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适逢中秋话三祖</b></h1><div><b><br></b></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朱凤翔</b></h5> <h5> 明天,便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假日中秋节了,我突然想到了曹雪芹曾写下的一首七绝:“每逢三五便团圞,满把青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我想,这里所说的“人间万姓”应该是指普天下的华夏子民,当然也包括56个少数民族在内。</h5><h5> 翻开尘封的历史,涿鹿耀然史册。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用“千古文明开涿鹿”来评价涿鹿在中国历史上地位。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用“看一百年的中国到上海,看一千年的中国到北京,看两千年的中国到西安,看五千年的中国到涿鹿”再次强调了涿鹿在中华文明发源中重要的历史地位。</h5><div><h5> 《史记》称黄帝“合釜符山,邑于涿鹿之阿。就是说黄帝在涿鹿山下统一符契,实现各个部落大联合,在涿鹿山下的土丘上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黄帝城。从而使中华民族首次实现大融合、大统一。从此开始了大发明、大创造,中华民族从蒙昧时期走进文明时代。针对这些历史,在1993年和1994年,中国先秦史学会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相继两次组织召开的涿鹿炎黄蚩中华三祖文化论证会这样评述:“……涿鹿之战,实是一次东西文化的撞击和交汇,促成了新的炎黄集团的联盟关系的形成。而成为一次东部地区南北文化交流和炎黄、东夷两大集团重新组合的标志。这两次战争虽带有原始性,并夹杂着许多神话色彩,但若滤掉其中的荒诞成分,毕竟提供了当时的战争素材,可看出这类早期战争,是民族生成和融合的催化剂,有推动文明进程的积极作用,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涿鹿县就是中华民族的奠基地,发祥地和寻根问祖的圣地”<br></h5><h5> 在我国约4700年前,黄帝、炎帝和蚩尤曾在今河北涿鹿一带进行过激烈的战争,三个部落融合以后,就从涿鹿、河北一带向南发展,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组成我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夏族的历史基础。在华夏族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的大家庭,谁也分不清楚究竟谁是那位始祖的后裔。所以,既然承认黄帝、炎帝是我们的祖先,有什么理由不承认蚩尤也是我们的祖先呢?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是中华民族生命延续的三条根脉,三位始祖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三座丰碑。</h5><h5> 为了纪念创建中华文明的三位始祖,我市曾在张承高速路口建立了三祖塑像,制酒行业创立了极具纪念意义的地方名酒“三组龙尊”,这本是一件提升本土文化高度、让人们永远记住三祖文化的根在张家口的大好事。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也不知是哪位大人物的授意,三祖雕像在一夜之间竟被拆除了,三组龙尊酒业不再生产了。据说,这只是因为总书记来张家口视察时见到了三祖雕像问了一句“这是什么雕像”,回答曰:“三祖雕像”。我们的官员只是因为总书记当时并未作出赞许便以为总书记不高兴了,于是便至历史事实于不顾,下令以后不许再提“三祖”的字眼儿。这真是本不该发生的天大的大笑话。殊不知,多少有点儿辨别能力的人都会对这种奴颜媚骨而感到可耻、可悲、可怜。<br> 我们知道,三祖文化是指约5000年前三祖(黄帝、炎帝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三祖时期的三位领袖人物都是有德行的人。黄帝是具有“土德”的“天子”。炎帝是一位为了人民的幸福,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亲尝百草的“圣人”,最后炎帝为人民献出了生命。蚩尤则是一位为人民景仰的“战神”,他勇敢的战斗精神,五千年来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奋斗不息。</h5><h5> 前不久,河北新闻网发表了以《加强三祖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为题的文章,又重新将三祖文化提升到一个时代的高度,我在为我们有些领导的作为感到汗颜的同时,也找回了几许由衷的欣慰。我衷心的祝福我们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华大家庭中秋快乐。</h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