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书俱老的米芾信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刘安成</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中州井天斋 书法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插图:网络</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9月16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下书法界有一种声音,叫做“碑不如帖,帖不如信,信不如稿”,意在强调信札书稿较之于正襟危坐的书写,更加随其性情和不拘一格。这样的书写状态,一任自然,省去了一些刻意而为的书写痕迹,往往能真实地还原书者的水平,更能写出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米芾苏氏王略帖</p> <p class="ql-block">米芾戏成帖</p> <p class="ql-block">米芾清和帖</p> <p class="ql-block"> 笔者不否认这种观点,在这里更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只是想多开阔一下眼界,“转益多师”而已。众所周知,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历史地位自然了得。但论起笔法之细腻精到,情感之真实饱满,《孔侍中帖》等其它一系列信札,确乎更胜一筹;颜真卿传世法帖林林总总,其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在历史和文化价值上也极为珍贵。明代大书家董其昌推崇备至,称其为“绝世无双”。这是不争<s>的</s>事实。岂不知,那两件涂涂抹抹,“满纸狼藉”的《争座位帖》和《祭侄文稿》,却始终是学书人 争相追逐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米芾惠柑帖</p> <p class="ql-block"> 宋以降,米芾书法被视为“追唐入晋的集大成者”,被世人广泛推崇,一时风头无两。直至今天,学书人对米芾书法更是倍加崇敬。这是因为他对先贤的经典几乎学了个遍,且师古不泥,将其笔法精髓牢牢掌握到手并加以光大,所以世人对米芾有“集古成家”之赞许。这些在米公所著《海岳名言》中都有记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米芾贺铸帖</p> <p class="ql-block"> 米芾传世真迹较多,绝大部分都是真实可靠的。据笔者多年的学书经历,以为完全可以把米芾的法帖作为“跳板”。待临摹通透了,再追根溯源至晋唐,效果也很不错,甚至可以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临古人帖最害怕“进得去出不来”,比如学唐楷就会有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唐人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的字,法度太过森严,笔法、结构都太过严谨,几乎没给学书人留下自由发挥空间,学书者往往不容易涉猎更深,产生畏惧感或疲劳感。而米芾的作品就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在结字、章法、笔画的创新方面,正给了我们即入帖又能出帖的渠道。</p> <p class="ql-block">米芾面谕帖</p> <p class="ql-block"> 而学书者在临米芾法帖时,往往选择《蜀素帖》、《苕溪诗帖》《多景楼诗帖》等。这当然没什么不妥。而相比较于这些刻意而为之作,我倒是感觉,米芾的那些手札、信稿的书写状态,更加率性而为,平和自然,性情的挥洒更加淋漓尽致,虽为无意之作,却更接近于他的真实水平,更接近于“字字珠玑”,更趋于“人书合一”的境界,临摹学习的价值更高一些。比如《面谕帖》《致伯修帖》《晋纸帖》《苏氏王略帖》《贺铸帖》《致伯充帖》《惠柑帖》《戏成呈司谏帖》《乡石帖》《清和帖》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米芾伯充帖</p> <p class="ql-block"> 这些手札信稿大都是米芾50岁以后所作,已经是人书俱老的状态,既没有早年间的拘谨,也没有中年时期的过于狂怪,而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就以其中《贺铸帖》为例。此作笔法丰富多变,逆锋起笔,中锋行笔,笔画苍劲老辣,起收转折处动作鲜明,提按、衄挫、粗细、轻重对比明显,蟹爪钩、刷字痕迹更高一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米芾晋纸帖</p> <p class="ql-block"> 米芾结字敢于造险而又善于化险,极具造势胆略,重心左右摇摆,呼应揖让,闪转腾挪,开合有度,险绝而不霸悍,灵巧而且自然。章法疏密得宜,墨色浓淡适当,一派生动活泼之美。将这些手札临摹通透,我们大抵也就学到古人正宗笔法了。</p><p class="ql-block"> 学书者不妨一试,定能收获更多。</p> <p class="ql-block">米芾伯修帖</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刘安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兼刻字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清华美院、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任多个书画院艺术顾问。书法作品曾在韩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展览。著有《刘安成书法散文集》、《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书法精品集》、散文集《井天斋心画》、《风轻云淡》。书法专著《米书临习札记》、《历代书家析要》。书法作品集《当代书法名家刘安成》、《书坛撷英刘安成篇》、《中原书风领军人物刘安成》、《见素抱朴刘安成匠心养墨》。电视书法讲座《安成书论》38集、《文化传承访谈》25集并结集出版。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书法理论文章和散文随笔多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