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田还是那些田,可是人已经变了,连接那些山,那些水,那些田的路变了。</p><p class="ql-block">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这两句词可以说是我现在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盂坵亭小庙究竟修建于何时,村里最老的九十几岁的畲族老人也说不清了,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翻看那些史书和族谱。</p><p class="ql-block"> 青水乡21个行政村里有9个畲族村,盂坵亭所在的槐甫车村是畲汉混居的小村。而那座观音庙里的观音、土地公和广泽尊王放在一起,我怎么看和理解都透着一种共祭、共祖、认同的意思,是千百年来民族间相互信奉融合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福建的宗祠文化是这个国家最为特色的,这和福建偏安一隅的地理条件有关,虽然明嘉靖十五年才对民间宗祠建设开禁,但之前福建民间的宗族祭祀早就存在,当国家处于动乱时,这个偏安一隅的闭塞之地,虽然天高皇帝远,虽然朝代已经更迭,但人们始终坚守着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对这个国家文化的坚守,聚集民心,维持秩序,宗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今天,无论是尚未统一的台湾,遍及欧美及东南亚各地的唐人街,汉人的祖庙、神庙无不留着福建人的踪迹。</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河洛来的、还是南阳来的、还是固始来的,或是其他地域来的,中原河南构成了福建人的主体却是不容置疑的。</p><p class="ql-block"> 从三王开闽到宋元时期的福建,创造了当时世界最繁华的泉州港,福建依山傍海走向世界的海丝之路让福建成为最为开放的地区,而地处三王开闽时的南进之地青水,留下了开闽王南进的足迹和让后人世代缅怀的祭祀,而带着浓浓闽南方言味道的青水方言就成了抹不去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盂坵亭的观音庙在我下来插队的前些年被造反派破了“四旧”,在那个疯狂的年月里,连那个建于公元前478年的孔庙以及后来的孔府、孔林都被扒了,全国多少的文庙被砸烂,这小小的盂坵亭还会好过?</p><p class="ql-block"> 只是让造反派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走进这个村子对这座庙进行打砸时,却发现菩萨不见了,他们在村里搜查了三天三夜,抓了不少人来审问,却怎么也找不到菩萨的去处,于是庙被砸了,瓦被揭了,最后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 时间到了前些年,当村里开始要重修盂坵亭时,在为那尊菩萨的不翼而飞而叹息时,人们却在当年守庙人阿梅鼓大叔祖屋的阁楼上,那座观音菩萨却静静地躺在稻草里,这一躺却是几十年,村里人欢呼雀跃,人们在心里敬佩阿梅鼓大叔在那个风高月夜里冒着被批斗甚至劳改的危险,将菩萨背出了村子,藏在了离村子八里地的祖屋。</p><p class="ql-block"> 一八四零年以来,我们才发现我们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强大的国家,我们在工业革命武装起来的西人面前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多少中华儿女在为中国的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他们前赴后继。</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看到自己的国家开始重新以崭新的姿态站立在世界的东方时,我们开始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历史就像是一条不会断流的长河,他只会曲折,他会有险滩和礁石,他可能会遇到天灾人祸,他可能会遭遇干涸,也可能遭遇洪涝,但最后还是会奔腾向前。不要去隔断历史,更不用去斩断自己的历史,我们只是历史的过人,历史是需要尊重的,是实践的记载,是一种秩序的沉淀。</p><p class="ql-block"> 虽然在这条滔滔不绝的长河淹死过数不清的人,也涌现出数不尽的英雄豪杰和伟大人物,他始终承载着你的出处,你的文化,你的文明,你的信仰,你的根基,你的挫折,你的失败,你的辉煌,你的弊端,这是你可以傲视世界的履历,这也是你的民族的精神资本,你有着吸收天下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能力,你可以创新且不断修正试错的能力,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应有的胸怀,也是我们自信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扩展写道,在那南迁的路上,那尊菩萨还有祖宗的牌位,始终走在队伍的前头,虽然前面有高山有大河,有冰天雪地,有瘟疫,有兵灾,有的人倒在了南迁的路上不再起来,有的人出生在南迁的路上裹在母亲的襁褓继续前行,他们想着东南的大山,想着东边的大海,梦想着那平安又远离战乱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们惊奇地发现,诞生在黄河流域文明和文化的中国,在这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西南向着云贵川,向着黄河的源头青藏高原,向着西北的戈壁、新疆的天山,向着漠北大片的蒙古草原,直到森林密布的东北大小兴安岭,这些文化迁徙,人口的迁徙,是中原文化和各地域文化的融合的结果,是中华文化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盂坵亭小庙,是闽中南山区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庙宇,他是八闽大地上的人文文化和宗族文化的一朵小花,正是这些一朵朵的小花,才筑就了中华大家园的百花齐放。(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