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 漫漫亦灿灿(五)

狮子鲲鹏

<p class="ql-block">人生路漫漫,漫漫亦灿灿(五)</p> <p class="ql-block">  1969年,随着父母调动到宝坻里自沽农场工作,因农场居住房源紧张,我们全家只能租住在距离4公里以外的八道沽村,又因隔着青龙湾河,每天上班都要经过时好时坏木桩支撑的河道土桥。</p> <p class="ql-block">  八道沽村的小学中学就在河堤下,河堤长满了桑树,夏季绿绿油油的,挂满了桑耳紫红红的,学校是一个古老的四合院寺店,我们三年级随之升级被安排在了寺店后的一所平房,课间休息跑上河堤,进河床玩可方便了。那时,我们语文老师主攻我们写作练习,假条。借条,通知,记叙文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语言结构,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等等,带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汛期,抗洪救灾,挖土,运土,给草袋子装土,引青入潮工程现场观摩体验,写景,写物,描述事件。这也为我后来喜欢写作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青龙湾老倒运河没有改造前,特别是夏季汛期,河宽200多米,上下水域白茫茫一片,水流湍急,夹杂着冲毁的树枝庄稼气势凶猛倾泻而下,望着两岸河床的庄稼被淹没,叶稍顺流倾覆,河道的土桥早已冲的不见踪影,此情此景,我的心情无比沉重而无奈。</p> <p class="ql-block">  青龙湾河在枯涸季节,不足百米的河道,在两侧有预埋深深的木桩,并做好斜拉锚,两棵木桩用粗的钢丝缆连接,船体前后用粗绳环掐在钢丝缆上,再用撑船的竹篙来回摆船。当进入汛期有风有浪有激流,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河水漫过河床,多则淹过玉米稍,少则一半,河堤昼夜巡查,警讯敲锣,汛情通报,防管涌,加固堤坝。大人小孩全民皆兵,各尽所能,特别是夜间发现管涌,敲锣声,呐喊声,汛情就是命令,基干民兵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现场,提灯,手电筒,一道道强光划破夜空,锄搞木锨,草席袋子,树枝木桩,人搭肩扛,与时间赛跑,与管涌搏斗。当时的摆渡过河十分艰难,摆渡船在河堤处的路口向上逆行百米,庄稼撞刷着船底,时快时慢,找好时机避让杂物,加速冲刺河道顺溜而下到对面的河床进入河堤下的路口。渡一次河需要一小时左右。那时的摆渡没有什么安全措施,只是强调没有至关要紧的事不要过河,杜绝小孩没有水性的人过河。父亲因渡河困难基本住在农场,母亲为了照顾家庭只能申请休假。</p> <p class="ql-block">  引青入潮,参战专属唐山保定到现场平均距离都在200公里,天寒地冻,寒风刺骨,他们撇下妻儿老少,推着独轮车,带着行囊,劳动工具,吃宿在途,日夜兼程,奔赴治水战场。春寒料峭,地处黄庄大洼是一片盐碱草泽,可谓风吹草地白茫茫,黄须菜填满肠,住的工棚有的是一层苫布搭建的,有的是芦苇席搭建的,周围压上一些冻土,地铺平整压实一些土,用麦滑秸,稻草垫底在铺上苇蓆就是炕,一个帐篷住二三十人,一遇狂风暴雨,帐篷呼啦啦的作响,一遇严寒,帐篷里的热气结霜,可谓是雪上加霜,风沙尘土,飞扬跋扈,眉梢笑脸寸土爷。就是这样,寒冬胜冰窖,酷暑似蒸笼,不畏蚊虫叮咬,他们战严寒,斗酷暑,吃的是大锅萝卜白菜,大葱咸菜,窝头稀饭。就是这样他们吃的简单,住的简单,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承受十分繁重的体力劳动。</p> <p class="ql-block">  八道沽隔河相望就是一望无际的施工现场,我和小伙伴们常去那里玩,时间长了看得多,听的多,熟悉的就多了。近处的红布黑字的牌坊高阳县,博野县,雄县等地域划分清楚可见,他们穿的很朴实,头围白手巾,人很善良,地方口音很浓,我们还结交几个大朋友,他们缺少了信封,针线,医用胶布,生活用品,给我们钱到村里供销合作社购买,有时改善伙食,拿馒头包子给我们吃。啥时哪个县晚上放映什么片名电影告诉我们。一眼望不到边的施工现场,更是热闹非凡,红旗林立,彩旗飘扬,一米见方的大字招牌,愚公移山,人定胜天,醒目可见,大喇叭不停的播送,《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八部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好人好事,战况喜报告捷。战长龙,以人山人海,排山倒海之势,车水马龙,人欢马叫,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之威的描述一点不为过。那个年代,就是靠双肩,双手,肩抗,手推,背拉,一锹锹,一担担,一车车,用极其简单的工具,平地铸就长河堤坝,我对这些一身黄土一身汗水热情,智慧,朴实无华的治水大军充满着由衷的敬佩。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他们为大地描写了蓝图,塑造的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  转眼5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书生气写下的《青龙湾河的水患》《引青入潮随想》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并在学校小喇叭专题节目中播放。今天回忆起来颇有一番滋味。每当回忆起这段艰苦的治河岁月,心中便会萌生出一种自豪和感动。联想到父辈英勇杀敌,不怕牺牲解放全中国,如今治水大军大公无私,路遥遥,艰苦奋战,他们为了什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还看今朝,刘青山张子善和今天的贪官腐败,与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时代英雄的可比之处在哪里,无不在我的脑海中闪现与思考,情同手足在昨日。光荣的治河岁月已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些30后40后的治水大军,今天已经是晚霞的余晖,带着他们的回忆看今朝,那时用勤劳的双手,汗水和奋斗浇筑的引青入潮工程却永远沉积在华北大地,向世人展示着那一段与天斗,与地斗,愚公移山,蚂蚁搬山,人定胜天,热火朝天的动人感慨的岁月与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