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与油画《开国大典》

老宅人

<p class="ql-block">收到绍兴邮友寄来的“董希文诞辰110周年”纪念封时,当时一楞,竟想不起董希文何许人也。隨即翻看背面文字介绍,噢,开国大典!想起来了!他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我的记忆里,众多年画中,此画占有一席之地。这幅中国人所熟知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甚至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p> <p class="ql-block">油画作者董希文,在当时社会上的知名度,赶不上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但他这部画作《开国大典》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近三十年间,多有磨难,历经沧桑。董希文也因此画而名声大噪。</p><p class="ql-block">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曾在苏州美专、杭州美专西画系就读,1939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1943年赴西北敦煌艺术研究院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p> <p class="ql-block">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院创作一幅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院将这一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教授董希文。起草画稿时作者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参加开国大典的领导很多,不可能全部画出,选画哪几位领导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呢?文化部领导经请示,选定了11位领导入画,他们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秘书长林伯渠,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两位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p><p class="ql-block">历时一年,开国大典油画于1953年完成,並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也是在这一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开国大典》印成年画在全国发行,发行量达到一个顶峰。后来,此画还进入中小学课本里。</p> <p class="ql-block">下图:1953年毛泽东(左二)、刘少奇(左一)、周恩来(右二)等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油画《开国大典》</p><p class="ql-block"> 当时董希文等几位画家受邀到中南海汇报,他们一起见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与他亲切握手。大家在一起审阅了几十件美术作品,当他们一起看到《开国大典》时,几位国家领导人都很高兴。毛泽东点头赞道:“是大国,是中国。”他还自豪地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p> <p class="ql-block">下图:开国大典油画草图</p><p class="ql-block">作为新中国油画史上的一幅鸿篇巨制,《开国大典》的影响在美术史和革命史上的地位都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为如此,自油画《开国大典》诞生以来 就注定了与它本身画中政治人物的的命运一同跌宕起伏。随着新中国不断变幻的政治风云,《开国大典》这幅画被迫作出数次修改。</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修改:抹掉高岗</p><p class="ql-block">(下图,未抹掉高岗的画作,高岗在前排最右边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第一次改动是在1954年“高饶事件”之后。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1955年3月被开除党籍。革博随即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位于画面上第一排边上的高岗抹掉。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p><p class="ql-block">这次改动对于整个画面来说并没有太大损害。董希文后来曾说:“这幅画在构图时,高岗就有挤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倒有好处。”这一版的《开国大典》,在1959年建国10周年之际,曾陈列在新建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里。</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修改后的《开国大典》</p><p class="ql-block">高岗的位置用一盆花取代</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修改后的版本,曾被雕刻成纪念邮票,于1959年发行。</p> <p class="ql-block">我有这枚那票的信销票,编组邮集用上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修改:抹掉刘少奇。</p><p class="ql-block">(宋庆龄旁边原画的是刘少奇)</p><p class="ql-block">文革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成为中国最大的走资派。上边通知董希文,画中要抹掉刘少奇。这次修改更难了,与删除高岗不同,由于刘少奇位于中间,去掉后的空缺一定要有“人”来填补,而且还要牵动旁边的人。董希文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修改后,刘少奇的位置,换成了董必武。</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改动:抹掉林伯渠</p><p class="ql-block">文革后期,上面让抹掉林伯渠,也就是画面最左边那位白发老人,抹掉的原因是,在延安时代,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曾经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结婚,对江青搞“约法三章”。解放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于1960年逝世。但与江青这段历史积怨,江青仍耿耿于怀。</p><p class="ql-block">此时的董希文已是重病在身,无力应命了。无力应命也得修改。《开国大典又》的特殊影响决定了谁也不敢把它打入冷宫。于是,董希文只好请他的学生靳尚谊来完成第三次修改。这次,靳尚谊没有在董希文的原作上修改,而是临摹了一幅没有林伯渠的画作,以应“修改备用”之需。于是董希文的笔下,仍保留了林伯渠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历史是公正的。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开国大典》复原工作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79年,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恢复油画《开国大典》的原貌。由于董希文家属不同意在原作上改动,博物馆经征求家属同意后,委托靳尚谊在《开国大典》复制品上进行修改(该复制品系靳尚谊与赵域在董希文指导下于1972年复制)。但当时靳尚谊忙于其他事情,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来做这项工作。经过修改的《开国大典》(复制品),按原样重新画上了刘少奇、高岗、林伯渠。</p> <p class="ql-block">对于董希文,值得一提的是,《开国大典》只是他无数作品中的一幅,只因其广泛的社会功能,被赋予了过多的关注,以至于掩盖了本应属于董希文的更丰富、更立体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除《开国大典》之外 、还有《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泽东油画像是出自他及其学生之手。 董希文是一位著名画家,我们确实应该纪念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