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探幽一张明信片</p><p class="ql-block"> 和资丘上桥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段时间,到朋友家做客,偶然看到了《三峡集邮》杂志的封面,封面上的这张图片,是溪上的石拱桥,年代很久了,看似很熟悉,朋友问我:长阳的太史桥你知道吗?我说:很熟悉!这张图片是很早以前一张明信片上的风景图片,拍的是长阳的石拱桥,持明信片人认为是长阳的太史桥,并写了一篇有特色的文章。对此,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到太史桥去看一看,回味一下。</p><p class="ql-block"> 因为今年长阳公路建养中心正在搜集最美318国道长阳段的资源,太史桥正处于318国道高家堰镇,这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我马上给负责这个活动的周志刚主任通报了这个信息,他非常感兴趣。</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张图片,很有年代感,我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图片上反映出来的信息,它的右下角有手写7/11/04日期,说明发件人是1904年11月7日这天手写的,距今已经有120年历史了,中间的印刷文是“Chang yang”,是拼音长阳,后面“Briicke der zehntausend Jahre”是德文,翻译过来是“万年桥”,连起来就是“长阳万年桥”,所谓万年桥,就是古桥,年代久远的意思,这是制作人所想。至于其他手书的外文是什么意思,因为是人为手书草写体,问了几个人,也没搞清楚意思。然而,这个桥究竟是长阳那个桥?心存疑问?拱桥横跨溪上,桥上还有土地庙的屋檐,地势险峻高耸,好像不是太史桥,难道是龙潭沟的那座桥?不是,龙潭沟的建桥史没有这么长,而且桥下没有溪流。就此疑问,一天在思索着,总想把它搞清楚,我曾想找当地的夏开学求证一下,只想了想,没问。</p><p class="ql-block"> 晚上,到韬哥那闲座,拿出了那张图片给他看,他一下认出,这是资丘的上桥!他迅速把这张照片发给曾经居住在这个桥头曾任副县长的张裕国同志,向他求证!他发来的信息指定,这就是资丘的上桥。我又在众多的老资丘照片中寻找,找到了上桥20世纪50年代的照片,其环境和外貌和它相对应, 因此,得出结论,此桥是资丘的上桥无疑!而不是太史桥。</p><p class="ql-block"> 图一 明信片图片</p> <p class="ql-block"> 张县长知道我还在韬哥家逗留,很快来到一起,就这张图片,一边细看照片的画面,一边兴奋谈起资丘上桥的许多往事……</p><p class="ql-block"> 资丘上桥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古镇的泡麻溪上,1992年由于隔河岩电站的兴建,古镇连同上桥沉没江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然而,古镇1400多年的变迁历史,人文地理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人们在此生活的记忆始终存留在心间,流连往返,当人们失去他以后,更加怀念,珍惜他的过往,多少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人谈论它的旧事,写过无数回忆它的文章。熟悉资丘古镇的人都知道,资丘古镇,不仅有上桥,还有一座下桥,资丘上、下桥是资丘古镇地标性建筑物的标志,它把东西街两片连成一个整体,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于是什么时候建的?怎么建起来的?谁建的?各种传说很多,据张县长听老人说,仅下桥就有360年历史了,那么上桥年代更久远,按此推算,建桥就在明朝时期,因赋闲在家,动了查查县志,探探究竟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图二,上世纪50年代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来到县档案馆,查长阳县志,清朝前无志可考,我县保存下来最早的县志是康熙年间的《长阳县志》,还是陈金祥老师费尽周折,从北京博物馆复印过来,由刘春阳同学校译而存。随后有乾隆年间编的《长阻县志》《道光县志》《同治县志》民国《长阳县志》、解放后《长阳县治》92年版、2000年版。也就是说清朝以前长阳没有编县志或者说没流传下来。县志可考证的年代从1673年到2000年,有327年。</p><p class="ql-block"> 在查县志时,我注意到《康熙县志》没有说到桥的事情,在《乾隆县志》上列有我县各处桥名几十座,没有说到资丘上、下桥,只列出了距县西120里的向王桥、资丘庙;在《道光县志》里也列出我县各处桥名,就是没有资丘上、下桥,也列出了资丘向王桥,对向王桥的描述是“高数十余丈地势危聳”,在《同治县志》里,没有列出各处桥梁名目,但我看到了“水自南流注之又五公里至资丘向王溪”,知道现在说的泡麻溪,原来名为向王溪。民国《长阳县志》没列出相关信息,92年《长阳县志》对资丘上、下桥有了交待,它是这样说的:</p><p class="ql-block"> 上桥系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田、文二姓绅商捐资修建,长19米,高33米,下桥于嘉庆初年由刘姓捐资修建,长19米,高29米。按此推论,上桥到现在有231年历史,下桥嘉庆初年是1796年,到现在是228年。</p><p class="ql-block"> 查了县志,虽然有了结论,但我还是存疑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资丘上、下桥规模也不算小了,为什么在早期县志中比它小的桥如马连桥、鸭子口桥就列入了县志,而它没有列入县志?是什么原因?</p><p class="ql-block"> 二、从结论来看,乾隆58年建的上桥,《乾隆县志》是乾隆19年编的,没有上县志很正常,然而乾隆之后是嘉庆,嘉庆25年之后才是道光,《道光县志》桥名目中也没有列入,而且上桥建成后在我县的影响力也是很不小的,为什么没列入,这就很不正常。</p><p class="ql-block"> 三、资丘上、下桥是近代人之称,原来是怎么称呼的?因建了两座桥才有上、下桥之称,未建下桥之前,上桥叫什么桥?是不是就是向王桥?这个问题会影响人们的三观,我问了熟悉资丘的人们,他们说泡麻溪源头之上有一座向王桥,但那座桥和这一座桥是不是同一座桥?泡麻溪原来叫向王溪,溪口清江有向王滩,资丘有向王庙,上桥建成之初叫向王桥也有可能。历史的变迁,山川的更名,是很正常的事。如果这样说,上桥建桥就在乾隆19年以前了。</p><p class="ql-block"> 四、如果对资丘上、下桥就是道光年之前所说的向王桥,那建桥人就另有说法,来自写《西阳坡村志》的李滔林先生信息,西阳坡村李家湾一带有一墓地,主人是关士纲,碑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吾父乃祖关应祥五子,生平为善,领修玆丘向王□桥,多费余金,募化十方,受尽千般万苦,硚功告竣,善心未足而西归矣。系乾隆十四年己巳岁八月初二日亥时生于宜昌长阳德乡玆丘清石溪土地祠下,享年七十春,亡加庆廿三年戊寅岁二月廿五日寅时寿终”。碑文中还涉及到一人闻庭芳,由此可证,资丘向王桥是他们两人募化集资领修建的,乾隆58年,关士纲44岁,正当年,确实有可能是他建的。但《乾隆县志》是乾隆19年编的,上面也列了向王桥,这又是个矛盾。</p><p class="ql-block"> 据说,资丘上桥立了碑,但人们对碑文没有经意,碑文能说明建桥的来历,没有记录下来,究竟情况是怎样的?一时也没看到更多的资料,也许有,只是我没看到罢了,而我也不能仅凭几天的查找,了解它的全部,让知情人去解惑吧!</p><p class="ql-block"> 图三康熙年间编的《长阳县志》图片</p> <p class="ql-block"> 熟悉资丘古镇的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资丘的上下两桥。</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曾针对资丘上、下桥写过一首诗:两道飞虹挂碧霄,八八九九仰瞻高。泡麻溪水潺湲夜,玉魄银光弄二桥。是资丘上、下桥风光的真实写照。所谓八八九九是应民谣上桥九丈九,下桥八丈八(高)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我的上辈对资丘上桥是很熟悉的,我的姑妈杨发秀就住在桥东头街头,父亲很小时跟姑妈生活了一段时间,我父亲说,桥东头之上(北)有一条小路下去就是洋面厂,洋面厂前泡麻溪中有个深潭,他们经常在潭中嘻戏、玩耍。 我的叔叔张家墅就曾住在桥西头半边街。我打电话问过叔叔,还记不记得资丘上桥的碑文写了什么,他说:别的都不记得了,只记得碑上有几个大字“宜都郡”几个字,因他那时还在上小学,“郡”字不认识,问了几个人才知道,所以印象特别深。查县志,长阳历史沿革,长阳属宜都郡时还在三国、晋朝时期,其历史更久远了,按此推算就有1600多年历史了。对资丘上桥究竟于那年建造,越探幽越不得所以,找不到直接证据,到此为止。</p><p class="ql-block"> 图四 资丘上、下桥!</p> <p class="ql-block"> 话说到这里,再回到明信片正面。</p><p class="ql-block"> 首先谈谈右上角的那两枚2分钱的邮票,邮票中文写着“大清国邮政”,4角写着2分字样,在圆形布局中,有一条腾龙,并有英文字样,这是大龙邮票吗?我查了相关信息,不是,我尝试翻译中间英文的含义,通过查找明白:这是一枚清朝邮政最早的邮票,为蟠龙邮票,蟠龙象征着权威和尊贵。这枚邮票最具特色的是中间的英文“CHINESEIMPERIALPOST”,意思是大清帝国邮政。它有3个版本:第一个是日本版,发行日期是1897年10月1日;第二个是英国版,发行日期是1898年1月28日,有雕刻版太极图水印;第三个是英国版,发行日期是1901年,是雕刻版无水印。日本版和英国版的最大区别就是日本版把邮票中的英文排版成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IMPERIAL CHINESE POST”,意思是“帝国大清邮政”,前后英语单词颠倒了,日本版印刷的是中华第一套错版邮票,只用了三个月就停用了,</span>蟠龙邮票是大清邮局脱离境外,光绪皇帝御准开办"大清邮政"以后第一次正式发行的邮票,它整体布局采用了满满堂堂、中心取圆、局部透白、四角衬花的传统技法。明信片上所用邮票就是英国版印制的无水印邮票,红色,1901年发行。有水印2分的为黄色。(由此说明,此明信片是1904年寄发的),全套20枚中的其中一枚,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价格不菲。</p><p class="ql-block"> 再说明信片上的5个邮戳,反映了它的行经路线,从邮票上盖的邮戳可以看出,此明信片始发于萬(万)县,右下角邮戳是1904年11月13日经宜昌留下的,正中和左下是1904年11月21日在上海邮政中转留下的,上方中间的邮戳是此名信片的落戳地,英国利物浦,到达时间是1904年12月31日上午10:45分。</p><p class="ql-block"> 左上印刷文为“Postcard一WeltPostkarte一Carte postale”,分别是英文、德文、法文明信片单词,法文单词隐藏在利物浦邮戳之下。由此可知道,此明信片制作印刷于欧洲这三个国家之一,多种语言,全世界通用,至于明信片上的手写体,通过多种尝试,还没翻译出来。</p><p class="ql-block"> 明信片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至今有150多年历史了。由于明信片可以直接投递、图像和文字结合、传达信息、抒发情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等多种用途,很快在全球盛行起来,20世纪初在欧美发展到鼎盛时期。这张明信就是在那个时期产生的。</p><p class="ql-block"> 这张明信片落地英国之地,我很惊叹!岁月悠悠,它历尽沧桑,经过了一个多世纪,又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不知经过了多少次毁灭性的硝烟炮火,它却完好幸运地保存下来了,它的存在过程本身就是个谜?它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又是怎样回到中国?回到方先生之手的?值得回味……</p><p class="ql-block"> 那么制作这张明信片的时间更久,而照这张上桥图片的人又是谁?什么时间照的?又是个谜,因为那时的照相行业在我国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遍,我认为,那时国门刚开放口岸,国外的洋人开始穿行在我国的各个角落,某位来到了资丘古镇,为上桥的风光所吸引,拍下了这张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并感到很精美,回国后就制成了明信片。</p><p class="ql-block"> 石拱桥,是我国古代工匠们智慧的结晶,它取用于天然材料,结构合理,建桥工艺简洁,适用方便,耐久性强,在我国大地山川河谷中广泛使用,与山水相融,形成独特的风景线。通过这张明信片,才知长阳资丘的上桥,在100多年前,就走向了世界各个地方,以它为代表,展示中国的传统工艺石拱桥,他们号称为万年桥,确实值得欣慰。</p><p class="ql-block"> 这张明信片,由于年代久远,设计精巧,多国文字印刷,古朴、沧桑、厚重的风光照片,加上清朝时期的两枚蟠龙邮票,其本身价值就是一件非常稀少罕见的历史文物,十分珍贵,而它反映的又是长阳的建筑桥梁,桥上的土地庙,牌坊,代表了土家建筑文化特色,作为长阳人更感到特别的珍贵。在这张明信片上,虽然有很多未知,但正是由于它的未知,才使得耐人寻味,魅力无穷,值得人们去追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延伸味道会更浓更值得品味……</p><p class="ql-block"> 图五 明信片正面</p> <p class="ql-block"> 文章初步完成后,为了多方面了解资丘上桥的前世信息和佐证我的一些想法,2024年10月27日,在我的邀约下,我的父亲、周碧麟老师、李滔林老师,覃世清会长、王双键同学、李茂清主任、我弟杨继红等一行齐聚叹气沟田园农家,分享这张明信片的相关信息。通过交流,为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一、这张明信片,是一张非常珍贵的历史幸存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发掘它的潜质价值;</p><p class="ql-block"> 二、集大家的人脉资源,提供相关资料,译出明信片上手写体的真实含义,进一步探寻未知的谜底。</p><p class="ql-block"> 三、资丘上桥建成时间是个谜,难于定论。</p><p class="ql-block"> 四、同治年前所称的向王桥就是后来所称得上桥,有一定的依据。</p><p class="ql-block"> 五、李滔林先生介绍,泡麻溪源头的向王桥100多年前已冲毁,是木桥,从遗址规模来看,远远达不到《县志》对资丘向王桥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图六 小聚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天后,志趣相投的朋友李茂清先生根据他的人脉,把这张明信片发给了中国科学院印教授,请他翻译一下手写体的内容,他看后答复,字迹潦草,内容看不清楚,但很像威尔逊手迹。</p><p class="ql-block"> 威尔逊,全名,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英国人,世界著名植物学家,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出版的《中国:世界园林之母》的作者,100多年前,从1889年开始,他曾4次到中国进行植物考察,我县位于宜昌西南方向,步行五天路程乐园大湾的珙桐,就是他1900年5月19日第一次来华考察发现的。1903至1905年,是他在华第二次考察,主要活动在四川一带,从收录他的行程中,没有记载到万县的记录,但从李茂清先生从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威尔逊著作《中国世界园林之母》附录三《威尔逊历次来华采集的时间、行程和地点》提供的情况来看,他的来华行程,也没有明确记载到过乐园大湾的记录,说明他的部分行程并没有全部录入。又从他到四川的行程来说,都是从长江水路进出川的,完全有可能在万县落脚,从他的国籍,他的行程,他的手迹,该明信片出自他手,有很多吻合之处,如果这张明信片真是威尔逊所发,这就是威尔逊到万县最直接的佐证,为研究收集威尔逊在华行程的人弥补了重要的物证。</p><p class="ql-block"> 很想说明信片上的风景照片是威尔逊第一次来华到了乐园(当时名为落山或洛山),又到资丘拍的,回国后印成明信片,第二次来华使用在万县邮寄回英国家里,但肯定不是威尔逊拍摄的,有资料显示,威尔逊第一次,第二次从英国来华没有配备照相机,第三次从美国出发来华才带了德国产的桑德森牌照相机,他的拍照是从1907年开始留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至于拍明信片风景照的人是谁,另有其人,只能从李茂清先生推荐的《洋人旧事》去查了,这是后话,不见得有结果。</p><p class="ql-block"> 一张很普通的明信片涵盖了这么丰富的内容,从我看到它的画面到现在,前后一个多月,搞得我牵肠挂肚,不断追索,先后有张本立、周志刚、覃世韬、张裕国、李滔林、覃守宪、王双键、杨继红、县档案馆、杨诗语、张家墅、周碧麟、覃世清、李茂清、李华等为我所想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信息,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这张明信片引来了这么多的话题,很难一竿子插到底,现分享出来,让读者来参与评说,进一步挖掘它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图七 欧内斯特.享利.威尔逊</p> <p class="ql-block">下面查县志时的照片</p><p class="ql-block">康熙县志校译后封面</p> <p class="ql-block">乾隆县志查阅</p><p class="ql-block">沿清江滩名</p> <p class="ql-block">清江滩名</p> <p class="ql-block">桥名栏目</p> <p class="ql-block">祠、庙记载</p> <p class="ql-block">道光县志封面</p> <p class="ql-block">桥名记载</p> <p class="ql-block">沿革列表</p> <p class="ql-block">溪名记载</p> <p class="ql-block">同治、民国县志封面</p> <p class="ql-block">《同治县治》记载:水自南流注之又五里至资丘向王溪</p> <p class="ql-block">蟠龙邮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