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暑过后,老家的麦李子熟透了。想吃麦李子啦!今天起了个早,特意跑到白土坡,买了点麦李子放在桌上,洗净后,咬开一个,依旧是酸酸甜甜,画面再现:母亲穿着那件打着补丁的蓝色对襟衣服,从地里回来,微笑着,将芭蕉叶包好的麦李子,挨个儿轻轻放在粗陶坛子里,等待我学校放假回来吃。</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末,杨柳池还是区。沙岭小学五年级毕业后,天庆、润翠、兴起、祥华、我们五人考上了区重点中学---杨柳池民族中学读书,那个时候全校学生都属于住读生,每两周才放一次假,每次放三天。</p><p class="ql-block"> 三年的学校寄宿,很多当季的水果,我们都会错过,比如樱桃、茶泡儿、葡萄、桃子,吃得最多的是母亲为我储藏的麦李子。</p><p class="ql-block"> 我心里盘算着,期盼着放假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周五一大早,学校终于放暑假了。途径踏龙村,一路下坡,玉米挂着长长的胡须,蝉叫声在耳边飘过,溪沟里面的水声潺潺,偶尔可以见到用草编制的风车散落在沟边,渴了,在涧沟里捧一捧凉水。我背着簪子背篓,背篓系很长,耷拉在我屁股以下,里面装着脏衣服、饭盒子,还有带小菜的罐头瓶子,背篓里从来就没背过书本、作业啥。我一路飞奔,想妈啦,也想妈给我瓮在坛子里面的麦李子了。</p><p class="ql-block"> 经过踏龙胡家大屋场,院坝前有一大片麦李子林,紫红紫红,上面布满了白霜,就像豆蔻少女,打点粉一般,羞羞答答,散发着香气,好不诱人。想伸手摘一个,但是母亲的教诲让我打消了念头,心里默念母亲说“上学放学不准摘别人的果木,不准拿别人的东西”,也想起了父亲教过我的歌路句"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红着脸,舔着流清口水的嘴巴,一路小跑,冲上支琐石桥。</p><p class="ql-block"> 如果太热,我们一帮同学会下河游泳。桥下的石墩,是天然的跳台,钻迷宫、拿亮水,蹲仰卧、狗刨。在深水处钻迷宫,是我们一帮小孩显示武艺的时候,就是在钻下去的那个滩位找不到人,然后在另外一个滩位冒出来。游泳技术好的就拿亮水,双臂刚劲有力,速度又快,游在最前面让人羡慕。游泳技术差的就是狗刨或者蹲仰卧子,落在最后,让人笑话。</p><p class="ql-block"> 上初一时,我才十岁多一点点,母亲怕我下河游泳,只要放假,就会在桥上来接我。下雨会给我带个尿素口袋,自制遮盖当斗笠,母亲在自己单薄的身上披一件蓑衣,蓑衣很重。天晴,母亲会拿个大蒲扇,让我自己边走边扇风。无论天气或者下雨,母亲总是随身背着个大篾背篓,里面装着猪草或者是挖锄或者是一捆柴火。</p><p class="ql-block"> 过支琐石桥,爬一截陡坡约2公里,经过田恒兵哥哥的老屋,我总要在他家院坝前的大青树下,仰天看看怎么那么大一棵树呢,全村就这么大一棵树。母亲给我讲过,这棵大树是兵子哥哥父亲在世的时候,给树兜上钉过锅生,就是用破锅打碎后,将碎片钉上去,免得别人砍这棵树,母亲说是古时候的老人,保护古树想的一个方法。我很纳闷母亲才上了两年私塾,三字经、道德经时常在嘴里冒出来,母亲的记性和母亲的处事方法怎么我就没有学会。如果是母亲健在,我会挽着母亲,逗逗我的母亲”,妈,您可是我的百科全书,您可是张家屋场的大拇指姐姐”。</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张家屋场守字辈的大姐。张家分为张家老屋场、张家沟边上、张家学屋场、张家新屋场,我家就是张家新屋场。从兵子哥哥家向上走,就是张家老屋场,从小到大我最怕的就是喊人,嘎嘎多,舅舅多,姨姨多,喊都喊不赢。不喊人,母亲知道后,会教育我。“喊人不折本,只要舌条打个滚”这是为人的启达。可我有的时候会忘记母亲的教导,为了回家在碗柜或坛子里面寻点好吃的,见着长辈们,我假装没看见,一溜烟就跑,喜欢我的嘎嘎们就专门逗我,“你个女娃子,总不喊人的,我给你妈说的”。此时我会迅速地扭过头连声叫”嘎嘎嘎嘎嘎”,其实心里极不情愿。</p><p class="ql-block"> 到家了,我来不及丢下背篓,径直跑到转堂屋里面,找坛子里面的麦李子。坛子盖子一揭开,香气扑鼻,紫红色的麦李李一个一个集聚在坛子里面,真的很漂亮,它们散发出特有的香味儿,有点点像现在红酒的醇香味,我抓一把,在衣服上擦几下上面的白霜,张大嘴巴,丢入口中,一咬果汁跑满口,酸酸甜甜的,特别顺口、解渴。等我吃得牙齿有点发软时,我会顺手再抓一把,在衣服上擦几下,递给母亲。母亲总会说,“酸,你吃,我不吃”。我知道母亲是心疼我。都说“为母则刚”,只要女人变成了娘,为了儿女不饿肚子,可以想千方百计释放自己的创作力,比如储存水果,储存腊肉。为了儿女们能读书,可以忍饥挨饿不停劳作,比如饿了在地里捡几个落下的红苕、洋芋啃啃,或者在缸里舀一瓢冷水充饥。</p><p class="ql-block"> 现在有了冰箱,现在有了便捷的物流,买熟食,点外卖。似乎也将年轻母亲的创造力削弱了些。也让母子、母女之间的互动少了些,传统的言传身教会不会慢慢远去呢?</p><p class="ql-block"> 写到此处,母亲对我的点滴,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浮现。午后的沙岭,老屋对面的白岩尖,太阳要落下了。母亲放下锄头,将竹篮里面的麦李子,忙着轻轻地一个一个放在坛子里面,然后用芭蕉叶放在上面,再盖上盖子。母亲脸上流着汗水,面带微笑。</p><p class="ql-block"> 转堂屋里很静,偶尔可以听到天井屋外其他舅舅舅妈劳作后,回来歇息的说话声。母亲总是轻言细语地讲述,说麦李子就是李子,割麦的时候,麦李子就成熟了,可以让老百姓解渴解暑。母亲还说,每年如果李子长得圆圆溜溜,那麦子一定是颗粒饱满。母亲钟爱我们,用麦子和李子之间的物物联系教育我们,自创式储藏麦李的方式爱着我们。这种爱其味其形其性正如《李赋》所描绘:甘酸得适,美逾蜜房。浮彩点驳,赤者如丹;入口流溅,逸味难原。见之则心悦,含之则神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