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镇江市城区西北部,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西津渡从三国时期始,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津渡古街的建筑、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皆因“渡”而生。 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曾经的西津古渡,如今离长江江岸已有300多米距离。因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西津渡逐渐削弱了渡口的功能。 </p><p class="ql-block"> 自新世纪以来,镇江市政府开展对西津渡保护性开发,使西津渡历史风貌得以基夲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现拥有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市级文保单位。2001年荣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2010年被授予京杭大运河~西津渡古街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p><p class="ql-block"> 西津古渡不仅是一亇历史文化宝库,也是一个开放的旅游景区,吸引着四方游客纷至沓来。白露时节,我和家人赴镇江一日游的上午,即赴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游览观景,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新风,收获不小。↓</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至长江路,南至云台山北麓,东起迎江路,西至玉山大碼头遗址,规划面积52公顷。图为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图示。↓</p> <p class="ql-block"> 到达西津渡景区后,沿着游客中心所在的西津渡街由北往南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青砖黛瓦馬头墙的传统民居,两层楼房多见,底层为商铺,二层为住宅或仓库;木格门窗,形态各异,古朴典雅;青石板铺就的地面已被磨出裂痕。古朴之风扑面而来,令人欣喜。↓</p> <p class="ql-block"> 位于游客中心东侧是西津渡清代小码头遗址,其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与光绪前期,随着江淤的上涨,碼头改向发展。1900年前后,碼头被淤泥填成陆地。据考证,该碼头是清代救生会、义渡局的专设碼头。↓</p> <p class="ql-block"> 清代小碼头遗址所在的“老碼头文化园”,面积不小,碼头元素凸现,引人入胜。广场上几尊体现码头生话的雕塑,有船夫 、贩夫 、账房先生与老外等,栩栩如生,引人遐想。这里也有几家规模不小的餐馆,门口摆出的菜谱很有镇江地方特色,煞是诱人,如不是离午餐尚早,必定会夺门而进。(图4取自家人所摄)↓</p> <p class="ql-block"> 顺道向东右转,是云台山麓下的“尚清戏台”,巍巍壮观,飞檐翘角歇山顶,喜庆的红色灯笼悬挂四周,独具艺术魅力。想来这里必定是喜庆之日百姓看戏的绝佳处↓</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位于镇江云台山北麓,是依附破山栈道而建的古渡。沿尚清戏台一侧的石阶向上20米左右时,忍不住往下俯视,景区南北的旖旎风光已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始于三国,又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扩建修缮,形成了如今的规模。西津古街也名西津渡街,虽仅1000多米,却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街道青石板铺地,两旁均是青砖黛瓦、古色古香依山势而建的两层楼房。走进这里,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前行,仿佛穿越到干年之前。↓</p> <p class="ql-block"> 古街由东向西有四道拱门,门额上的题刻分别是“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恋耸翠”,古韵悠悠,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 古渡老街中心位置是“救生会”遗址。据介绍,原镇江处的江面宽达几十里,遇大风天气,行船事故频发。当地为此成立了救生会(始于宋代),专门从事打涝沉船及救济事宜。此慈善之举,一直传为美谈。↓</p> <p class="ql-block"> 与救生会相对而立的是始建于元代的昭关石塔。昭关石塔是藏族佛教标志性建筑,青石质地,完工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至今巳700多年历史。昭关石塔由下部的云台及上部的石塔构成,通高8.635米,塔下云台设四门,门洞上额刻“昭关”二字,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过街石塔。2006年5月25日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庄严神圣的昭关石塔下是游人过往必经之路,人们禁不住驻足观赏和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与昭关石塔相邻的“观音洞”依山而建(是一亇天然岩穴),始建于宋,后由于战火,屡废屡兴,屡兴屡废。现建筑为清咸丰九年(1859年)重建。清同治元年(1862年)立“重修观音洞”记。门额上刻有清代侨寓镇江的宜兴籍学者陈仕晹所书的“观音洞”。洞内供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观音菩萨像若干。洞门外有一个三层的铜鼎。</p><p class="ql-block"> 古代观音洞香火旺盛,信众众多。这也缘于沿江一带风浪引致船沉等天灾人祸,百姓希望观音菩萨多多保祐。↓</p> <p class="ql-block"> 从观音洞出来向西走不远,就来到道教的铁柱宫,其门口铁柱上有蛟龙盘踞,但今日未开门。↓</p> <p class="ql-block"> 沿山间栈道,继续向西走去,在“飞阁流丹”拱门前有一亇几米长的玻璃罩,里面是考古挖掘坑。坑内高低错落展示着不同朝代的道路基底结构。“清代路面”由不规则石块铺设;“明代路面”是规格一致的灰砖;“宋、元时期”和“唐代”的路面为夯土层;最底层唐以前的路面是在山体上凿出的原始栈道。真是一眼看干年,令人感概不已。↓</p> <p class="ql-block"> 继续沿逶迤的石板路往西行,就来到名声不小的“待渡亭”。待渡亭是古人来往送行、文人怀古凭吊之所。据景区介绍,始建年代不详,曾于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待渡亭曾随着江岸的北移而北移。现址于解放后重建,1999年重修。(图取自家人所摄)↓</p> <p class="ql-block"> 从待渡亭处往南向“云台阁”方向前行,沿登山石阶拾级而上,邂逅不知名的六角凉亭、茅草圆顶亭,且行且休息,终于来到云台阁。其为仿古建筑,坐落于云台山北峰,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主体楼阁4层,总高32米,建筑形制具有宋、元古建特征。云台阁是由阁、亭、轩共同组成的一组整体轮廓跌宕多变的建筑群,阁内陈设“镇江城市主题馆”,展现镇江3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p> <p class="ql-block"> 云台阁门前是广场,围以汉白玉围栏。↓</p> <p class="ql-block"> 云台阁是登高望远的绝佳地,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可眺望四周山水风景,长江、镇江新老成区等尽收眼底,虽然精疲力尽,却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云台阁下山,邂逅民主同盟会李公朴故居。李公朴(1902.11.26~1946.7.12)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出生于淮安。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1946.7.11在昆明市遭国民党特务开抢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出血过多牺牲。↓</p> <p class="ql-block"> 下山后来到景区的小碼头街,一路西行。这里各种特色商铺林立,镇江传统商品应有尽有,是游客购物的理想好去处。各种非遗项目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漫步街上,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和蓬勃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到西津渡东北角兜转。这里曾是租界,是一片欧式建筑相对集中的区域,有德士古洋行旧址、美孚火油公司旧址、亚细亚洋行旧址、税务司公馆旧址、英租界工部局、英国领事馆等。一幢幢老建筑是西津渡沧桑历史的见证,2009年在镇江西津渡改造提升中,被修旧如旧地保护修缮,还原历史真貌。↓</p> <p class="ql-block"> 处在欧式广场北侧的英租界工部局旧址,是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建于清朝末期,是1890年的老建筑,与英国领事馆风格一派相成,系复古民国风与欧派建筑的完美组合。↓</p> <p class="ql-block"> 欧式广场南侧,有英国领事馆旧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长江沿线被迫对外开辟了5亇通商口岸,镇江就是其中之一。1865年云台山下沿江一带被划为英租界,並在这里修建了英国领事馆。1996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英国领事馆旧址已改建成镇江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欧式广场西南角是景点“五十三坡”,其是蜿蜒而上的石台阶通道,共53亇台阶,是进老街的主道之一。其取名缘于佛教典籍《华严经》中一个劝人为善的故事。即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的教化,决定遍访圣贤,以求进一步升华。他先后求教于53位圣贤。“五十三坡”之名即是从这一故事中得到启发,每上一台阶,仿佛就参拜了一位圣贤,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p> <p class="ql-block"> 美孚火油公司旧址位于迎江路馬路东侧,美孚火油公司系美国洛克菲勒石油垄断集团于清光绪年间在镇江设立的支公司。临街而立,为三层西式建筑楼,占地面积330平方米。1992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图2取自家人所摄) ↓</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口已经成为历史,西津渡历史街区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已被注入时代的内涵,展现出亦古亦今的迷人风采。到西津渡历史文化景区,感受它独有的魅力,正是海内外游客的时尚选择。</p> <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p><p class="ql-block">摄/文/制:潘湘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