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兴起了“避暑”热潮。</p><p class="ql-block"> “避暑”,顾名思义,是为了逃避夏季的高温天气,到凉爽的地方居住,以免中暑。避暑古今中外有之,古代的帝王贵族,每到炎热的夏天就会选择到凉爽的地方去避暑,如承德的避暑山庄不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吗!</p> <p class="ql-block">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就有避暑的习惯,一些人富起来后,每年都要从城市到乡下去避暑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好像不去避几天暑就没有面子似的。中国改革开放后,大部分人逐步富起来了,避暑、避寒之风也如火如荼的兴盛起来。冬天,去海南、西双版纳避寒;夏天,去贵州、云南等地避暑成为一种潮流。海拔高,空气质量好,环境优美的地方则成为城市人群纳凉避暑的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 每年初夏开始,人们像候鸟搬家一样,大包小包,锅碗瓢盆,床上用品,各种药品等家居用品一样不少装上一大车,驱车几百公里去到各个避暑点安营扎寨,躲避炎炎夏日的酷暑。特别是对于退休人员,不去避暑是乎有些说不过去似的,甚至是件丢人的事。</p> <p class="ql-block"> 于是,有钱的在乡间自建别墅房;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购买开发商的产权避暑房;更多的是经济条件一般的老百姓,则是租住当地农民修建的避暑房,这种费用是包吃住每人每月1000——2000元不等。</p> <p class="ql-block"> 以贵州桐梓县为例,每到夏季由重庆来此避暑的人就有百万之众,比较有名的避暑点就有“九坝印象”,“沈泉翠谷”,“丁木山庄”“茅石”地区等等,每一个区域都有十万之众,还有星罗棋布数以万计的“农家乐”成了避暑大军的栖息地,人们就像大迁徙一样开始了丰富多彩的避暑生活。把城市的那套生活方式也搬到了乡村,有跳坝坝舞、交谊舞的,打太极拳的,走秀的,唱歌、练乐器的,还有文艺节目演出的。人们不仅免除了一夏的酷暑,还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带活了一方经济。</p> <p class="ql-block"> 暑,从自然属性上讲,是不应当避的。就像人与植物一样应该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磨练,如果农民都去避暑了,庄稼没人做了,粮食也不收了,人们吃什么呢?工人都去避暑了,社会不就停摆了吗?如果没有夏天,大自然就会失去平衡,就跟人一样,失去阴阳调节,生出许多毛病来的。当然,科学合理的避暑是不可厚非的,且避暑大军中绝大部分是退休人群或偶尔度假的人员。因为现在人民生活条件好了,手里有闲钱,这暑就成了不可不避的了。</p> <p class="ql-block"> 可曾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炎炎夏日人们何以消暑,没有风扇空调,更没有人专门去避暑。但是,智慧的人们也有很多的避暑纳凉的方法。在街边院坝或露台或楼顶,乘太阳下山时,先洒上凉水,天黑之前就把凉板、凉席、凉椅放上,天黑之后人们泡一杯山城沱茶,摇着大蒲扇,穿着短裤衩,男人白色背心几乎是“标配”,也有打赤背的。一条街或一个楼顶都摆满了晾椅、凉板,聚集着一群群的人;也有舒适的躺在绿荫覆盖的石条上闭目遐思,逍遥自在,那样的日子因悠闲而变得清凉自在;一群邻里乡亲一起吹牛纳凉,在家长里短,邻里亲情的絮语中驱散了烦闷的夏日。</p><p class="ql-block"> 当今,更多的人群其实还是呆在家里与“暑”抗争,这种方法叫“家里蹲”,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气温升到40度以上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依然是该干嘛干嘛。除了必须在野外作业或没有空调的区域工作以外,大多都在办公室、在家里吹着空调消夏。</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说“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就叫“心静自然凉”,给自己一份安静与淡然,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守一份心静,淡淡就好。所谓“心中若有桃花园,何处不是水云间”。你若豁达,心中就是山林,你若看开,人生处处是清风,暑热自然消失得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们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偏好,避暑的形式和目的地也在不断扩展和多样化。在重庆主城,当下的避暑纳凉方式就很多,有国家开放的防空洞、轻轨的候车厅,夜间江边纳凉,国家生态公园,图书馆,游泳池,甚至夜间吃着火锅的避暑方式颇具重庆特色。</p> <p class="ql-block"> 笔者认为,避暑的现象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和晴雨表,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则“避暑”就欣欣向荣。</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