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离开皇城相府2公里处,还有两处景点。其一是海会书院,其二是郭峪古城。都属于晋城阳成县范围之内的。</h3> <h3>海会書院<br> 书院创建于明朝早期,辉煌在明清交际。出现了李豸、李可久父子同中进士,庚辰、癸未两科七人登金榜的壮举。侍郎、尚书、大学士等位高权重的能臣干吏,更使海会书院的名气大增,以至远近的学子,争相来此读书。每逢大比,还常有学子绕道来此焚香祷告,以求好运和福气。海会书院治学以"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纲领,以"格物、致知、正心、修身"为要。</h3> <h3>海会书院大门。</h3> <h3>海会双塔,分别是唐朝的塔和宋朝的琉璃塔</h3> <h3>海会双塔又称唐、明双塔,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唐塔于天佑十九年(公元922年)修建,是座"舍利塔",塔身密布佛龛,龛内原嵌有铁坐佛,又称"千佛塔"。由于地基下沉,向西倾斜,却千年不倒,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塔"。<br>明塔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修建,是座如来塔,塔身砖雕设计玲珑精致,琉璃装饰极具奢华美观,在第十级的琉璃擎檐柱悬空楼阁更是全国罕见,下三层的砖石围筑像极了当地的沁河古堡。所以全称也叫"琉璃玲珑悬阁堡塔"。专家赞誉为"国之珍宝",是"北方楼阁式塔中的唯一佳例"</h3> <h3>明塔琉璃塔。</h3> <h3>琉璃塔中部的琉璃花墙。</h3> <h3>明塔是可以进入并登塔的,收费30元钱。</h3> <h3>不知道为什么,明塔的背面离开寺庙大门非常近,就一步之遥。紧贴着大门,门边的墙上有精美的砖雕。</h3> <h3>这个拍摄角度唐塔高于明塔。</h3> <h3>唐舍利塔位于寺庙的墙外。</h3> <h3>大雄殿在明成化十五年重修,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教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大雄殿内供奉的是"横三世佛",中间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能指引世人解脱烦恼;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可以保佑世人祛病消灾;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能引渡逝者到西方极乐世界。</h3> <h3>景区内的水池。</h3> <h3>海会书院内有大量的碑刻和书法作品。</h3> <h3>海会书院创建于明朝早期,辉煌在明清交际。出现了李豸、李可久父子同中进士,庚辰、癸未两科七人登金榜的壮举。侍郎、尚书、大学士等位高权重的能臣干吏,更使海会书院的名气大增,以至远近的学子,争相来此读书。每逢大比,还常有学子绕道来此焚香祷告,以求好运和福气。海会书院治学以"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纲领,以"格物、致知、正心、修身"为要。<br><br><br>海会进士榜<br>金<br>李宴昭义军节度使<br>明代<br>王国光吏部尚书<br>白胤谦刑部尚书<br>张慎言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br>孙居相明代户部尚书<br>李瀚明代吏部尚书<br>清代<br>陈廷敬文渊阁大学士<br>白所知工部尚书<br>田从典文华殿大学士<br>张敦仁著名数学家<br><br><br>◇</h3> <h3>进士堂是海会书院68位进士的画像和事迹展<br>示厅。这些进士多年少时就志向远大且勤奋刻苦<br>做官后更是能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为后人所敬仰和称颂。在进士堂内可以拜圣人,诵经典,习礼仪听先贤故事,见贤思齐,志存高远,明德笃行。<br><br><br><br>◇</h3> <h3>张慎言<br><br>1577年﹣1644年<br>字金铭,号藐山,人称藐山先生。山西泽州阳城(今山西阳城)人。明代思想家、诗人,他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为一品重臣。<br>在书法上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藐"之称,著《泪水斋文钞》《泪水斋诗钞》。张慎言为学颇有见地,思想和成就更为引人注目。他酷爱读书,勤于著述,其文其诗,皆为时人所重。他死后由别人辑刻而成的《泊水斋文钞》、《泊水斋诗钞》,保存了他的大部分诗文。他肯定的提出本末兼治、"恤商"的经济思想。他认为一国经济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顾眼前,反对随便开采矿山资源,任为国用不足,应该发展生产。在当时民生凋敝,矛盾迭生的情况下,必须制止耕地大量荒芜 状;同时,放宽对商人的限制,给商人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其乐于从事商业活动。他的这种 恤商"在当时赞同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统治阶级中是难能可贵的。<br>张慎言在关于天理人欲之辨中,他旗帜鲜明的反对道学家们历来标榜和鼓吹的"存天理,去人欲"。他认为人之所欲即天理。用封建礼教规定人们的行为是扼杀人欲人情,大胆对传统道德提出批评。这与跟他基本上同时代的李贽的思想相似。而李贽当时颇遭统治者迫害和道学家们的攻击,而张慎言对李贽其极为钦佩。这在道学长久统治思想界的时代,他以一个思想家的睿智和胆识 对封建传统道学提出挑战,具有极重要的进步意。</h3> <h3><br>王国光<br>1512年﹣1594年<br>王国光,字汝观,号疏庵,阳城人 明代嘉靖朝进士,万历初期的政治家和财政家,历世宗、穆宗、神宗三帝 对明王朝的 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撰写的《万历会计 》是大学士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税赋制度的理论依据,后成为明清两代田赋的准则,其影响深远。因官居更部尚书, 有"天官"之称,与海会书院比邻的王国光故居被后人称为"天官王府<br>青年时代从书院走出来的王国光对海会书院的研究颇深,隆庆二年撰《龙泉寺重修宝塔佛殿记》,对海会书院的重大历史转折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暮年的"天官"回到书院,遥想余昔读书于此,垂老归田,复此游览,感而赋诗。<br>兰若读书处,今来喜如故。老僧顾我笑,蹶趋失前步。光景不肯留,两鬓皆霜素。草坐亦客身,何苦儒冠误。平生山水癖,登览奈迟暮。纵步倒 篱,衰飒宁复顾。适意抚松筠,忘机押鸥瓷。举目皆坦途,不用泣歧路。昏昏醉梦人,一朝幸觉富。颜饮放歌声,天地开襟度长携祈远公,苦海同怀渡。挥手谢尘寰,西天常希墓。</h3> <h3>孙居相,字伯辅,又字拱阳。山西沁水人。天资聪明,性格倔强,28岁中举人.32岁中进士。明代崇祯朝户部尚书。孙居相是当时重要的东林党人之一,清流领袖。孙居相充分发挥了东林党人经世致用和直言正气的品格,他在仕宦生涯中执政为民、兴利除弊、不畏豪强、执法如山对明朝政局及地方百姓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这与他青少年时期所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h3> <h3>张敦仁、字仲篙、一字古余、古馀、号古愚、洋州府阳城人。清代著名数学家、藏书家。尽管官海沉浮40余年、处事做官知行合一,其最值得你道的是毕生执著追求一个领域,即数学研究,同时利用文献学研究的心得来思考数学的各种问题,对今世教育具有极大的僧鉴意义。</h3> <h3>陈廷敬。<br>紫芸阡<br>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月,75岁的陈廷敬去世。康熙皇帝盛痛之中亲笔写了挽诗,赐祭葬典礼,十分隆重。三个月后,陈廷敬灵柩安葬在皇城村北1公里,陈氏祖坟"紫芸阡"。<br>紫芸阡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墓地御碑林立,松柏苍翠,红叶如画,紫气萦绕。紫芸阡正中是陈廷敬的墓冢,高大的碑亭内置康熙皇帝御笔"诰授光禄大夫公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赐文贞陈公暨配一品夫人王、太夫人李太君合葬墓"。围绕陈廷敬的墓地立有十通大碑,分别是陈廷敬生病期间,康熙皇帝派大臣探视、慰问及陈廷敬死后,康熙帝的赐物、祭文和护丧回归的情况勒石纪念。</h3> <h3>田从典文华殿大学士,清代。<br></h3> <h3>郭峪古城的建筑群。在明清时期,郭峪是阳城巨镇,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物华天宝,英才辈出,在近代史上,郭峪也同样辉煌。这里有1927年入党的老革命范月亭早期革命的遗迹,这里有抗日英雄、革命烈士郭钟秀的故居。"十二月事变"时期,这里曾经是晋东南反击反共投降逆流的指挥部。晋豫特委书记聂真曾在这里办公,唐天际司令员和他的晋豫边区八路军游击队曾在这里驻扎。阳城和晋东南其他县区的抗日干部曾聚集在这里商讨反顽大计英雄的先辈,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凯歌。<br>缅怀先人,是为了激励后人。当我们观看了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能不热血沸腾?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将继承前辈遗志,恢弘志士之气,团结奋斗,与时俱进,让我们可爱的家乡,伟大的祖国更加荣昌盛。</h3> <h3>郭峪古城也是类似皇城相府的成堡,不过比较破旧,许多房屋已经年久失修了。但是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风貌。</h3> <h3>郭峪古城墙修得比较好,站在城墙俯瞰城堡内部。</h3> <h3>城墙边的民居。</h3> <h3>郭峪古城的建筑群。在明清时期,郭峪是阳城巨镇,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物华天宝,英才辈出,在近代史上,郭峪也同样辉煌。这里有1927年入党的老革命范月亭早期革命的遗迹,这里有抗日英雄、革命烈士郭钟秀的故居。"十二月事变"时期,这里曾经是晋东南反击反共投降逆流的指挥部。晋豫特委书记聂真曾在这里办公,唐天际司令员和他的晋豫边区八路军游击队曾在这里驻扎。阳城和晋东南其他县区的抗日干部曾聚集在这里商讨反顽大计英雄的先辈,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凯歌。<br>缅怀先人,是为了激励后人。当我们观看了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能不热血沸腾?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将继承前辈遗志,恢弘志士之气,团结奋斗,与时俱进,让我们可爱的家乡,伟大的祖国更加荣昌盛。</h3> <h3>古旧的街道,保留着石板路面。</h3> <h3>城堡里有一个塔楼叫做豫楼,它与皇城相府的很像,而且可以登楼观光。</h3> <h3>古民居保留了精美的砖雕,门头上刻着耕读传家的砖雕。</h3> <h3>远处就是皇城相府了。</h3> <h3>汤帝庙<br>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于清顺治九年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庙中供奉主神成汤及保佑百姓生产、生活的各路神灵。在阳城现存的百余座汤帝庙中,郭峪的汤帝庙是保存最为完好、规制最高的一座。</h3> <h3>汤帝庙大门。</h3> <h3>汤帝庙大殿。</h3> <h3>当地老百姓捐款维修汤帝庙而立的石碑。</h3> <h3>保留着元朝建筑的斗拱式样。</h3> <h3>汤帝庙的屋脊琉璃瓦的各种各样的造型。</h3> <h3>汤帝庙规模很大。</h3> <h3>西都世泽<br>为陈家五世陈天佑嘉靖年间考中进士后扩建,陈天佑为陈氏家族第一位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史,祖父陈秀官至陕西汉中府西乡县尉,因他们祖孙都发迹于西都,故称为"西都世泽"。<br><br> </h3> <h3>张鹏云故居<br>为明代官至右都御史、顺天巡抚的张鹏云,于明崇祯九年至十一年间(1636年﹣1638年)篮建,大门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拆毁,二门保存原貌。壮观的门楼、残存的狮座以及门楼两侧精美的雕刻,仍然可以感受到张家当年的荣耀与威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