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家坐北朝南,南临洛河,北临无名山,横亘在郑卢公路边,离集市不到一里地,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自打认识先生起,邻家就是一个空院子,院里杂草丛生,三间石灰墩砌成的房子破败不堪,据说这家院子的主人是一个没成家的单身汉,年轻时外出打工,几十年没回来过,这次回来是要卖掉院子,因为生了一场病,急需用钱,看似人家卖院子与我家没有啥关系,实际关系大了。</p><p class="ql-block">买家是一对年轻夫妇,常年在外打工,积攒了一定钱财。又不想回山上居住,想在路边买地基盖房子,于是就相中了这块院子,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很快这两家就谈妥了价钱,房屋卖卖成功。</p><p class="ql-block">这买家像得了宝似的,恨不得动工兴建,根基紧紧扎在我家墙根,两家风道也被占用,父亲好说呆说,让其让出30公分,人家以人家只是占着人家的地基为由,拒不相让。先生也几次三番好言劝说,这家人就是顽冥不化,怎么说都无济于事,无奈父亲只好给远方的哥哥打去电话,让其回来协商此事,哥哥劝父亲,年纪大了不要和别人置气,气坏了身子不划算,占就让他占着吧,多占一点也不一定好过到哪里,咱吃点亏算了,何况老房子以后也没人回去住,现在的孩子都往城市发展,谁还回农村。母亲也给我打电话,我也同样如是说,对此,我想到了六尺巷。</p><p class="ql-block">在安徽有桐城一个叫六尺巷的地方,大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因为地基问题和邻居发生争执,家人写信给他,想通过他朝中做官的资源解决问题。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回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之后非常惭愧,主动让地三尺,邻居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了一个宅院,于是两家的院子之间有一条六尺的巷子,名为"六尺巷",两家的礼仪之举被世代传为美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故事中,人们都在称颂张英大学士的高尚品格,“懿德流芳”是给他的最高褒奖。后人们不管是出于纪念还是旅游的目的,将这个古老的故事镌刻在屏风上。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从古流传。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人为世人敬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建设文明社会的今天,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需要发扬光大。“六尺巷”的故事,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尺巷是胸怀,是格局!农村需要六尺巷,农村人乡土意识浓厚,墙角子、地边子不单是财产的问题,更是熟人社会的脸面问题,一般不会轻易的妥协。因此“六尺巷”的故事,在农村应该广为宣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