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少时的每年中秋节下午,母亲在厨房忙碌着,父亲则到田间地头转转,俩个哥哥和妹妹忙着扎火把,我呢,一会去看看哥哥们火把扎好了没,一会去看母亲芝麻馍有没有炕好。那时还是土灶,母亲锅上锅下忙个不歇,我自告奋勇帮母亲添火,团了一把稻草塞进锅肚,火腾的一下起来,只听母亲说,火大了,一次只能塞几根稻草,炕馍要小火,慢慢teng。可我这个急性子,哪能受得了几根几根塞,不一会馍就给炕糊了,母亲无奈的说,你还是去扎火把吧,等会来吃馍。</p><p class="ql-block">我们扎火把是在山墙边,和隔壁的小伙伴一起,人多力量大,芦苇杆、稻草以及稻草搓的绳子,分工明确,很快,我们人手一个火把,同时,芝麻的香味也飘了过来,我们又欢呼雀跃的跑进厨房,刚出锅的芝麻馍一哄而尽,我们边吃边扎巴嘴:真香啊,真甜啊!</p><p class="ql-block">此刻的我,循着关于母亲的记忆,和面、炒芝麻、碾芝麻、放糖、调馅,待面起炕馍。现在已经没有土灶了,不用像母亲那样锅上锅下的忙,电饼铛就可以搞定。孩子们吃着刚出锅的馍:香,有姥姥的味道!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姥姥的怀念。</p><p class="ql-block">我是有诸多感慨的,曾经我们一群孩子围绕着母亲,如今一群孩子围绕着我,当年那个在村民们眼里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读书没有任何生活能力的小女孩也成了孩子们的一片天。</p><p class="ql-block">感谢母亲,母亲说过,我就是摔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母亲还说过,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我一辈子都记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