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西天取经的第一站——西山寺

张海峰

西安市的长安区,东临蓝田县,西接鄠邑区,既有西安南郊及韦曲原上的繁华城区,也有南边巍峨不断的秦岭山区。在这一片广袤的大地上,繁衍着一个个村落,养育着一方子民,因为离西安市区很近,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必游之地,兴教寺,香积寺、丰德寺、静业寺,一座座千年古刹坐落其间,那缭绕不断的香火显示着人们对于佛祖的虔诚。<br>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和唐僧取经有关的两座寺庙。从三桥出发,沿新修的阿房一路,一路向西,到达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向北两公里就到了唐僧离开长安西去取经第一站——西山寺。 西山寺历史悠久,久享盛名,据《长安县志》卷二十二记载:"西山寺,在西乡黄堆潭,去城三十五里,山门外有圣女泉,即今黄堆潭也。相传,西山寺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代高僧玄奘法师西行印度取经时,从长安城出发,第一站便是此地。<br> 千百年来,民间有关玄奘与西山寺的传说源远流长:贞观元年八月(公元六二七年),玄奘为索求佛经真谛,不远万里,只身西出长安去印度取经,踏上漫漫征途。中午时分,骄阳灼炎,至圣女泉。此一泉碧水,柳荫环抱,波光粼粼。玄奘下马拜泉,牵马饮水。毕,须叟少歇,重策马登程匆匆西去。十七年后,玄奘取经功成回国,唐王朝遣特使及卫队远赴流沙(今新疆境内)迎接。于是,由二十匹骏马满驮梵经六百五十七部,在王朝卫队的护卫下,玄奘于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唐太宗在洛阳,特地委托宰相房玄龄在朱雀门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长安人民倾城出动,几十万人排满在几十里的大街两旁,欢呼玄奘荣归故里,盛况空前。第二年,玄奘便在当年西行时的第一站圣女泉旁,建造了西山寺,昭示纪念。寺成后,皇帝又赐御棍三十六条,供寺僧护院之用,距今已一千三百余年了。 清同治年间(1865年),寺遭兵焚,殿宇全毁,后又修复。民国年间,西山寺辟为完小,学童在厢房念书,寺僧在大雄宝殿供佛,各执其事。据曾任完小校长的已故老人林凤祥生前讲述:他当年曾亲眼见过御棍十余条,寺僧视之为宝,常不肯与人抚摩。<br> 一九四九年佛像再次被拆毁,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六年又将五间大佛殿和三间山门房拆掉,迁建了社办中学,其他房舍因年久失修,全部倒塌,从此,寺院一片荒凉。二零零五年,为弘扬佛法,普利众生,在已逾八旬的著名高僧常明法师倡促及筹措下,西山寺的重建恢复工作又进一步展开。如今,常明老和尚已德成西归,西山寺在新任住持宽济法师的带领下,建设已初具规模。<br> 现在的西山寺主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钟、鼓二楼,观音殿、地藏殿,厢房一一对应,重檐歇山式大雄宝殿,左侧有客房,右侧为塔院,后边为寺院苗圃及生活设施。远远望去绿树葱葱掩映下西山寺,红墙黄瓦,飞檐溢彩,钟、鼓二楼伸入云端。山门外古圣女泉旧址上亭台依旧,一潭碧水随风荡漾,潭边柳树成荫,花木秀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山寺山门前高大精美的石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人合抱粗的古柳见证着西山寺的沧桑岁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潭水清澈,各种鱼儿、乌龟畅游其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潭水从这个粗大的泉眼里咕咕而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明和尚纪念塔古朴厚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塔后侧有纪念碑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沙弥石雕憨态可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八罗汉堂前汉白玉石雕精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乌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亭台楼阁,喷泉假山,真是一块修身养心的好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