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乍一听,小年轻肯定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手巾"能将就搞懂,后边再加上"把子"就弄不明白是什么玩意山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很简单,这手巾把子只不过就是洗净拧干供人擦手抹面的毛巾而已。三十多年前,每家每户办酒席时是事先一定要准备几条的!往往在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后,大人便招呼我们赶紧将铜盆(洗脸盆)里放半盆从汤罐(镶在灶上锅内侧的一种烧水的容器)里舀出的热水,与冷水兑到适合的温度,然后将几条干净的毛巾浸湿拧干,在客人吃完准备离桌之前,递上去让其擦把脸,刚喝得脸红脖子粗的客人用毛巾一擦面,顿感神清气爽,酒也醒了大半,一边道谢,一边离座,同时也关心地对我们小孩子说:不用忙了,赶紧也吃点吧!客人说的虽然是客气话,但我们听了仍感觉心里热乎乎的。我们连忙挥手说不饿不饿,又接过用完的毛巾,快速地放盆里洗净拧干再递给下一位。这递毛巾的顺序也得严格按辈份长幼,马虎不得!你或许要问,桌上有餐巾纸,何必多此一举呢?这个你得问五十多岁以上的人才知道,那时学生写字的本子都缺,哪来的餐巾纸哟!</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看记录片,周总理接见外宾,视频里有服务员居然也给外国友人递手巾把子,想想挺有趣的,估计这风俗流传得很有一段时间了,只不过近十几年说消失就消失了,有点想不通! 这风俗可不可以也来申请个非遗什么的呢?我又替政府瞎操心了!</p><p class="ql-block"><br></p>