多人共一间,甚至有百人共住一间。</p> <p class="ql-block">上海社区成为来到上海的犹太人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这部分展示了犹太人到上海的家庭生活。</p> <p class="ql-block">犹太人在上海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音乐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始新生活:组织乐队;办报纸等。</p> <p class="ql-block">隔离区的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上海、中国,尽管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这里毕竟为犹太难民提供了庇护之所,拯救了我们的生命,这才是最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和中国人融洽相处。</p> <p class="ql-block">犹太理发匠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为了一个承诺,一家三代人守护图书70年。</p> <p class="ql-block">国际主义战士。</p> <p class="ql-block">5本护照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八年上海情。</p> <p class="ql-block">2014年竖立的犹太难民墙。</p> <p class="ql-block">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原摩西会堂)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由摩西会堂旧址和两个展示厅组成,该馆是为纪念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居住历史的主题纪念馆。</p><p class="ql-block">1933—1941年,上海总共接纳了近三万名为逃离纳粹的屠杀和迫害而从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为他们撑起了一艘“诺亚方舟”。</p><p class="ql-block">这座展馆展示了二战期间犹太人难民</p><p class="ql-block">在上海的那段历史,警示人们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