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苏州河江海关北卡

黄振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孔夫子旧书网截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本人专注普陀段苏州河的历史老照片、明信片的收集,已历时多年,迄今收集到的老照片不多,明信片仅一张,且较常见,即上海市工务局1946年12月印制的“苏州河上之谈家渡桥”。一次偶然,笔者在“孔网”已售记录中搜索到一张已成交的老照片,该出售注明:</span><b style="font-size:18px;">“【上海旧影】清末民初 上海苏州河岸陈家渡周太仆庙‘江海关北卡’及等待稽查的泊船 原版老照片一枚(据记载:‘光绪二十二年,苏杭通商。设南卡于白莲泾口,北卡于周太仆庙。由巡船稽查出入小轮船,并洋商领单,办运干茧等货’。该关卡主管当时进入上海的丝茧进行管理和征税;陈家渡周太仆庙旧址在今古北路桥北苏州河滨江绿地一带,六十年代扩建上海试剂厂时被拆毁。)”。</b><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此,“江海关北卡”的历史影像深深烙刻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抺之不去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明信片:“江海关北卡”</span></p> <p class="ql-block">  近日周五我在灵石路聚奇城兜市场,正巧一位在云洲古玩城经营明信片的邮商碰到我,让我确认一张彩色明信片上的画面是否是上海的苏州河,我一眼发现即与我之前看到的老照片“江海关北卡”的图案一模一样,即刻告知他说:“是”。他说他在网上拍卖时看到,吃不准没敢拿下,已被人拍走。知道了这个信息,于是,我来到聚奇城二楼我的一位朋友的包房,因为他是专门交流老照片、明信片的。我问之,他告我他有这张明信片,因少见,他一直自己留着,他知道我专攻苏州河及沿岸工业的收藏与研究,表示愿意支持我,割爱转让予我,这让我喜出望外,高兴不已。到手后发现,在该明信片的左上方明显印有<b>“Fiver scene. Peking、Fluss- scene. Peking </b>( 大意是:北京的河流景象 ) ” 的字样,此时我才明白,开头那位云州的明信片邮商为什么咨询我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上】“Fiver scene. Peking” “Fluss - scene. Peking”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下】 “ 北京二道闸 ” “ 中裕洋行制 ”</span></p> <p class="ql-block">  “江海关北卡”明信片到手后,在微信与好友交流分享中,得知好友手上也有这张明信片,他也是近日刚觅到。他的这张,图案与我的完全一致,可底部却印有 <b>“ 北京二道闸 ”、“ 中裕洋行制 ” </b>字样。经查,“中裕洋行”为天津的日商洋行,而“北京二道闸‌”则位于通惠河上‌,具体位置在东便门大通河以东1.5公里处。二道闸,也被称为庆丰闸,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最初的名字是籍东闸,后来改称为庆丰闸。这个闸口是通惠河上的重要设施,对于调节水位和保证漕运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通惠河是元朝为了连接大都与江南而修建的人工运河,全长164余里。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在元、明、清三代尤为显著,不仅是漕运的关键节点,也是北京地区重要的水利设施之一‌。</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两张“江海关北卡”都有注明北京河流的字迹,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按理明信片图案为旧影像拷贝而出,后人在制作明信片是根据什么将它定位于北京的通惠河而不是上海的苏州河。而原始的历史影像被确定为上海苏州河岸陈家渡周太仆庙的“江海关北卡”,其根据又从何而来?为了解疑释惑,查《普陀区地名志》”周太仆祠”词目得:历史上的周太仆祠位于吴淞江(苏州河)原陈家渡渡口附近,又称周太仆庙、周中鋐庙。该祠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专祠松江知府周中鋐和把总陆章。据《陶澍奏为吴淞江岸建周中鋐专祠碑》记载,周中鋐,浙江绍兴人氏,雍正年间任松江知府。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二十九日,为清除吴淞江淤塞,开通河道,与把总陆章在河上修筑大坝时殁于水中,鉴于他平日居官甚优,朝廷追授其为太仆寺卿,并予以厚葬,周边士民,追思旧泽,在吴淞畔建小祠一座,以志感念。</p> <p class="ql-block">  道光七年(1827年),吴淞江这段水域又闹水患,两江总督蒋攸铦、江苏巡抚陶澍带领百姓筑坝拦潮,因为风狂潮涌,水闸无法合拢,他带领部下到小祠拜祭周中鋐。此后几天吴淞江水平浪静,水闸工程顺利告竣。事后陶澍等奏请在吴淞江岸建前知府专祠,获准后,将小祠扩充重建。<b>“咸丰八年(1858年)知县刘郇赠祠田70余亩。同治十一年(1872年)疏通吴淞江时,又进行重建。重建后的祠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周太仆祠’或‘周太仆庙’。当时祠屋有两大进,祠前高树两根旗杆,正厅供有周中鋐等雕像。列入春秋祀典。”</b>(《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12月版,页276 )该建筑样貌即是现存明信片上所见的图案。据地名志:在<b>“本世纪初,该祠曾设有厘捐局。1946年,祠内住有尼姑,看护祠屋。”</b>(《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12月版,页276-277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孔夫子旧书网截图</span></p> <p class="ql-block">  至于县衙在此设厘卡,对来往船只进行检查、征收税款之前,政府是否曾将周太仆祠置为“江海关北卡”,在《普陀区地名志》中没有提及。为了弄清楚这一问题,笔者上网查阅,读到薛理勇先生《噱说上海:一张“江海关北卡”的老照片》一文,其根据老照片 <b>“江海关北卡” </b>五个关键词,从光绪《上海县续志》查到:<b>“二十二年,苏杭通商。设南卡于白莲泾口,北卡于周太仆庙。由巡船稽查出入小轮船,并洋商领单,办运干茧等货。” </b>这段话证实了吴淞江北岸陈家渡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曾将周太仆祠改置为“江海关北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光绪《上海县续志》</span></p> <p class="ql-block">  肯定了以上这个的史实,我们可以观察一下,1896年清政府选择在吴淞江北岸陈家渡设置江海关北卡,其地理位置和社会状况又是怎样一番景象。陈家渡位于普陀区西南部,在吴淞江北至云岭东路与上海试剂厂西至化工研究院及上塑七厂这个范围内,地境曾前后隶属于蒲淞、真如、西郊、普陀四区。在明、清年间,这一带江水泛滥频发,也是治理吴淞江的河防要地之一。1728年松江知府周中鋐在此治水殉职,乡民建周太仆祠以祀之。至1827年,该段水域的六、七段河曲被截弯取直,始消除了水患,陈家渡渡口成为法华乡与北新泾一带乡民往来的交通要道,使居民日增,四境乡民赴集者甚众,船民也多在此休息,逐渐形成一个热闹的市集。<b>“稍后,清政府在此建立陈家渡镇。”</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 </i></b><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12版,页72 )</i></p> <p class="ql-block">  据区地名志记载,<b>“至清同治年间已发展成上海县内七大著名村镇之一。1840年前后,集市十分繁荣。有南货店3家、茶馆13家、米店4家、饮食店5家,还有豆腐店、理发店、木行、鱼肉摊、杀牛场、鸦片房等。”</b><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12版,页104 )</i>1896年清政府设北卡于周太仆庙,是年的上海海关报告记录:<b>“自有机器丝厂,乡民售茧获利较厚故”,“未将茧子自缫,遽行售与新设之缫丝等厂”。</b><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网络:《近代缫丝工业的发展,扩大了蚕茧的商品市场》冰轮财经,2023年1月4日 ) </i>江浙地区有临近上海地理之便,优质厂丝的采用尤为便利,这进一步推动了江浙丝织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近代上海工业技术对长三角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引领作用。‌上海作为近代的航运、贸易和工业中心,其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对苏南地区工业的发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1896年底,扬州严氏在镇江开办缫丝厂,从上海雇佣熟练女工,产品全部经上海外销,这表明上海的工业发展不仅促进了本地工业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此外,无锡的缫丝工业也是在20世纪初年,随着与上海联系的更趋紧密,逐步发展成为江南仅次于上海的缫丝工业重镇。无锡缫丝工业的发端,得益于创办人周舜卿在上海外商洋行的工作经验,他后来在家乡开设裕昌祥茧行,购买旧丝车自缫自销,最终开办裕昌缫丝厂,成为无锡缫丝工业的先河。这些例子清晰地展示了近代上海工业技术如何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动,对长三角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在上海开埠的最初四年,南浔辑里湖丝就占到上海生丝出口贸易的一半以上。当时的南浔镇,仅丝行埭一条街就开设了50多家丝(经)行、丝栈,放眼沪浔来往的运河之上,可以说满船蚕茧、丝光流转。为了堆放蚕茧和丝绸,便于加工出口,大批丝商在上海苏州河两岸,集中筹建了众多堆栈、丝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境况下,以丝命名、因丝而兴的上海“湖丝栈”应运而生。可以说,辑里丝出口贸易的繁荣,离不开上海通商口岸的开放。沪浔之间地理位置相近,水网密布,水路运丝,耗时短、花费低,进一步提高了湖丝的贸易竞争力。作为大型蚕丝加工厂,上海“湖丝栈”的兴起,也促成了沪西曹家渡区域的繁荣兴旺,奠定了上海民族丝绸工业发展的基础,对所在区域乃至整个上海的产业发展,都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  从“生丝”到“厂丝”,上海“湖丝栈”中流淌的是沪浔两地繁华与共的流金岁月。沿上海苏州河畔万航渡路上创建的“湖丝栈”,可以说是上海现存最早的丝绸厂栈,也是前世纪下半叶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间,上海甚至全国规模最为宏大的、中西合璧的茧丝绸缎生产、贸易基地。上海“湖丝栈”因此也被誉为上海苏州河畔的南浔财富“中转港”。十九世纪50年代,南浔“八牛”之一的陈煦元在上海二马路开设裕昌丝栈,仅仅十年时间,便确立了陈煦元在上海商界的独特地位,成为当时上海丝业界的领袖人物。1860年,陈熙元参与发起成立上海丝业会馆,成为了首届董事,浔商刘镛、周昌炽等也均位列董事。当年,在沪继起的还有“四象”之一张颂贤的恒和丝经行、“八牛”之一邱仙槎的启昌丝经行等等。</p> <p class="ql-block">  近代开埠后上海成为工业荟萃之埠,苏州河畔,黄埔江滨,无不厂房栉比,烟囱如林,轧轧机声,终朝不绝。近代缫丝工业的发展与上海的引领作用密切相关。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其航运、贸易和工业中心地位对长江三角洲尤其江浙地区的工业进步产生了集聚和扩散效应。随着上海近代工商业的崛起,为了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对英“五口通商”,并于11月17日,由江海关在上海县城以北、今汉口路外滩设立盘验所,实施对外船进出境的监管及关税征收,这不仅标志着上海在该条约框架下重新成为通商口岸,也标志着上海在近代的正式开埠。‌江海关专司各国商船税务,亦由苏松太巡道监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应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巴富尔的要求,在这里重建海关,即“江海北关”,又称“江海常关”,俗称“北关”、“新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设南卡于黄浦江白莲泾口,北卡于吴淞江周太仆庙,稽查苏杭小轮船出入。</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江海关北卡”明信片上可以看到,清末民初年间,吴淞江上船来船往,贸易兴旺,在陈家渡周太仆祠(庙)设置江海关北卡,对吴淞江来往商船进行检查、征收税款,为清政府带来了重要的财政收入和管理对外贸易的职能。‌陈家渡水域乃是吴淞江货船云集、水陆交通最为繁冲之处。当年作为上海县七大村镇之一的吴淞江北岸的陈家渡镇,已是沪西华界的一个商业繁荣中心,两岸居民都赖于这个渡口,来往赶集,商贸活跃,盛行一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1956年上海市普陀区陈家渡小学毕业证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1956年,真如区划归普陀区,原“上海市真如区陈家渡小学”改为“上海市普陀区陈家渡小学”,故在证书底部盖有“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委员会”公章。</span></p> <p class="ql-block">  据《普陀区教育志》记录,1914年,陈渡小学在陈家渡周太仆祠旧址创办。学校至1938年更名为陈渡国民小学。建国后,于1951年改名为上海市真如区陈家渡小学,校址光复西路陈家渡14号。1956年真如区划归普陀区,陈家渡小学归属普陀区。1964年下半年,祠中周中鋐檀木雕像被付之一炬。祠中原存的道光五年奏至九年奉旨为止的《重浚吴淞江上谕奏稿》十二道勒石,其中《陶澍奏为吴淞江岸建周中鋐专祠碑》等已收入《上海史资料丛刊》之《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中。“文革”期间,周太仆祠的碑刻文物等被洗劫一空。陈家渡小学于1976年迁址云岭西路689弄170号,并改名云岭小学。祠址成为长风药材包装组,至1983年才迁出,如今原祠屋几经拆建,已荡然无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