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龙年阳春三月出游浙、苏美篇之二

太阳

<p class="ql-block">摄影:孙际芳为主</p><p class="ql-block">文字:李性刚编撰</p><p class="ql-block">校对:孙际芳</p> <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台州椒江</p><p class="ql-block"> 4月8日下午,我夫妇乘坐包租的轿车驶出雁荡山景区来到雁荡山高铁站,等不多会儿,便乘坐金华开往台州的高铁,约半小时抵达台州市椒江区。</p><p class="ql-block"> 椒江区是台州市主城区,旧称“海门”,位于台州湾入口处,为了与江苏南通海门市相区别而改称椒江。</p><p class="ql-block"> 到椒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参观游览大陈岛。大陈岛是蒋介石撤离大陆前最后离开的岛屿,也是解放一江山岛时,解放军登陆作战的岛屿之一,现开辟为对外开放的旅游纪念景区。</p> <p class="ql-block">  1、大陈岛简介</p><p class="ql-block"> 4月9日早晨,从椒江客运码头乘座高速客轮前往位于台州市椒江区东南约52公里东海洋面的大陈岛。</p><p class="ql-block"> 大陈岛隶属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主要由“上大陈”和“下大陈”两岛及29个礁屿组成,是国家一级渔港。每年鱼汛期,各岛、礁四周,干帆云集,桅樯如林;入夜,渔火万千,蔚为大观,有“东海明珠”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1955年以前,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东南沿海部分岛屿,不仅在各个岛上构筑了大量永备型坚固工事,还把一江山岛作为屏障大陈岛的主要前沿据点。</p><p class="ql-block"> 时年,作为国民党军指挥中心的大陈岛,与主要由南、北两个岛屿组成、同属东矶列岛的一江山岛相隔咫尺。</p><p class="ql-block"> 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对盘踞在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军发起联合登陆作战并全歼守军。一江山岛因此驰名中外。</p><p class="ql-block"> 一江山岛解放后,国民党预感到大陈岛丢失在即。1955年1月30日,蒋经国飞抵大陈岛坐镇部署撤退,在美军第七舰队掩护下,于当年2月初,把14416居民悉数迁往台湾后撤离,将该岛变成了一座无人荒岛。2月13日,解放军攻陷大陈岛,成为迄今为止,新中国最后一个获得解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2、甲午岩景区</p><p class="ql-block"> 山海―体的大陈岛绿树成荫,由于亿万年地质构造变化和海流潮汐冲击,使得整个环岛的岩层、礁石奇特兀立,蔚为壮观。犹以位于下大陈岛东侧近海岸的甲午岩景区最富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 甲午岩景区山陡岸曲,巉岩嶙峋,造型怪异,堪称一绝,素有“东海第一大盆景”之誉。两片30余米高的巨形礁石相距不过数尺,却各自耸峙危立,如大海风帆,直指苍穹,两礁下急涛翻涌,白浪滔天。另有人称观音洞的喇叭形海蚀洞,涨潮时,巨浪由大头涌入,从小头喷出,形成浪击鹅岩,水烟弥漫的磅礴气势。当年国民党军修筑的碉堡、水牢、战壕、坑道等遗址成为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3、蒋介石密回大陈</p><p class="ql-block"> 就在蒋经国飞抵大陈岛部署军民撤退前的1954年5月6日,蒋介石曾携宋美龄秘密乘军舰前往大陈、北麂、南麂等岛屿视察。是年已67岁的他,在日记中写道:“……甚觉气候宜人,更觉故乡可爱。”“春光明媚,留恋不忍离此。” </p><p class="ql-block"> 3天后,蒋介石前往距大陈岛不远的南麂岛考察,在蒙蒙细雨中,众人簇拥下,拍了一张面带微笑的照片。也就是这张照片,曝光了蒋介石曾于1954年偷偷回国的秘密。此次离别8个多月后,浙东沿海岛屿全部解放。蒋介石余生再无缘踏上故土。</p> <p class="ql-block">  蒋经国旧居等历史建筑和构筑物。</p> <p class="ql-block">  4、思归亭</p><p class="ql-block"> 位于甲午岩头里的“思归亭”,就是蒋介石当年秘密回大陈岛时,曾深情眺望故土奉化方向的地方。尽管与溪口还路遥千里,但已在外飘蓬数年的蒋介石,此时恍惚获得回到故乡怀抱的些许慰藉,禁不住悲愤交加,泪如泉涌。</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离开大陈岛后,守军在他和宋美龄站立的地方建了一座亭子,命名“中正亭”。大陈岛解放后,更名为“思归亭”。</p><p class="ql-block"> 思归亭上有幅楹联:</p><p class="ql-block"> 望海觅岩云曾听波涛澎湃,</p><p class="ql-block"> 飘蓬归故里来寻根本枝蔓。</p><p class="ql-block"> 思归亭作为一抹重要文化符号,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民族情感,成为连接两岸同胞骨肉之情的重要纽带,既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彰显两岸同胞早日团聚的美好祈盼。</p><p class="ql-block"> 李白在《送友人》诗中有:“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p><p class="ql-block"> 诗句形象刻画出,每个中国人都自古受传统思想影响,有着浓厚的乡情观念,无论漂泊何处,都念念不忘故乡,总希望晚年能回到故乡,长眠于故土。</p><p class="ql-block"> 败退台湾的老蒋和小蒋,上演了几十年子承父业的政治大戏,但始终眷恋故土,到死为止,都在盘算何时能回到大陆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曾经叱咤中国半世纪风云的一代枭雄蒋介石,晚年躺在病榻上,更是被思乡之情捉弄得日夜难眠,从而加重了他的病情恶化,在离世前,为满足越发浓烈的思乡之情,曾嘱咐儿子蒋经国:</p><p class="ql-block"> “棺材暂厝台湾慈湖岛,他日得回浙江,再行入土安葬。”</p><p class="ql-block"> 正可谓:“身腐骨碎存长志,浮棺依旧伴乡思。”</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死后,与他斗争了一生的毛泽东心情也倍感复杂,隔着茫茫天海,提笔写下“君且去,不须顾”。</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的遗言,表达了他最真挚、最朴实的愿望,以及此生不能回到故乡而死不瞑目的可悲之情。</p><p class="ql-block"> 蒋经国承父业后,秉承蒋介石意志,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施两岸“三通”,结束了两岸数十年不相往来局面。</p><p class="ql-block"> 蒋经国去世之前,与父亲一样,也曾交代灵柩不下葬,与父亲同回大陆安葬。遗憾的是,李登辉以其虚伪,骗取蒋经国信任,不仅从其手中接过权力,还不顾蒋经国的提携之恩,以怨报德,将蒋家子孙排挤出军政界,使其子蒋孝勇被迫赴美定居。于是,蒋氏父子灵柩移大陆安葬的遗愿就此搁浅,成为蒋家后人难解的心结。</p><p class="ql-block"> 1996年,被检测出患食道癌的蒋孝勇自知时日不多,依然抱病回大陆探亲,寄望能在有生之年,为爷爷、父亲了却遗愿,能让他们的灵柩回大陆,入土为安。当蒋孝勇携家人回到父亲、爷爷生前故乡——奉化溪口时,感慨万千,忍不住大喊:“我们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分子却对蒋孝勇访问大陆表示坚决反对,认为是背叛。针对舆论风波,病榻上的蒋孝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于是召开记者发布会。这位始终秉承祖训的蒋家后人,对着无数麦克风与摄像头说了三句话;第一,一个中国原则是蒋家人一直在坚守的;第二,落叶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第三,蒋家人绝不会做出任何对不起祖训的事。</p><p class="ql-block"> 蒋孝勇的三句话,不仅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更传达出蒋氏一族一直坚守:“自己是中国人,坚持一个中国、恪守中华民族一份子的基本原则。”</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与蒋经国虽然有功有过,但却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不背叛中华民族,令人敬佩。我辈何尝不寄望海峡两岸能早日统一,蒋氏父子的灵柩能最终落叶归根。</p> <p class="ql-block">  5、垦荒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大陈岛解放后,上级政府动员组织椒江、黄岩、温岭、象山、临海、乐清、温州等地民众到这座无人岛安家;1956年1月,467名台州、温州等地青年志愿者响应国家号召,组成垦荒队赴大陈岛参加艰苦创业重建,使这座荒岛重获新生,不仅成就了今天的大陈岛,也建树起 “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精神。</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末,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临大陈岛考察,更使青年垦荒队的传奇故事名扬中外。</p> <p class="ql-block">大陈岛远眺</p> <p class="ql-block">  大陈岛上的妈祖庙</p> <p class="ql-block">  6、葭沚老街</p><p class="ql-block"> 从大陈岛回到椒江,应几位当地朋友盛情之邀以品尝海鲜形式用过晚餐后,集体夜游葭沚老街。“葭”指初生芦苇,“沚”指水中小洲。因地处江海之滨,沼泽密布,芦苇丛生,故名。</p><p class="ql-block"> 清政府为加强对沿海的统治,于1843年移台州同知衙门至葭沚,使葭沚逐渐发展为商埠。1981年,葭沚成为椒江市辖镇,可见,葭沚老街不仅历史悠久,还曾是台州最具文化韵味的繁华街区。</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推移,葭沚老街日渐衰落,危房林立,道路狭窄,污水横流,被诟病为“走不进的街、出不去的水、留不住的人”,原本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逐渐消失在风吹雨打中。</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政府启动了对葭沚老街的改造修复工程,在保留青石板、老石桥、风火墙、古树名木等原有古街形态和肌理基础上,增配完善基础设施,诸如砖瓦、屋檐、门墩、屋脊、山墙等各处细节,皆采用旧材料修复老物件,使古台州记忆得以传承,老街区韵味得以彰显,生活和审美意趣得以愉悦。</p> <p class="ql-block">  参观竹艺术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奉化溪口</p> <p class="ql-block">  1、魂断五岭</p><p class="ql-block"> 4月10日晨,乘高铁至宁波,随即转乘公交车达奉化溪口。溪口镇武岭西路77号,是蒋介石、蒋经国故居,1996年11月20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其建筑群包括丰镐房、小洋房、玉泰盐铺、摩诃殿、文昌阁等。</p><p class="ql-block"> 武岭, 谐音《桃花源记》之“武陵”,因建于武山山脊得名,是进入溪口的必经之路,早年曾是个小庵堂,因蒋母笃信佛教,常在此念经拜佛,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三间两层武关式城门。门额两面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背面为蒋介石手书。武岭门内,一条长街顺剡溪蜿蜒,风光秀丽,好一派《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景象,留下了蒋介石父子的深深乡愁。</p><p class="ql-block"> 蒋氏故居建筑群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堂格局,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墨柱赭壁,富丽堂皇。在蒋介石为祝其子蒋经国40生辰而立的报本堂内,悬挂着他的亲书对联:“报本尊亲是谓道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横批匾额:寓理帅气。</p><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至末路。下野的蒋介石决定退守台湾,在离开大陆前,曾回奉化溪口老家小住。这位著名孝子心想,此去,可能今生再没回大陆的机会,再不也能为母亲尽孝了,于是领着儿孙来到位于凤凰山祖茔,伏地长跪在母亲墓前,止不住老泪纵横,失声痛哭,身后的子孙们自然也一片呜咽之声。在蒋经国的再三抚慰劝说下,蒋介石才起身止泪,匆匆到上海,住在停靠于黄埔江的太康号军舰上,数天后前往台湾。</p> <p class="ql-block">  2、丰镐房</p><p class="ql-block"> 丰镐房为清代建筑,位于溪口中街,由大门、素居、报本堂、独立小楼等组成,是蒋介石发迹后,在祖传房子基础上扩建而成,前厅可见屋顶堆塑,中间是“福禄寿三星高照”,两边是“双龙戏珠”。中堂为蒋介石祭祖敬天的“报本堂”。</p><p class="ql-block"> 丰镐房之名源于蒋介石父辈三兄弟,其祖房分别名为夏、商、周。蒋父行三,居周房。蒋父病故后次年,蒋介石两兄弟分家时,众长辈推及西周两位帝王的都城分别为丰邑和镐京,于是各取第一字定房名,分给蒋介石及其亡弟蒋瑞青的祖房分别名为“丰”和“镐”,并由蒋介石承袭,故称丰镐房。丰镐房的雕刻、堆塑、彩画,既反映了房主人对这些历史题材的爱好和祈求飞黄腾达、吉祥如意愿望,也表现了民间艺术的高超造诣。</p> <p class="ql-block">  3、小洋房</p><p class="ql-block">小洋房为建于1930年,前临剡溪,后依武山的三间二层西式楼房。1937年4月,蒋经国留苏回奉化后,偕妻方良、子孝文居住此房。该房楼上东面是卧室,西面是书房,中间是会客厅。</p><p class="ql-block"> 小洋房还住过蒋介石的外籍军事顾问端纳,侍从室主任陈布雷等。</p><p class="ql-block"> 1939年,日本飞机轰炸溪口,蒋经国母亲毛福梅不幸被炸死。蒋经国闻讯从江西赶来奔丧,挥泪写下“以血洗血”四个大字,表达誓报杀母之仇的坚定决心。现在小洋房一楼里进,竖有一块“以血洗血”石碑,讲述毛福梅遇难经过。</p> <p class="ql-block">  4、文昌阁</p><p class="ql-block"> 初建于清代的溪口文昌阁因供奉奎星故名“奎阁”,并有“奎阁凌霄”之称,曾是清代溪口十大景致之一。1924年清明,蒋介石回乡扫墓,见其破败不堪,出资重建成为飞檐翘角两层楼阁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奎阁园林古树参天,四季花香叶绿,因此取名“乐亭”并作《武岭乐亭记》描述其美景。蒋介石和宋美龄婚后到溪口,作为他们的别墅居住。一楼为会客室,二楼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和起居室。</p><p class="ql-block"> 当年,张学良被送到溪口,最先落脚文昌阁,后移送雪窦山软禁。</p> <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蒋介石的出生地</span>玉泰盐铺和摩诃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6年冬,蒋介石夫人毛福梅被侵华日军战机炸死后,蒋经国亲自操办,安葬于摩诃殿东侧空地。蒋介石曾多次前往祭扫。</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海岛佛国普陀山</p><p class="ql-block"> 1、舟山群岛简介</p><p class="ql-block"> 4月10日下午,从溪口返回宁波,随即转乘客车前往舟山群岛朱家尖港口,次日乘船渡海游览普陀山。</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海岛佛国的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在介绍普陀山之前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舟山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的舟山群岛是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海域的中国第一大群岛,相当于我国海岛总数的20%,主要岛屿有舟山岛、岱山岛、衢山岛、朱家尖岛、六横岛、金塘岛、鲁家峙岛等,其中舟山岛最大为我国第四大岛。舟山是中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包括1390个岛屿,人口约100万。</p><p class="ql-block"> 舟山群岛风光秀丽,山岩嶙峋,异礁遍布,岸线逶迤,拥有两个国家一级海上风景区。著名岛景有海天佛国普陀山、海上雁荡朱家尖、海上蓬莱岱山等。其中东海观音山峰峦叠翠,美景相连,人称东海第二佛教名山;蚂蚁岛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  2、普陀山风景区 </p><p class="ql-block"> 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蓬莱仙苑”、“海上仙山”等美誉,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舟山群岛之普陀山主要是观音菩萨道场,原名梅岑山,东濒瀚海,西南距沈家门港6.5千米,南距朱家尖岛2.5千米,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得名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小岛陆地植被为灌木草本,沙滩沙丘为盐、沙性植物群落。</p><p class="ql-block"> 神奇、神秘、神圣的普陀山岛“山在虚无飘缈间”,形似苍龙卧海,远离尘嚣,海阔天空。唐宋元明清五朝皇恩浩荡,近20位帝王为求国泰民安而遣重臣前来山朝拜观音,赐帑赠金,振兴佛土,千年尊崇。主要海上景观为不肯去观音睡佛。</p> <p class="ql-block">  3、不肯去观音院</p><p class="ql-block"> 普陀山是全球最著名的观音菩萨道场,其来历据说是佛教传入日本后,日本僧人常慕名来中土学法而发生的一个神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日本僧人慧锷到中土学习佛法,曾到五台山朝拜观音,瞻仰观音法像。当慧锷走进五台山法华寺山门,突被一尊白玉雕成,手持插莲净瓶,清秀华贵,眉如弯月,眼似双星,光芒四射,端坐莲台的观音菩萨宝像所吸引,希望能恭请观世大士到日本供奉,让东瀛百姓也有缘礼拜观音菩萨。</p><p class="ql-block"> 慧锷叩见方丈并说明心意,祈求法师恩准他恭迎观音菩萨法像到日本。方丈觉得这位日本僧人要求虽显唐突,但也可敬可佩!于是说:</p><p class="ql-block">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看你一片至诚,既有如此宏愿,愿助一臂之力,但能否将观音法相请回日本,要看你的法缘了。”</p><p class="ql-block"> 方丈一边把观音法像交给慧锷,一边说:</p><p class="ql-block"> “此尊观音法像为文殊菩萨所造,可谓稀世珍宝。如今让你请去日本,路程遥远,要多加小心。”</p><p class="ql-block"> 慧锷连连称谢,拜别方丈,手捧观音菩萨玉像上路,顺长江而下,日夜兼程,来到舟山群岛,望着如颗颗珍珠镶嵌在蓝天下、碧海中的岛屿,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可就在这时,海上突然刮起狂风,船在波涛中直打转。慧锷抛锚落帆停船,决定待风平浪静后再走。第二天,果然风息浪平,慧锷扬帆起航。可谁知海面突升一团白雾,挡住去路。船在海上绕来绕去不能前进,慧锷只好把船驶进一个名叫普陀的海岛山口停下,等烟雾消散再走。谁知此后尽管天气转好,但船只依然不能前行。</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时,海上突然布满一朵朵铁莲花。慧锷大惊,静心一想,莫非观音大士不愿去日本么?他回到船舱,跪在观音佛像面前祈告:“如若日本众生无缘见佛,我一定跟从观音菩萨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奉我佛。”</p><p class="ql-block"> 慧锷手捧观音佛像,跟着一位张姓渔民爬上普陀山的百步沙,在其南侧的潮音洞旁紫竹林中造起一座小庵堂,让观音菩萨定居。这座小庵堂发展成为现在的“不肯去观院”,成为普陀山供佛之始,也是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4、紫竹禅林</p><p class="ql-block"> 紫竹禅林古朴典雅,大殿主供仿唐式汉白玉十一面观音像。康有为亲笔题“补袒紫竹林”庵额。寺院西侧筑“三十三观音灵场”廊,内塑日本33座供奉观音的寺院主尊。紫竹林背山面海,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岬谷,海天一色,是揽胜朝拜者必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  5、海面观音卧佛</p><p class="ql-block"> 站在紫竹林至百步沙一带的海边向海面观看,都可以清晰看到海面上一线岛屿,犹如仰卧着的一尊观音大士像。人们附会说,这就是当年日本和尚慧锷恭请观音抵达时,海上突然狂风大作,船在波涛中打转,绕来绕去不能前进,不得不抛锚落帆停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定格在海面的不肯去观音菩萨卧佛,可以从海岛东面临海多角度目视瞻仰。</p> <p class="ql-block">  6、南海观音大佛 </p><p class="ql-block"> 矗立在普陀山东南龙湾岗的南海观音铜像,据称是当今观音铜像之最。该尊观音菩萨脸如满月,眉目清秀,左手托法轮,右手结无畏印,显现出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形相,也成为海天佛国的象征。佛像基层是面积千余平方的功德厅,上层供500尊形态各异的观音铜像,下层大厅饰有观音灵异故事的大型黄杨木雕和以普陀山景色为题材的彩玉浮雕,无论整体感官,还是每个局部,无不显示精美绝仑。 </p> <p class="ql-block">  7、普济禅寺</p><p class="ql-block"> 普济禅寺又称前寺,始建于宋元丰年间,是普陀山第一大寺,历代全山方丈均住锡于此,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誉。全寺六进殿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大圆通殿是普济寺主殿,供奉高8.8米的观音菩萨正身法像,两边端坐观音的“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p> <p class="ql-block">  8、慧济禅寺 </p><p class="ql-block"> 慧济寺俗称佛顶山寺,坐落于普陀山最高峰佛顶山上,初建于明代,寺宇因山制宜,布局包括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平行线上,与左右厢房相拥,为其他禅林少见。慧济寺主殿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右侧大悲殿供奉的唐代观音像,为普陀山最古老的一尊佛像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登佛顶山</p> <p class="ql-block">  9、法雨禅寺 </p><p class="ql-block"> 法雨寺又称后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钦赐“天华法雨”额,遂改称法雨禅寺,其中最辉煌的九龙殿从南京明故宫整体迁来,为目前国内寺院建筑规格最高的佛殿。殿内有普陀山三宝之一的“九龙藻井”",艺术价值极高,为国家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其它滨海景观</p> <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水乡乌镇</p> <p class="ql-block">  1、乌镇简介</p><p class="ql-block"> 4月16日离开古越绍兴,来到隶属嘉兴桐乡市,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p><p class="ql-block"> 乌镇地处江杭嘉湖平原腹地,太湖水系在境内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过,享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5A级景区称号。</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两部分,且都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的风貌和格局。依河筑屋成街,街桥连通成路,街畔流水行船,闲地植树种花,将民居、水阁、桥梁、石巷等建筑要素交融互衬,形成一体,加之吴越文化的高度积累和深厚沉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呈现出江南水乡的空间魅力。</p><p class="ql-block"> 诗人陈运和诗赞乌镇是:“一个现代文明影响不大的世界 一张古老色彩依然浓重的史页”。漫步在水乡古镇小巷,古朴的街巷,错落的桥涵,配以穿梭往来的乌篷船,让人体验到返璞归真的放松和惬意。</p> <p class="ql-block">  2、东栅、西栅景区</p><p class="ql-block"> 东栅景区以旅游观光为主题,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近6万平米,游程约2公里,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等十多个景点组成。</p><p class="ql-block"> 西栅景区毗邻京杭大运河,需乘渡船出入。两岸老街临河水阁绵延达1.8千米,纵横交叉河道超9千米,保存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米,古桥72座,河网密度和石桥数为全国古镇之最,主要以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p> <p class="ql-block">  3、茅盾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集现代作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于一身的茅盾先生,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于乌镇。</p><p class="ql-block"> 茅盾故居是其曾祖父分两次购买,坐落于河东观前街17号,为四开两进木结构楼房,面积约450平米,分东西两个单元。其中的卧室、书房、餐厅等家具与布置与茅盾当初居住时相同。</p> <p class="ql-block">  4、木心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中国当代画家、文学家、诗人木心,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于1927年2月14日出生于乌镇东栅财神湾186号,小地名栏杆桥,2014年5月25日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木心这样评价自己的画:</p><p class="ql-block"> 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它时:醒了。我借旁人的眼睛看自己的画,倏然陌生了,便能适意于与自己的作品的分离.....周详警辟的评论固然可喜,一声稚气的惊呼更能使画苏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木心诗作</p> <p class="ql-block">  5、其他历史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 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江南百床馆;乌镇历史上特有的政府机关,明代称为浙直分署的江浙分府遗址;展示晚清、民国时期民间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的江南民俗馆;原是东栅徐家豪宅,又名百花厅,展陈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的江南木雕馆;展陈乌镇钱币收藏大家榴梁苦心集藏钱币40年,拥有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代钱币近26000余种的钱币馆。</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位于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的文昌阁,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乌镇筑馆读书的昭明书院,闻名世界的中国蓝印花布原产地之一的宏源泰染坊,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戏台,位于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的汇源当铺以及乌镇大戏院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