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家乡~陕西岐山县,南枕巍峨峻拔的大秦岭,北入连绵起伏的千山余脉之内(老家人叫其“北山”)。除南北两个山区外的其余管辖区域,相对还算平坦,但地貌复杂多样,台塬、平原、河谷阶地、沟、坡、卯、坎……交替呈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古以来,岐山一直是西北地区人口比较集中的一个县,也是我国农业大县之一。勤劳朴实的岐山庄稼汉们,在千百年来长期的农业实践中,根据家乡的土壤特性和气候特点,固定形成一年内收两次种两次的务耕模式,也即:同一地块里一年两熟,是收一料夏粮后又接着种一料秋粮、收一料秋粮后又接着种一料夏粮,年复一年的循环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所说的夏粮,指的是小麦和油菜两样,秋粮就比较多了,有玉米、荞麦、䵚黍(岐山话读tāo shī,高粱的意思)……等。家乡的秋庄稼,一般以集中成片的大面积种植玉米为主,偶尔在边边角角处,或者小地块里,少量种些䵚黍、谷子、小豆、黄豆、芝麻、红芋、辣椒、棉花、蓖麻等杂粮和经济作物。玉米是在每年阳历六月上旬小麦割毕后,经过重新翻动的麦茬地里种下去的。春种一粒玉米,秋收一个大棒棒(岐山话读作pàng pàng),从种子入地至成熟,一季玉米的整个生长周期,大概115天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十年前的时候,老家还是人力畜力耕种的年代,在我的脑海中,深刻的印存着那时候秋收期间庄稼地里的劳动细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于农村、恋家情怀很厚重(这是陕西大多数人的通病)的在外游子,近年来一直沉迷于回忆过往、热衷于宣传家乡中。这两天在抖音上刷到了很多秋收视频后,突然来了兴致,就打算把这些陈年旧事写成文字记录下来。重点叙述一下收玉米和播冬小麦的各个环节及场景,对于辣椒、黄豆等其他作物,会粗略带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那个靠天吃饭、用浑身蛮力务弄庄稼的年代,每年到了“秋分”至“寒露”这两个节气之间,也即从当前这个时间开始,一直到国庆节结束,正是家乡秋忙的时候。庄稼人那时候的辛苦,是难以用三两句言语表达出来的。去地里收玉米,全家人齐上阵,只要是超过六七岁,都得帮忙,田地里一片繁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的秋收时节,学校有一个专门的假期~秋忙假,这是乡村教育独有的特色,充分体现了那个年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策。放假后的我们这些蕞(岐山话读suì ,和“小”同义)娃娃们,不是在家写作业,而是要投身于生产劳动之中,跟着大人学务农技能,或帮着家里分担家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于玉米而言,从播种到生长期田间管理,再到成熟后收回家,直到最后变成干玉米颗粒装到口袋里,有很多个环节。尤其收的时候,工序太多、太繁琐。收回来拉到家里后,还是有一连串后续的繁琐工序。而且收玉米的速度,相比于收小麦,那真的是太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收麦子的时节,乡亲们采取的是龙口夺食、抢收抢种策略。一望无垠的浩瀚麦田,三四天之内齐刷刷收割完毕,那是常规操作,要是天气预报说是有雨,那收割的速度还能再提高一些。而到了收玉米的时节,就变成了不紧不慢的速度了,一天收不完,就第二天再收,三天收不完就用一周,一周也收不完,那就再往后推迟。前前后后、拖拖拉拉,起码最少能用半个月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那个年代,每年收小麦时节,有宁夏、甘肃的“麦客”来陕西撵(niǎn)场,想快速收割、速战速决,可以花钱请麦客帮忙。但同样在那个年代,未曾见过有“玉米客”这个职业,因此,只能用人力自行收回家。而且还不能和小麦一样,用镰刀去割,必须用一个叫“镢锄”的农具,慢慢的、吃力的连根带秆挖倒,整整齐齐的在地里铺成一排一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写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就不太理解了!挖玉米的时候,为何连根都要挖出来?那是因为,用牛犁地的时候,若地下遍布玉米根,就根本犁不动,即便能犁动,也会把铧尖折断。后来,农业机械化慢慢普及后,老牛犁地就被淘汰了,改为用镢锄不带根,沿地面挖断玉米杆即可,或者用镰刀贴着地面割断玉米杆。拖拉机改装的旋播机,可以把地下的玉米根旋的烂烂的、搅的碎碎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继续说收玉米:前边的人先把玉米挖倒后,后边的人再把玉米棒棒一个个从玉米秆上掰下来扔在一旁,扔成一堆一堆。最后再把棒棒装入蛇皮袋中,一袋一袋的扛到地头,装在架子车上拉回家。我们这些蕞(suì )娃娃们,干不了用镢锄挖玉米、扛蛇皮口袋这吃力活,一般会干掰棒棒、撑口袋、往口袋里装棒棒这三样轻活。有时候会调整一下顺序,前边的人先钻到地里掰玉米棒棒,后边的人紧跟着再用“镢锄”挖倒玉米。记得那时候,我最怕这种先掰后挖的方式,穿梭于高高的玉米杆之间,闷热潮湿,泪汗长流。一个一个掰,那些玉米叶子把胳膊、手和脸划得一道一道的红。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喜欢在玉米地里套种秋豆角,就要先钻到玉米地里把豆角摘完,才能收玉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个时候,基本每家都有七八亩地的玉米,就是要这么一个个挖倒,再从玉米杆上把棒棒掰下来,然后装到蛇皮袋子里,一袋袋的扛出去。那满满一蛇皮袋的玉米棒棒,扛在胛肱(岐山话读jiā guō,肩膀的意思)上,又沉又搁人,要从地里七吭八吭、抖抖撇撇的扛到架子车跟前。我们的父母,就是这么扛了一袋又一袋,扛了一年又一年,累弯了腰,累驼了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把玉米棒棒收回家,才算是完成了收秋的一部分工程,接下来要把地里的玉米秆根部的土,用镢头敲打干净,再把玉米杆捆成捆,一捆一捆地扛着或者拤(岐山话读作qiǎ,抱起来的意思)出地头。要么集中堆在地头不碍事处,要么运输到离家比较近的地方,便于冬季作为烧炕、烧锅的燃料,可以装在架子车里人拉、牲口拉,也可以花钱叫拖拉机拉。架子车里装玉米杆,是一个需要技术的活,讲究的是压瓷实、摆平摆正、左右前后配重平衡,否则没走出几部就翻车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玉米棒棒一般拉回家先在院子里堆起来,再利用晚上的时间或冬小麦全部种上后一鼓作气花上五六天时间(有时候得半个月),全家齐上阵,用手把外边的包衣剥掉,叫做“挎棒棒”。就像剥香蕉一样,但是比剥香蕉皮要费劲很多。玉米棒棒外边的包衣,老家人叫“玉米雀雀(读音为yù měi quē quē)”。挎到一定程度,留下最后的几片玉米雀雀,作为一个天然连接绳,与另外一个棒棒相互绑在一起。可以两个一绑,也可以三个或者四个一绑,我还见过更多绑在一起的(七八个)。一不小心把外边的包衣全部挎掉的,老家叫“精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使玉米棒棒能快速的风干,而不至于发霉变质,需要及时的把已经绑在一起的棒棒,串联到铁丝上,挂(吊)在房前屋后的树上、房檐下、打了铆钉的墙面上,或者挂(吊)在搭起的木头架上,叫做“挂棒棒”或者“吊棒棒”。也可不用铁丝串联,直接围在树身、垒起来的砖头墩子上或者挖坑竖起的木头上,叫做“旋立椽(chá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挂棒棒、吊棒棒、旋立椽,是技术难度最高的秋收工作。有经验的农民,可以在一颗树或者木头上,挂、吊、围三米多高。技术不好的,很容易在挂、吊、围的过程中垮塌,这不仅造成了返工,还有可能把许多棒棒摔成了精棒,则不能再次挂起来、吊起来、围起来了,只能单独进行晾晒,这又多了一项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收完玉米之后,紧接着就是要对清理完玉米杆的土地进行翻动,也叫做“犁地”。那个时候,一般给老黄牛戴上笼嘴、套上犁和槅(gēi)头,完成此项工作。地块被犁过、重新翻开后,要把里面大块头的土疙瘩,用镢(juē)头、钉耙这些农具拍烂或者击碎,老家人叫“打毂墼 (hú jī)”。然后撒上化肥和小麦种子,种上冬小麦,最后再次套上牛,人站在枣木耱(mō)上,牛拉着人和耱,一来一回在地里走上几遍,把地要耱的平平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年的冬小麦,老早下手种的农户和种的最迟的农户,时间上相差二十来天至一个月都有。虽说冬小麦有个寒冬蛰伏期,种早或种晚,影响不是太大,来年照样是同时收割。但也不能种的过于太晚,还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一般过了“霜降”节气后再种,就晚了,可能不会发芽。所以农民在这个时节,还是要根据地里墒情、天气状况,也是要和时间赛跑的,有些时候必须冒着雨种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挖玉米、掰棒棒、装棒棒、拉棒棒、拉玉米杆、犁地、种冬小麦、挎棒棒、挂(吊)棒棒、从架上卸干棒棒、从干棒棒上剥玉米颗粒(一般冬闲时节才干“卸和剥”这活), 这是一套组合拳,每年从秋收一直到隆冬时节,家家户户都是流水线式的操作。而且在那个年代,老家人家家户户还特别喜欢种“线线辣椒”,这是一种经济作物,是助力脱贫致富的“钱串串”。往往还伴随有摘辣椒、拔辣椒杆、往回拉辣椒杆、收拾完辣椒秆的地里种冬小麦……这些活,和上述的那些组合拳,会交织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的收玉米、种冬小麦,有些环节已经被机械化代替了,工作量大大减轻了,但是上述秋收时节的这套流程还是要走完的。农民的辛苦,为的是颗粒归仓,每一粒粮食,都是实实在在的汗水和劳动的凝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的繁荣昌盛,很多人都离开农村到了城里发展,村里变的萧条很多。平时村里的青壮年人少了,留守的都是老年人、妇女、儿童,但是老鸹(wā)、野鸡、野兔、黄鼠狼等野生动物却比以前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时代变迁的太快,现实意义的农民在骤减,各家庭的劳动力相应也是锐减。加之近年来,浇灌用水、化肥、种子、农药……等,也在不停的涨价,以及农业技术、食物变迁、收购价太低、土地流转……等因素影响,种玉米、种线线辣椒,在老百姓眼里成了费工费事、成本高利润薄的农务活。因此,进入新的千年后,老家人图一个省心、省时、省力,只是小面积、小范围的种植玉米和线线辣椒。我所在的“河堡村”,已经几乎没人种玉米和辣椒了,夏季收完小麦后,地块会被暂时搁置三个多月。因此也看不到以前这种秋收时节挖玉米、摘辣椒、拉玉米杆、挎棒棒、挂玉米棒棒、拔辣椒杆……等繁忙、热闹、喜悦的场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即使这样,地里每年一料子的冬小麦,还是必须种的,毕竟小麦是老家人的主粮,起码要保证每年不用花钱买成品面粉。老家人种冬小麦,也不计算自己的种子化肥投入、人工费用、农机耕种费用,只图的是最终成果的产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农民对土地的感情,远远要比城里人对工作的感情深厚。城里人对工作的概念是阶段性的,工作只是城里人生活的手段。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一辈子的,甚至是几代人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岁月在不断更替,时代在不停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着与时俱进的转变。我们这些70、80后,以及后边的90后、00后、10后……,估计大多数人,都不会有上一辈人三十年前秋收时节如此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2024年9月18日写于广东佛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