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刘公岛:甲午国殇的最直接见证者

敬民(白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诸多海上战事发生于此,特别是甲午战争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迹。</p> 刘公岛概况及历史沿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公岛全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公岛与渤海及山东半岛的位置关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公岛在威海市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公岛位于中国东部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横踞威海港出口中央,距威海商港码头2.1海里;因其地处黄海北端,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共扼渤海咽喉。全岛近似三角形,岛东西长4.08公里,最宽1.5公里,最窄0.06公里,平均宽度0.77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4.95公里。刘公岛属大陆岛,岛上峰峦起伏,海拔多在100米上下,主峰旗顶山,呈东西走向,余脉绵延迄海,海拔153.5米,为岛上最高点。地势西高东低,北陡南缓。岛岸线北岸曲折,坡短岸陡,侵蚀特征明显,多海蚀崖。东北及西部近岸多明、暗礁石及乱石滩。南岸平直,多沙滩。沿岸有黄花湾、荷花湾、骡子圈、麻井子、贝草嘴、黑鱼嘴、东泓等岬湾。岛周围有小岛拱卫。东北面有黑鱼屿;西面有黄岛,与刘公岛相联; 东面有小泓岛、大泓岛,合称东泓;刘公岛以南2公里处有日岛,因远望似衣漂浮水面故原称衣岛,清初以其位于东海日出的方向,改名日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威海湾全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公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公岛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人在岛上繁衍生息。刘公岛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名称。汉时称“刘氏别业”,元代称刘岛、刘家岛,明中后期一度称刘岛山。明隆庆六年,在官方奏章和皇帝诏令中始正式出现刘公岛这一名称,沿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刘公岛名称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民间传说刘公、刘母乐善好施,经常救助遇难船民,船民为感念搭救之恩,在岛上中部阳坡上建造了一座祠庙,内塑刘公、刘母像,后称刘公庙,故称刘公岛。另一说是东汉末年,刘氏皇族一支因不堪曹魏政权迫害,避难迁至岛上定居,后称刘公岛。还有一说认为刘氏指的就是汉代石落村之刘姓,入岛定居而得名,前面提到的汉时称“刘氏别业”即采用的这一说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远眺刘公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的威海悦海灯塔(景观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万历末年,于岛上高峰设墩台,派兵戍守。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屯兵驻守,刘公岛及威海卫港自此便成为海防重地。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刘公岛成为其重要基地。甲午战败后,刘公岛被日军强占达3年之久。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7月英国强租威海卫,刘公岛成为其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的避暑疗养之地。1930年收回威海卫后,英国政府续租刘公岛10年,至1940年11月1日英军撤离。1933年,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进驻威海卫,司令部设在刘公岛,海军教导队第一大队也驻在刘公岛。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至1938年3月,日军第二次占领刘公岛,在岛上设华北要港司令部,驻汪伪海军。1945年威海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刘公岛。1947年10月6日,国民党军进犯威海,占领刘公岛,至1948年12月18日撤逃青岛,人民解放军再次进驻。新中国成立后,刘公岛作为军事禁地,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军驻守。1985年4月1日,刘公岛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获“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获“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等称号并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21年12月17日,被山东省民政厅认定为省级地名文化遗产。</p> 甲午战败,给中华民族带来无比深重的灾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本明治时期扩张地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本的扩张政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甲午战争背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了扩大市场、掠夺资源和扩张经济,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其中特别是把进攻朝鲜作为实现这一政策的跳板。为此,日本在军事上进行了长期准备。1890年(光绪十六年),日本发生经济危机,国内各种矛盾十分尖锐,为摆脱困境,日本统治集团决计发动侵略战争,于是便进一步加速了战争准备的步伐。而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默许、纵容或支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甲午战争要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甲午战争海上战役爆发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甲午战争(1894年7月-1895年4月)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因战争开始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政府对侵略中国和朝鲜蓄谋已久,乘机也派兵到朝鲜,并以此为借口调兵抢占仁川至汉城一带战略要地。7月23日,日军悍然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唆使其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控制朝鲜政府后,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广乙”号,丰岛海战爆发,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被击沉,和“高升”号伴航的运输舰“操江”号被日军俘获,是为“高升号事件”。经过此次海战,日本海军取得朝鲜海面的制海权。7月28日夜,日本陆军进攻牙山成欢驿的清军,发生激战,清军不支,退向平壤。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向对方宣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甲午战争主要时间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壤战斗经过要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海海战中日海军巡航路线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旅顺基地布防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军攻陷旅顺并制造大屠杀惨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甲午战争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此阶段战争在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平壤之战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清军在平壤集结了约1.5万人,而日军则约有1.6万人。清军虽占据了坚固的防御阵地,但由于指挥不力和缺乏协调,在日军猛烈的进攻下溃败,9月15日经过一整天激战,平壤失守,清军6天中狂奔500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不久日军占领朝鲜全境。黄海海战发生在9月17日,是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海军提督丁汝昌重伤、邓世昌等600多名官兵阵亡;日本海军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水师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海军之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阶段(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此阶段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鸭绿江江防之战是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的第一次战役。10月24日,日军泅水过江,当夜又在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中架起浮桥,25日占领虎山,26日占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3天内,清朝重兵近3万驻守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金旅之战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顺口陷落,这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关键一战。日本第一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第二军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上的花园口登陆。11月6日,日军进占金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11月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次日,旅顺陷于日军手中。日军攻陷旅顺后,即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4天之内连续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清军俘虏,死难者最高估计达2万余人。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渤海门户洞开,直接威胁到津京要害,战局更是急转直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阶段(1894年11月22日至1895年4月17日)。此阶段战争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进行,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此战中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待后面一部分详细介绍)。辽东之战持续的时间很长。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后,连占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1895年1月17日起,清军先后四次发动收复海城之战,由于指挥不力,皆被日军击退。2月28日,日军趁胜追击,从海城分路进攻,3月4日攻占牛庄,7日不战而取营口,9日攻陷田庄台。仅十天时间,清朝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马关春帆楼谈判(写实雕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军攻台澎作战过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甲午巨痛,国耻民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旅顺失守后,清廷于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月14日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由于军事上的胜利,日本觉得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机会还未到来,因此借口“全权不足”,将清政府的两位求和代表侮辱一番,驱逐回国。日本虽然在战场上连战连捷,但毕竟国力有限,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进一步加重了日本普通人民的负担,自1894年底以来,日本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农民暴动,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在手握众多丰厚谈判筹码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2月2日向清政府提出了和谈的要求。但日方指定要李鸿章充当全权代表,并向清政府提出,必须以割地、赔款为 “议和”条件,否则无需派代表前往日本。清政府为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于1895年3月,改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3月20日双方在春帆楼会见,正式开启了和谈。日方代表以胜利者的姿态,继续进行威胁和讹诈,并在谈判伊始就攻占了澎湖列岛。4月1日和10日,日方先后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条款及最后修正案,李鸿章乞求降低条件均遭拒。4月14日,清政府电令李鸿章遵旨定约。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并于5月8日晚在位于烟台海岸街的顺德饭店(也即海滨饭店)换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屈辱的《马关条约》(部分条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帝国主义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列强在华租借地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关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沙俄和法、德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后增加三千万两所谓的“赎辽费”)。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战争是一次沉痛的挫折,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从“天朝大国”沦为“东亚病夫”;继之又遭到列强疯狂刮分,使中国陷入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p> 刘公岛保卫战,北洋水师“最后的悲情一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甲午战前北洋海军舰船实力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威海卫基地布防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威海卫基地海陆炮台及配炮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成立于1888年,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另外三支分别是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于日本。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北洋水师有旅顺和威海卫两个基地,旅顺是北洋水师的维护、修理基地,威海卫是北洋水师的永久驻泊地。威海卫基地自1887年开始兴建,至1890年共建成北帮(威海北岸)炮台3座,南帮(南岸)炮台3座,刘公岛炮台6座(东泓、南嘴、迎门洞、旗顶山、公所后、黄岛),日岛炮台1座。1891年又在威海卫后路修建陆路炮台4座,整个威海卫炮台群,共配置大小炮位167门。同时,在刘公岛上建有北洋海军提督署(即海军公所)、威海水师学堂、屯煤所、鱼雷修理厂、机器局、工程局、石码头和铁码头(包括码头管理房)、麻井子船坞等军事设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威海卫战役形势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摩天岭炮台在威海湾南帮炮台群的位置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一部分已经提到过,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自日军登陆荣成湾并在荣成县城集结,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月25日分两路向威海卫进犯,到2月17日刘公岛沦陷,历时近一个月。日军在占据辽东半岛大部、控制黄海制海权后,组成山东作战军,准备进攻依然保留在刘公岛的北洋水师残余势力。日军联合舰队共配备有军舰25艘、鱼雷艇16艘。 1月 20日拂晓前,日军三艘先遣军舰抵达荣成湾畔的龙须岛一带,上午很快就控制了成山头,下午便占领了荣成县城。之后,1月21日、22日和23日,日军34600人、3800匹战马,分三批“尽皆上陆”。1月25日,日军沿芝罘大道方向向威海挺进,沿途仅遇到微弱抵抗。1月30日,日军对威海的南帮炮台发起了总攻。不到一天的时间,南帮的陆路炮台和海岸炮台陆续失守,守军全部战死。其中的陆路摩天岭炮台被日军占领后,用俘获的大炮调头轰击我方阵地,形成“炮资敌,我杀我”的惨剧。日军占领威海卫南帮之后,本想从海边大道直捣威海卫城,但受北洋舰队的炮火封锁,绕道西路进攻威海卫。中国守军在极为有利的情况下,又主动撤退,威海卫城内已无清军。2月2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在威海卫东北方向的北帮炮台,由于守将御兵无方,防守兵士几乎逃散殆尽,只剩少部分官兵誓死不离阵地,后被强行撤到刘公岛。北帮炮台被北洋水师派兵全部自行炸毁,继威海卫之后北帮炮台随即被日军占领。至此,威海卫、南北炮台皆落入日军之手,只剩下孤守在刘公岛内的北洋水师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公岛保卫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岛炮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定远”舰最后的航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城和南北两帮炮台后,周围陆地上的清军已经全部扫清,便以海军舰艇部队为主,在陆军部队的配合下,对刘公岛及港内的北洋舰队发起了全面的进攻。自1月30日至2月11日,北洋水师和刘公岛各炮台浴血奋战,击退了日军八次海陆狂攻。日岛炮台、东泓炮台和南嘴炮台受敌最烈,守军前仆后继,炮位上血肉模糊。率兵防守日岛炮台的“康济”舰管带萨镇兵身先士卒,顽强抵抗,战至2月7日炮台中弹被毁,才奉命撤回刘公岛;当天,鱼雷艇队出逃,“靖远”舰被击沉,刘公岛形势更趋恶化。2月5日,日军鱼雷艇进港偷袭,“定远”舰尾部被击中,舰体受到严重破坏,被迫驶到刘公岛南岸海滩处搁浅,利用舰炮增强威海卫南口的防御力量;次日,“来远”舰被日艇发射鱼雷击中,舰内30余人全部遇难;同日,练船“威远”号和差船“定筏”号也中雷沉没;9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下令炸毁“定远”舰以免资敌;10日,右翼总兵、“定远”舰管带刘步蟾悲愤饮弹自杀。11日,传来援军不至的消息,刘公岛弹尽援绝,部分兵痞逼迫丁汝昌降敌。丁汝昌见败局已无可挽回,宁死不降,于12日凌晨吞服鸦片自杀、以身殉国;护军统领总兵张文宣、署理“镇远”舰管带杨用霖相继自杀殉国。海军水陆营务处道员牛昶昞假借丁汝昌名义起草投降书,并于14日代表刘公岛守军与日军签订了《威海降约》。2月17日,日军登陆刘公岛,威海卫基地陷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洋海军甲午殉国将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公岛清军被俘人数及北洋海军被俘军舰情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子之歌·威海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共殉难将士约1405人,大部分的姓名至今无从查证,其中包括威海保卫战中参加反攻炮台而战死的300余名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士兵。刘公岛保卫战中,清军共5137人被俘(包括北洋海军3097人、陆军2040人);军港内的10艘北洋舰队军舰,镇远、济远、平远、广丙、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全部被降下了清朝的黄龙旗、换上了日本国旗。只有训练舰“康济”舰还挂着黄龙旗,于2月17日下午4点,搭载丁汝昌、戴宗骞、刘步蟾等人的灵柩返回烟台。《马关条约》签订后,除割让台湾、澎湖外,威海卫被日军占领达三年之久;随后又被英国强租32年,1930年收回威海卫后,英国政府又续租刘公岛10年,至1940年11月1日英军撤离。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威海卫》曾倾诉道:“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p>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甲午战争史的重要见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序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列馆内展出的部分展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于2008年建成开放,建筑面积7622平方米。该馆以《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为基本陈列,整个展馆分为“序厅”、“甲午战前的中国和日本”、“甲午战争”、“深渊与抗争”、“尾厅”五个部分进行展示,陈展面积4500多平方米,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珍贵文物300多件,辅助展品100多件套,以及大量油画、雕塑等艺术展品,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百年风云一闪而过,多少往事都随那莽莽沧海滚滚东流去,但这里记载的甲午国殇的奇耻大辱,却是刻在中国人心头的一道百年未愈的剜心之痛。反思历史以展望未来,唯有国家强大,才能实现最终的统一与永久的和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军公所(水师衙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丁汝昌寓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军公所,又称水师衙门,清代北洋海军提督办公的官署,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正规化海军的指挥机构。建成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位于刘公岛西部南坡傍海高地,坐北朝南,背山面海,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海军公所”为李鸿章亲自题写。海军公所总体布置为三进院落,第一进的主体建筑为“礼仪厅”,用于接待官员。第二进主体建筑为“议事厅”,是北洋海军高级将领召开军事会议的场所。甲午战争爆发后,1894年8月8日在此厅召开了北洋海军出洋巡击日舰、保卫海疆的军事会议,制定了海战作战计划。第三进营房和两侧厢房供议事官员、执勤官兵休息和储藏军需品。营院的东南角为“演武厅”,供研讨战法和演练武艺。各进院落的营房均由东、西两道木柱长廊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为了在旱季或战时保障供应淡水,海军公所在第二进院落内建有地下储水池,承接和储备院内的雨、雪水。水池中构筑了两层桥券式跌槽过滤设备,可以对淡水作简单处理,在地面上留有4个提水口供人员取水。大门前左右角楼为鸣金、奏乐和瞭望处,东西两侧是辕门。整个建筑飞檐画栋,雄伟壮观。提督衙门外西南200米处是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寓所,该建筑为砖石结构,由左中右三套院落组成,占地约15000平方米。西院为内寓,东院为侍从住房,中院为丁汝昌办公会客的地方,现辟为“丁汝昌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威海水师学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威海水师学堂(门外广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威海水师学堂,位于丁汝昌寓所西150米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奉北洋大臣李鸿章之命,在刘公岛西端择购民地,兴建水师学堂,1889年(光绪十五年)开工,次年建成,共花费购地银、工料银合计近万两,建筑房屋63间,占地18000平方米。建成后当年除招收36名正式学员外,还招收10名自费生。1890年(光绪十六年)6月3日,威海水师学堂开始授课。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派登各舰参战。次年2月刘公岛失陷,学堂许多建筑毁于战火,学堂停办,这46名学生成为威海水师学堂第一届也是唯一的一届毕业生。该学堂是清末继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之后的第4所海军学堂,因校址在刘公岛上,故又称“刘公岛水师学堂”,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有迹可寻的近代水师学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泓炮台上的“克虏伯”大炮(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泓炮台展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旗顶山炮台安装的“克虏伯”平射炮(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公岛上有清代炮台6座,分别位于公所后、黄岛、东泓、南嘴、旗顶山、迎门洞,与南北两岸炮台遥相呼应。除炮台外,还建有与之配套的地下通道、兵舍、弹药库等,并相互贯通。其中:东泓炮台位于刘公岛最东端,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1890年(光绪十六年)建成。炮台由地上炮位工事和地下掩体两部分组成。地上炮台设有240毫米口径和120毫米口径平射炮各2门、75毫米口径行营炮6门、速射炮4门,共计14门火炮。其中240毫米口径大炮,为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炮身长840厘米、有效射程达6000米、炮口最大仰角22度、俯角5度、可全周射击,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膛来复线式大炮。炮台火力可覆盖刘公岛东海面与南北两海口,并与日岛及威海湾南帮炮台形成交叉火力,共同封锁威海湾南口。地下掩体依势掘崖筑兵舍20间,可驻军500人。还设有火药库及弹药库、兵舍、炮台,兵舍、弹药库有坑道相互贯通。坑道为石结构,拱券穹顶,全长430米。士兵经坑道可直达炮台。弹药库与炮台之间有运输弹药的专用通道,弹药可直接提升到炮位。刘公岛保卫战中,东泓炮台发挥其优势,协同日岛、南帮炮台,重创日舰多艘。甲午战争刘公岛陷落后,东泓炮台大炮被日军掠走,目前安放在原炮位的是按照原炮1:1的比例设计、复制的一门240毫米口径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地下坑道、兵舍及周边环境,按照原始风貌进行全面清理修复,基本恢复了东泓炮台当年规模和风貌。东泓炮台展馆为修复利用东泓炮台陈设布展,于2019年6月12日全面落成并向游客免费开放,推出有《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防务掠影》主题展览,通过遗址复原和图文形式系统展示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的建设背景、过程、设防及历史事件。旗顶山炮台则位于刘公岛最高点旗顶山上,始建于1890年,设口径240毫米平射炮4门,速射炮3门,行营炮2门。地下通道全长260多米,通往各炮位。兵舍、弹药库与地道连为一体,炮兵可以从四个进出口直接进入炮位。刘公岛保卫战中,充分发挥了该炮台的有利位置,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现炮台尚存,地道完好,东西炮位复制安装了240毫米口径德国克虏伯大炮2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定远”号纪念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定远”舰主要参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定远”舰归国航迹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定远”号战列舰,是清政府时北洋舰队主力舰之一,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铁甲舰。1885年(光绪十一年)7月3日,“定远”、“镇远”姊妹舰起航回国,出北海过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地中海,通过刚通航不久的苏伊士运河,横跨印度洋驶往南海,11月8日,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会同津海关道周馥,在大沽港接收“定远”级姊妹二舰,随着崭新的黄底青龙旗徐徐升起,中国向世界宣告拥有了自己的一流铁甲舰。历史上“定远”舰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见证了中国海洋史上一段辉煌的往事,沉没125年后“定远”舰的部分残骸也终于被打捞出水。2005年4月,定远号纪念舰根据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历史资料、按照1:1的比例复制出来,作为全亚洲第一艘完整复制的清代军舰,“定远”号纪念舰全长94.5米,宽18米,满载排水量7670吨(与纪念舰上模型标示稍有区别),外观与历史原舰相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79号潜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79号潜艇鱼雷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麻井子船坞位于刘公岛西部南岸,在黄岛炮台与水师学堂之间。该船坞建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占地8万多平方米,专门用来停泊和维修小型舰船。船坞的泊船坞池平面呈不规则梯形,由方形块石砌成。北侧的堤坝长280余米,为当年填海而成,同时兼做连接黄岛炮台的通道。南侧堤坝长320米,是舰船的主要停靠区。堤坝之间的船坞入口宽约60米。西侧设有防波堤,堤上建有一座灯塔。正在船坞内展出的279潜艇,建造于1979年,1980年下水服役于东海舰队,2003年退役,曾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有三位舰长成为共和国将军,见证新中国潜艇事业发展的历史,2006年进入刘公岛停靠在麻井子船坞。该艇是我国引进前苏联技术建造的第二代033型常规动力潜艇,艇长76.6米,宽6.7米,吃水5.2米,水下排水量1830吨,潜深300米,水下航速13节。它有七个舱,即第一鱼雷舱、前电池舱、指挥舱、后电池舱、柴油机舱、推进电机舱和尾鱼雷舱。走进潜水艇内部,可以亲身感受到潜艇的精细结构,充分了解潜艇官兵在水下的工作和生活条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洋海军忠魂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洋海军忠魂碑,位于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北山冈上(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西部山顶)。1988年,威海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清代北洋海军成军一百周年(1888~1988年)而建,故名。1989年5月落成。碑呈六棱形,高30米。碑身两侧凿有浮雕。碑座由石岛红花岗石砌成,碑身由莱州白色大理石贴面。碑文简述了北洋海军成军及中日甲午战争始末。碑矗立于松林之中,远望仿佛一柄巨剑刺向蓝天,象征着中华民族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勇气和决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是威海现存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历史建筑与甲午战争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纪念地文物遗址的分布范围,涵盖刘公岛、日岛及威海湾南北两岸。其中在刘公岛共有17处,除本部分涉及到的之外,还有工程局、机器厂、屯煤所、鱼雷修理厂(以上计为一处)及刘公庙、水师养病院、石码头、铁码头、信号台与电灯台遗址,因时间关系尚未参观过且掌握的资料有限,有关情况本篇就不作介绍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结语:</b>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一直奉行军国主义战略,四处侵略扩张,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侵犯中国,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出兵西伯利亚,1931年蓄谋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尤其在二战中,日本给亚洲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伤害。日本二战战败投降已79年,日本政府至今未能完全正视和深刻反省其侵略历史,军国主义势力仍没有得到彻底根除,摆脱和平宪法束缚、重走军事扩张老路的危险不断滋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日本必将再次成为地区安全的最大破坏者。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今天也是九一八事变93周年,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尽,但战争的警钟却在长鸣!勿忘国耻,非为记住伤痛,乃为点燃心火,照亮复兴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