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9)千秋瑰宝《中秋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年前,在举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华诞之际,又恰逢中秋佳节,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回归之路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文化盛宴,其中包括千古名帖《中秋帖》在内的新中国七十年来的主要回归文物对外展出。这场世纪文化盛宴,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国书画史上,书法名帖《中秋帖》,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此帖因卷首有“中秋”二字而得名。王献之(344-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是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与父史称“二王”。《中秋帖》作为中国书画史上的千古名帖,不仅承载着王献之高超的书法艺术,更因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而备受瞩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在中国近代史上,此宝贝却因战乱颠沛流离,流失海外后被追回。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最早最重要的海归文物之一。这件绝世珍品历经千古风雨传奇,随着岁月的流逝,最终尘埃落定回归祖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次与《中秋帖》同时亮相的还有《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王珣是中国东晋时期的大臣、书法家,其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他所书写的《伯远帖》,是现今学术界公认的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历史上《中秋贴》《伯远帖》《快雪时晴帖》并称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因此倍受历代名家青睐。此帖入宫后倍受重视,至清代,乾隆皇帝将《中秋帖》列为“三希帖”之首,其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书,相传为东晋王献之的传世真迹,原为五行三十二字绢本,后不知何故缺失两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一起,被乾隆皇帝誉为“三希”,意为此三帖乃稀世珍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秋帖》其内容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此帖没有落款没有句逗,因此如何断句也引人遐想。《中秋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卷首的“中秋”二字,不仅点明了作品的主题,更寄托了古人对团圆、美好的向往。王献之的草书挥洒自如,笔力雄健,每一个字都仿佛跳跃着生命的律动,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至清代入宫,被乾隆皇帝视若珍宝,并在卷前书题“至寶”两字。帖正文右上角还有乾隆的御题签“晉王獻之中秋帖”。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等印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秋帖》传奇经历的确不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围绕着中秋节那些脍炙人口的艺文书法作品,流传千古依然脍炙人口,熠熠生辉。中华名帖《中秋帖》,先后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均盖有收藏鉴章。不幸的是,民国时期,清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溥仪将《中秋帖》与一大批宫庭珍宝携出宫外流亡东北,成为“伪满州国”馆藏。民间收藏江湖称这批珍贵文宝为“东北货”。但战乱频发生灵涂炭,其中不少珍品流入民间,令人唏嘘的是千古名帖《中秋帖》,在这一时期,也难逃厄运,几经战乱沉入民间不知所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令人惊奇的是,建国前夕,在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上,书画界代表提到了《中秋贴》可能在香港某典当行存放。我国政府部门获此信息后,周总理亲自指示文化部门展开调查。后经香港爱国文化人士斡旋,终于找到了存放这批作品的源头:此帖被典当存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1951年底,国外有人意图高额购买。周恩来总理当即指示文化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确定为真迹后,即刻拨出专款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真是涓涓细流终归大海,在发现《中秋帖》时,又意外发现王珣的《伯远帖》也存放在一起,于是也一并回购珍藏,这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和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又回到故宫博物院,令人唏嘘的传奇经历也因此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庆国庆迎中秋文物展,同时亮相的还有以中秋节为题材的文物艺术珍品。如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批唐代“月宫镜” 与《中秋帖》交相辉映。在隋末唐初,常将铜镜比喻为明月。“月宫镜”的题材,基本来源于民间神话传说,内容多出于古代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西王母、桂树、蟾蜍、玉兔等,也有一部分为其他美好寓意的图案。“月宫镜”有圆形、菱花形、葵花形等多种,多侧面的反映了中国关于中秋节民俗传说的美丽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同《中秋帖》面世的,还有我国从海外追讨的“秦公晋侯”青铜器以及近年从日本回归的春秋时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重量级珍贵文物。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是国家一级文物,后被盗流失海外。我国文物部门依法展开海外追踪,终于于2019年9月10日,成功从日本追回,重新回到祖国。这组青铜器有鼎、簋、盨、壶、甗、霝等器类,品类丰富,铸造精致、保存完整,均有铭文,多达330余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是目前我国考古界前所未见的重大发现,对于研究春秋时期历史文化、宗法世系以及青铜器断代与铸造工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围绕着《中秋帖》的历史沉浮,不仅展示了新中国在文物保护和追回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唤起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统一的强烈认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9月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