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古书曾讲“北人居穴,南人据巢”,“巢”落地,后干栏。南人黎族,在海南这个特殊地方创造出一种特别的“干栏”——船型屋。清朝文人张庆在《黎岐纪闻》中曾说:黎人“居室形似覆舟,编茅为之......屋内架木为栏,横铺竹木,上居男妇,下养鸡豚”。五月初有幸在“东方一日游”中充分证实了古书记载。当亲眼目睹海南黎族最集中的传统民居白查村船型屋后,深受震憾。</p><p class="ql-block"> 白查村是东方市江边乡的一个黎族自然村,距市区60多公里,四面环山,风景秀丽。老远看,村落植被茂密,青山连绵,笔直的村道两边棕榈、巴蕉树随风摇摆。广场一角有省里立的碑牌,镶嵌着“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白查村黎族船型屋”二行金光锍溢的大字。毫无疑问,黎族船型屋是其最大的亮点,村中至今仍纵横排列着81间老屋,被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漫步其中,目睹一间间茅草覆顶的房屋如同艘艘倒扣的船,错落有致地掩映在椰林中,深切感受到了那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一排排老旧的房屋,象征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和智慧,折射出一个民族漫长的时代记忆。据了解,这些船型屋巳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海南第一个建筑类古遗址进入国家级保护序列。古村居民已搬到政府在附近统一修建的新地方,老村做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成为黎族先民传统生活习俗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相传,黎人的祖先当年从大陆漂洋过海过来,由于没有栖身之地,就将木船翻过来居住,黎族后代为纪念祖先就仿照船型建起了茅草屋,故称为“船型屋”。如今黎族地区的船型屋已经不多,而白查村保存的最为完整。据记载,这里的船形屋虽然取材简单但建造讲究:为防风雨,茅草屋长而阔,茅檐低矮,屋顶盖着海南特有的茅草;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墙面都是用黄泥混着稻草而建;地面很平硬,是村民用粘土浇上水踩平晾干后的结果。村东南头是各家集中存粮的谷仓。为防潮防鼠,基石垫底、悬空地上。基石上面架方木,再铺木板,屋顶由竹、木架设,外面再盖上茅草。谷仓内外和地面都用粘土糊抹,均起到了密封作用。另外在屋内架构上,船型屋中间和两边分别立着三根高柱子和六根矮柱子,黎语分别叫“戈额”和“戈定”,象征着男人和女人,寓意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一个家。当女孩子十三四岁时,父母就找一个避静的地方盖上一间叫“隆闺”的小茅草屋,让孩子在小屋里住下等待意中人的到来。通过近距离观察,村里用于谷仓的船型屋确是高架状的“人高马大”,地面悬空,而集中在村子中部、西部供村民住的都呈低架状,茅檐低矮,盖沿落地,许多茅草屋周围杂草丛生,站在跟前仿佛回到了远古。</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黎族先人在这个村落生活了几百年,他们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对村寨的发展很有规划,生活区、家畜区、储藏区等都分布清晰;主屋、谷仓、牛栏等泾渭分明。如今村子还保留着传统的村广场,据说在广场的树上曾挂过铁钟,谁家失火时就有人敲钟,村人听到钟声都帮忙灭火。大家绕村子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任何商业痕迹,只有静谧和安宁相随,整个村落弥漫着一种原始气息。</p> <p class="ql-block"> “白查村中景如画,青山绿水映人家。椰风海韵传千里,黎锦苗歌绕天涯。”这是现代人在七律诗中对这个原始部落和周围风光的赞美。走进这座“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使人们仿佛看到了远古时代这个传统<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落的黎民正</span>在稻田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吟哦着远古歌谣,有种大山深处</span>原生态的美。据记载,黎语方言中白查叫“别岔”,“别”字是有水的烂泥田,“岔”字是厚皮树,村名为“别岔”村,即烂泥田附近的厚皮树。古寨口伫立着以“挑担子的黎族姑娘”为原型设计的牌匾,镌刻着“白查传统村落”六个字,给古寨平添了更多风韵。</p><p class="ql-block"> 据说,近两年海南在“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方面正积极推动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项目的申报,已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白查村,这个大山深处的静谧“港湾”具有独特的魅力。置身其中,能深切感受到现代文明中民族传统文化的那份珍贵。黎族最后的古部落风情,必将成为人们游历中挥之不去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