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成长的道路崎岖不平。</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母亲曾经说过,大伯成为国家干部后,依然属于起步阶段,所以结婚时,先是父亲结的婚,随后才是大伯。也许是因为出生原因,贵为国家干部的大伯,也取的是来自农村的大妈。居住的地方,也是原来爷爷时代家里通过劳苦打造的土窑洞。我家和大伯家就是两邻,没有院墙,就是紧挨着居住。</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听母亲说过,爷爷在世的时候,也是一段时间在我家,一段时间在大伯家。在八十年代,社会整体贫穷,但是,大伯有工作,有固定收入,所以在全社会大部分人都吃玉米馒头时,大伯家就可以吃上白面馒头。而作为邻居的我家,吃的却是玉米馒头。所以爷爷在大伯家的生活条件就相对来说比我家好的多。</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曾听母亲说过,小时候的我,因为是家里面最小的,也不懂事,时不时的就会跑到大伯家,到饭点了也不回家,时不时的就在大伯蹭饭。记忆中,家中小时候,生活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家中主食还是以玉米面、玉米馒头为主,只有逢年过节时,偶尔才会吃上白面馒头,白面条。小孩子不懂事,但是,嘴却可以尝出來什么食物好吃,什么食物不好吃。</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在小时候,父亲和大伯相互交流沟通的次数不多,话也很少。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因为在很小的时候没有母亲,也没有更亲近的人来引导、开导他们,记忆中,直至现在,他们之间也很少交流。那种兄弟之间的亲情,也许是扎在骨子里了,从来没有表露出来。</p><p class="ql-block"> 随着大伯结婚,大妈一口气就生下了四个孩子,其中最大的是男孩,其他的三个是女孩。所以,也许是因为后来孩子太多,即使大伯是国家干部,但是也经不住这么多孩子吃喝拉撒的,所以,自从大伯结婚后,他们也就一直生活在农村,充当着我家的邻居。孩子也没有到大伯上班的县城去读书,只是在我们当地的村庄读书。所以,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虽然大伯工作在县城,但是孩子都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教育。贫穷落后的思想,井底之蛙的意识,也造就了后来,不可能,也无法想象的事,就屡屡发生在兄弟二人之间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后续,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