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一种爱,辗转千年,依然令人神往;有一份情,历经风霜,依旧引人遐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名句,也记载着这段关于青陵台韩凭和息氏的千古爱情绝唱。“连理枝”的故事就发生在封丘县境内,比“梁祝”传说要早六百余年,因此,封丘又被称为中国相思文化之乡。</p><p class="ql-block">封丘县留光镇青堆村东,有一个直径3米余的圆形墓冢,墓冢周围有花墙围护,墓冢前有清代康熙l7年(公元l678年)封丘县知县王赐魁立的墓碑,上书“战国息氏贞烈之墓”,墓中安葬的就是为爱情而献身的贞烈女子息氏。</p> <p class="ql-block">穿过历史的风烟,流离时光的变迁。相传,战国时期宋康王戴偃驱车出游,来到此地,见一采桑女子貌美过人,心怀恶念,为能看到她,就令人在青堆村东筑一土台望之,即青陵台。之后他派人到处打听这个女子的住处。后来打听到这个女子原来就是自己舍人韩凭的妻子息氏,于是宋康王就派人对韩凭说,要韩凭把妻子献给他,遭到了韩凭的严厉拒绝。宋康王非但不罢休,反而派了兵丁到韩凭家抢走了息氏,韩凭便悲愤地自杀了。康王抢来息氏后,进行百般威胁,但息氏宁死不从。</p><p class="ql-block">得知丈夫已自杀身亡后,她朝家的方向拜了几拜,然后突然纵身一跳,从青陵台上跳了下去。息氏跳下台后,立刻气绝身亡。宋康王的仆人从她裙带上发现了一幅字,上面写着:“死后求大王赐我遗骨与夫韩凭合葬一处。”宋王大怒,下令息氏和韩凭不但不能合葬,还要把他俩分葬在路的两边。</p> <p class="ql-block">或许,你是我踏遍千山万水也舍不下的相随;或许,我是你流离沧海桑田也觅不到的轮回。一天夜里,两棵梓树在两座墓冢的旁边长了出来,十天之内就长高到三丈多,两棵树根交于下,枝交于上,浑然一体。不久又有一对鸳鸯鸟飞到树枝上,交颈悲鸣,催人泪下,后又化作蝴蝶飞去。情难舍,魂无依,怎别离,伴君去。乡亲们都悲痛地说,它们是韩凭夫妇的冤魂化成的,于是大家称这两棵树为“相思树”,称那对鸟儿为“比翼鸟”。这就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出处,是相思文化的起源,忠贞爱情的典范。</p><p class="ql-block">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无限张望里,在灯火阑珊处的黯然销魂里,这份爱印迹,始终摇曳在历史的绚烂里,沉醉千年,芬芳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