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草原八角村西侧,南镶千年古刹作海寺,东邻甘加溪豁,凌越北部的达里加山,总面积达131.23平方公里。南北部海拔落差达1300米,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其蕴藏了崖壁、草原、高原湖泊、石林、峡谷、史前溶洞、河流等多种地质资源在内的青藏高原所有的景致特征。八角古城、作海寺、白石崖寺、等多个千年藏传佛教古寺簇成了甘加的历史文化积淀,涌现出了宗喀巴大师、贡日仓女活佛、更敦群培、十世班禅大师等学术大师和高僧大德。</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平面图形</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观景台登山步道</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p><p class="ql-block">八角城在甘肃省夏河县甘加滩东部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的台地上,这里是古代甘青交通的要冲,也是历代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西夏、嘶罗王朝剧烈争夺的军事重镇。现八角城遗址基本保存完整。1981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八角城因其有八个城角而得名,城廓是一个空心的十字形。八角城墙全长2193.4米,合2.2公里,城内占地300亩。城外有护城河、护城壕,还有外廓,南门外另有外城。从建筑工艺上看,该城系唐以前所建,建筑形式上突破了方形格局,十分独特。城虽不小,但城角之间距离均在弓弩的有效射程之内,可互为照应,因而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在八角城曾发掘出大量文物,如唐宋时期的金属货币、铜牛、方砖条砖、简瓦、板瓦。另外在八角城周围的平地、丘陵、台地上,无处不有古代弃耕的层层梯田,有的地方梯田一直修至山顶,昔日这里经济之发达、人烟之稠密,由此可见一斑。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角城顾名思义有八个城角,但实际为一个“十字”形状,长2193.4米,城外廓现存残垣全长1080米,城内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外廓正面偏东有一块140×100米的广场,其北有一排建筑残基环绕城廓,期间引央拉河入廓,城内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唯北垣有15米长的一段,为近代用石块补筑,内城周长1960米,占地面积169600平方米,方位正北。南城门洞口墙基厚1.4米,高13.5米,顶宽5.2米。门前两端较为开阔,沿外廓大,便是10余米的砂土崖,崖下就是央曲河,这是当年八角城的唯一通道。南城门瓮城面积约15.3 10平方米,城垣东、西、北三角,各有处凸的大墩台一座,面积约20平方米。在东西两墩之南廓城墙上,各有一半小夹道,东夹道3.6米,西夹道宽2米,可供单人骑马出入城外廓之间。</p> <p class="ql-block">八角城因其有八个城角而得名,城廓是一个空心的十字形。</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山呈东西走向,长15公里。</p> ·白石崖寺<br>白石崖寺藏语全称“甘加智格尔贡桑俄门吉朗”,是藏传佛教中格鲁派寺院,寺主为藏区三位转世女活佛之一的贡日仓女活佛,传承迄今已达六世。背靠着寺院后方高耸入云的白石崖,白石崖寺常被认为是胜乐佛祖的宫殿,事实上,白石崖寺也供养着诸佛神明,收藏了众多佛教经典。不仅是金瓦殿内供奉的释迦佛像,贤劫干佛画像7幅、金刚持像、贡唐仓活佛所赐的释迎立像、释迦能仁王佛金刚座像、达浦卓玛像及许多镀金铜佛像皆供奉于此;佛教经典《甘珠尔》大藏经、宗喀巴师徒三尊等众多圣哲全集、加之喇卡仓、友嘉仓活佛的灵塔、白檀木制作的胜乐金刚坛城等佛教圣物,至此仍被完好的保存,造福一代又一代信众。 <p class="ql-block">在白石崖底部偏西处,有一可容三四人进出的溶洞,溶洞为天然形成,里有潺潺流水,曲径通幽,石壁上有天然形成的藏文元音和辅音字母,还有如意宝牛、如意宝树、天生稻等石头造型,对想要探险、寻求刺激的人来说是个好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白石崖溶洞<br>白石崖史前溶洞位于白石崖山脚下,是我国现有探测记录中海拔最高、全藏区最大的溶洞。溶洞的洞口距离地面30米,静默的嵌入在河谷西侧的石崖上。溶洞入口处,多年前贡唐大师来时留下的佛手印被后人无限瞻仰,沿溶洞口向深处探去,400米处的壁面上具有天然显现的佛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