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老兵抗美援朝的血色记忆</p><p class="ql-block">续上文(因文字数字受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在抗美援朝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在这条运输线上,作为汽车兵,我干过运输线上的领队首车,也做过运输线上守护尾车。</p><p class="ql-block"> 领队首车,必须具有经验丰富,警惕性高的机警,具备精神饱满,全神贯注的素质。因为,空中的轰炸,地面的炮阻,山路崎岖不平,弹坑尘土遍布,稍有不慎车毁人亡。 所以,司机用得最多的技巧是:瞻前顾后,刹车与加速,在颠簸路上冲锋,在死亡面前拼搏!</p><p class="ql-block"> 守护尾车,以救援为目的,必须责任性极强,维修技术过硬,应变能力较高。对每一个掉队的车辆,查明原因,及时排除障碍。用最好的体力和技术:维修保养,排查补水……。让抛锚的车辆动起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而尾车看到的情况极为惨烈,硝烟弥漫,血肉横飞!</p><p class="ql-block"> 战争险恶,这就是一个汽车兵冲锋陷阵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在这三年多的运输线上,作为汽车兵,尤其在细雨连绵(夏天)中,冰天雪地(冬天)中行驶,是极为艰难困苦的。途经战场的遗迹,我见过血肉横飞的尸体,也见过冻成冰雕的军姿。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至今难以忘怀。 每一次执行任务,开车不分昼夜,还要做到:严密伪装,摆脱空袭。雨天,山崎路滑,路损车旧马力小,险象迭生,前进的困难可想而知。泥泞的道路,老旧的车辆,驾驶室穿风漏雨,每到山崖拐弯处,每到泥水深潭处,每一个失误,将会车毁人亡。稍息,只能在车下避雨。战士面对困难,依然笑声不断。雨中的饥饿与疲劳,时刻伴随着车轮前进。战士们常说:“雨水东南风,洗澡又醒脑”。</p><p class="ql-block"> 雪天,天寒地冻,在白茫茫山区道路上,凭着记忆和经验,凭着技术和判断,在这条寒冷的运输线上,小心翼翼爬坡上坎。每一个错误,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每到山崖拐弯处,路在雪中难以判断,战士就用自己的脚步,探索走出可行的道路,车随着脚印缓缓前进。夜间驾驶,关闭照明,摸黑上路,一路危机四伏。我们的战士,依然苦中作乐,嘲讽饥饿与疲劳,“风雪拌炒面,提神又止饿”。</p><p class="ql-block"> 与敌斗,其乐无穷;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这就是汽车兵精神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作为抗美援朝汽车兵,我们运输都是“头顶飞机,脚踩炸弹”,日夜兼程,定无所惧……而每一次行动,心里装的只有任务,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手脚麻利,脑、眼、手、脚协同作战,不能有一点马虎,更不能有半点差错。因为,危险随时在身边发生。所以,他们是最勤奋的战士! 每一次行动,必须以完成任务为准则,最富有的是精神饱满,最缺乏的是睡眠时间。因为,战士负担着战争需要的补给,决定战场胜利的保障。所以,他们是最有责任感的战士!</p><p class="ql-block"> ……每当提起抗美援朝战争,李玉杰老爷子,像是揭开尘封多年的话匣子,依然精神矍铄,充满劲头,侃侃而谈(很多战士的往事,总能平铺直叙表达,说出姓名,道出事迹,我难以一一记录)。他说:“作为抗美援朝的汽车兵,战火烧到哪里,车轮就要辗到哪里。虽然,手里没有枪和炮,方向盘就是武器”。完成任务的背后,都是血和泪。说到运输线上,敌军全方位的围堵,老爷子说出了抗美援朝汽车兵流传的顺口溜:“空中点灯,地下撒钉,路上炸坑,专打汽车兵”,表达了战争的残忍。汽车兵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要有一身过硬的驾驶本领。因为,那场战争,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魄,更需要技术。</p><p class="ql-block"> 说到首长前线视察,对汽车兵的讲话:供给保障 “东西送不上去,前方部队吃不饱,弹药不够用,这仗怎么打?”!又说“归根结底,打仗最终比拼的是,后勤保障和物资供给”。还说“美帝国主义联合国军的绞杀战,主要就是打击志愿军的作战供给,跑在运输线上的汽车兵”。最后明确指出:“抢修、抢运、保通、空战、地面防空五位一体战术,保障道路畅通是重中之重。做到供应及时,战士英勇,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去完成好每一次任务”。首长从高度说出了物资供给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李玉杰老爷子,每当说到战友的牺牲,面孔凝重,声音嘶哑,老泪纵横。他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们真的差远了,我只是一个幸存者 ”!流露出对战友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五 战友牺牲</p><p class="ql-block"> 我的战友刘援朝同志,原籍江苏沛县人,父母早亡,哥哥夭折,家乡没有了亲人,陇海战役解放军驻扎他的家乡时,报名参了军,参军后他打仗勇敢,学习刻苦,为人老实。经选拔由陆军部队选调到炮兵六十四师,在后勤运输处当了一名汽车兵。他原名刘二蛋,分配到我们运输连后,与我同室。一次师政委视察我连,看到他机灵帅气,无意间问道:“叫什么名字?” 报告:“刘二蛋”。师长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关切地说:“你年轻,作战勇敢,文化学的也不错,又有了技术,是个好苗子。只是这名字……我给你改了,就叫刘援朝吧!也有纪念意义!” 从此刘二蛋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刘援朝!</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与刘援朝家乡很近,两人都是从陆军选调,又是培训班同学,关系很好。吃的一锅饭,睡的一间屋,学习上相互鼓励,生活上相互照顾,有困难相互帮助,朝夕相处,结下了生死情义。但就在即将看到战争胜利的曙光,奉命回国的前夕,他却牺牲在执行任务的途中。刘援朝的牺牲,让我非常难过,二蛋的形象总在脑海里盘旋。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想起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当战争进入到一九五三年上半年时,我们深感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军,“兔子尾巴长不了”,战局已趋明朗,战争不会太久,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说实话,身在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谁不怀念祖国,谁不思念家乡,谁不想念亲人,谁都盼望打败美国佬,早日回家乡!闲聊时,我常对刘援朝说:“等战争胜利结束后,你跟我一起回山东吧!你孤身一人也无亲人,山东离你老家很近,气候,风土乡俗相近,在那里安个家,我们来往就更方便了。”他高兴地说:“行……”</p><p class="ql-block"> 四月的一天,我们连受命向前线运输弹药,当车队行进到一条山谷时,从南面的山头上,出现了几架美国佬的“油挑子”飞机,(美式F一84佩刀战斗机)对峪谷的公路进行的轰炸和扫射。地面的防空哨及时发出了警报,车队立即转移到安全地带,刘援朝也离开了驾驶室,跑下公路。就在回头的刹那间,发现自己的车被敌机击中着火,他毅然返回扑灭了大火,防止车上弹药爆炸危及整个车队。弹药保住了,整个车队保住了!但刘援朝折返时,被敌机的扫射击中了头部,壮烈牺牲。敌机轰炸过后,由于战事紧急,我们草草将刘援朝同志掩埋。战争如此残烈,仅仅瞬间,让活生生的战友倒下,那种撕心裂肺的痛,现在还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战事紧急,不能擅自停车,更不能离开行军序列,我们只能轻轻鸣笛,向他做了最后的告别。这种告别,是生离死别的悲哀,是血色记忆的回眸!</p><p class="ql-block"> 停战后,刘援朝烈士的遗骸,被重新安葬在朝鲜志愿军烈士陵园,与十九多万名的志愿军烈士相依而眠,结伴而行,这也是烈士的回归!想起战友的牺牲,我总在心默念:二蛋,你是我战友中最亲地称呼;援朝,你是抗美援朝勇敢的功勋。</p><p class="ql-block"> 刘援朝烈士短暂的一生,只有二十一岁,他把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抗美援朝,他把勇敢和敬业留在我们心中。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无不说他做人诚实,勤勤恳恳,乐观向上;凡与他学习工作过的同事,无不说他学习刻苦,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兢兢业业;凡和他战斗过的战友,无不说他不怕苦,不怕死,作战勇敢。他,虽说仅有简短一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敬仰!</p><p class="ql-block"> 六 二次回朝</p><p class="ql-block"> 在参加志愿军三年多后,一九五三年五月,抗美援朝战争后期,胜利已成定局,我奉命回国。在东北军区第五汽车学校二大队九中队学习深造,这是一次为祖国建设和解放台湾储备人才的进修。系统学习《内务条例》、《纪律条例》,汽车原理、汽车驾驶、汽车保养和修理,同时还学习了城市《交通规则》。</p><p class="ql-block"> 因为,任务明确,责任重大,我十分重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早起晚睡,不耻下问;互相探索,刻苦学习。在自己学会、学优的情况下,还能帮助那些底子薄、文化差、进度慢的学员,经常帮他们(有吴金龙,徐风山等学员)站岗、出公差,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加强学习。作为组长的我,同时组织他们共同讨论研究,相互鼓励,取长补短,补不足,赶进度,学好理论。在实际操作上,熟练驾驶技术,学好保养维修技术。我们组的互助方法,得到学员广泛认可,并作为典型在学区推广。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争取好的成绩,早日重返朝鲜前线。</p><p class="ql-block"> 在这期间,1953年7月27日,随着五次战役的胜利,《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店,落笔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画上了句号。这是一历史性的时刻,宣告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祖国人民欢欣鼓舞!在校学生团体群情激动,这也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学习热情!</p><p class="ql-block"> 经过六个多月的学习,我的学业均获得了优良成绩,各课目的成绩均获得最好分数5分。在校期间,我因积极上进,学绩优异,期中考核被校党委评为“技术学习”二等奖,物质奖励小米40斤。期末考核,被校党委评为“技术学习”一等奖,物质奖励小米80斤。党支部书记张忠显,亲自为受奖学员颁奖。校党委及教导二营,均将受奖材料入档。作为汽车兵,这是学习的荣誉。入朝作战前后,两次驾驶技术培训,让我一生受益终生。</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三年底,我在国内完成了学习深造,带着军政学习双丰收的好成绩,奉命第二次回到朝鲜。</p><p class="ql-block"> 二到朝鲜,销烟弥漫刚刚散去,浴血奋战还在心里。朝鲜每座城市,每个乡村,到处能看到:志愿军浴火重生的战争遗迹。到处残留着:侵略者狂轰乱炸的废墟。残垣断壁,焦土一片,残不忍睹。饱受战火摧残的朝鲜,急需重建家园,恢复经济。</p><p class="ql-block"> 我们炮兵六十四师军教营,到达朝鲜后,驻扎在平壤附近的郊区,主要任务:保卫和平,重建家园。教导营奉命:一部分帮助当地恢复生产,一部分构建防御永备工事材料运输。近两年的时间,建筑了一条完整防御体系,同时帮助返乡的百姓,建设家园,使他们有了劳动和栖身之地。培训了一批能够掌握机械技术的青年人,用战争遗弃的机械,废物利用,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春天,帮助他们播种、插秧;夏天,帮助他们浇水、锄地;秋天,帮助他们收割、打场。冬天,规划灌溉系统,挖渠兴修水利。在我们的帮助下,所负责的乡村,生产基本恢复到了战前水平,百姓们过上了安稳日子。朝鲜百姓,常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语言夸赞我们:“志愿军,生产、打仗一流高手。”!</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与当地百姓同劳动、同生产、同建设、同欢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把他们当亲人,他们把我们当子弟。为了联系群众亲切交流,我们学会了简单的朝鲜语言,方便在生产生活中,对话与交流,近一步拉近了我们与当地百姓的亲密关系。唠嗑时,他们总用赞美的语言,称赞我们这支军队:“志愿军是正义之师,光荣之师,胜利之师。”</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四年底,当我们接到回国的命令,当地百姓为我们举办了“中朝友谊万古长青”联谊活动,用民族舞蹈,用欢呼语言,与我们依依不舍含泪告别,用中朝两国语言欢呼“中朝友谊万岁!”,这依山带水的情谊,使我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 准备回国,想想这几年抗美援朝:那是一段离死神最近的地方,却又是激情燃烧最旺的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续(因篇幅受限)下文回国守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