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幽境五谷香征文] 故乡金秋五谷香

王俊

<p class="ql-block">美篇名 :王俊</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30527549</p><p class="ql-block"> 笔耕家乡五谷香</p><p class="ql-block"> 一场秋雨天渐凉,田间地头遍地黄。</p><p class="ql-block"> 又是收获好时节,笔耕家乡五谷香。</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3日,开车和妈妈、爱人、妹妹和妹妹的宝贝孙女5人回家乡,踏上熟悉的故土,寻觅故乡五谷香……</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东南淮河之滨的一个小村庄,家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原始秀美,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秋天是收获红薯、花生、黄豆、和售卖小白菜小萝卜苗的时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驾车走在回家的路上,见村头路边雨过天晴人们正在晾晒稻谷而忙碌,我的老家虽是鱼米之乡,因是河滩地,不适合种水稻,秋收不是太忙。车直接开到大侄女家,她是村医,几乎天天以村医务室为家,妈妈找熟人说话,让妹妹准备午餐,侄女带着我和我爱人回老家村庄看看,妹妹的宝贝孙女也高兴的同去。</p><p class="ql-block"> 到了熟悉的老家,不是年节,很少遇见乡邻,小水泥路修到淮河滩边,老家变化太大,熟悉而又陌生,40年前我参军时,一里多长的河滩地种的是柳树和杨树,树下是草地,用于放牛,老家的淮河滩是少年暑假每天必去的地方,现在每家都种上了庄稼,走近看是花生、黄豆、红薯等等。我说到滩地看看,侄女说好走,因家乡的土地雨停时就可穿布鞋出去,而鞋不会粘上水和泥。</p> <p class="ql-block">  到了侄女的花生地,看花生今年是个丰收年,花生品种还是家乡的小花生,籽粒饱满且结果多。侄女请人拔花生,拔一天120元,因下雨拔了一半,我说市场上有人卖湿花生10元3斤或3元1斤,侄女说卖湿花可以但没人去卖,干花生也是3块多。</p><p class="ql-block"> 说起花生,我对花生是情有独钟的,当年物质匮乏,因为家里种花生,常年有花生,上学时抓两把花生,出去玩儿抓两把花生,花生是我儿时的零食。让我至今想不明白的是,来客不用花生做菜,如油炸花生米等花生做的菜没见上过桌,就是来客没菜了,凉拌萝卜,炒萝卜菜照样喝酒,酒后炒花生招待客人,也是当时我家乡的一种习惯。</p> <p class="ql-block">  红薯也长势喜人,红薯陇多处长裂了口,裂口处红薯多,红薯也是一个丰收年。家乡的红薯软、糯、面、甜,且卖像好,侄女说现在家里种红薯的面积不是太多,够自家吃,多余的卖一些,没人储存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记忆里,家乡红薯种植面积很大,能占耕地面种的一半,每家红薯也多,秋季红薯下来时,早饭就不吃馍了,吃稀饭、蒸红薯吃。记得我奶奶每天早上蒸红薯蒸的很多,人是吃不完的,蒸好的红薯配稻糠喂猪。红薯怕冻,每家都挖红薯窖存红薯,红薯能吃到来年开春。每家多少都要晒一些红薯干,红薯干搅面水也是我家乡的一种吃法,所以家乡一年四季有红薯吃。</p> <p class="ql-block">  看了河滩地向北上坡就是我庄的南坡地,记忆里的南坡是我们庄的菜地,菜地是生产队时的自留地,不在耕地范围,家里人多的有两三亩,人少的也有一亩多,一年四季种菜,卖菜,收入可观,种菜远近闻名。现在的菜地种了庄稼,有些家还种了树,外出工作的人多,庄上十户九空人很少了,家中有人的在房前屋后种点菜够吃就行,没有人家种菜卖菜了。</p> <p class="ql-block">  看了南坡又开车到北坡,北坡是我们庄的主要耕地,小水泥路修的方方正正,可能为大田耕种提前修好的,但现在还是每家种一块地,看地里种有花生、黄豆、玉米等庄稼。玉米面积占一大部分,今年的玉半大都收成不好,产量不高,但我侄女家的玉米穗大籽粒饱满,可能是种子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 我的记忆里,家乡以前不种玉米,小时候生产队农业学大寨种了一块玉米,每家分了一两百斤,挂在屋檐下,爆米花时用一点,几年吃不完,主要是不会吃。现在种玉米是种收方便,产量高,还好卖。</p> <p class="ql-block">  黄豆种植面积也不少,看着接的角很多,但子不饱满,产量不是很高。侄女拔了几棵放后备箱,我准备早餐和玉米、湿花生带壳一起吃的,妈妈给剥成了豆,只有炒菜了。在新疆湿黄豆角10元1公斤,本地市场和湿花生一个价10元3斤或3元1斤。</p><p class="ql-block"> 每家还种有少量的芝麻、绿豆、红小豆、虹豆(土语叫坡影子)等供自家食用。芝麻榨小磨香油,绿豆夏天做绿豆稀饭,秋、冬做红小豆或破影子稀饭,做稀饭时放点碱,做和八宝粥一样的稠稀饭,也是家乡一种独特早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家乡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的五谷飘香。金秋已到,更有丰收的喜悦和收获,一伤耕耘,一伤收获,愿辛勤的付出,都会有回报,愿您我都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多记录一段稻谷飘香的田园生活,以飨美友——12日舅家表姐在百忙的秋收时节,雨天给妈妈送中秋节礼,表姐说收稻真的很忙,虽说是机收,但要自己装、晒、归仓,主要养牛还要拉稻草,要忙上一段时间,怕节日前没时间看老姑,所以下雨时赶来,坐一会还要坐班车回去,我坚持开车送她,村村通公路,路修的很好,车可开到表姐家门口,近30公里的路程,因雨天走了1个来小时,和表姐表姐夫说话时了解到,表姐和她大儿子种80多亩水稻,已收三分之一,亩产1000斤以上,说收购价每斤1.10元,自己还养了8头牛,牛的价格不是很好,说乡里牛肉降到每斤20元了,还养了7只羊,门前水塘养鱼,院内喂鸡喂鸭,三个儿子都在县城买了房和车,田园生活,累而快乐着。在表姐家返回时,让表姐带我和爱人到地头看看,真是稻谷压弯了腰,看到表姐丰收的喜悦,为她收获丰收高兴,并留影记录丰收的喜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